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胁迫下稀有鲫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筛选与分析
1
作者 王春伶 张富铁 +1 位作者 曹文宣 王剑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2-377,共6页
重金属包括镉和铅等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从基因水平研究鱼类应答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对镉处理反应的正、反向抑制消减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消减效率达210倍,通过对正、... 重金属包括镉和铅等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从基因水平研究鱼类应答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对镉处理反应的正、反向抑制消减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消减效率达210倍,通过对正、反向文库中部分表达序列标签进行序列测定,获得9条表达丰度较高的表达序列标签,平均长度为438 bp。利用快速扩增c DNA末端技术克隆获得核糖体蛋白s18(Rps18)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长度为525 bp,其中编码区459 bp,编码152个氨基酸,3’非翻译区38 bp,5’非翻译区28 bp。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Rps18基因在铅胁迫下的表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有鲫肝组织中Rps18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鲫 重金属 抑制消减杂交 核糖体蛋白s18
下载PDF
电刺激对稀有鲫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冬明 刘小红 +1 位作者 黄自豪 王志坚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07,共6页
通过对性成熟的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亲鱼进行电刺激,观察电刺激对其繁殖的影响。控制水域电压为75 V,电流280 m A,持续电刺激5500 ms左右,电刺激的作用强度是使鱼既能达到休克昏迷状态又能在几分钟内苏醒。结果表明,电刺激会造成... 通过对性成熟的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亲鱼进行电刺激,观察电刺激对其繁殖的影响。控制水域电压为75 V,电流280 m A,持续电刺激5500 ms左右,电刺激的作用强度是使鱼既能达到休克昏迷状态又能在几分钟内苏醒。结果表明,电刺激会造成雌鱼不产卵,或产出的卵颜色泛白;电刺激3次使雌鱼的产卵量显著减少74粒(P<0.05);电刺激5次使雌鱼的产卵周期显著延长10.2d(P<0.05),产卵量显著减少80粒(P<0.05);电刺激1次使雄鱼的受精率显著提高15%(P<0.05)。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电刺激对雌鱼卵巢中的卵细胞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且电刺激次数越多,损坏程度越大,而电刺激对雄鱼精巢没有造成影响。因此,成鱼阶段电刺激对稀有鲫雌鱼的繁殖具有不利影响,而对稀有鲫雄鱼的繁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繁殖 稀有(Gobiocypris rarus)
下载PDF
斑马鱼和稀有鲫的SCAR标记建立及其异种克隆胚的检测
3
作者 胡炜 裴得胜 +4 位作者 戴军 陈尚萍 孙永华 汪亚平 朱作言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59-963,共5页
以斑马鱼和稀有(鱼句)鲫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获得特异的RAPD标记,经克隆、测序,合成特异性引物并优化SCAR-PCR反应条件,将四个特异的RAPD标记转化成稳定的SCAR标记.SCAR1、SCAR3和SCAR2、SCAR4分别在斑马鱼与稀有(鱼句)鲫基因... 以斑马鱼和稀有(鱼句)鲫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获得特异的RAPD标记,经克隆、测序,合成特异性引物并优化SCAR-PCR反应条件,将四个特异的RAPD标记转化成稳定的SCAR标记.SCAR1、SCAR3和SCAR2、SCAR4分别在斑马鱼与稀有(鱼句)鲫基因组DNA扩增中产生单一的条带,可作为区分斑马鱼和稀有(鱼句)鲫的分子标记.此外,SCAR3和SCAR4还可以分别将斑马鱼和稀有(鱼句)鲫从鲫鱼、白鲢、鲤鱼、鳊鱼等其它鱼类中鉴别出来,从而成为良好的种质鉴定分子标记.在此基础上,选用SCAR标记进行了斑马鱼与稀有(鱼句)鲫配合的鱼类异种克隆胚胎鉴定研究,结果发现,克隆胚由供体核支持发育而来.SCAR标记的获得,为鱼类异种间克隆胚胎和克隆鱼的检验,以及细胞核再程序化机制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稀有(鱼句) SCAR标记 克隆胚
下载PDF
稀有鲫热激蛋白70的分子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书婷 刘秋萍 +5 位作者 邓川 和野 熊力 牛纯青 陈韵 刘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研究稀有逗鲫(Gobiocypris rarus)HSP70用于淡水毒理学和风险评估方面的可行性,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的方法首次从稀有逗鲫肝脏中成功克隆出HSP70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GrHSP70。NCBI比对分析结果显示,GrHSP70核苷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H... 为研究稀有逗鲫(Gobiocypris rarus)HSP70用于淡水毒理学和风险评估方面的可行性,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的方法首次从稀有逗鲫肝脏中成功克隆出HSP70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GrHSP70。NCBI比对分析结果显示,GrHSP70核苷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HSP7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极高,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也高(大于95%)。通过实时定量PCR获得未经污染物暴露的稀有逗鲫幼鱼体内13种组织中GrHSP70的分布以及PCP暴露后肝脏中该基因的表达图谱,结果表明GrHSP70在稀有逗鲫体内的表达呈现出组织依赖性,在性腺组织中的表达最高。此外,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PCP暴露下稀有逗鲫肝脏中GrHSP70的表达模式呈现出显著的时间-剂量依赖效应。总之,GrHSP70可作为一种非常敏感的生物标志物,适用于中国淡水环境污染的毒理学研究及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 热激蛋白70 CDNA末端快速扩增 五氯酚 生物标志物 HSP70
下载PDF
稀有鮈鲫──一种新的鱼类毒性试验材料 被引量:40
5
作者 周永欣 成水平 +1 位作者 胡炜 孙美娟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文研究了稀有鲫(Gobiocyprisrarus)作为毒性试验材料的可行性。采用换水式试验,在硬度为200mg/L(以CaCO3计)、pH7.8±0.2、温度24-25℃条件下研究了铬、铜、锌和五氯酚(PCP)... 本文研究了稀有鲫(Gobiocyprisrarus)作为毒性试验材料的可行性。采用换水式试验,在硬度为200mg/L(以CaCO3计)、pH7.8±0.2、温度24-25℃条件下研究了铬、铜、锌和五氯酚(PCP)对稀有鲫的急性毒性。重铬酸钾对2日龄稀有鲫的24h和96h和LC50控制范围分别263.6-334.7和1153-178.5mg/L(n=8)。铬、铜、锌和五氯酚对2日龄稀有鲫的急性毒性值(96hLC50)范围,从铜的52.2μg/L到铬的52000μg/L,毒性大小的顺序是铜>五氯酚>锌>铬。研究结果表明,稀有鲫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毒性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Qu 急性 毒性 五氯酚 实验动物
下载PDF
摄食水平和性别对稀有鮈鲫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朱晓鸣 解绶启 +2 位作者 崔奕波 杨云霞 光寿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0-247,共8页
于 1 995年 1 0月采集本所自繁的稀有鮈鲫 (约 1 .0 3g/ind)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 -生长实验 ,研究了从饥饿到饱食 5个摄食水平对不同性别稀有鮈鲫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 ,鱼体干物质和能量含量不受摄食率和性别的影响。... 于 1 995年 1 0月采集本所自繁的稀有鮈鲫 (约 1 .0 3g/ind)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 -生长实验 ,研究了从饥饿到饱食 5个摄食水平对不同性别稀有鮈鲫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 ,鱼体干物质和能量含量不受摄食率和性别的影响。随着摄食率的增加 ,雌鱼的湿重、干重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均呈双对数增加 ,雄鱼湿重特定生长率呈双对数增加 ,而干物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呈指数增加。雄鱼生长速度及摄食率低于雌鱼。随着摄食率的增加 ,食物能损失于粪便中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 ,损失于排泄物中的比例变化不大 ,呈下降趋势 ;用于代谢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用于生长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除饥饿组外 ,在各个摄食水平 ,雌鱼食物能用于代谢的比例较雄鱼低 ,而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雄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水平 性别 生长 能量收支 稀有ju 湿重
下载PDF
稀有鮈鲫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铁辉 刘沛霖 +3 位作者 陈宏溪 刘汉勤 易咏兰 郭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本文报道稀有鲫对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的敏感性。GCHV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用GCHV人工感好1-6月龄的稀有鲫,在水温22-32℃时能导致稀有鲫出现出血病症状。在水温28℃时,病鱼在ld内死亡,潜伏期为5d,发... 本文报道稀有鲫对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的敏感性。GCHV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用GCHV人工感好1-6月龄的稀有鲫,在水温22-32℃时能导致稀有鲫出现出血病症状。在水温28℃时,病鱼在ld内死亡,潜伏期为5d,发病高峰期在感染后第6-8d。GCHV能在稀有鲫体内传代,并诱导80%以上的稀行鲫患病死亡。将人工感染GCHV的稀有鲫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在肠道、脾脏、肾脏等组织中存在大小与形态和GCHV相似的病毒颗粒。从稀有鲫出血病病鱼组织中纯化病毒,免疫电镜观察,发现病毒颗粒能被GCHV的特异性抗体聚集成团。由上可知,稀有鲫出血病是由GCHV感染所致,稀有鲫对GCHV是敏感的,可以作为草鱼抗出血病育种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病毒 稀有Ju
下载PDF
稀有鮈鲫胚胎发育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常剑波 王剑伟 曹文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7-103,共7页
本文研究稀有鲫的胚胎发育过程以及水温变化对其发育速度的影响,首次报道了鱼类卵壳内,包裹于胚胎外的似膜结构和伴随的胚胎蜕膜现象。
关键词 稀有Ju 胚胎发育 鲤科 鱼纲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病毒人工感染稀有(鱼句)鲫出血病鱼主要器官组织的超薄切片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铁辉 陈宏溪 +3 位作者 刘沛霖 刘汉勤 郭文 易泳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稀有(鱼句)鲫出血病(Hemorrhage of Gobiocypris rarus)鱼的病理切片及对照鱼的超薄切片。在对照鱼的鳃、肠道、肾脏、脾脏、肌肉和肝脏中没有见到任何病毒颗粒。在病鱼鳃血管内皮细胞质中观察到聚集的直径70nm左右的...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稀有(鱼句)鲫出血病(Hemorrhage of Gobiocypris rarus)鱼的病理切片及对照鱼的超薄切片。在对照鱼的鳃、肠道、肾脏、脾脏、肌肉和肝脏中没有见到任何病毒颗粒。在病鱼鳃血管内皮细胞质中观察到聚集的直径70nm左右的GCHV颗粒,说明鳃是GCHV侵袭的主要器官之一,并讨论了鳃对GCHV敏感在GCHV传播中的意义。还在病鱼肠道,肾脏中观察到成片的病毒颗粒,它们也是GCHV侵袭的主要组织。在病鱼脾脏的电子密度低的细胞质中观察到散在的病毒颗粒。很少见到病毒聚集体,脾脏中的病毒可能是脾脏的吞噬细胞吞噬而来。作者认为在病鱼组织中观察到的大小不同的病毒颗粒是处于不同成熟阶段的GC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Ju 草鱼 出血病 病毒
下载PDF
毒死蜱对稀有鮈鲫不同生命阶段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亚洲 蔡磊明 +4 位作者 孟智启 刘新洋 王彦华 蒋金花 赵学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3,共6页
为探明毒死蜱对鱼类不同生命阶段的毒性效应,以稀有的鲫Gobiocyprisrarus为测试生物,评价了毒死蜱对其的急性毒性及对胚胎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毒死蜱对稀有的鲫胚胎、仔鱼、幼鱼和成鱼的96h—LC铀值分别为7.59(5.14~9... 为探明毒死蜱对鱼类不同生命阶段的毒性效应,以稀有的鲫Gobiocyprisrarus为测试生物,评价了毒死蜱对其的急性毒性及对胚胎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毒死蜱对稀有的鲫胚胎、仔鱼、幼鱼和成鱼的96h—LC铀值分别为7.59(5.14~9.86)、0.393(0.326~0.447)、0.0478(0.0382~0.0549)和0.0272(0.0219~0.0419)mg/L,毒死蜱对稀有的鲫4个生命阶段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成鱼〉幼鱼〉仔鱼〉胚胎;稀有的鲫暴露于毒死蜱后最明显的中毒症状是脊柱畸形;此外,质量浓度为6.13—35.8mg/L的毒死蜱在48h时可明显促进稀有绚鲫胚胎的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稀有 胚胎 毒性
下载PDF
稀有鮈鲫胚后发育和幼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剑伟 宋天祥 曹文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8-134,共7页
本文介绍了室养条件下稀有 鲫胚后发育与幼鱼生长的特点。稀有 鲫的胚后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共11个时期,在水温24.7—31.8℃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25—30d即可完成胚后发育。在胚后发育期间,仔鱼、稚鱼及幼鱼呈线性生长,每日增... 本文介绍了室养条件下稀有 鲫胚后发育与幼鱼生长的特点。稀有 鲫的胚后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共11个时期,在水温24.7—31.8℃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25—30d即可完成胚后发育。在胚后发育期间,仔鱼、稚鱼及幼鱼呈线性生长,每日增长0.52mm左右。饲养条件对生长和发育均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采于四川省汉源县、灌县及彭县的亲鱼,其后代在生长上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Ju 胚后发育 仔鱼 稚鱼 幼鱼 生长
下载PDF
野生和近交稀有鮈鲫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6
12
作者 王剑伟 王伟 崔迎松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1-247,共7页
用RAPD技术对稀有鲫近交 10代及 3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差异进行了研究。无论从多态位点的比例、个体间的共带率还是从多样性指数来看 ,近交 10代的遗传多样性极低。在 2 2 6个RAPD位点中 ,野生群体有近半数的位点是多态的 ... 用RAPD技术对稀有鲫近交 10代及 3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差异进行了研究。无论从多态位点的比例、个体间的共带率还是从多样性指数来看 ,近交 10代的遗传多样性极低。在 2 2 6个RAPD位点中 ,野生群体有近半数的位点是多态的 ,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 0 .2 911~ 0 .32 35间 ,表明自然群体保持了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近交 10代与野生群体间遗传差异十分明显。野生群体间在 11~ 19个位点上的表型频率存在显著差异 ,总遗传多样性的 91.33%来自群体内 ,8.6 7%来自于群体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Ju RAPD 遗传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2,3,7,8-TCDD对稀有鮈鲫幼体超微结构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秀平 吴文忠 +1 位作者 徐盈 黎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4-189,共6页
关键词 TCDD 稀有Ju 超微结构 二恶英
下载PDF
17α-甲基睾酮对稀有鮈鲫幼鱼性腺发育与血清卵黄蛋白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阿朋 查金苗 +1 位作者 王子健 王卫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4-258,共5页
17α-甲基睾酮是一种人工合成雄激素,在水产养殖以及医药行业中广泛使用,其对鱼类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工作相对较少.通过甲基睾酮对稀有鲫幼鱼的42天流水暴露,观察了其性腺发育和生物标记物变化.在500ng·L-1甲基睾酮暴露组中幼鱼... 17α-甲基睾酮是一种人工合成雄激素,在水产养殖以及医药行业中广泛使用,其对鱼类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工作相对较少.通过甲基睾酮对稀有鲫幼鱼的42天流水暴露,观察了其性腺发育和生物标记物变化.在500ng·L-1甲基睾酮暴露组中幼鱼生长受到抑制(p≤0.05),在50ng·L-1以上暴露组中性腺指数显著增加(p≤0.05),雄性个体比率明显升高.通过组织学观察发现,50ng·L-1以上浓度甲基睾酮暴露后卵巢组织切片中出现了精子细胞,且精子细胞数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生物标记物卵黄蛋白原测定发现,在50ng·L-1以上浓度甲基睾酮暴露后,稀有鲫幼鱼血清中的卵黄蛋白原水平显著增加(p≤0.05).综合分析,17α-甲基睾酮主要表现出雄激素效应,而其在稀有鲫体内的代谢物则能够应激卵黄蛋白原,对稀有鲫幼鱼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为50ng·L-1.因此,仅依靠体内卵黄蛋白原应激单项指标不能准确判定化学品是否是环境类雌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睾丸酮 稀有 内分泌干扰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酚类、烷基苯类、硝基苯类化合物和环境水样对剑尾鱼和稀有鮈鲫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48
15
作者 卢玲 沈英娃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59,共3页
测定了酚类、烷基苯类和硝基苯类的 12种化学品 ,以及 3个环境水样对剑尾鱼和稀有鲫的 96hLC0 ,96hLC50 ,96hLC1 0 0 值。结果表明 ,剑尾鱼和稀有鲫的幼鱼对化学品和环境水样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化学品和环境水样 。
关键词 酚类 烷基苯类 硝基苯类 环境水样 剑尾鱼 稀有Ju 急性毒性 评价
下载PDF
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七天亚慢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永欣 成水平 胡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5-380,共6页
研究了稀有鲫(Gobiocyprisrarus)作为亚慢性毒性试验材料的可能性,测定了铬、铜、锌、镉和五氯酚对稀有鲫的7d亚慢性毒性,它们对稀有鲫的无可观测效应浓度(NOEC)分别是2500、10、200、20和80... 研究了稀有鲫(Gobiocyprisrarus)作为亚慢性毒性试验材料的可能性,测定了铬、铜、锌、镉和五氯酚对稀有鲫的7d亚慢性毒性,它们对稀有鲫的无可观测效应浓度(NOEC)分别是2500、10、200、20和80μg/L。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则分别为5000、20、400、40和160μg/L。试验结果表明,稀有鲫是一种较好的亚慢性毒性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Qu 亚慢性毒性 五氯酚 重有色金属
下载PDF
稀有■鲫亚慢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炜 成水平 周永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研究了一种快速评价有毒化学品对稀有鲫慢性毒性的试验方法。选择<3d龄的稀有峋鲫幼鱼开始暴露,试验药物为国际标准参比毒物CU(+2),Cr(+6),Zn(+2)和PCP;试验温度为25±1℃,每天更换试验液一次,试验持续5d。以现存量为测试指... 研究了一种快速评价有毒化学品对稀有鲫慢性毒性的试验方法。选择<3d龄的稀有峋鲫幼鱼开始暴露,试验药物为国际标准参比毒物CU(+2),Cr(+6),Zn(+2)和PCP;试验温度为25±1℃,每天更换试验液一次,试验持续5d。以现存量为测试指标,Cu(+2),Cr(+6),Zn(+2)和PCP对稀有鲫的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20,2500,100,40ug/L;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为40,5000,200,80ug/L,与7d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相接近。试验结果表明,稀有鲫亚慢性毒性试验可从7d缩短为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Ju 5d亚慢性毒性 重金属 PCP
下载PDF
电脉冲作用将外源基因导入稀有鮈鲫精子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钟家玉 茅卫锋 朱作言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将稀有鲫 (Gobiocyprisrarus)精子与重组质粒pCAhLFc线性DNA混合温育 ,经电脉冲处理后与卵子受精 ,孵化出苗。从鱼苗中提取DNA ,经PCR检测 ,2 5 .5 %~ 6 6 .7%鱼苗带有外源基因。在显微镜下观察经电脉冲处理过的精子 ,发现其活力有不... 将稀有鲫 (Gobiocyprisrarus)精子与重组质粒pCAhLFc线性DNA混合温育 ,经电脉冲处理后与卵子受精 ,孵化出苗。从鱼苗中提取DNA ,经PCR检测 ,2 5 .5 %~ 6 6 .7%鱼苗带有外源基因。在显微镜下观察经电脉冲处理过的精子 ,发现其活力有不同程度下降 ,受精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说明不同的电脉冲条件对精子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精子与外源DNA混合温育 ,经电脉冲处理后 ,用DNA外切酶消化后 ,提取精子DNA ,经PCR检测 ,仍有阳性电泳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ju 电脉冲-精子介导转基因法 外源基因导入 转基因鱼
下载PDF
稀有■鲫、大鳞泥鳅——新的七天亚慢性毒性试验材料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永欣 胡炜 成水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29,共4页
讨论了稀有鲫和大鳞泥鳅作为七天亚慢性毒性试验材料的可行性。依据生长和现存量作为观察指标,测定了铬、铜、锌、镉和五氯酚对稀有鲫的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和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铬和五氯酚对大鳞泥鳅的N... 讨论了稀有鲫和大鳞泥鳅作为七天亚慢性毒性试验材料的可行性。依据生长和现存量作为观察指标,测定了铬、铜、锌、镉和五氯酚对稀有鲫的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和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铬和五氯酚对大鳞泥鳅的NOEC和LOEC。铬、铜、锌、镉和五氯酚对稀有鲫的NOEC分别是2500,10,200,20,80μg/L,LOEC分别是5000,20,400,40,160μg/L。铬和五氯酚对大鳞泥鳅的NOEC是2500和80μg/L,LOEC是5000和160μg/L。试验结果表明,稀有鲫和大鳞泥鳅是七天亚慢性试验的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Ju 大鳞泥鳅 七天亚慢性试验 重有色金属
下载PDF
稀有鮈鲫的染色体核型初报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方钧 魏芸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5-426,共2页
关键词 稀有Ju 核型 核仁组织区 染色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