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罪量刑程序分离对无罪辩护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建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3-69,共7页
与传统的定罪量刑程序一体化模式不同,我国现阶段量刑程序具有相对独立性。无罪辩护案件中控辩交锋最为激烈,可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存在着无罪辩护风险高,无罪辩护与量刑辩护互相制约等无法克服的固有属性。无罪辩护案件中实行定罪和量... 与传统的定罪量刑程序一体化模式不同,我国现阶段量刑程序具有相对独立性。无罪辩护案件中控辩交锋最为激烈,可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存在着无罪辩护风险高,无罪辩护与量刑辩护互相制约等无法克服的固有属性。无罪辩护案件中实行定罪和量刑程序完全分离契合审判中心主义改革要求,贯彻了无罪推定原则,可以减少冤错案件,实现有效辩护,制度选择的合理性是人权保障的应有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分离 无罪辩护 量刑辩护 审判中心
下载PDF
浅议立功认定与审判程序分离
2
作者 罗伟 《法制与经济》 2013年第22期125-125,127,共2页
按照法律规定,立功一般在审判时认定并裁量刑罚,只有在审判期限内,无法查证属实的,才会在审判结束之后另行认定。实践中,由于立功证据移交上的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在审判程序中认定立功具有诸多弊端。文章通过分析现行立功法律规定和认... 按照法律规定,立功一般在审判时认定并裁量刑罚,只有在审判期限内,无法查证属实的,才会在审判结束之后另行认定。实践中,由于立功证据移交上的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在审判程序中认定立功具有诸多弊端。文章通过分析现行立功法律规定和认定现状,从确保证据裁判和公正高效审判的角度出发,论述立功认定与审判程序分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功 程序分离 证据裁判 审判效率
下载PDF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程序分离与衔接 被引量:34
3
作者 冯俊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8,共9页
法律程序具有规范权力行使、促进权力分工、防范权力滥用的功能。程序分离原则要求不同法律程序之间应当相互独立,不得出现程序混淆、程序借用、程序规避等情形。我国拟设立的监察委员会具有政务违纪违法调查和职务犯罪调查的复合性权力... 法律程序具有规范权力行使、促进权力分工、防范权力滥用的功能。程序分离原则要求不同法律程序之间应当相互独立,不得出现程序混淆、程序借用、程序规避等情形。我国拟设立的监察委员会具有政务违纪违法调查和职务犯罪调查的复合性权力,其运行应遵循程序分离原则。为实现提升反腐败能力、强化对公权力监督之目的,在程序分离的基础上,还应重视不同调查机构在人员配备、专业培训、工作机制、证据使用等方面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委员会 复合性调查权 程序分离 程序衔接
原文传递
程序化分离建立腹膜前间隙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庆录 李鸿飞 +1 位作者 黄莉桔 蔡小勇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2602-2605,262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运用程序化分离建立腹膜前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腹腔镜TEP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程序化分离的方法建立腹膜前间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建立...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运用程序化分离建立腹膜前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腹腔镜TEP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程序化分离的方法建立腹膜前间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建立腹膜前间隙。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腹壁下动脉损伤、腹膜破损、慢性疼痛、血清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程序化分离法创建腹膜前间隙可以提高腹腔镜TEP的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程序分离 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使用加工分离程序对低地位群体内/外群体偏爱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向玲 赵玉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2-705,共4页
使用加工分离程序(PDP),以50名农村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群体:外群体、内群体)×2(特质词效价:积极、消极)×2(加工:意识加工、无意识加工)混合设计,研究了低地位群体对内群体以及高地位外群体偏爱的内隐特征。在本研究情境中... 使用加工分离程序(PDP),以50名农村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群体:外群体、内群体)×2(特质词效价:积极、消极)×2(加工:意识加工、无意识加工)混合设计,研究了低地位群体对内群体以及高地位外群体偏爱的内隐特征。在本研究情境中发现:农村大学生在提取城市群体积极特质词比消极特质词时的无意识加工更显著;而提取农村群体的积极和消极特质词时,无意识加工的贡献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低地位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有内隐偏爱,对内群体却不存在内隐偏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群体偏爱 内群体偏爱 加工分离程序
下载PDF
采用加工分离程序研究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记忆功能特征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庆荣 王怀海 +2 位作者 杨宏宇 皇甫恩 苗丹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0期4118-4119,共2页
目的:用加工-分离程序研究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特点。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确诊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及匹配健康对照者各26例,用加工-分离程序的方法测定其意识性提取及自动提取在再认测验中的贡献... 目的:用加工-分离程序研究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特点。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确诊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及匹配健康对照者各26例,用加工-分离程序的方法测定其意识性提取及自动提取在再认测验中的贡献。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外显记忆显著低于对照组(t=2.210,P<0.05),内隐记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按年龄分层比较后,病例组7~8岁年龄段的外显记忆(第一阶段意识性提取值和自动提取值分别为0.58±0.12,0.34±0.34)与同年龄对照组(第一阶段意识性提取值和自动提取值分别为0.44±0.14,0.32±0.2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0,P<0.05),其他年龄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病例组各个年龄段的内隐记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外显记忆受损而内隐记忆正常,说明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属于两个独立的记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分离程序 抽动-秽语综合征 记忆功能 儿童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下载PDF
镇痛剂量氯胺酮遗忘作用的加工分离程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邹亮 王海燕 +3 位作者 叶铁虎 原皓 徐磊 孙莉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707-709,共3页
目的应用加工分离程序(PDP)观察镇痛剂量氯胺酮的遗忘作用。方法选择13名男性健康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分别在清醒及靶控输注氯胺酮时给予听词刺激,2h后进行包含及排除测试。利用加工分离程序和词干补笔法估计外显及内隐记忆值。结果给药... 目的应用加工分离程序(PDP)观察镇痛剂量氯胺酮的遗忘作用。方法选择13名男性健康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分别在清醒及靶控输注氯胺酮时给予听词刺激,2h后进行包含及排除测试。利用加工分离程序和词干补笔法估计外显及内隐记忆值。结果给药后外显得分为0.10(0.06,0.26),内隐记忆得分为0.12(0.08,0.25),清醒及给药后外显及内隐记忆都明显大于0(P<0.05),给药后与清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PDP成绩,靶控输注氯胺酮200ng/ml时,不会对记忆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氯胺酮 加工分离程序
下载PDF
过程分离程序下的自动化提取 被引量:3
8
作者 樊春雷 朱滢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6-449,共4页
关键词 过程分离程序 自动化提取 记忆 心理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不同镇静深度下记忆加工分离程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瑞 何婉雯 +3 位作者 王立勋 李辉 陈友利 李建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66-70,共5页
目的 对比右美托咪啶不同镇静深度下的记忆加工分离程序分析,探讨右美托咪啶消除外显记忆或内隐记忆的镇静深度。方法 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在Narcotrend意识深度监测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镇静,... 目的 对比右美托咪啶不同镇静深度下的记忆加工分离程序分析,探讨右美托咪啶消除外显记忆或内隐记忆的镇静深度。方法 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在Narcotrend意识深度监测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镇静,控制术中麻醉意识深度指数(NI)A组65-70,B组55-60,C组45-50。采用心理学界广泛应用的加工分离程序(PDP)结合词干补笔法,通过制定学习表及测试表录音并进行测试,计算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与0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记忆消失。结果 A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与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外显记忆成绩与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隐记忆成绩与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与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内隐记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意识深度指数(NI)介于65-70时,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均未消失,NI降至55-60间时,患者外显记忆成绩消失,但内隐记忆仍存在。NI介于45-50之间时,患者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均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深度指数 右美托咪啶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加工分离程序分析
下载PDF
序列学习意识性测量方式的探讨——主观测量标准和加工分离程序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珊 关守义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73-1376,共4页
本研究采用序列反应时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比较了主观测量标准和加工分离程序的逻辑两种不同的知识意识性测验方式,结果发现:(1)在两个实验中,被试均习得了序列结构,表现为随着序列学习的进行被试的反应时有所下降,符合规则的刺激(或序列... 本研究采用序列反应时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比较了主观测量标准和加工分离程序的逻辑两种不同的知识意识性测验方式,结果发现:(1)在两个实验中,被试均习得了序列结构,表现为随着序列学习的进行被试的反应时有所下降,符合规则的刺激(或序列)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不符合规则的刺激(或序列);(2)主观测量标准在考察序列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序列知识是否有意识或无意识参与具有很大优势,而加工分离程序的逻辑能够准确地区分出被试习得的外显知识,并且该逻辑的前提认为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是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结合物,极具包容性,但在区分内隐知识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可以考虑将二者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学习 主观测量标准 加工分离程序
下载PDF
有多少记忆可以内隐——兼评Jacoby加工分离程序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奇勇 卢家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1-315,共5页
自从1991Jacoby使用简单的再认任务分离出意识性提取与无意识熟悉性以来,虽然PDP的计算范式也受到一些修正,但均没有在计算范式的内核思想上改进过,只是PDP延伸出的应用研究非常多。其实,Jacoby在构建PDP范式时,从描述PDP的心理现象、... 自从1991Jacoby使用简单的再认任务分离出意识性提取与无意识熟悉性以来,虽然PDP的计算范式也受到一些修正,但均没有在计算范式的内核思想上改进过,只是PDP延伸出的应用研究非常多。其实,Jacoby在构建PDP范式时,从描述PDP的心理现象、构建数学模型到PDP在实践中的应用上均出现了重大失误。本研究从上述三个方面对PDP提出了质疑,使用集合模型重新构建了PDP计算模型,用实验验证了PDP新模型,纠正了Jacoby理论与应用的三大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意识性提取 无意识熟悉性 加工分离程序(PDP) 质疑
下载PDF
过程分离程序的测量限度及其解决办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春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3-729,共7页
Jacoby提出的过程分离程序可以将认知作业过程中的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成分分离出来 ,这被认为是意识测量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进展。但这一程序的有效性需要得到相关实验假设的支持 ,而在研究过程中却发现了这些实验假设被违背的证据 ,... Jacoby提出的过程分离程序可以将认知作业过程中的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成分分离出来 ,这被认为是意识测量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进展。但这一程序的有效性需要得到相关实验假设的支持 ,而在研究过程中却发现了这些实验假设被违背的证据 ,这导致研究者对程序的有效性的怀疑。从实验测量的角度看 ,实验假设被违背的根源在于实际测量过程达不到理论设计的要求。其中 ,测量变异和取样偏差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这里提出的新的解决方案强调了理论设计和实验测量的有机结合 ,它可以解决过程分离程序的有效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限度 解决办法 过程分离程序 纯净测量 取样偏差 意识测量 测量变异 实验假设
下载PDF
加工分离程序在全麻下记忆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云 岳云 孙永海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2年第4期45-47,共3页
全麻下患者仍可存在对听信息的记忆,研究全麻下的记忆,选择科学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十分重要。传统的记忆测量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心理学界新发展起来的加工分离程序是能够分离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总的记忆成绩中相对贡献的一种方法... 全麻下患者仍可存在对听信息的记忆,研究全麻下的记忆,选择科学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十分重要。传统的记忆测量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心理学界新发展起来的加工分离程序是能够分离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总的记忆成绩中相对贡献的一种方法,解决了在测试阶段,内隐记忆和显外记忆相互干扰的问题,使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测量更加准确,本文对加工分离程序的基本原理,多维加工树记忆模型及加工分离程序在麻醉下记忆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分离程序 全麻 记忆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分离程序的编制
14
作者 刘从湘 《江汉石油科技》 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结合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在自动过滤器上的应用,介绍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采用多道分离程序编程的方法,用一台PC控制多台设备同时工作。详细介绍了功能指令FNC60(研)和自动操作初始状态的运用方法以及用步进阶梯指令STL编程的方法。
关键词 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分离程序 自动过滤器 微电脑控制设备 计算机控制
下载PDF
定罪量刑程序的相对分离与刑事辩护的困境
15
作者 李艳萍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6-31,共6页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强化了定罪与量刑分离的趋势,但是我国现行定罪与量刑程序关系是一种以典型的相对分离关系为主、非典型的相对分离关系为辅的混合模式,此模式下的刑事辩护面临无罪辩护与量刑辩护相冲突、辩护罪名与判决罪名相...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强化了定罪与量刑分离的趋势,但是我国现行定罪与量刑程序关系是一种以典型的相对分离关系为主、非典型的相对分离关系为辅的混合模式,此模式下的刑事辩护面临无罪辩护与量刑辩护相冲突、辩护罪名与判决罪名相冲突的困境。未来的改革应当改革审判模式,使定罪与量刑程序绝对分离,才能解决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上述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罪量刑 定罪量刑程序的相对分离 刑事辩护
下载PDF
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结构的类型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艳丽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9-137,共9页
现代民事纠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推动了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结构类型化的发展。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是回应型司法、程序相称原理、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司法职权优化配置、审判职业化和专业化等现代司法理念的体现。借鉴域外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 现代民事纠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推动了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结构类型化的发展。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是回应型司法、程序相称原理、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司法职权优化配置、审判职业化和专业化等现代司法理念的体现。借鉴域外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深入实践,民事诉讼程序结构的类型化应从审判与执行的分离、诉讼与非讼的分离、财产诉讼与人事诉讼的分离、法院审判与调解的分离、通常诉讼程序与专门诉讼程序的设置等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程序结构 程序分类 程序类型化 程序分离
下载PDF
选择性注意中意识与无意识过程分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雅旭 金志成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3,共6页
以汉语单字词为材料,通过颜色来区分目标和分心物,采用过程分离程序,直接探讨了目标激活与分心物抑制和意识、无意识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靶词充当分心物时,不仅意识过程存在的概率降低,无意识过程存在的概率也降低。... 以汉语单字词为材料,通过颜色来区分目标和分心物,采用过程分离程序,直接探讨了目标激活与分心物抑制和意识、无意识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靶词充当分心物时,不仅意识过程存在的概率降低,无意识过程存在的概率也降低。这一结果说明,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信息是有关还是无关,并不能分离意识和无意识过程;(2)靶词充当目标时,加工水平影响Pc,但不影响Pu,而靶词充当分心物时,加工水平既不影响Pc,也不影响Pu。因此,加工水平能否分离意识和无意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激活 分心物抑制 正负启动 比例效应 过程分离程序
下载PDF
法治现代化视域下监察调查程序的制度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彰 倪浩翔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162,I0004,共11页
法治现代化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以构建和完善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为主要标志。监察监督作为中国特色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兼顾本国国情与法治现代化要求的基础上实现监察调查程序的进... 法治现代化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以构建和完善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为主要标志。监察监督作为中国特色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兼顾本国国情与法治现代化要求的基础上实现监察调查程序的进一步分离优化,以平衡反腐败治理效能和人权保障需要。适应违法、犯罪性质要求的监察调查程序分离与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同向,兼顾现有程序瑕疵之妥善解决,程序的相对分离亦不会影响现有监察体制,于理论与现实层面具备可行性。因此,要将监察调查程序依据案件性质分离为职务违法调查程序与泛职务犯罪调查程序,以内部调查主体的分设为前提,以具体内部程序的分流为内容,以调查手段的分类为保障,在法治现代化的道路上实现反腐效能与程序法治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现代化 监察调查 程序分离 职务犯罪 职务违法
下载PDF
平面性诉求广告记忆效果的加工分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彦琴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8-1312,共5页
运用PDP(过程分离程序),以122名大学生为被试,以自编性诉求广告及自编包含与排除问卷为实验材料,采用3×2×2多因素设计,探讨不同裸露类型(含蓄、一般、直露)和代言人类型(名人、一般人)的性诉求广告在不同阶段(控制化加工、自... 运用PDP(过程分离程序),以122名大学生为被试,以自编性诉求广告及自编包含与排除问卷为实验材料,采用3×2×2多因素设计,探讨不同裸露类型(含蓄、一般、直露)和代言人类型(名人、一般人)的性诉求广告在不同阶段(控制化加工、自动化加工)认知信息加工的模式差异。结果发现:1)外显的控制化加工,含蓄型性诉求广告记忆效果最好;2)直露型性诉求广告内隐的自动化加工最高;3)未发现性诉求广告中存在名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性诉求广告 记忆效果 认知信息加工 过程分离程序
下载PDF
量刑程序的裁判权控制
20
作者 杨卫建 相彬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28-33,共6页
与其他大陆法国家一样,中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定罪与量刑一体化的程序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刑事审判程序的设置主要是围绕着控制定罪问题而展开的,定罪依据与量刑依据的不对称、量刑程序中的缺乏诉讼权、量刑程序证据规则的缺失等,使法官... 与其他大陆法国家一样,中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定罪与量刑一体化的程序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刑事审判程序的设置主要是围绕着控制定罪问题而展开的,定罪依据与量刑依据的不对称、量刑程序中的缺乏诉讼权、量刑程序证据规则的缺失等,使法官不能充分考虑量刑的各种因素,不能体现量刑的个别化,无法实现对量刑程序的裁判权控制,容易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因此应建立定罪与量刑的分离程序,设计量刑控制为中心的证据规则,建立量刑听证制度,并设计相关的配套制度,将控辩审的对抗理念和模式引入量刑中,有效制约法官在量刑上的自由裁量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 裁判权 制约 程序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