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应用
1
作者 张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98-100,共3页
分析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截取该时间段我院收治且资料完备的颅脑损伤患者92例进行研究。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划分为46例一组,且在术后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其中... 分析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截取该时间段我院收治且资料完备的颅脑损伤患者92例进行研究。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划分为46例一组,且在术后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之上,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的作为观察组。就2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的Ramsay镇静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评估,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在术后3d、术后7d,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GCS评分均有明显的变化,其中观察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后,确定观察组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实施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予以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可取得良好地镇静效果,促进脑神经功能转归,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选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 颅脑损伤 术后护理 疼痛状况 并发症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适度过度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磊 刘毅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程序化镇静镇痛(PSA)+适度过度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两组,均37例。对照组给予适度过度通气,观察组采用PSA联合适度... 目的:分析程序化镇静镇痛(PSA)+适度过度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两组,均37例。对照组给予适度过度通气,观察组采用PSA联合适度过度通气。对比两组镇痛镇静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天,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3.69±0.53)分]高于对照组[(2.41±0.36)分],NRS评分[(2.35±0.26)分]低于对照组[(3.48±0.51)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6.31±1.03)天]、拔管时间[(6.09±1.21)天]与住院时间[(12.53±2.03)天]均短于对照组[(8.36±1.59)天、(8.45±1.62)天、(18.56±3.4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A联合适度过度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效果显著,具有高水平的镇静镇痛效果,可有效加速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进行大力地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程序化镇静镇痛 镇静镇痛 术后恢复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适度过度通气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琴 吴文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0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适度过度通气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以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接受...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适度过度通气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以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接受适度过度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程序化镇静镇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RSS)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_(2))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β-内啡肽(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CEO_(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谵妄发生率、30 d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适度过度通气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减轻脑耗氧,有效改善神经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镇痛 适度过度通气 重症颅脑损伤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的效果
4
作者 韦巧玲 覃宇 吴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86-89,共4页
研究术后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随机单盲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镇静护理,观察组(30例)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Ramsay... 研究术后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随机单盲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镇静护理,观察组(30例)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Ramsay、GCS分数、BPS分数、动脉血氧饱和度、颅内压、空腹血糖、麻醉药物剂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能为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而且减少麻醉药物剂量,提升术后安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术后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 不良事件 疼痛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次央 桂喜盈 +1 位作者 王洪国 付建垒 《西藏医药》 2021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的高血压脑出血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9例。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49),观察组实施程序化镇静...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的高血压脑出血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9例。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49),观察组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策略,对照组常规进行镇痛镇静。观察两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5.56%(5/90),对照组16.33%(8/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天死亡率观察组30.00%(27/90),对照组46.94%(23/4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程序化镇静镇痛策略的使用可降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改善28天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程序化镇静镇痛 术后再出血 28天死亡率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中脑电疼痛指数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王珊珊 夏伟鹏 王古岩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523-1526,共4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程序化镇静镇痛中病人脑电疼痛指数(pain index,P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在程序化镇静镇痛下施行整形外科手术的病人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 目的:分析和评价程序化镇静镇痛中病人脑电疼痛指数(pain index,P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在程序化镇静镇痛下施行整形外科手术的病人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18~53岁。麻醉开始给予所有病人静脉单次输注咪达唑仑0.04 mg/kg,同时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后以0.4~0.7μg·kg^(-1)·h^(-1)静脉持续输注)和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待BIS值维持在60~80后,手术部位注射膨胀液局部麻醉。使用BIS VISTA监护仪和HXD-I多功能组合式监护仪分别测量和记录病人在局麻开始(T1)、手术开始(T2)、麻醉后30 min(T3)、麻醉后60 min(T4)、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即刻(T5)、手术结束(T6)各时间点的BIS值和PI值。分析各时间点PI值与BIS的相关性。结果:在T1~T6各时点,PI值与BIS值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33~0.798,P<0.05)。结论:在程序化镇静镇痛中,PI值与BIS值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I值随着BIS值(镇静的减浅或加深)而上升或下降,表明PI值可作为评估程序化镇静镇痛有效性的良好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镇痛 疼痛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针对性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7
作者 张萍 王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2期142-143,共2页
探研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针对性护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从我院ICU科室2018年6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均36例。实施常规... 探研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针对性护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从我院ICU科室2018年6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均36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实施针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针对性护理的一组为观察组,比较组间镇静镇痛效果、心理状态及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镇静镇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相对更低,颅内压水平、呼吸频率、心率三项指标更优,ICU住院天数更少,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程序化镇静镇痛联合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提高镇静镇痛效果,减少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镇痛 针对性护理 ICU重症颅脑损伤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浅析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庆丰 孙秋香 刘微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9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静镇痛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8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静镇痛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给予药物实施传统镇痛镇静治疗,观察组给予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转普通病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PO2/FiO2、RR、HR.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转普通病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O2/FiO2、RR、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FiO2高于对照组,HR、R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用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和呼吸好转时间,并同时可改善患者临床血氧及呼吸循环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 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高庆林 应伟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6期1090-1091,共2页
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ICU)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164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的程序化镇静镇痛治疗。治疗后试验组心率下... 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ICU)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164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的程序化镇静镇痛治疗。治疗后试验组心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d,试验组镇静、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的程序化镇静镇痛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烦躁,快速恢复正常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ICU 程序化镇静镇痛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海燕 蒲黎明 朱新洪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持续泵入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镇痛,观察组采用程序化...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持续泵入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镇痛,观察组采用程序化镇痛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第3天镇痛效果(NRS评分)、镇静效果(Ramsay评分)颅内压(ICP)水平及其他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应用程序化镇静镇痛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镇痛、镇静效果,降低患者颅内压水平,减少谵妄发生率及死亡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镇痛 重度颅脑损伤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颅内压变化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利歌 《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颅内压变化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本院8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 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颅内压变化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本院8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颅内压(ICP)、身体指标、住院天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d不同时间点IC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颈静脉氧饱和度、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儿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儿颅内压以及各项身体指标,加快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镇痛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术 颅内压 康复进程
下载PDF
中国急诊患儿应用氯胺酮进行程序化镇静镇痛对眼压的影响
12
作者 孙昭 苏丹丹 +1 位作者 杨云峰 仲素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8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进行程序化镇静镇痛(procedural sedation andanalgesia,PSA)中对眼压的影响。方法为对急诊室内需要氯胺酮PSA治疗患儿的前瞻性非劣效性研究,于PSA之前、氯胺酮注射后即时、2.5、5以及10 min测量并分析患者右眼眼压...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进行程序化镇静镇痛(procedural sedation andanalgesia,PSA)中对眼压的影响。方法为对急诊室内需要氯胺酮PSA治疗患儿的前瞻性非劣效性研究,于PSA之前、氯胺酮注射后即时、2.5、5以及10 min测量并分析患者右眼眼压。结果共入组83例患者(其中49例(59%)为男性,1-5年龄组28例患者,6-10年龄组26例患者,11-15年龄组29例患者)。平均氯胺酮静脉注射总量为1.6 mg/kg(95%CI=1.4-1.7)。眼压基线均值为17.5 mm Hg(1 mm Hg=0.133 kPa)(95%CI=16.4-18.6 mm Hg),注射氯胺酮2.5 min后的眼压均值为18.9 mm Hg(95%CI=17.9-19.9 mm Hg)。其平均差为1.4 mm Hg(95%CI=0.4-2.4 mm Hg),非劣性边界为2.6 mm Hg(15%)。结论给予急诊患儿常规程序化镇静镇痛剂量的氯胺酮并没显著增加眼压。仍需更多研究来评估对于有眼部疾病患者应用氯胺酮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儿科学 氯胺酮 程序化镇静镇痛 眼压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13
作者 师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6-18,共3页
分析程序化镇静镇痛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机平均动脉压、术后指标、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及死亡率... 分析程序化镇静镇痛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机平均动脉压、术后指标、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及死亡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1h平均动脉压(90.88±4.45)mmHg、6h平均动脉压(94.25±10.47)mmHg、12h平均动脉压(92.34±8.25)mmHg、24h平均动脉压(93.12±8.25)mmHg,均显著低于参照组1h(105.12±7.12)mmHg、6h(103.51±12.15)mmHg、12h(100.61±11.52)mmHg、24h(102.12±7.12)mmHg,P<0.05。两组在降压药使用天数、镇静药使用天数以及术后ICU住院天数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在镇静药使用天数(2.51±1.89)d、术后总住院天数(12.78±3.74)d,均短于参照组的(5.03±2.14)d、(18.38±4.12)d,P<0.05。实验组术后再出血率3.13%、死亡率21.88%,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8.75%、46.88%,P<0.05。结论 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中,程序化镇静镇痛更有利于稳定患者血压,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促进患者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镇痛 重症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死亡率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效果
14
作者 李姗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30期79-80,共2页
目的结合颅脑损伤病人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情况,并对病人活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等护理疗效深入开展评价。方法选取我院70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两组,展开不同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小于对照组。结论程序... 目的结合颅脑损伤病人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情况,并对病人活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等护理疗效深入开展评价。方法选取我院70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两组,展开不同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小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病人活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相对较多,在治疗期间使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的手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 活动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疗效评价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孙秀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2期60-62,共3页
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 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同时段颅内压的改善情况和镇静、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CU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是(5.0±1.0)d和(10.3±1.8)d,少于对照组患者的(6.7±1.2)d和(12.5±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的颅内压与对照组非常接近(P>0.05),而术后干预后3d与术后7d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均得以降低,观察组患者颅内压降低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与BPS镇痛评分分别为(2.2±0.5)分和(2.5±0.5)分,低于对照组的(2.6±0.6)分和(3.7±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提供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颅内压,提高镇静镇痛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 术后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16
作者 潘妍 宋艳宁 谭艳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探讨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效果研究。方法 2022年07月至2023年07月为本次研究病例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段,电脑程序随机抽选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病人,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应的干预方式为常规护理与程... 探讨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效果研究。方法 2022年07月至2023年07月为本次研究病例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段,电脑程序随机抽选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病人,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应的干预方式为常规护理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各组分含有44例患者,共计88例符合条件患者,对研究完成后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GCS评分更高(P<0.05)。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时段RASS评分以及疼痛程度均明显更低(P<0.05)。干预后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各生活质量指标更高(P<0.05)。结论 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为其施以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改善神经功能,拥有高水准生活质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对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
17
作者 龙丽华 李立青 +2 位作者 马嘉琳 罗飘萍 伍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92-0096,共5页
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并探讨该护理模式的实际临床效果。 方法 本研究纳入对象为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样本量为60例,研究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和观察... 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并探讨该护理模式的实际临床效果。 方法 本研究纳入对象为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样本量为60例,研究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和观察组的30例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在干预结束后收集两组数据,评价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满意度以及舒适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舒适度四个维度及总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接受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后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且舒适度更优,患者更愿意接受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 ICU 机械通气治疗 舒适度 满意度
下载PDF
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梁大英 陈美蓉 莫春镕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究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究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镇静方案,观察组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比较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呼吸频率、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相关指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镇静程度评估表评分及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应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可有效提高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镇静、镇痛效果,使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脓毒血症
下载PDF
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8
19
作者 平丽 邵亚娣 +2 位作者 俞丽丽 卢兵娥 史定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6期3793-3795,共3页
目的:观察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非颅脑器质病变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镇... 目的:观察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非颅脑器质病变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镇痛镇静治疗,遵医嘱进行药物剂量调整;观察组制定并执行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流程,医生负责制订镇静镇痛的方案和目标,护士动态评估患者镇静镇痛达标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调节药物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和谵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药物丙泊酚总用量(5690±618.610) mg、右美托咪啶总用量(1642.5±317.330)μg,机械通气时间(4.77±0.740) d,入住ICU时间(5.78±0.750) 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587,9.523,6.291,6.260;P〈0.05);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13.75%,对照组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流程实施有效减少了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重症患者 程序化镇静镇痛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0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镇静镇痛,观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镇静镇痛,观察组实施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比较两组镇静药物使用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通气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啶给药剂量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的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能够减少重症监护患者镇静药物使用剂量,缩短通气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自主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 镇静 程序化镇静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