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混还是漫游——移民题材电影的跨地性认同难题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勇 陆正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3-191,共9页
中国电影具有人民美学的特征,新中国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引来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口流动,电影作者都不同程度地用人民影像志的形式记录了这样的变动,形成一个移民题材的谱系。本土与外来,主体与他者,文化位阶的互动,使得在地性社... 中国电影具有人民美学的特征,新中国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引来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口流动,电影作者都不同程度地用人民影像志的形式记录了这样的变动,形成一个移民题材的谱系。本土与外来,主体与他者,文化位阶的互动,使得在地性社群的拆解与重组复杂重重。政策直接策划下的移民的知青,三线建设者,市场经济助推下的农民工进程与中产阶级崛起使得移民题材的电影更具有社会变革的镜像隐喻。跨地性认同在当前中国社会具有某种可解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题材 文化位阶 社群身份 空间结构 本土保守性 跨地性
下载PDF
都市类报刊时政新闻的可读性突围——以《三峡都市报》移民题材新闻为例解析
2
作者 章权 《中国地市报人》 2009年第9期14-16,共3页
如何增强都市类报刊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多年来,一直是业内人士苦苦探索的重点课题。本文作者以《三峡都市报》移民题材新闻报道为例,结合采访学、传播学和编辑学原理,为都市报类报刊时政新闻的可读性突围寻找理论支持。本文值得一读... 如何增强都市类报刊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多年来,一直是业内人士苦苦探索的重点课题。本文作者以《三峡都市报》移民题材新闻报道为例,结合采访学、传播学和编辑学原理,为都市报类报刊时政新闻的可读性突围寻找理论支持。本文值得一读,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都市报》 时政新闻 移民题材 可读性 报刊 突围 解析 重点课题
下载PDF
“垫脚石”抑或“绊脚石”——美国移民题材小说中的母国文化与移民认同类型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牟佳 周桂君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4-160,共7页
美国集世界移民之大成,以野火燎原之势吸纳五洲四海纷至沓来的移民,演绎着“移民之邦”的传奇。移民,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移植”,宛若裸露敏感的“根”,移栽进新鲜奇异的土壤中,蓦然间开放出再生的奇葩。这群特殊的跨界者在原... 美国集世界移民之大成,以野火燎原之势吸纳五洲四海纷至沓来的移民,演绎着“移民之邦”的传奇。移民,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移植”,宛若裸露敏感的“根”,移栽进新鲜奇异的土壤中,蓦然间开放出再生的奇葩。这群特殊的跨界者在原乡与彼岸问徘徊游离,不仅要承受生命移植后的情感震荡,更要适应异质文化冲击下的双重疏离体验。移民在文化漂流中,无论是以“落叶归根”为精神依托还是通过“落地生根”找到精神归宿,他们都必然经受母国文化与异邦文化的冲突和碰撞,最终走向“错节盘根”的共存融合,完成移民身份的认同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题材 文化冲击 母国 美国 同类 小说 “落地生根” “根”
原文传递
离散·流散·飞散——美国移民题材小说的边缘书写与主题嬗变 被引量:2
4
作者 牟佳 周桂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4-128,共5页
离散、流散和飞散是文学术语Diaspora的三个主流释义,三个词在横向上的语义差异成为其纵向时空联系的耦合纽带,也是美国移民题材小说主题嬗变的经典诠释。美国移民题材小说作为天然的多元文化载体,于边缘书写中见证历史流变,亦在流变中... 离散、流散和飞散是文学术语Diaspora的三个主流释义,三个词在横向上的语义差异成为其纵向时空联系的耦合纽带,也是美国移民题材小说主题嬗变的经典诠释。美国移民题材小说作为天然的多元文化载体,于边缘书写中见证历史流变,亦在流变中贯穿一种认同情愫,超越了单一性的视角,转至跨界的境地,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传统,也是多元文化再创造的时代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题材小说 离散 流散 飞散
原文传递
心灵地图的重构和意义生产的滑落——移民题材电视剧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严前海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29,共3页
19世纪,亚当·斯密就提出过关于劳动力迁移的话题。在今天,人们对劳动力迁移的关注,显然要宽泛得多。个人、家庭或族群甚至于区域性的迁移,涉及的题材不再是一个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独特的视野了。人们为活命、为展宏图、为... 19世纪,亚当·斯密就提出过关于劳动力迁移的话题。在今天,人们对劳动力迁移的关注,显然要宽泛得多。个人、家庭或族群甚至于区域性的迁移,涉及的题材不再是一个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独特的视野了。人们为活命、为展宏图、为政府意图、为逃难、为情爱、为更好一点的生活、为各种理想而四处奔走,构筑了人类迁移活动的伟大乐章。移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之一。近几十年,中国的海外移民总数达3500万人,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群体。;中国内地的移民现象更加波澜壮阔,从1982年到2005年国内移民增长了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题材 电视剧 劳动力迁移 解读 地图 心灵 当代中国 中国内地
原文传递
移民题材剧的空间呈现与文化功能——以中国版《小娘惹》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云霞 《当代电视》 CSSCI 2020年第11期4-7,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移民题材电视剧通过讲述与中国有关的海外故事,在跨文化结构中不断拓展中国形象和中华文化的表述空间。中国版电视剧《小娘惹》是移民题材剧的新样态,在通俗故事演绎之外注重以特定时代的空间结构表征移民群体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移民题材电视剧通过讲述与中国有关的海外故事,在跨文化结构中不断拓展中国形象和中华文化的表述空间。中国版电视剧《小娘惹》是移民题材剧的新样态,在通俗故事演绎之外注重以特定时代的空间结构表征移民群体的民族记忆、文化心理和家国情怀,从娘惹文化深入海外华人历史,立足当下审美诉求,有效发挥了剧作的文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题材 《小娘惹》 空间 文化
原文传递
中国移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考察与价值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纪君 《当代电视》 CSSCI 2023年第5期42-48,共7页
聚焦中国移民题材电视剧,对其创作背景、历史脉络、类型价值、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考察发现,中国移民题材电视剧触人性深层之义、现生命深度之思,具有强烈的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其大致发展可分为初现期、发展期、拓增期、成熟期四个... 聚焦中国移民题材电视剧,对其创作背景、历史脉络、类型价值、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考察发现,中国移民题材电视剧触人性深层之义、现生命深度之思,具有强烈的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其大致发展可分为初现期、发展期、拓增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并分别具有记忆性、全球性、史诗性、社会性等不同特征,展现着对时代与人民的深情观照。同时,移民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性话题,移民题材电视剧叙事充盈、关注心灵、呼应社会,是艺术与现实的共情交织,为中国故事的发掘、中国形象的表达积极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题材电视剧 移民叙事 电视剧类型 人民性 中国故事
原文传递
是移民文学还是移民题材文学?--一个争论中的术语
8
作者 乌尔苏拉.马蒂斯-莫 比吉特.梅茨-鲍姆加特纳 陆象淦 《第欧根尼》 2016年第2期39-55,共17页
文学评论界承认,用于界定往往是跨文化的当代文学状态的术语遇到了某种困难。在魁北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描述这一现象,评论界运用了一整套探索场域的新概念。面对这么丰富和混乱的术语,必须做出选择。在十多年之后,这样的选择在... 文学评论界承认,用于界定往往是跨文化的当代文学状态的术语遇到了某种困难。在魁北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描述这一现象,评论界运用了一整套探索场域的新概念。面对这么丰富和混乱的术语,必须做出选择。在十多年之后,这样的选择在欧洲找到了其捍卫者和追随者:移民写作。在当今,相关的争论依然不断,人们始终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术语,以正确阐释"外来的""跨文化"作家的大量涌现,他们的话语倾向于反映文化碰撞的各种问题,以及(或者)是从移民的体验中吸取着营养。作者分析了相关术语的局限和失败,并试图阐明移民文学和移民题材文学这两个术语相交叉的复杂语义场。同时阐释了二者的趋同与趋异,并主要从实践层面论证我们为什么依然选择"移民文学"来指称所谓"后移民"作家之前的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题材 文学争论 移民文学 术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文学评论 文学状态 跨文化
原文传递
高满堂电视剧独特的题材研究
9
作者 杜姝 《文教资料》 2011年第36期150-151,共2页
编剧高满堂在电视剧领域开辟了一些全新的、独特的题材,如“闯关东”这一独特的中国移民历史题材,他还以发展的眼光敏锐地抓住了老年题材这一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的题材,这两大题材的选取既为中国电视剧题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亮色.也... 编剧高满堂在电视剧领域开辟了一些全新的、独特的题材,如“闯关东”这一独特的中国移民历史题材,他还以发展的眼光敏锐地抓住了老年题材这一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的题材,这两大题材的选取既为中国电视剧题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亮色.也为高满堂影视事业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题材 老年题材
下载PDF
国产剧跨地域书写中南洋文化景观的叙事建构
10
作者 高超 洪子瑶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电视剧作为跨文化语境下高效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具有鲜明的艺术文化特点,承载着不同地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促进了各地域文化的交融,亦成为我国加强传统文化跨地域传播的有力工具。随着一系列跨地域题材电视剧的热播,与中华文... 电视剧作为跨文化语境下高效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具有鲜明的艺术文化特点,承载着不同地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促进了各地域文化的交融,亦成为我国加强传统文化跨地域传播的有力工具。随着一系列跨地域题材电视剧的热播,与中华文化传统具有紧密关系的南洋文化景观的叙事建构,不仅在文化赋形和构型要素层面都已经呈现出必然性和多样性的基本态势,并且在国产剧跨地域叙事模式层面,也呈现出“家族叙事”“女性叙事”“革命叙事”等多种叙事架构类型,为当前国产剧创作的跨地域文化表达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文化 移民题材 民族自信 空间景观 叙事模式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与“中国故事”——严歌苓小说的全球性主题与叙事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国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1,共7页
作为一个新移民作家,移民海外而有了世界性视野后,严歌苓将华文小说创作的主题从异域婚恋、成功人生故事和文化对比拓展到了移民、族裔、人类现代化实践、广泛的全球化思想的新向度。其小说创作的主要贡献在于:1)走向世界的创作主体,在... 作为一个新移民作家,移民海外而有了世界性视野后,严歌苓将华文小说创作的主题从异域婚恋、成功人生故事和文化对比拓展到了移民、族裔、人类现代化实践、广泛的全球化思想的新向度。其小说创作的主要贡献在于:1)走向世界的创作主体,在书写"中国故事"时具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2)以移民议题、人类性相与性别议题等为主,展现了丰富的全球性主题和多元主义文化思想;3)从女性主义叙事原则出发,在叙事手法创新和叙事声音的选择上做了诸多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华文文学 种族歧视 移民题材 全球性主题 小说叙事创新
下载PDF
从美国硅谷走出来的女作家——陈谦女士访谈录 被引量:9
12
作者 江少川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2期9-15,共7页
陈谦,女,自幼生长于广西南宁,毕业于广西大学。1989年赴美国留学,获爱达荷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供职于芯片设计业直至2008年。著有长篇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及中篇小说《望断南飞雁》、《特蕾莎的流氓犯》、《覆水》、《残雪》及《... 陈谦,女,自幼生长于广西南宁,毕业于广西大学。1989年赴美国留学,获爱达荷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供职于芯片设计业直至2008年。著有长篇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及中篇小说《望断南飞雁》、《特蕾莎的流氓犯》、《覆水》、《残雪》及《何以言爱》等。其中《特蕾莎的流氓犯》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及鲁迅文学奖提名,中篇小说《望断南飞雁》获茅台杯人民文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工转文 写作动力 移民题材 女性文学
下载PDF
费斯·阿金电影中的主题内核:爱、回归、漂泊
13
作者 王政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74-76,共3页
"移民",是当下全球的热点。作为移民后代的导演费斯·阿金,移民题材自然是其电影的重心,其作品中传递出的主题内核则是爱、回归、漂泊。阿金镜头下的人们为了结束漂泊,在各自的路上寻找回归自我或是心灵家园的途径,不断地改变、... "移民",是当下全球的热点。作为移民后代的导演费斯·阿金,移民题材自然是其电影的重心,其作品中传递出的主题内核则是爱、回归、漂泊。阿金镜头下的人们为了结束漂泊,在各自的路上寻找回归自我或是心灵家园的途径,不断地改变、适应、融合,碰撞,也不断地被爱、给予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 内核 电影 移民题材 心灵家园
下载PDF
中东难民,路在何方?
14
作者 徐斌 《传媒评论》 201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过去的2015年里,中东难民涌入欧洲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因此,在世界各大通讯社推出的年度“十大新闻”、“最佳照片”等各种排行榜中,总少不了难民们的身影。在法新社推出的“2015年度最佳照片”中粗略数一数,有关中东移民题材的... 过去的2015年里,中东难民涌入欧洲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因此,在世界各大通讯社推出的年度“十大新闻”、“最佳照片”等各种排行榜中,总少不了难民们的身影。在法新社推出的“2015年度最佳照片”中粗略数一数,有关中东移民题材的照片不下15张。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那张“3岁叙利亚难民艾兰·库尔迪的遗体被冲上海岸”的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民 中东 “十大新闻” 移民题材 照片 通讯社 排行榜 法新社
下载PDF
当谎言成为出路
15
作者 闫亮 《特别关注》 2022年第3期30-30,共1页
在纽约曼哈顿华埠,黄先生小有名气,具备一定的专业演员素质,唱歌跑场认识了很多人。2013年,美国纪录片导演琳恩·萨克斯执导拍摄了一部移民题材的纪录片《你的白天是我的黑夜》,黄先生获邀参演。
关键词 演员素质 纪录片 纽约曼哈顿 萨克斯 移民题材 唱歌
下载PDF
全球移民吸引力扫描
16
作者 谢黎 秦瑶 《新华月报》 2010年第15期104-110,共7页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多年前,中国第一部“移民题材”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曾引起国人热议,它是上世纪90年代“出国热潮”的写照。
关键词 移民题材 《北京人在纽约》 吸引力 扫描 90年代 电视剧 天堂 地狱
原文传递
冷观中国人的新一轮移民热潮
17
作者 谢黎 秦瑶 《金融博览》 2010年第15期16-17,共2页
多年前,中国第一部移民题材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曾引起国人热议,它是上世纪90年代出国热潮的写照。
关键词 移民题材 中国人 《北京人在纽约》 90年代 电视剧
原文传递
寻找主体性:对当代德国的一种内省式观察--以汉斯-克里斯蒂安·施密德电影为例
18
作者 沙扬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9,共9页
本文以德国电影导演汉斯-克里斯蒂安·施密德近年来若干代表作品为例,分析施密德在创作观念、叙事策略、视听风格方面的特征。进而通过与德国电影以及若干相近的导演近年来创作特征相比较,对施密德电影所呈现的另一极具现实意义的... 本文以德国电影导演汉斯-克里斯蒂安·施密德近年来若干代表作品为例,分析施密德在创作观念、叙事策略、视听风格方面的特征。进而通过与德国电影以及若干相近的导演近年来创作特征相比较,对施密德电影所呈现的另一极具现实意义的当代德国景象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电影 手持摄影 移民题材 现实主义 纪录式观察
原文传递
追求自由的生活——哈金出版新作《自由的生活》
19
作者 任爱红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2008年第2期29-30,共2页
以《等待》(Waiting)和《战争垃圾》(War Trash)两部小说博得文名的华裔美国作家哈金(HaJin,1956-),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出版了新书《自由的生活》(A Free Life,万神殿图书公司,2007年10月)。这是一部以美国为背景、移民为... 以《等待》(Waiting)和《战争垃圾》(War Trash)两部小说博得文名的华裔美国作家哈金(HaJin,1956-),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出版了新书《自由的生活》(A Free Life,万神殿图书公司,2007年10月)。这是一部以美国为背景、移民为题材的小说,讲述了一对中国夫妇到美国开创事业、追寻梦想的过程。哈金先前的小说创作多以他早年生活过的中国大陆为背景,这本书似乎做了新的突破,触碰到哈金同样熟悉的移民题材。也是哈金首次描写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年生活 哈金 自由 出版 美国作家 小说创作 移民题材 中国大陆
原文传递
徜徉在《我的汉水家园》
20
作者 王丹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7-48,共2页
我很荣幸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北方片)优秀剧目的展演,在《我的汉水家园》剧中饰演女一号尹思媛。这是一部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大背景,以一个年轻的女镇长签了包保责任状回到婆家村上劝村民搬迁为主线展开的有关移民题材的大戏。
关键词 家园 汉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移民题材 地方戏 责任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