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科患者程序化镇静方案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耿衍忠 《智慧健康》 2017年第12期7-8,共2页
目的对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进行治疗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镇静治疗,实验组中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镇静深度、镇静时间、重... 目的对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进行治疗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镇静治疗,实验组中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镇静深度、镇静时间、重症护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死亡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镇静时间相比较对照组要显著缩短、处在理想状态的患者比例要高很多、发生过度镇静的患者比例要低很多、患者住院时间以及通气时间显著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镇静不足发生概率以及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重症医学科中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能够使患者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程序化镇静方案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患者程序化镇静方案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金霞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2期1244-1244,1249,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程序化镇静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重症医学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为,51例试验组,51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镇静治疗,试验组接受程序化镇静方...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程序化镇静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重症医学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为,51例试验组,51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镇静治疗,试验组接受程序化镇静方案治疗。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对2组重症医学科患者的镇静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试验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镇静方案应用在重症医学科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有效实现理想的镇静效果,对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等都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程序化镇静方案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患者程序化镇静方案临床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继和 《益寿宝典》 2020年第31期123-123,共1页
对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进行治疗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 60 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镇静治疗,实验组中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镇静深度、镇静时间、... 对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进行治疗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 60 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镇静治疗,实验组中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镇静深度、镇静时间、重症护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死亡率等指标进行观察。 结果:实验组患者镇静时间相比较对照组要显著缩短、处在理想状态的患者比例要高很多、发生过度镇静的患者比例要低很多、患者住院时间以及通气时间显著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镇静不足发生概率以及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在重症医学科中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能够使患者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患者 程序化镇静方案临床应用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患者程序化镇静方案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贾柳 王洪亮 于凯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应用程序化镇静方案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50例ICU需要镇静治疗的重症患者纳入试验,机械通气治疗≥24 h,随机分为两组。A组护士根据ICU医疗组制定的统一镇静...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应用程序化镇静方案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50例ICU需要镇静治疗的重症患者纳入试验,机械通气治疗≥24 h,随机分为两组。A组护士根据ICU医疗组制定的统一镇静方案对患者实施镇静治疗。B组无镇静方案指导,ICU医生对患者进行镇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镇静时间、镇静深度、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A组重症患者的镇静时间较B组短[(2.64±1.19)d对(3.76±1.20)d,P=0.002]。A组患者处于理想镇静状态的比例较B组较高(52%对24%),且发生过度镇静的比例较B组低(20%对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镇静不足发生率(均为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对16%,P>0.05),但A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B组短[分别为(2.96±1.17)d对(4.04±1.31)d,(4.16±1.25)d对(4.96±1.31)d,P分别为0.003,0.032]。结论程序化镇静方案在ICU的临床应用有利于患者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并能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方案 重症医学
原文传递
以ICU护士为主导的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多发伤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
5
作者 郭龙艳 张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7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究以ICU护士为主导的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多发伤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ICU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接受治疗时间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 目的探究以ICU护士为主导的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多发伤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ICU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接受治疗时间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加施以ICU护士为主导的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ICU护士为主导的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轻ICU多发伤患者疼痛反应,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多发伤 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 预见性护理干预 康复情况 疼痛反应
下载PDF
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梁大英 陈美蓉 莫春镕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究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究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镇静方案,观察组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比较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呼吸频率、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相关指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镇静程度评估表评分及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应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可有效提高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镇静、镇痛效果,使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脓毒血症
下载PDF
浅析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庆丰 孙秋香 刘微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9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静镇痛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8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静镇痛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给予药物实施传统镇痛镇静治疗,观察组给予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转普通病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PO2/FiO2、RR、HR.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转普通病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O2/FiO2、RR、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FiO2高于对照组,HR、R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用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和呼吸好转时间,并同时可改善患者临床血氧及呼吸循环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