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典型红壤区不同水保措施下坡面产流产沙及稀土迁移特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青青 陈志强 +1 位作者 陈志彪 马倩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3,58,共9页
以南方典型红壤区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5种水土保持措施为研究对象,采集坡面产流产沙及稀土迁移数据,以期揭示南方红壤区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及对稀土迁移的阻控效应。结果表明:(1)全坡面种草、封禁、低效马尾松施肥、乔灌草... 以南方典型红壤区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5种水土保持措施为研究对象,采集坡面产流产沙及稀土迁移数据,以期揭示南方红壤区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及对稀土迁移的阻控效应。结果表明:(1)全坡面种草、封禁、低效马尾松施肥、乔灌草混交、人工补植马尾松5种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流率和年均减沙率分别为65.41%,69.29%,63.42%,86.19%,72.59%和91.87%,84.21%,81.54%,94.13%,81.75%。(2)各降雨量下,5种水土保持措施径流和泥沙的稀土迁移强度分别比对照小区低85.13%,94.86%,66.89%,95.46%,93.10%和89.92%,80.38%,70.18%,93.38%,92.73%;且中雨时,各水保措施下径流和泥沙的稀土迁移强度最高。(3)除全坡面种草措施外,其余4种水土保持措施下径流的轻稀土迁移强度比重稀土迁移强度低55.68%,40.38%,85.76%,85.94%;而5种水土保持措施下泥沙的重稀土迁移强度则比轻稀土迁移强度低82.29%,81.25%,78.38%,75.35%,77.05%。综上,5种水土保持措施均有较好的减水减沙效益和稀土阻控效应,其中乔灌草混交措施的效果最佳。研究结果为充分发挥水保措施在生态修复和稀土迁移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典型红壤区 长汀县 水保措施 减水减沙 稀土迁移
下载PDF
不同侵蚀强度对崩岗稀土迁移及阻控的影响
2
作者 梁美霞 陈志彪 +2 位作者 陈志强 郑宗沧 区晓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5-382,共8页
为阐明在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中不同土壤侵蚀强度崩岗的稀土含量特征,探讨阻控稀土迁移的生态恢复措施,选取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中3种不同侵蚀强度的崩岗样地,分析不同土壤侵蚀强度对崩岗样地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及水平迁移... 为阐明在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中不同土壤侵蚀强度崩岗的稀土含量特征,探讨阻控稀土迁移的生态恢复措施,选取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中3种不同侵蚀强度的崩岗样地,分析不同土壤侵蚀强度对崩岗样地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及水平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强度侵蚀崩岗稀土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沟道部位,中度和微度侵蚀崩岗稀土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崩积区部位;同一土壤侵蚀强度下,崩岗与对照坡面不同部位土壤中稀土总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稀土结合形态中以可交换态和残渣态占据绝对优势,且崩岗中可交换态稀土含量明显高于非崩岗坡面;芒萁生长地非根际土生物可给态平均含量为214.90 mg·kg^(-1),根际土生物可给态平均含量达231.78 mg·kg^(-1)。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崩岗土壤侵蚀强度的加深,稀土呈现出向下游迁移能力增强的趋势,应加强极度退化生态系统崩岗的生态恢复治理,减少表层土壤流失量,阻控稀土的水平迁移量。稀土超累积植物(芒萁)的生态恢复措施有利于促进土壤中稀土元素向芒萁的迁移、累积,一定程度上可阻控稀土的水平迁移,从而降低潜在的生态风险水平。研究成果可为拓展崩岗稀土阻控的生态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稀土迁移 生态阻控 侵蚀强度 芒萁
下载PDF
风化壳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活化与迁移
3
作者 何宏平 王珩 +3 位作者 李旭锐 马灵涯 朱建喜 杨武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22,共16页
稀土元素(REE)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高科技产业中,是一类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是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稀土资源,其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阐明这类稀土矿床的成矿机制,可为寻找和高效开采利用该类稀土资源... 稀土元素(REE)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高科技产业中,是一类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是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稀土资源,其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阐明这类稀土矿床的成矿机制,可为寻找和高效开采利用该类稀土资源提供理论支持。文章以稀土元素的活化和迁移这两个关键过程为切入点,总结近年来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该类矿床主要发育于富稀土花岗岩类的风化壳中,其中稀土配分模式主要受基岩控制。花岗岩类风化壳的形成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为主。长石、云母和角闪石等主要造岩矿物风化形成的黏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是该类矿床中离子态稀土的主要赋存载体。而离子态稀土则来源于基岩中易风化和中等抗风化(含)稀土副矿物的风化和分解。此外,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可以促进难风化的独居石和磷钇矿等副矿物的风化和分解,加速稀土元素活化-迁移。与此同时,微生物作用还会导致轻稀土和重稀土的显著分异,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对重稀土的选择性显著高于轻稀土。在风化淋积过程中,稀土元素的络合离子可能是风化壳中稀土迁移的主要形式,主要受pH值、次生矿物形成和络合环境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F^(-)和CO_(3)^(2-)等无机配体,有机质也可以直接与稀土离子络合或螯合,充当有机配体促进稀土的运移。因此,风化壳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活化和迁移机制主要受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过程控制,是无机和有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对该类矿床形成的贡献尚待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型稀土矿床 稀土副矿物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稀土迁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二维多孔注液溶液渗流及稀土离子迁移规律研究
4
作者 王代惠 胡凯建 +4 位作者 丁鹏杰 李立浩 汪豪 王晓军 钟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
掌握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溶液流动及稀土离子迁移规律是保证资源高效回收的关键。传统柱浸试验无法观察到多孔注液过程中溶液流动扩散及稀土离子迁移规律,基于此,设计了二维箱型浸矿模型,以质量分数2%的MgSO_(4)溶液为浸矿剂,开展多孔... 掌握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溶液流动及稀土离子迁移规律是保证资源高效回收的关键。传统柱浸试验无法观察到多孔注液过程中溶液流动扩散及稀土离子迁移规律,基于此,设计了二维箱型浸矿模型,以质量分数2%的MgSO_(4)溶液为浸矿剂,开展多孔注液浸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浸出液体积、稀土离子浸出质量以及浸出速度不同,溶液入渗方式由自由入渗转为交汇入渗;注液孔正下方区域浸出液体积最大,交汇区次之,边界区最小;注液孔正下方区域稀土离子浸出几乎无拖尾现象,浸出速度最快,交汇区域次之,边界区域最慢;通过分析矿体各区域平均浸出稀土离子质量发现,稀土离子存在随溶液从注液中心向两侧迁移的行为,孔间交汇区浸出稀土离子质量最大,矿体边界区域次之,注液孔正下方区域浸出稀土离子质量最小。研究成果可为原地浸出注液方式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二维箱型浸矿模型 稀土离子迁移 浸出速度 浸出质量 稀土离子浓度
下载PDF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诱导成矿学研究
5
作者 李宁波 王焰 +1 位作者 朱建喜 杨武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1,共9页
诱导成矿学的核心理念是针对低品位矿石、尾矿和具有成矿潜力岩石中的关键金属资源,通过人工干预手段诱导目标金属元素活化和富集,在有限的时间尺度内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可利用资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诱导成矿学的核心理念是针对低品位矿石、尾矿和具有成矿潜力岩石中的关键金属资源,通过人工干预手段诱导目标金属元素活化和富集,在有限的时间尺度内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可利用资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为全球提供了80%以上的中、重稀土资源供给。该类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内生稀土初始富集和表生风化淋积成矿两个过程,而后者对于成矿极为关键。由于我国华南地区具有适宜形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气候条件、大量出露的花岗质岩石及风化壳,因此对该地区开展人工诱导成矿技术研发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通过分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预计可选择具有成矿潜力的花岗岩、含稀土风化壳和低品位矿床作为主要诱导成矿对象。通过调控地形地貌、生态、水文和风化壳物理化学条件等加速风化进程,促进稀土元素释放,引导稀土元素定向迁移,并在指定位置进行沉淀成矿,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富集稀土的矿体。特别是在该过程中可控制轻重稀土元素的分异,促使其形成富集重稀土的矿体,为解决全球重稀土资源紧缺和保障重稀土资源持续供给提供有效实施方案。因此,对离子吸附型矿床开展诱导成矿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作为诱导成矿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成矿学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风化过程 稀土元素迁移沉淀
下载PDF
模拟降雨下离子型稀土矿区坡面产流产沙与稀土迁移规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青青 陈志强 +3 位作者 陈志彪 姜超 马倩怡 陈海滨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69,共14页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实验,研究离子型稀土矿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基本特征及稀土迁移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总产流量和总产沙量分别为2971.3×10^-3L、14.87×10^-3kg,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产流率和产沙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趋...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实验,研究离子型稀土矿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基本特征及稀土迁移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总产流量和总产沙量分别为2971.3×10^-3L、14.87×10^-3kg,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产流率和产沙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累计产流量和累计产沙量随着降雨的持续进行先加速递增,后匀速递增,直至降雨结束,两者呈线性关系。(2)各降雨时段内径流和泥沙中的稀土含量分别在5.57 ug·L^-1-20.33 ug·L^-1、116.2 mg·kg-1-290.7 mg·kg^-1范围内,径流和泥沙迁移的单位稀土含量和稀土总量分别为10.91 ug·L^-1、32.42 ug,228.23 mg·kg-1、3393.79×10^-3mg;在径流中表现为重稀土含量、重稀土迁移量高于轻稀土含量、轻稀土迁移量,而在泥沙中则呈现出相反的规律。(3)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径流和泥沙的稀土含量及稀土迁移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研究成果为揭示降雨过程中土壤侵蚀与稀土迁移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模拟降雨 产流产沙 稀土迁移
原文传递
植被恢复对南方红壤侵蚀区稀土迁移及阻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美霞 陈志彪 +2 位作者 陈志强 任天婧 区晓琳 《稀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2,共9页
为阐明在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稀土迁移的影响,探讨稀土迁移的植物阻控效应,本研究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法选取不同治理年限下的典型样地,深入剖析其稀土含量特征,旨在量化评估生态林草措施下不同治理年限内阻控稀土迁移的... 为阐明在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稀土迁移的影响,探讨稀土迁移的植物阻控效应,本研究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法选取不同治理年限下的典型样地,深入剖析其稀土含量特征,旨在量化评估生态林草措施下不同治理年限内阻控稀土迁移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水土流失样地随着生态恢复年限的增加,植被覆盖度的提高,植物种类的丰富,水土流失地土壤环境得到了改善,表层稀土流失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土壤-芒萁系统中,稀土元素生态富集系数A_(x)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了土壤中稀土含量的增加短期内促进了稀土元素向芒萁植物叶片的迁移。芒萁植物叶片优先富集土壤中的轻稀土元素,充分体现出超累积植物芒萁一定程度上可阻控稀土元素向下游迁移,有可能达到生物调控环境中稀土污染的目的。研究成果可为拓展南方红壤侵蚀区稀土迁移的生物阻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恢复 稀土迁移 植物阻控 红壤侵蚀区 芒萁
原文传递
贵州织金戈仲伍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国峰 张杰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7,共4页
通过对贵州织金地区的岩石、土壤及农作物进行稀土含量的测试和分析后,较深入的阐述了稀土元素在岩石、土壤及农作物间的迁移富集规律,探讨了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提出了在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同时应采取审慎的态度,避免对环境和... 通过对贵州织金地区的岩石、土壤及农作物进行稀土含量的测试和分析后,较深入的阐述了稀土元素在岩石、土壤及农作物间的迁移富集规律,探讨了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提出了在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同时应采取审慎的态度,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迁移富集 贵州织金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权重(MDS)的稀土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志兴 江磊 +1 位作者 陈明 黄蕾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为研究稀土矿区周边土壤质量状况以及稀土元素的迁移效果,以赣州市定南某稀土矿区周边土壤和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稀土元素在当地土壤稀土背景浓度下的迁移能力以及在稀土地球化学背景值下的综合迁移能力。结果表明:镝的迁移效果最... 为研究稀土矿区周边土壤质量状况以及稀土元素的迁移效果,以赣州市定南某稀土矿区周边土壤和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稀土元素在当地土壤稀土背景浓度下的迁移能力以及在稀土地球化学背景值下的综合迁移能力。结果表明:镝的迁移效果最好;单位质量植物的迁移效果研究中,稀土元素向栀子花的迁移效果最好。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测定的土壤指标进行筛选,构建最小数据集,从而计算得到全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QI-T)、重要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QI-I)和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QI-M)。根据得到的SQI-T与SQI-M相关性分析,检验最小数据集权重(MDS)的合理性,最终结果显示MDS在土壤评价上有较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迁移 最小数据集 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质量指数
下载PDF
小麦黑麦和油菜幼苗对稀土富集迁移规律的研究
10
作者 胡忻 陈逸君 +1 位作者 戴乐美 王晓蓉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选择小麦(troticumaestivumL.)、黑麦(SecaleCerealeL.)、油菜(BrassicarapaL.)作为试验作物,研究其对稀土镧迁移累积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结果表明:(1)镧能在3种作物中迅速累积。随着试验液镧浓度的增加,作物中镧的积累量也增加,但... 选择小麦(troticumaestivumL.)、黑麦(SecaleCerealeL.)、油菜(BrassicarapaL.)作为试验作物,研究其对稀土镧迁移累积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结果表明:(1)镧能在3种作物中迅速累积。随着试验液镧浓度的增加,作物中镧的积累量也增加,但与镧的暴露浓度不呈线性相关性。(2)积累效应主要发生于暴露早期。随着暴露的延长,作物体内的镧含量逐渐稳定。(3)镧在3种作物中的积累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镧积累量油菜远高于小麦和黑麦,但3种作物的茎叶和根中的镧积累量的比值差异较大,其中小麦远高于其它两种作物,表明小麦对镧的输送作用比其他两种作物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幼苗 稀土富集迁移规律 油菜 作物监测
下载PDF
In situ formation of RE_2S_3 and RE_2O_2 S phases on sinter skin of Cr–mischmetal co-doped WC-Co alloy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立 冯于平 +1 位作者 陈述 吴厚平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401-405,共5页
The as-sintered sinter skin of WC-11Co-0.71Cr3C2-0.06RE cemented carbide with WC+βmicrostructure was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e and X-ray diffractometer. RE repres... The as-sintered sinter skin of WC-11Co-0.71Cr3C2-0.06RE cemented carbide with WC+βmicrostructure was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e and X-ray diffractometer. RE represents La-, Ce-, Pr- and Nd-containing mischmetal, andβis cobalt-based binder phase. It was discovered that La, Ce, Pr and Nd migrated directionally from the alloy to the sinter skin to combine with the impurity elements S and O from the sintering atmosphere during the sintering process. As a result, main dispersed phase RE2S3 and minor RE2O2S were formed in situ on the sinter skin. The mechanisms for the stimulation of the migration activity and the directional migration of RE atoms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thermodynamics stability of Cr3C2, solubility characteristic of Cr in Co and the polarization or ionization of RE a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2O2S RE2O2S cemented carbide sintering rare earth directional migration atom polarization
下载PDF
Rare-Earth Element Mobility During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 Case Study of Dongping Gold Deposit, Hebe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
12
作者 包志伟 赵振华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3年第1期45-57,共13页
REE mobility during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processes has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potential of RE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ore forming processes has commonly been recognized. The Do... REE mobility during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processes has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potential of RE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ore forming processes has commonly been recognized. The Dongping gold deposit, which is located in northwestern Hebei Province, China, occurring in the inner contact zone of the Shuiquangou syenite complex, is spatially, and probably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he syenite. The deposit was formed under the moderate to high temperature (220℃ to 320℃), weakly acidic to weakly alkaline, rather high f O 2 (lgf O 2=-30 ~- 34) environment. The REE study of the host rocks, altered wall rocks, ores and gangue minerals from the deposit suggests that the REEs have been mobilized and differentiated during K-feldspathization and silicification. The extremely altered syenite enveloping auriferous quartz vein shows positive Ce anomaly and larger LREE/HREE ratio than that of the unaltered syenite. The REE concentrations and patterns of the or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ore types and mineral assemblages. LREE/HREE ratios in the gangue quartz and hydrothermal K-feldspars are relatively low. The most significant observation is that the gangue quartz shows significant positive Eu anomaly, whereas the hydrothermal K-feldspars show less significant or no positive Eu anomaly at all relative to the primary feldspar in the unaltered syenite. It is evident that the REEs are mobile during K-feldspathization and silicification in the ore forming process. Weak to moderate K-feldspathization caused REE mobility without apparent differenti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extreme K-feldspathization and silicification which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depletion of HREE and Eu and relative enrichment of Ce. The REE, Y, U, Th and Au contents of the syenite decrease as the degrees of K-feldspathization and silicification of the rocks increase towards the auriferous quartz veins. As the ores were deposited under a rather oxidized environment, Ce 4+ predominated over Ce 3+.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former in the form of CeO 2 or absorpted onto the secondary mineral assemblage resulted in the inconsistent removal of the REE and the relative Ce enrichment in the strongly altered rocks. In contrast, Eu was present mainly in a low valence state (Eu 2+). The geochemical differences from the other REE 3+ and much less sites in the secondary minerals to accommodate the Eu released from the original minerals resulted in the enrichment of Eu in the fluids. The mobil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REE and the coherent mobilities of Y, U, Th and Au also support the argument that the syenite is one of the source rocks for gold mineralization. The REE contents and patterns of the altered rocks enveloping the auriferous quartz vein could be used as a guide for locating ore veins in mineral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迁移 热液蚀度 金矿化作用 黑花岗石 河北 金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