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渔药对稀有(鱼句)鲫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曹岩 朱邦科 王剑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60,共5页
用控温半静态换水式实验方法,测定了伊维菌素(0.4%)、辛硫磷(20%)、氯氰菊酯(4.5%)和精制马拉硫磷(20%)四种常用药物对稀有(鱼句)鲫(Gobiocypris rarus)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在实验24、48、72 h和96 h后记录稀有(鱼句)鲫幼鱼的死亡... 用控温半静态换水式实验方法,测定了伊维菌素(0.4%)、辛硫磷(20%)、氯氰菊酯(4.5%)和精制马拉硫磷(20%)四种常用药物对稀有(鱼句)鲫(Gobiocypris rarus)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在实验24、48、72 h和96 h后记录稀有(鱼句)鲫幼鱼的死亡数,并推算了实验药液的安全质量浓度。结果显示,四种渔药的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01、24.22、9.37和460μg/L,安全浓度分别为0.70、2.42、0.94和46.00μg/L,这4种药物对稀有(鱼句)鲫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伊维菌素>氯氰菊酯>辛硫磷>精制马拉硫磷。结果表明:稀有(鱼句)鲫可用于渔药对水体环境影响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Gobiocypris rarus) 急性毒性 伊维菌素 辛硫磷 氯氰菊酯 马拉硫磷
下载PDF
取代芳烃对剑尾鱼和稀有鮈鲫的生物活性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鸣建 冯长君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102-105,共4页
非氢原子的原子参数(gi)定义为:gi=(ni-1)0.5.mi.(tcti)αi-(-1)hi+ki(1+k2i)hβii.基于gi建构新的拓扑指数mL,并研究了含有Cl、OH、NO2、烷基等基团的取代芳烃急性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这些化合物对剑尾鱼、稀有鲫的半数致死浓度(... 非氢原子的原子参数(gi)定义为:gi=(ni-1)0.5.mi.(tcti)αi-(-1)hi+ki(1+k2i)hβii.基于gi建构新的拓扑指数mL,并研究了含有Cl、OH、NO2、烷基等基团的取代芳烃急性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这些化合物对剑尾鱼、稀有鲫的半数致死浓度(-lgLC50)与0阶指数(0L)的线性方程分别为:-lgLC50=-0.949 9+0.030 60L,-lgLC50′=-1.165 8+0.035 40L,它们的计算值与相应实验值颇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活性相关性 取代芳烃 急性毒性 剑尾 稀有鱼句鲫
下载PDF
稀有[鱼句]鲫Foxo3a、Foxo3b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钱佳铭 闵倩雯 +2 位作者 董然然 曾圣 张显波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利用RACE技术自稀有[鱼句]鲫的卵巢中克隆叉头蛋白O3a(Foxo3a)、叉头蛋白O3b(Foxo3b)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RT-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其组织分布、时序表达、细胞定位和雷帕霉素处理后的表达。结果显示,Foxo3a基因全长cDNA序列... 利用RACE技术自稀有[鱼句]鲫的卵巢中克隆叉头蛋白O3a(Foxo3a)、叉头蛋白O3b(Foxo3b)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RT-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其组织分布、时序表达、细胞定位和雷帕霉素处理后的表达。结果显示,Foxo3a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2562bp,包括242bp的5′端非编码区、367bp的3′端非编码区、195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50个氨基酸;Foxo3b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2804bp,包括470bp的5′端非编码区、375bp的3′端非编码区、195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52个氨基酸。Foxo3a基因只在脑和卵巢中表达,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Foxo3b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脑和卵巢中的表达量较高。随着卵巢的发育,Foxo3a基因表达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Foxo3b基因表达量未出现显著变化。原位杂交结果显示,Foxo3a、Foxo3b基因定位于卵巢Ⅱ、Ⅲ、Ⅳ时相的生殖细胞和滤泡细胞中。雷帕霉素处理影响了卵巢中Foxo3a基因的表达,对Foxo3b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oxo3a和Foxo3b基因可能在稀有[鱼句]鲫卵子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 Foxo3a基因 Foxo3b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稀有[鱼句]鲫的集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邱宁 李文静 +2 位作者 徐椿森 余梵冬 王剑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1-649,共9页
聚集成群能够为鱼类个体带来更低的捕食风险和更多的交配机会,是鱼类重要的生存手段。稀有[鱼句]鲫Gobiocypris rarus在野外及人工饲养中均有明显的集群现象,然而对其集群行为具体模式的分析和量化至今仍较为缺乏。采用集群分数对稀有[... 聚集成群能够为鱼类个体带来更低的捕食风险和更多的交配机会,是鱼类重要的生存手段。稀有[鱼句]鲫Gobiocypris rarus在野外及人工饲养中均有明显的集群现象,然而对其集群行为具体模式的分析和量化至今仍较为缺乏。采用集群分数对稀有[鱼句]鲫的集群行为模式进行了分析和量化,进一步分析测试了外界环境条件(环境照度和捕食者)、内部成员状态(饱食/停食、个体尺寸、外观形态)对稀有[鱼句]鲫集群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规模大小的群体在受到惊吓后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稀有[鱼句]鲫集群分数较高,稳定在3~5之间;受到惊吓后的恢复时间随群体规模的增大而缩短,在群体规模最大时达到最短;集群分数不受环境照度和捕食者的影响(P>0.05),但受群体成员状态的影响明显(P<0.05)。稀有[鱼句]鲫偏好与身体尺寸、颜色类似的个体聚集成群,且停食24 h集群分数会显著减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 集群行为 停食 照度 群体规模 外观形态
下载PDF
温度骤变对稀有鮈鲫胚胎及仔鱼畸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冬明 焦平 +1 位作者 杨调燕 王志坚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100,共5页
设定基温(23℃),研究了温度骤变(23℃→35℃、37℃、39℃→23℃)条件下不同的处理时间对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和仔鱼的影响,以期为评估温排水对鱼类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稀有鮈鲫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 设定基温(23℃),研究了温度骤变(23℃→35℃、37℃、39℃→23℃)条件下不同的处理时间对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和仔鱼的影响,以期为评估温排水对鱼类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稀有鮈鲫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和仔鱼均能耐受温度骤变(23℃→35℃→23℃),与对照组(23℃)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但当温度骤变为(23℃→37℃、39℃→23℃)时,随着骤变温度的升高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和仔鱼畸死率升高,耐受能力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眼黑期>肌肉效应期>胚孔封闭期;混合营养期>外源性营养期>内源性营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骤变 稀有()( Gobiocypris rarus) 畸死率 显著性
下载PDF
斑马鱼和稀有鲫的SCAR标记建立及其异种克隆胚的检测
6
作者 胡炜 裴得胜 +4 位作者 戴军 陈尚萍 孙永华 汪亚平 朱作言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59-963,共5页
以斑马鱼和稀有(鱼句)鲫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获得特异的RAPD标记,经克隆、测序,合成特异性引物并优化SCAR-PCR反应条件,将四个特异的RAPD标记转化成稳定的SCAR标记.SCAR1、SCAR3和SCAR2、SCAR4分别在斑马鱼与稀有(鱼句)鲫基因... 以斑马鱼和稀有(鱼句)鲫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获得特异的RAPD标记,经克隆、测序,合成特异性引物并优化SCAR-PCR反应条件,将四个特异的RAPD标记转化成稳定的SCAR标记.SCAR1、SCAR3和SCAR2、SCAR4分别在斑马鱼与稀有(鱼句)鲫基因组DNA扩增中产生单一的条带,可作为区分斑马鱼和稀有(鱼句)鲫的分子标记.此外,SCAR3和SCAR4还可以分别将斑马鱼和稀有(鱼句)鲫从鲫鱼、白鲢、鲤鱼、鳊鱼等其它鱼类中鉴别出来,从而成为良好的种质鉴定分子标记.在此基础上,选用SCAR标记进行了斑马鱼与稀有(鱼句)鲫配合的鱼类异种克隆胚胎鉴定研究,结果发现,克隆胚由供体核支持发育而来.SCAR标记的获得,为鱼类异种间克隆胚胎和克隆鱼的检验,以及细胞核再程序化机制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 稀有() SCAR标记 克隆胚
下载PDF
四种消毒剂对摇蚊幼虫杀菌效果研究
7
作者 黄博闻 李亚楠 +4 位作者 史云雅 刘珊 雷园园 郭永军 刘金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80,共7页
为筛选四种鱼用消毒剂对摇蚊幼虫(Chironomid larvae)最适消毒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消毒剂对摇蚊幼虫携带细菌相对灭菌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以消毒后摇蚊幼虫相对存活率、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对摇蚊幼虫平均摄食时... 为筛选四种鱼用消毒剂对摇蚊幼虫(Chironomid larvae)最适消毒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消毒剂对摇蚊幼虫携带细菌相对灭菌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以消毒后摇蚊幼虫相对存活率、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对摇蚊幼虫平均摄食时间、消毒后未杀灭细菌种类为指标,综合评价消毒虫体质量。结果显示:浓度因子对聚维酮碘、新洁尔灭、高锰酸钾的相对灭菌率有极显著影响;时间因子对聚维酮碘的相对灭菌率影响极显著;温度因子对聚维酮碘的相对灭菌率影响极显著,对新洁尔灭影响显著;浓度、时间和温度因子均对戊二醛的相对灭菌率无显著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消毒剂对相对灭菌率的各影响因子主次顺序得到了四种消毒剂消毒摇蚊幼虫的最佳因子参数,其中高锰酸钾:消毒剂浓度60 mg/L,消毒温度28℃,消毒时间1.5 h;聚维酮碘:消毒温度24℃,消毒剂浓度150 mg/L,消毒时间1 h;新洁尔灭:消毒剂浓度3 200 mg/L,消毒温度24℃,消毒时间1 h;戊二醛:消毒温度28℃,消毒时间1.5 h,消毒剂浓度20 000 mg/L。四种消毒剂最佳消毒条件对摇蚊幼虫相对存活率及对稀有鮈鲫摄食效果影响不大;消毒后从不同来源的四份虫体样品共分离出未杀灭的细菌16种,主要隶属于气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幼虫(Chironomid larvae) 稀有()(Gobiocypris rarus) 高锰酸钾 聚维酮碘 新洁尔灭 戊二醛 相对灭菌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