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2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黄宏春 张海波 +3 位作者 孟敏 陈芳洁 陈玉军 蒋珊珊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9期20-27,共8页
目的:探讨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系统记录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36... 目的:探讨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系统记录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予以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间接胆红素(I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周和6周后,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ALT、AST、+IBIL、DBIL水平和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和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血清ALT、AST、IBIL、DBIL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和CD4^(+)/+CD8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肠内营养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肝癌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膀胱癌细胞内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受体功能对肿瘤的影响
2
作者 蒋轶 叶韬 +2 位作者 陈周 高加胜 张文圣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细胞内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受体功能对肿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膀胱癌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以及距离肿瘤边缘3 cm的膀胱癌旁组织是否有PD-1表达;使用逆转录聚合... 目的:探讨膀胱癌细胞内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受体功能对肿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膀胱癌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以及距离肿瘤边缘3 cm的膀胱癌旁组织是否有PD-1表达;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膀胱癌患者的癌组织以及距离肿瘤边缘3 cm的膀胱癌旁组织中PD-1 mRNA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分级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D-1阳性表达率为63.75%(51/80),PD-1 mRNA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而距离肿瘤边缘3 cm的膀胱癌旁组织均未见明显的PD-1和PD-1 mRNA的表达。通过临床相关性分析发现,PD-1的表达与膀胱癌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是其表达情况与膀胱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级等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PD-1高度表达,在膀胱癌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可用来评估膀胱癌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肿瘤
下载PDF
放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光辉 冯小兵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31-134,149,共5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放疗除了射线本身能够破坏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激发体内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效应达到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疗的免疫调节作用为...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放疗除了射线本身能够破坏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激发体内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效应达到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疗的免疫调节作用为全身抗肿瘤反应提供了新的亮点。通过恢复抗肿瘤免疫发挥全身作用的PD-1/PD-L1抑制剂与放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已经显示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因此联合治疗被认为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放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瑞戈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4
作者 李书苹 赵可 +3 位作者 张苗 邱鸣寒 宋腾 王华庆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 观察瑞戈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6例,均应用瑞戈非尼(80 mg、120 mg或160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用药21 d,停药7 d,28 d... 目的 观察瑞戈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6例,均应用瑞戈非尼(80 mg、120 mg或160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用药21 d,停药7 d,28 d为一周期)联合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200 mg、特瑞普利单抗240 mg、卡瑞利珠单抗240 mg或信迪利单抗200 mg,均在第1天静脉输注,21 d为一周期)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6例难治性pMMR/MSS的转移性结肠癌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7%(2/26)、均为部分缓解(PR),DCR为65.3%(17/26),PFS为3.5个月,OS为24.3个月。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和无肝转移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5、3.3个月,两者比较,χ2=0.447,P=0.504;中位OS分别为16.8、24.9个月,两者比较,χ2=0.115,P=0.735。瑞戈非尼80 mg、120 mg治疗的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位PFS分别为3.3、4.5个月,两者比较,χ2=1.796,P=0.180;中位OS分别为24.9、24.3个月,两者比较,χ2=0.118,P=0.732。既往未用瑞戈非尼和既往应用瑞戈非尼的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位PFS分别为2.6、4.0个月,两者比较,χ2=5.411,P=0.02;中位OS分别为14.7、24.3个月,两者比较,χ2=0.05,P=0.824。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皮肤综合征(80.7%)、高血压(30.7%)、乏力(19.2%)、毛细血管增生症(23.1%),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4/26)。结论 瑞戈非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可使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延长,安全性可。肝转移与否不影响联合治疗的效果,应用过瑞戈非尼的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优于未应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瑞戈非尼 结直肠癌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在肛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生存预后影响的初步探索
5
作者 温杰 王斌 +5 位作者 杨壮壮 熊建琪 韩安家 陈创奇 包勇 牛绍清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目的探讨肛管鳞状细胞癌(an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CC)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免疫治疗在ASC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 目的探讨肛管鳞状细胞癌(an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CC)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免疫治疗在ASC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6年5月至2024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ASCC患者(n=20)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n=14)肿瘤样本中PD-L1的表达水平,采用综合阳性评分(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评价PD-L1染色强度。PD-L1阳性判读标准为CPS≥1,根据所有患者CPS值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PD-L1高表达组(CPS≥20,n=7)和低表达组(CPS<20,n=7),并采用Log-rank生存分析比较PD-L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2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3.4个月。所有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3.9%、78.6%、92.9%和85.7%。14例患者的肿瘤样本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为阳性(CPS≥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D-L1高表达组和PD-L1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0%和100%(P=0.37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0%和100%(P=0.134),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和100%(P=1.000),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0.0%和100%(P=0.134)。结论ASCC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率高,PD-L1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生存预后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肛管鳞状细胞癌 综合阳性评分 生存预后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熊坚威 李强 +6 位作者 唐涛 张立鑫 英保 赵开烽 熊永福 李敬东 武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PD-1抗体治疗。观察肿瘤反应、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转化手术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65例病人的客观缓解率为49.2%(32/65),疾病控制率为89.2%(58/65),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7例。65例病人中,18例转化为可切除肝癌,行R0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率为27.6%(18/65)。6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65例病人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95%CI为12.3~16.6个月)、8.8个月(95%CI为6.9~10.6个月)。65例病人治疗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3级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均在1周内恢复。部分病人合并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1.5%)因顽固性呕吐停用TACE治疗,5例因治疗过程中严重肝功能损伤停用仑伐替尼,2例因严重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停用卡瑞利珠单抗,1例因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停用替雷利珠单抗,1例因顽固消化道出血停用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其他治疗病人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TKIs+PD-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免疫治疗策略在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世一 陈中 张素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已成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与HPV阴性相比,HPV阳性HNSCC表现出以程序性死亡受体(PD)为代表的多种免疫细胞及其效应分子的表达增加。PD-1/PD-L1高表达的患者与HPV阳性HNSCC患者存活率的显...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已成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与HPV阴性相比,HPV阳性HNSCC表现出以程序性死亡受体(PD)为代表的多种免疫细胞及其效应分子的表达增加。PD-1/PD-L1高表达的患者与HPV阳性HNSCC患者存活率的显著提高相关。而HPV阳性HNSCC患者在接受抗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免疫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等指标较HPV阴性HNSCC患者有所提高,提示HPV阳性HNSCC患者在接受抗PD-1/PD-L1免疫治疗上可能取得更好疗效。另外,PD-1/PD-L1抑制剂联合HPV癌症疫苗、双通路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方案在HPV相关癌症中已发挥出独特的优势。根据HPV状态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免疫治疗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一线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联合化疗疗效的性别差异
8
作者 申辉 张洪涛 +2 位作者 王浩伟 蒋涛 赵凤德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57-764,共8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一线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抗体联合化疗疗效的性别差异,并初步分析性别影响疗效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就诊的163例无驱...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一线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抗体联合化疗疗效的性别差异,并初步分析性别影响疗效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就诊的163例无驱动基因变异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随访资料,其中103例患者接受一线PD-1抗体联合化疗(男性51例,女性52例),60例患者接受一线标准含铂双药化疗(男性39例,女性21例)。根据性别分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男性组和女性组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显著性评价;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FS和OS的影响因素;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基线肿瘤样本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CD8、CD68、CD4、FOXP3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接受一线PD-1抗体联合化疗的患者中,女性组和男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3.0个月和6.8个月(HR=0.39,95%CI 0.25~0.62;P<0.01);中位OS分别为46.2个月和17.3个月(HR=0.30,95%CI 0.18~0.50;P<0.01)。接受一线化疗的患者中,女性组和男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5.7个月和5.5个月,中位OS分别为21.7个月和17.7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性别是患者接受一线PD-1抗体联合化疗后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色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肺腺癌患者基线肿瘤样本CD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而PD-L1、CD68、CD4、FOXP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男性患者,女性肺腺癌患者从一线PD-1抗体联合化疗中获益更多;女性患者基线肿瘤样本CD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可能是获益更多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 化疗 性别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诱发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附3例报告)
9
作者 王振华 虞飞燕 +2 位作者 楼芳 陈舒 徐志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8期1459-1464,共6页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诱发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SI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因PD-1单抗治疗导致SIT患者3例,分析其诊疗过程和病情转归。结果3例患者术后病理均确诊恶性...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诱发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SI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因PD-1单抗治疗导致SIT患者3例,分析其诊疗过程和病情转归。结果3例患者术后病理均确诊恶性肿瘤给予PD-1单抗后诱发SIT,其中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结论PD-1诱发SIT多发生于12周以后,可结合患者用药史、血小板抗体、骨髓检查明确临床诊断。在治疗上,激素有序减量,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受体激动剂等联合治疗可促进患者恢复。此外,必要时可使用CD20单抗治疗以拮抗血小板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重度血小板减少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与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尚杰 周文艳 +2 位作者 惠红岩 苏蔚 狄文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7期1908-1911,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与肾细胞癌(R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RCC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RCC患者PD-L1表达情况,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RCC患者PD-L1表达情况的影响因素。对所有...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与肾细胞癌(R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RCC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RCC患者PD-L1表达情况,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RCC患者PD-L1表达情况的影响因素。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分析不同PD-L1表达情况RCC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120例RCC患者中,PD-L1阳性64例,阴性56例,阳性表达率为53.33%。不同病理类型RCC患者PD-L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临床分期RCC患者PD-L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临床分期Ⅲ~Ⅳ期均为RCC患者PD-L1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PD-L1阴性RCC患者的生存率高于PD-L1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表达情况与RCC患者的年龄和临床分期有关。PD-L1阳性RCC患者的生存率较低。年龄﹥60岁、临床分期Ⅲ~Ⅳ期均为RCC患者PD-L1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应用仑伐替尼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肝癌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军红 姚红兵 +5 位作者 王雪尧 郭威 陆才进 吴嘉兴 蒋建晖 赵东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2-767,共6页
目的 探讨卡瑞丽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和FOLFOX方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卡瑞丽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和FOLFOX方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并且接受每日一次口服仑伐替尼治和卡瑞丽珠单抗静脉输注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观察组给予FOLFOX方案经HAIC化疗,并且接受每日一次口服仑伐替尼治和卡瑞丽珠单抗静脉输注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复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m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体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然而,观察组在疾病控制率、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OLFOX-HAIC化疗方案联合卡瑞丽珠单抗及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有效,不会造成不良反应,且可以延长患者的OS和PFS,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仑伐替尼 FOLFOX方案 中晚期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金混 陈永诚 +5 位作者 曾冬云 黄丽芬 卢圻 宁源佳 田琰清 韦花媚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2期1277-1280,1308,共5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虽然大部分PTC患者治疗后预后较好,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甚至死亡。因此,P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的原因及对PTC患者的预后预测获得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近几年,系统...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虽然大部分PTC患者治疗后预后较好,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甚至死亡。因此,P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的原因及对PTC患者的预后预测获得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近几年,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与PTC的关系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SII、PD-L1与PTC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复发、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抑制剂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石佳鹏 汤小星 赵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晚期HCC预后差,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HCC免疫及病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免疫治疗成为HCC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晚期HCC预后差,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HCC免疫及病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免疫治疗成为HCC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最广泛,但是其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本文以PD-1为代表,就HCC中PD-1/PD-L1治疗的研究现状,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局部消融治疗指征,疗效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HCC及PD-1/PD-L1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预后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效果
14
作者 李洁 李瑞娟 +1 位作者 鲁志兵 曾筱怡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43-46,51,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PD-1抗体及仑伐替尼的合并门静...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PD-1抗体及仑伐替尼的合并门静脉癌栓晚期肝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免疫及靶向治疗。分析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总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0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1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其中总缓解率为38.45%,疾病控制率为85.71%。甲胎蛋白(AFP)中位水平为184.07(9.44,7103.85)ng/ml,治疗前AFP中位水平为553.28(50.43,11542.05)ng/ml,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2.71个月(4~24)个月,总生存期6个月为89.2%,总生存期12个月为63.1%,中位总生存期并未达到;无进展生存期6个月为70.3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48个月(95%CI:7.26~11.72);常见的1~2级不良事件有高血压、乏力、谷丙转氨酶升高等,其中3级不良事件有16例,通过对症治疗,均在下一周期治疗前康复。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肿瘤反应性良好,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是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 仑伐替尼 晚期肝癌 门静脉癌栓
下载PDF
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及机制探讨
15
作者 陈军 张兆星 +3 位作者 米婧 屈红艳 胡蓉 李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胃癌细胞系——MCF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胃癌细胞系——MCF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郁组、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每组15只。荷瘤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共饲养56天;荷瘤共病抑郁组是在荷瘤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以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干预,每天行适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第1天、15天、29天、43天小鼠尾静脉注射适量生理盐水;PD-1抑制剂组是在荷瘤共病抑郁组的基础上,将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改为PD-1抑制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是在PD-1抑制剂组的基础上,将生理盐水灌胃改为逍遥散水提物灌胃。分组后第57天,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郁组进行糖水偏好测试、陌生环境摄食实验,分析两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计算荷瘤共病抑郁组、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获取小鼠瘤体,并测量瘤体体积及重量,计算抑瘤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 IDO)、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的数值;对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表达情况。结果 (1)行为学改变:与荷瘤对照组比较,荷瘤共病抑郁组的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摄食潜伏时间显著延长(P<0.01)。(2)生存率差异:荷瘤共病抑郁组小鼠生存率为20%,PD-1抑制剂组小鼠生存率为26.7%,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生存率为40%。(3)肿瘤增值差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瘤体体积小于PD-1抑制剂组(P<0.05),PD-1抑制剂组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5);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瘤体重量显著小于PD-1抑制剂组(P<0.01),PD-1抑制剂组显著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的抑瘤率为35.4%优于PD-1抑制剂组的22.1%。(4)相关蛋白表达差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IDO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及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Kyn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P<0.01),PD-1抑制剂组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5);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AhR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及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5)各组小鼠肿瘤组织Foxp3表达情况:与荷瘤共病抑郁组比较,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PD-1抑制剂组比较,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逍遥散对PD-1抑制剂的增敏作用可能与通过下调IDO、Kyn、AhR水平,进而有效降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值与分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犬尿氨酸 叉头样转录因子3 芳香烃受体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倪金菊 王馨辰 +2 位作者 胡茂贵 张瑰红 丁凯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滤泡性淋巴瘤(FL)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病理明确诊断为FL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患者标本中P...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滤泡性淋巴瘤(FL)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病理明确诊断为FL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患者标本中PD-1、LAG-3、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4(CCR4)、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3B(CXCR3B)、叉头蛋白P3抗体(FOXP3)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PD-1、LAG-3与F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PD-1高表达组和LAG-3高表达组β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LAG-3双高表达组乳酸脱氢酶(LDH)和β2-MG水平高于PD-1/LAG-3单高表达组与PD-1/LAG-3双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FL组织中,PD-1表达水平与LAG-3、CCR4、CXCR3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2、0.440、0.506,P<0.05),而与PD-L1和FOXP3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PD-1高表达组、LAG-3高表达组和PD-1/LAG-3共同高表达组CD8^(+)T细胞计数少于对应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1表达、LAG-3表达以及PD-1/LAG-3共同表达与CD8^(+)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31、-0.425、-0.552,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DH低表达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优于高表达组;PD-1低表达组、LAG-3低表达组和PD-1/LAG-3双低表达组的PFS和OS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LAG-3高表达与FL患者较高的临床检验指标水平及较差的生存预后相关;PD-1、LAG-3等免疫检查点在肿瘤微环境中共同表达,影响T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肿瘤微环境 滤泡性淋巴瘤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言子琪 陈斯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253-256,294,共5页
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皮肤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cSCC和BCC患者的预后较好,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和BCC患者可以选择全身治疗,但化疗... 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皮肤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cSCC和BCC患者的预后较好,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和BCC患者可以选择全身治疗,但化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和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HHI)的治疗效果不佳、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不断研究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已成为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和晚期/转移性BCC的二线治疗药物。本文对PD-1抑制剂在cSCC和B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皮肤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免疫治疗 转移 晚期
下载PDF
外泌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国志 厉兵城 +1 位作者 张林 孟令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0期1053-1056,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断进入临...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断进入临床实践,标志着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免疫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NSCLC的治疗现状,但仅有少部分患者能从中持久性获益。因此,筛选免疫治疗的最佳获益人群,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外泌体PD-L1(exoPD-L1)有可能成为预测ICI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exoPD-L1预测ICI治疗NSCLC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疗效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胡晓彤 于泉 蔡照华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CR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PD-1抑制...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CR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PD-1抑制剂治疗,20例)和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2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及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PFS及OS均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除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RCCE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CRC患者效果较佳,可改善免疫微环境,延长患者生存期,无明显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晚期结直肠癌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预防肝细胞癌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微血管侵犯阳性病人早期复发的效果
20
作者 黎经何 邹孟达 +1 位作者 张涛 陈圣开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探索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微血管侵犯(MVI)阳性病人予索拉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PD-1)辅助治疗预防肝癌早期复发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市人民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HCC根... 目的探索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微血管侵犯(MVI)阳性病人予索拉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PD-1)辅助治疗预防肝癌早期复发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市人民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HCC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MVI阳性的病人9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予索拉非尼联合PD-1辅助治疗,对照组未予索拉非尼和PD-1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无瘤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两组临床特征相似。观察组6个月、1年、2年DFS率分别为97.9%、70.2%和38.3%,对照组分别为74.5%、48.9%和25.5%;观察组6个月、1年、2年OS率分别为100%、93.6%、46.8%,对照组分别为97.9%、78.7%、36.2%;观察组OS及DF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部分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如高血压、皮疹、肝功能异常等,但大部分为1级或2级,临床可控制及可治疗,安全性高。结论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MVI阳性病人予索拉非尼联合PD-1治疗可减少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率,提高病人生存时间,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血管侵犯 索拉非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