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碱化血红蛋白液鉴定微量刻度吸管及稀释棒
1
作者
徐开银
齐华国
《医学检验进修杂志》
1997年第3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碱化血红蛋白液
微量刻度吸管
稀释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K2Cr2O7法校正微量稀释棒
2
作者
宋自阆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检验
K2Cr2O3法
微量
稀释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产微量稀释棒的精确度与实验误差的探讨
3
作者
李振堂
崔万锟
《陕西医学检验》
1993年第2期93-95,共3页
微量稀棒作为实验的倍比稀释工具,其操作方便,稀释速度快,容量固定(0.025ml),在基层单位实验室广泛应用。但因稀释棒的质量或因使用方法不当,对结果的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对三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稀释棒进行了测试,现报告如下。 1
关键词
稀释棒
实验误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量稀释棒稀释准确性鉴定及影响稀释准确性因素的研究
4
作者
滕龙
王肖岚
徐爱萍
《陕西医学检验》
1996年第3期24-26,共3页
笔者设计了一种鉴定微量稀释律稀释结果准确与否的客观方法,并对稀释棒的取样方式,手握次数,稀释转递过程引起的误差进行实验研究。认为稀释棒取样以棒头伸入血清2mm为宜,取出应避免与试管壁相碰。实验证实,只需手搓旋转3~5次即...
笔者设计了一种鉴定微量稀释律稀释结果准确与否的客观方法,并对稀释棒的取样方式,手握次数,稀释转递过程引起的误差进行实验研究。认为稀释棒取样以棒头伸入血清2mm为宜,取出应避免与试管壁相碰。实验证实,只需手搓旋转3~5次即可,不宜过多过快,稀释转递过程稀释棒前后移动时也必须避免与V形孔壁相碰(稀释棒与血凝板垂直取起),并对血凝反应板孔的直径、深度提出具体要求,使之实验操作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
稀释棒
血凝反应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棒稀释法检测皮肤菌群
被引量:
2
5
作者
祝小枫
熊德鑫
+2 位作者
蔡瑞康
李宏
张可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5-195,共1页
近年来,我们在细菌定性、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皮肤菌群的特点,采用磁棒稀释法对部分正常人及黄褐斑、痤疮患者皮肤常驻菌群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标本采集对象:健康人104例(大、中学学生),男3...
近年来,我们在细菌定性、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皮肤菌群的特点,采用磁棒稀释法对部分正常人及黄褐斑、痤疮患者皮肤常驻菌群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标本采集对象:健康人104例(大、中学学生),男35例,女69例;年龄17~2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皮肤菌群
测定
棒
稀释
法
原文传递
振荡法检测HBsAg的方法学改进
6
作者
周艺峰
《南京部队医药》
1997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前检测HB_SAg的方法较多,较灵敏的有ELISA法,此外尚有反向间接血凝法,胶乳法和斑点法等。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快捷、简便和成本低廉,因而在临床上(尤其在大批量体检中)应用很多。笔者从10a余的HB_SAg测定工作中体会到在应用反向间接血...
目前检测HB_SAg的方法较多,较灵敏的有ELISA法,此外尚有反向间接血凝法,胶乳法和斑点法等。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快捷、简便和成本低廉,因而在临床上(尤其在大批量体检中)应用很多。笔者从10a余的HB_SAg测定工作中体会到在应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测定时稀释棒不易搓匀,易发生稀释棒跳孔及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为此,对常规法(手工搓动稀释方法)作了改进,采用振荡法替代常规法,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待检血清223例HB_SAg阳性血清样本取自门诊或住院患者。1.2 HB_SAg诊断血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法
稀释棒
方法学改进
HBSAG
反向间接血凝法
常规法
稀释
方法
稀释
液
批量体检
胶乳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相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的体会
7
作者
蒋虹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9年第6期331-331,共1页
关键词
反相间接血凝法
HBSAG
稀释棒
假阳性
非特异性凝集
稀释
液
血清分离
操作规程
结果判断
贵州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碱化血红蛋白液鉴定微量刻度吸管及稀释棒
1
作者
徐开银
齐华国
机构
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
出处
《医学检验进修杂志》
1997年第3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碱化血红蛋白液
微量刻度吸管
稀释棒
分类号
R446.1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K2Cr2O7法校正微量稀释棒
2
作者
宋自阆
出处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检验
K2Cr2O3法
微量
稀释棒
分类号
R446.112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产微量稀释棒的精确度与实验误差的探讨
3
作者
李振堂
崔万锟
机构
河北峰峰矿务局通二矿医院
唐山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陕西医学检验》
1993年第2期93-95,共3页
文摘
微量稀棒作为实验的倍比稀释工具,其操作方便,稀释速度快,容量固定(0.025ml),在基层单位实验室广泛应用。但因稀释棒的质量或因使用方法不当,对结果的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对三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稀释棒进行了测试,现报告如下。 1
关键词
稀释棒
实验误差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量稀释棒稀释准确性鉴定及影响稀释准确性因素的研究
4
作者
滕龙
王肖岚
徐爱萍
机构
浙江温州市第二医院
出处
《陕西医学检验》
1996年第3期24-26,共3页
文摘
笔者设计了一种鉴定微量稀释律稀释结果准确与否的客观方法,并对稀释棒的取样方式,手握次数,稀释转递过程引起的误差进行实验研究。认为稀释棒取样以棒头伸入血清2mm为宜,取出应避免与试管壁相碰。实验证实,只需手搓旋转3~5次即可,不宜过多过快,稀释转递过程稀释棒前后移动时也必须避免与V形孔壁相碰(稀释棒与血凝板垂直取起),并对血凝反应板孔的直径、深度提出具体要求,使之实验操作规范化.
关键词
微量
稀释棒
血凝反应板
分类号
R44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棒稀释法检测皮肤菌群
被引量:
2
5
作者
祝小枫
熊德鑫
蔡瑞康
李宏
张可英
机构
解放军第三O四医院中心研究室
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5-195,共1页
文摘
近年来,我们在细菌定性、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皮肤菌群的特点,采用磁棒稀释法对部分正常人及黄褐斑、痤疮患者皮肤常驻菌群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标本采集对象:健康人104例(大、中学学生),男35例,女69例;年龄17~21岁。...
关键词
皮肤病
皮肤菌群
测定
棒
稀释
法
分类号
R751.0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振荡法检测HBsAg的方法学改进
6
作者
周艺峰
机构
第
出处
《南京部队医药》
1997年第4期35-36,共2页
文摘
目前检测HB_SAg的方法较多,较灵敏的有ELISA法,此外尚有反向间接血凝法,胶乳法和斑点法等。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快捷、简便和成本低廉,因而在临床上(尤其在大批量体检中)应用很多。笔者从10a余的HB_SAg测定工作中体会到在应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测定时稀释棒不易搓匀,易发生稀释棒跳孔及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为此,对常规法(手工搓动稀释方法)作了改进,采用振荡法替代常规法,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待检血清223例HB_SAg阳性血清样本取自门诊或住院患者。1.2 HB_SAg诊断血细胞
关键词
振荡法
稀释棒
方法学改进
HBSAG
反向间接血凝法
常规法
稀释
方法
稀释
液
批量体检
胶乳法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相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的体会
7
作者
蒋虹
机构
贵州省赤水市卫生防疫站
出处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9年第6期331-331,共1页
关键词
反相间接血凝法
HBSAG
稀释棒
假阳性
非特异性凝集
稀释
液
血清分离
操作规程
结果判断
贵州省
分类号
R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碱化血红蛋白液鉴定微量刻度吸管及稀释棒
徐开银
齐华国
《医学检验进修杂志》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K2Cr2O7法校正微量稀释棒
宋自阆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产微量稀释棒的精确度与实验误差的探讨
李振堂
崔万锟
《陕西医学检验》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量稀释棒稀释准确性鉴定及影响稀释准确性因素的研究
滕龙
王肖岚
徐爱萍
《陕西医学检验》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磁棒稀释法检测皮肤菌群
祝小枫
熊德鑫
蔡瑞康
李宏
张可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2
原文传递
6
振荡法检测HBsAg的方法学改进
周艺峰
《南京部队医药》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反相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的体会
蒋虹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