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子媚 李林玉 +2 位作者 陈璐 施孝金 陈海飞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18-21,共4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在肿瘤形成中起着免疫检查点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抗PD-1/PD-L1单克隆...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在肿瘤形成中起着免疫检查点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成功地用于治疗黑素瘤、肾细胞癌、膀胱癌和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抑制剂已成为实体瘤免疫治疗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要介绍PD-1/PD-L1抑制剂用于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 结直肠癌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熊坚威 李强 +6 位作者 唐涛 张立鑫 英保 赵开烽 熊永福 李敬东 武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PD-1抗体治疗。观察肿瘤反应、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转化手术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65例病人的客观缓解率为49.2%(32/65),疾病控制率为89.2%(58/65),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7例。65例病人中,18例转化为可切除肝癌,行R0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率为27.6%(18/65)。6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65例病人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95%CI为12.3~16.6个月)、8.8个月(95%CI为6.9~10.6个月)。65例病人治疗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3级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均在1周内恢复。部分病人合并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1.5%)因顽固性呕吐停用TACE治疗,5例因治疗过程中严重肝功能损伤停用仑伐替尼,2例因严重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停用卡瑞利珠单抗,1例因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停用替雷利珠单抗,1例因顽固消化道出血停用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其他治疗病人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TKIs+PD-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经动脉化疗栓塞 酪氨酸激酶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抑制剂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石佳鹏 汤小星 赵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晚期HCC预后差,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HCC免疫及病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免疫治疗成为HCC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晚期HCC预后差,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HCC免疫及病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免疫治疗成为HCC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最广泛,但是其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本文以PD-1为代表,就HCC中PD-1/PD-L1治疗的研究现状,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局部消融治疗指征,疗效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HCC及PD-1/PD-L1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免疫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预后
下载PDF
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和靶向药物治疗中国肝癌分期Ⅲa期肝细胞癌
4
作者 吴迪 祝子祎 +1 位作者 范龙飞 谭玉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3-397,共5页
目的观察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和靶向药物治疗中国肝癌分期(CNLC)Ⅲa期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的CNLCⅢa期HC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联合FOLFOX-HAIC... 目的观察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和靶向药物治疗中国肝癌分期(CNLC)Ⅲa期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的CNLCⅢa期HC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联合FOLFOX-HAIC治疗将其归入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1);比较组间一般资料、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及疗效,分析观察组方案的治疗价值。结果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及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方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级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恶心、呕吐及腹痛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其余1~2级及3级不良反应组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FOLFOX-HAIC联合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CNLCⅢa期HCC疗效较佳而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化学疗法 癌症 局部灌注
下载PDF
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黄宏春 张海波 +3 位作者 孟敏 陈芳洁 陈玉军 蒋珊珊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9期20-27,共8页
目的:探讨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系统记录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36... 目的:探讨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系统记录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予以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间接胆红素(I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周和6周后,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ALT、AST、+IBIL、DBIL水平和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和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血清ALT、AST、IBIL、DBIL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和CD4^(+)/+CD8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肠内营养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肝癌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
6
作者 张卜瑗 王常昊 +1 位作者 石玉 李帅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1-56,共6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晚期LUA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从予以化疗治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的患者...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晚期LUA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从予以化疗治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的患者中抽取51例纳入对照组,从接受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和顺铂治疗的患者中抽取47例纳入观察组,将2组患者按照倾向性匹配法进行匹配。记录2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差异;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LUAD患者,进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腺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 化疗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肺癌中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董洋洋 洪璇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87-191,共5页
目前,传统细胞毒性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进入平台期,近10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成为晚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近30%EGFR基因激活的NSCLC显示出对EGFR-TKI的原发性耐药,几乎所有EGFR-... 目前,传统细胞毒性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进入平台期,近10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成为晚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近30%EGFR基因激活的NSCLC显示出对EGFR-TKI的原发性耐药,几乎所有EGFR-TKI治疗有效者在治疗后2年内出现获得性耐药。因此,探究影响EGFR突变肺癌患者疗效和预后因素成为研究热点。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与EGFR-TKI治疗临床预后及疗效均具有相关性。本文旨在对EGFR基因敏感突变NSCLC患者中PD-L1的表达情况及PD-L1表达水平对其预后及疗效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EGFR基因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外泌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国志 厉兵城 +1 位作者 张林 孟令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0期1053-1056,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断进入临...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断进入临床实践,标志着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免疫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NSCLC的治疗现状,但仅有少部分患者能从中持久性获益。因此,筛选免疫治疗的最佳获益人群,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外泌体PD-L1(exoPD-L1)有可能成为预测ICI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exoPD-L1预测ICI治疗NSCLC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 疗效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9
作者 江雪 葛晓英 +1 位作者 郑丹 鲍蕾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 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还可以介导免疫微环境,增强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本文总结了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概述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回顾和分析这些一线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以及差异性,并对其真实世界研究进行探讨,为后续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 抗血管生成药物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倪金菊 王馨辰 +2 位作者 胡茂贵 张瑰红 丁凯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滤泡性淋巴瘤(FL)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病理明确诊断为FL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患者标本中P...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滤泡性淋巴瘤(FL)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病理明确诊断为FL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患者标本中PD-1、LAG-3、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4(CCR4)、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3B(CXCR3B)、叉头蛋白P3抗体(FOXP3)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PD-1、LAG-3与F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PD-1高表达组和LAG-3高表达组β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LAG-3双高表达组乳酸脱氢酶(LDH)和β2-MG水平高于PD-1/LAG-3单高表达组与PD-1/LAG-3双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FL组织中,PD-1表达水平与LAG-3、CCR4、CXCR3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2、0.440、0.506,P<0.05),而与PD-L1和FOXP3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PD-1高表达组、LAG-3高表达组和PD-1/LAG-3共同高表达组CD8^(+)T细胞计数少于对应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1表达、LAG-3表达以及PD-1/LAG-3共同表达与CD8^(+)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31、-0.425、-0.552,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DH低表达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优于高表达组;PD-1低表达组、LAG-3低表达组和PD-1/LAG-3双低表达组的PFS和OS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LAG-3高表达与FL患者较高的临床检验指标水平及较差的生存预后相关;PD-1、LAG-3等免疫检查点在肿瘤微环境中共同表达,影响T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肿瘤微环境 滤泡性淋巴瘤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言子琪 陈斯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253-256,294,共5页
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皮肤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cSCC和BCC患者的预后较好,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和BCC患者可以选择全身治疗,但化疗... 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皮肤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cSCC和BCC患者的预后较好,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和BCC患者可以选择全身治疗,但化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和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HHI)的治疗效果不佳、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不断研究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已成为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和晚期/转移性BCC的二线治疗药物。本文对PD-1抑制剂在cSCC和B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皮肤鳞状细胞 基底细胞 免疫治疗 转移 晚期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评价
12
作者 成国顺 赵坤 +1 位作者 孙干 单珊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0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PD-1抑制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安...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PD-1抑制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两组均以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4.15%及73.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20%及46.3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242、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_(4)^(+)水平及CD_(4)^(+)/CD_(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VEGF及T淋巴细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安罗替尼 肿瘤标志物 细胞生长因子 T淋巴细胞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及替吉奥后线治疗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13
作者 施慧婕 孙子娟 +1 位作者 司悦 汪海岩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296-2300,共5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及替吉奥的后线治疗在微卫星稳定(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病人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既往经二线及以上标准治疗失败的转移...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及替吉奥的后线治疗在微卫星稳定(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病人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既往经二线及以上标准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43例,均给予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及替吉奥治疗,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43例病人中5例死亡,0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9例病情稳定,9例疾病进展。客观有效率为23.3%,疾病控制率为67.4%,所有病人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5.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肝转移、原发灶部位位于左侧的病人PFS较伴有肝转移、原发灶部位位于右侧的病人PFS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伴有肝转移是影响mCRC病人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0,95%CI:(1.08,5.30),P=0.031]。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乏力、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等,所有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都通过对症治疗和延迟给药得到控制。结论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替吉奥后线治疗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有良好疗效,且毒副反应可控,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后线的治疗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稳定型 肿瘤转移 安罗替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替吉奥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RAS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孙子娟 汪海岩 +1 位作者 施慧婕 司悦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50-1855,共6页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大鼠肉瘤病毒(RAS)基因突变、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RAS基因突变MSS型晚...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大鼠肉瘤病毒(RAS)基因突变、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RAS基因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n=32)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对照组(n=35)行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78.1%和51.4%(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6.9%和77.1%(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较对照组延长,分别为12.9个月和1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90.6%比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可控制,且未发生致死性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RAS基因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初步显示疗效显著,此类病人在常规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加用PD-1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稳定 大鼠肉瘤病毒基因突变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抑制 贝伐珠单抗 卡瑞利珠/信迪利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15
作者 李丽芳 张萌 +1 位作者 艾冬冬 刘小红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4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4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64例NSCLC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22例(34.38%),其中甲亢5例,甲减12例,亚甲亢2例,亚甲减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肥胖、病程≥6个月、有放疗史、有化疗史、基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均是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女性、肥胖、病程≥6个月、有放疗史、有化疗史、基线TPO-Ab阳性均是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订针对性管理方案,积极对症干预,以降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甲状腺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抑制剂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飞 卢洁 +4 位作者 孙仁浩 房义康 禹雯怡 杨芳 赵璐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0期706-710,共5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是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receptor 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receptor...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是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receptor 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receptorligand 1,PD⁃L1)参与肿瘤免疫逃逸已被证实,主要作用机制是PD⁃1募集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使下游的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kinase,Sy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去磷酸化,从而抑制下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proteinkinases,ERK)等重要信号通路,最终抑制T细胞活化,介导免疫逃逸。近年来,PD⁃1/PD⁃L1抑制剂成为免疫治疗研究热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纳武单抗(Nivolumab)和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作为HNSCC治疗药物;度伐单抗(Durvalumab)和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目前仍在临床试验阶段,已发表数据显示二者均具有一定安全性和疗效性,但仍需大量临床数据支持。同时,PD⁃1/PD⁃L1抑制剂联合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尚存在争议,仍需进一步研究。虽然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疗效可观,但其副作用限制了其广泛使用,更安全有效的PD⁃1/PD⁃L1新型抑制剂及其上下游信号转导机制以及稳定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 免疫治疗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抑制 纳武单抗 派姆单抗 度伐单抗 阿特珠单抗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联合靶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17
作者 曾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3302-3305,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靶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5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传统组48例给予靶动脉栓塞...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靶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5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传统组48例给予靶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组47例给予PD-1单抗联合靶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管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25.53%,高于传统组的8.33%(P<0.05);治疗后,两组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1单抗与靶向动脉栓塞疗法可调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生长,改善疗效和生活质量,且无毒副作用,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靶动脉栓塞化疗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马建增 曹文丽 +1 位作者 唐乃玲 任守雷 《大医生》 2024年第1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NSCLC患者...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碘125粒子植入、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免疫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评分量表(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发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患者接受碘125粒子植入、PD-1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能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不良反应及处理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艾月盈 冯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开始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疗效显著。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都是临床中...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开始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疗效显著。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都是临床中常用的ICIs。PD-1与配体结合导致了T细胞凋亡阈值降低,使T细胞更容易发生凋亡,削弱了细胞免疫功能^([1-2])。在一些肿瘤细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 不良反应 内分泌系统 治疗
下载PDF
补肾解毒方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对HBV转基因小鼠T细胞免疫应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蔡本强 贺劲松 +1 位作者 邢宇锋 马晓军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方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抗体免疫,对HBV转基因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HBV转基因小鼠,使用补肾解毒方灌胃,PD-L1腹腔注射,共两周。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IFN-γ分泌水平、脾...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方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抗体免疫,对HBV转基因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HBV转基因小鼠,使用补肾解毒方灌胃,PD-L1腹腔注射,共两周。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IFN-γ分泌水平、脾脏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情况及脾脏HBsAg特异性T淋巴细胞体外杀伤活性。结果:免疫两周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IFN-γ分泌水平与脾脏HBsAg特异性T淋巴细胞体外杀伤活性,联合组明显高于PD-L1抗体组、补肾解毒方组及磷酸盐缓冲液(PBS)组,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脾脏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联合组较PD-L1抗体组、补肾解毒方组及PBS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结论:补肾解毒方联合PD-L1抗体免疫,可显著提高HBV转基因小鼠体内HBV抗原特异性CTL活性,提高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能降低脾脏CD8+T细胞表面PD-1分子的表达。这种联合方法有利于恢复慢性HBV感染时T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其免疫应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补肾解毒方 药效学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转基因小鼠 细胞毒性T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