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乾隆时期乌鲁木齐地区的移民屯田
1
作者 张云 张付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年第2期58-61,共4页
清朝统一新疆后,乌鲁木齐作为新疆东部的战略要地,是重点建设地区之一,清政府开始对乌鲁木齐地区进行移民屯田。由于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各项措施,乌鲁木齐地区的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为以后乌鲁木齐成为新疆政治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乌鲁木齐 移民屯田 发展 经济中心
下载PDF
试论清代新疆移民屯田的历史作用——基于民族学视角
2
作者 郝亚平 耿琳 《城市地理》 2016年第10X期238-239,共2页
清代新疆移民屯田发端于康熙时期的平准战争,其规模、范围在乾嘉时期达到顶峰,清末因边疆危机,辛亥革命爆发,移民屯田随之终止。本文通过清代新疆移民屯田研究,论述这一时期新疆地区的人口流动和民族迁徙——内地民众西迁新疆;维吾尔族... 清代新疆移民屯田发端于康熙时期的平准战争,其规模、范围在乾嘉时期达到顶峰,清末因边疆危机,辛亥革命爆发,移民屯田随之终止。本文通过清代新疆移民屯田研究,论述这一时期新疆地区的人口流动和民族迁徙——内地民众西迁新疆;维吾尔族民众的迁徙流动。清代新疆的移民实边,使各民族的聚居地相对固定,在不断交流交往中,造就新疆多民族分布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移民屯田 历史作用
下载PDF
移民与屯田:西汉对河西地区的开拓经营考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兴国 《农业考古》 2018年第1期146-150,共5页
自从河西归入西汉的版图,汉帝国为保证河西地区的安全和通往西域交通路线的畅通,便修筑了一条约数千里的长城,并在河西屯田生产,使得边郡粮库充足、家给民足,大大减轻了国家由内地向边塞运粮的负担,同时增强了边塞的武备力量,促进了当... 自从河西归入西汉的版图,汉帝国为保证河西地区的安全和通往西域交通路线的畅通,便修筑了一条约数千里的长城,并在河西屯田生产,使得边郡粮库充足、家给民足,大大减轻了国家由内地向边塞运粮的负担,同时增强了边塞的武备力量,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了建立制匈奴、通西域的强大根据地,汉在河西置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随着移民与设立郡县,汉王朝将内地实行的封建经济与政治制度推行到了河西,从而促进了河西地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开拓经营 修筑长城 移民屯田 置设四郡
下载PDF
清代吉林围场与移民屯田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强稼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76-181,共6页
清皇室的御猎之地——吉林围场,分别由“吉林西围场”、“伯都讷围场”、“蜚克图围场”三部分合成.①在吉林围场,“八旗子弟讲艺习射”,②大规模地狩猎,形成了壮观的军事演习,既保持了满族尚武的传统,又可联系“女真各部”和蒙古王公... 清皇室的御猎之地——吉林围场,分别由“吉林西围场”、“伯都讷围场”、“蜚克图围场”三部分合成.①在吉林围场,“八旗子弟讲艺习射”,②大规模地狩猎,形成了壮观的军事演习,既保持了满族尚武的传统,又可联系“女真各部”和蒙古王公、部族.北可牵制“野人女真”(分布在松花江中游以下至黑龙江流域东濒海一带);东可牵制“建州女真”(建州在今吉林省东南部);东南可牵制“海西女真”(分布在辉发河流域,北抵松花江);③西可牵制郭尔罗斯蒙古各部.因此,吉林围场在清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随着清朝国势衰微和人口繁衍骤增,清廷遂将吉林围场先后开禁,移民屯田垦殖,有著名的“拉林屯田”、“双城堡屯田”、“伯都讷屯田”,对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场 《大清会典事例》 吉林通志 京旗移垦 吉林省 吉林将军 乾隆帝 八旗子弟 移民屯田 吉林地区
原文传递
明代长城屯田与冀东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关真付 《文物春秋》 1998年第2期73-,42,共2页
明代长城屯田与冀东开发关真付现存于河北省迁西县三屯营明代蓟镇镇府旧址碑亭内的《李公边政记碑》有如下记载:“我兵独资馈运,而生聚日繁,家口或不给,咸困于食。公令傍垦余地以自赋。每岁夏秋之交预檄老稚,寻采山菜榛橡之属,计... 明代长城屯田与冀东开发关真付现存于河北省迁西县三屯营明代蓟镇镇府旧址碑亭内的《李公边政记碑》有如下记载:“我兵独资馈运,而生聚日繁,家口或不给,咸困于食。公令傍垦余地以自赋。每岁夏秋之交预檄老稚,寻采山菜榛橡之属,计口收积,官为守之,以备荒凶,人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屯田 冀东地区 明政府 土著居民 长城 恢复农业 博物馆 开垦荒地 移民政策 北部边防
下载PDF
明清时期国家权力于河湟边地的延伸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建春 褚宁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75,共7页
明清时期河湟地区随着卫所、郡县的设置、移民的涌入,其传统的族群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央政府一方面因俗而治,对藏、蒙牧区实行部族制、盟旗制,对土人、撒拉等族群施以土司制的统治策略;一方面则通过逐步加强汉人移民区及"熟番&... 明清时期河湟地区随着卫所、郡县的设置、移民的涌入,其传统的族群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央政府一方面因俗而治,对藏、蒙牧区实行部族制、盟旗制,对土人、撒拉等族群施以土司制的统治策略;一方面则通过逐步加强汉人移民区及"熟番"地的军政控制,实现了中央王朝于此地界的政治主导地位,从而也使国家权力不断在河湟边地获得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河湟边地 军政设置 移民屯田 权力控制
下载PDF
明清时期的土地制度及其发展变化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庆平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15,共7页
明清时期的农业土地占有方式,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有官田(公田)与民田(私田)之分。明清时期国有土地的农业经营方式主要采取屯田制经营。民田的经营形式,则有自耕农经营、地主佃仆制经营、地主雇佣制经营、地主一般租佃制经营、农... 明清时期的农业土地占有方式,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有官田(公田)与民田(私田)之分。明清时期国有土地的农业经营方式主要采取屯田制经营。民田的经营形式,则有自耕农经营、地主佃仆制经营、地主雇佣制经营、地主一般租佃制经营、农奴制经营等各种具体形式。其中地主一般租佃制经营是最主要,最普遍的农业经营形式。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在封建农业土地关系上,它既继承了历代封建农业的基本制度,同时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特定条件,出现了一些封建社会晚期所孕育的特征:第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急速发展;第二、封建宗法关系减弱;第三、永佃制盛行。永佃制是租佃形态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经济所特有的弹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制度 一般租佃制 宗法关系 封建农业 地主 移民屯田 自耕农 中国封建社会
下载PDF
河西地区历史上粮食亩产量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并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21,共6页
本文利用河西地区特有的原始文献,对历史上河西粮食亩产量的状况进行了探讨,并作了定量性的今古对比,不仅客观地评估了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也为今天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关键词 河西地区 粮食亩产 河西走廊 历史借鉴 居延汉简 食货志 唐代前期 移民屯田 十三年 三十年
下载PDF
明代民屯制度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龙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32-40,110,共10页
明代民屯制度,三十年代,国内只有王崇武先生以专文论述过。以后国内外出版的专著在论述整个明代屯田制度时,才附带谈到它。其中有的专著的作者和王崇武先生一样,都是因袭明末论者的方法,把民屯田与民垦田混为一谈,并在一起来叙述。其实... 明代民屯制度,三十年代,国内只有王崇武先生以专文论述过。以后国内外出版的专著在论述整个明代屯田制度时,才附带谈到它。其中有的专著的作者和王崇武先生一样,都是因袭明末论者的方法,把民屯田与民垦田混为一谈,并在一起来叙述。其实明代的民屯田与民垦田,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田制。正如明末人陈龙正指出:时人研究民屯,“其通病则尤在混认垦荒即为兴屯,岂知国初之制,二事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屯田 崇武 陈龙正 明政府 屯田 封建统治者 二十年 明代初期 里甲制 彰德
下载PDF
青海地区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志伟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青海地区农业起源可追溯到六千年前。中国历代王朝及青海地方官员都先后采用“戍边屯田”、“移民屯田”、交流引进、教民农桑、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兴修农田水利等促进措施,推动农业生产不断进步。
关键词 青海地区 古代农业史 移民屯田 农耕技术 生产工具
下载PDF
移迁于西海固的山西大槐树人
11
作者 李子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大槐树 西海固 山西洪洞县 移民屯田 广济寺 守御千户所 明王朝 《明太祖实录》 明万历 甘肃
下载PDF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镇番县志》小考
12
作者 李万禄 《图书与情报》 1983年第1期76-78,共3页
镇番县(今甘肃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北端,是一边陲之县。仅从西汉置官开渠、移民屯田、设郡立县说起,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了继承历史,垂信于民,1981年,民勤县成立了县志编委会。1982年9月。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县志 乡土志 河西走廊东部 甘肃民勤 移民屯田 知县 光绪 历史资料
下载PDF
历代甘肃的移民和屯田
13
《党的建设》 2008年第12期49-49,共1页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匈河西之役后,河西地区统归汉王朝管辖,先后下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推行郡县制,使边远的河西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统治范畴。
关键词 河西地区 移民屯田 甘肃 西汉王朝 河西农业 河西走廊 元狩二年 郡县制 汉武帝 敦煌
原文传递
青海古代移民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解书森 陈冰 《人口研究》 1985年第1期50-54,45,共6页
青海的最初移民,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 根据考古发现,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青海高原便有早期人类活动。早期人类分别在海拔1800~2000米的青海东部、海拔2800米的柴达木诺木洪地区。
关键词 青海高原 早期人类 新石器时代 青海东部 考古发现 古代移民 远古时代 移民屯田 柴达木 赵充国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初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杰舜 罗树杰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8-107,共10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协调民族关系,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民族经济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随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协调民族关系,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民族经济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随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善.本文就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作一初步探讨,就教于同好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经济政策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中国古代 中央王朝 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 移民屯田 吐鲁番 多民族国家 食货志
原文传递
寻根问祖话洪洞
16
作者 任润刚 《乡音》 1998年第2期42-42,共1页
"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民谣经过祖祖辈辈数百年流传到今天,它为中原人提供了寻根问祖的历史线索。翻阅有关史志,方知明初至永乐十五年间移民垦荒的历史事实,中原一带的人民也确乎有相当一部分是那个年代从山... "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民谣经过祖祖辈辈数百年流传到今天,它为中原人提供了寻根问祖的历史线索。翻阅有关史志,方知明初至永乐十五年间移民垦荒的历史事实,中原一带的人民也确乎有相当一部分是那个年代从山西迁来而定居的。据《洪洞县志·古迹》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洞大槐树 移民屯田 广济寺 历史线索 永乐年间 历史事实 山西人 明初 中原 明朝
原文传递
洪洞大槐树
17
作者 肖枫 王建忠 《旅游时代》 2003年第Z1期20-21,共2页
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洪洞县城北,是闻名全国的明代移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人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口中的故乡。 元朗末年,朝政腐败,官场黑暗,战乱频繁,... 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洪洞县城北,是闻名全国的明代移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人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口中的故乡。 元朗末年,朝政腐败,官场黑暗,战乱频繁,灾疫连绵。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日不聊生之中苦渡。河北、河南“积骨成后”。山东、皖北“人口鲜少”,茫茫中原田原荒芜,边防要塞满目凄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洞大槐树 山西洪洞县 寻根祭祖 明王朝 广济寺 移民屯田 明朝政府 明朝初年 封建统治 海内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