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区危废填埋场与水源的缓冲距离及其调控
1
作者 吉栋梁 徐亚 +3 位作者 黄兆琴 杜布云 赵曼颖 杨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2-721,共10页
针对干旱区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危废填埋场缓冲距离不明的问题,建立了渗滤液中污染物渗漏及其迁移转化的多过程模型,模拟污染物的稀释衰减过程,结合安全用水限值的确定,构建了缓冲距离计算框架,并选择典型场地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干旱区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危废填埋场缓冲距离不明的问题,建立了渗滤液中污染物渗漏及其迁移转化的多过程模型,模拟污染物的稀释衰减过程,结合安全用水限值的确定,构建了缓冲距离计算框架,并选择典型场地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需要的稀释与衰减倍数(RDAF)不同,有机物2,4-滴(2,4-D)的初始浓度大,毒性强,需稀释衰减667倍,是重金属As与Cd稀释衰减系数的6倍,不同污染物的稀释衰减倍数(DAF)与缓冲距离的敏感程度有关,有机物的DAF对缓冲距离更敏感.尽管2,4-D的DAF最大,但缓冲距离远小于重金属As与Pb的972m和942m.综合考虑所有污染物缓冲需求,干旱区典型危废填埋场的缓冲距离为972m,与常规认知相反,缓冲距离需求大于湿润地区而仅略小于海滨地区.进一步考虑了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下95%置信区间的安全用水要求,缓冲距离需达到3465m.为满足敏感水源与填埋场缓冲距离的实际需求,对填埋废物采取预处理的方法优化缓冲距离.以As为例,通过预处理将其初始浓度从1.2mg/L降至1.02mg/L,缓冲距离可降至200m,说明干旱区缓冲距离需求对初始浓度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衰减 缓冲距离 重金属 安全用水
下载PDF
污水厂高氧化性出水入流掺混管网对污染物衰减影响
2
作者 张维 吴宝利 +6 位作者 马换梅 孙永利 李劢 顾淼 王诣达 田腾飞 米鑫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9,共6页
以污水处理厂出水和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者掺混前后的氧化还原特性以及有机物、氮、磷浓度的衰减变化规律。当以1∶1的体积比掺混后,生活污水中的COD、BOD_(5)、TN、NH_(3)-N、TP、PO_(4)^(3-)浓度因稀释作用而快速衰减,基本遵... 以污水处理厂出水和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者掺混前后的氧化还原特性以及有机物、氮、磷浓度的衰减变化规律。当以1∶1的体积比掺混后,生活污水中的COD、BOD_(5)、TN、NH_(3)-N、TP、PO_(4)^(3-)浓度因稀释作用而快速衰减,基本遵循物理稀释定律;在掺混反应4 h后,BOD5再次快速衰减,反应10 h的净衰减率、净衰减速率分别为36.54%和4.12 mg/(L·h)。分析认为,稀释作用是导致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衰减的首要原因,而污水处理厂出水带来的氧化性物质促使微生物快速增殖后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是导致生活污水BOD5浓度进一步衰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化性出水 入流掺混 污染物浓度 稀释衰减 氧化衰减
原文传递
海滨危废填埋场与水源缓冲距离要求及调控 被引量:2
3
作者 吉栋梁 张鲁玉 +3 位作者 黄兆琴 杜布云 徐亚 杨枫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9-1508,共10页
针对海滨地区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危废填埋场(HWL)缓冲距离需求不明的问题,建立了污染物释放、渗漏及其在地下介质中迁移转化的多过程模拟模型以预测渗漏条件下污染物的稀释衰减,同时结合基于风险的安全用水限值的确定,构建了缓冲距离计... 针对海滨地区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危废填埋场(HWL)缓冲距离需求不明的问题,建立了污染物释放、渗漏及其在地下介质中迁移转化的多过程模拟模型以预测渗漏条件下污染物的稀释衰减,同时结合基于风险的安全用水限值的确定,构建了缓冲距离计算框架模型,并选择某海滨场地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污染物所需要的稀释衰减倍数(RDAF)不同,由于渗滤液中2,4-二氯苯酚(2,4-D)初始浓度大、毒性强,需稀释衰减2250倍,而重金属镍(Ni)和锌(Zn),只需分别稀释衰减34和135倍.②不同污染物的稀释衰减对距离的依赖程度不同,导致实现相同的RDAF需要的缓冲距离也不同,有机物的稀释衰减倍数对距离更为敏感,因此,尽管2,4-D的RDAF最大,但缓冲距离仅为92 m;反之,Ni的缓冲距离达755 m,而由于Zn的RDAF更大,其缓冲距离高达2070 m.③综合考虑所有污染物,案例危废填埋场的缓冲距离需要达到2070 m,若进一步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并保障95%置信水平下的安全用水要求,缓冲距离需在3000 m以上.最后,针对敏感水源与危废填埋场实际距离不能满足所需缓冲距离的情景,提出了通过固化稳定化等预处理手段优化调控缓冲距离的方法,以Zn为例,通过预处理将废物中Zn的浸出浓度从120 mg/L分别降至108、72、49、31、19 mg/L时,可将缓冲距离从2070 m分别调控至2000、1600、1200、800、400 m.研究显示,海滨地区危废填埋场对缓冲距离的需求远高于内陆平原型场地,但可通过调控废物入场的浸出浓度实现对缓冲距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衰减 安全用水 渗滤液 重金属
下载PDF
聚磺钻井岩屑制备烧结砖环境风险分析
4
作者 于劲磊 文明 +5 位作者 李佳忆 蒋国斌 车培源 乔川 刘宏博 唐洪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30-136,共7页
目的以四川盆地聚磺钻井岩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固化处理或破胶絮凝+机械分离后剩余固相的污染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利用聚磺钻井岩屑制备烧结砖所产生的环境风险。方法采用Texas模型和HJ/T 299—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 目的以四川盆地聚磺钻井岩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固化处理或破胶絮凝+机械分离后剩余固相的污染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利用聚磺钻井岩屑制备烧结砖所产生的环境风险。方法采用Texas模型和HJ/T 299—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评价聚磺钻井废弃物经固化处理或破胶絮凝+机械分离后剩余固相的污染特性和制备烧结砖环境风险。结果经过预处理后的聚磺钻井废弃物中重金属锌、钡含量相对较高,作为原料按一定掺配比制备烧结砖时排放的烟气中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为2.4~23.7 mg/m^(3),重金属、二噁英的含量也远低于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484—2020《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与GB 30485—201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烧结砖可浸出重金属含量也低于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限值。结论利用聚磺钻井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烧结砖环境风险整体可控。聚磺钻井岩屑制备烧结砖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结果可为国家政策文件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助力环境管理部门和油气开发企业降本增效,同时推动我国油气绿色高质量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磺钻井岩屑 污染特性 环境风险评估 暴露场景 Texas模型 稀释衰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