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鹏 欧阳少波 +3 位作者 王军 黄自坤 王娇龙 廖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口腔鳞癌组)和2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口腔鳞癌组)和2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PD-1(s PD-1)和可溶性PD-L1(s PD-L1)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CD4+/CD8+T亚群百分数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口腔鳞癌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口腔鳞癌组血清s PD-L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s PD-1水平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 PD-L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关。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抑制,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及PD-L1表达显著升高。异常升高的s PD-L1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T淋巴细胞 程序死亡分子1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下载PDF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在肺癌胸腔积液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冀玉珍 刘晓良 侯淼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s PD-L1)的水平,并评估其对伴有胸腔积液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肺癌组)68例,以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与肺癌组相匹配的良性肺部病变伴胸腔积液...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s PD-L1)的水平,并评估其对伴有胸腔积液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肺癌组)68例,以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与肺癌组相匹配的良性肺部病变伴胸腔积液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胸腔积液s PD-L1水平。结果肺癌组胸腔积液s PD-L1水平为(1.62±0.07)n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0.90±0.04)ng/m L,P<0.000 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胸腔积液s PD-L1诊断肺癌的最佳切分值为1.33 ng/m L,其敏感性为69.1%,特异性为94.3%。肺癌患者胸腔积液s PD-L1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而在肺癌不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肺癌患者胸腔积液s PD-L1≤1.33 ng/m L者总生存期明显长于胸腔积液s PD-L1>1.33 ng/m L者。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患者胸腔积液高s PD-L1水平是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指标[危险比(HR)=2.402,95%可信区间(CI)1.323~4.360,P<0.05]。结论胸腔积液s PD-L1水平可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评判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诊断 预后 肺癌 胸腔积液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鹏 常玉喜 +7 位作者 闫相涛 张国伟 张米娜 张晓娟 杨金坡 王慧娟 马杰 马智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2-217,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75例肺鳞癌患者术后病理组织并构建组织芯片,采用SP法对VEGF和PD-L1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75例肺鳞癌患者术后病理组织并构建组织芯片,采用SP法对VEGF和PD-L1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同时提取癌症基因组数据库(TCGA)中肺鳞癌的相关数据,分析VEGF和PD-L1 mRNA表达水平与OS的关系。结果 75例肺鳞癌患者的中位OS为57.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和VEGF评分与OS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VEGF评分和临床分期为影响OS的独立因素(P<0.05)。44例VEGF高评分者的中位OS为59.0个月,26例低评分者的中位OS未达到(P=0.008)。30例PD-L1高评分者的中位OS为74.0个月,45例低评分者为76.0个月(P=0.378)。在PD-L1高评分的患者中,22例VEGF高评分者的中位OS为43.0个月,8例VEGF低评分者的中位OS未达到(P=0.026)。共提取TCGA数据库中肺鳞癌患者449例,224例VEGF低表达者的中位OS为63.7个月,225例高表达者为39.6个月(P=0.222);225例PD-L1低表达者的中位OS为44.9个月,224例高表达者为61.4个月(P=0.451)。在224例PD-L1高表达的患者中,126例VEGF低表达者的中位OS为69.5个月,显著优于98例VEGF高表达者的38.5个月(P=0.033)。结论 VEGF表达与肺鳞癌患者的OS有关,同时高表达PD-L1和VEGF的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PD L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癌症基因组数据库(TCGA) 总生存时间(OS)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波 杨艳 +2 位作者 苏仁意 许细平 孙乾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728-1732,共5页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来氟米特初始50 mg,3 d后改维持量20 mg口服;泼尼松片10 mg,1次/d,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0 mg,1次/d,口服。观察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0 mg,1次/d,口服,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末在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PD-L1水平,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VAS评分、ESR、CRP、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方案后,2组患者以上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PD-L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较治疗前2组PD-L1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胃肠道症状、色素沉着、皮下出血、皮疹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治疗有效率为43.1%、87.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03%、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能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可能和该药物能抑制炎性反应,抑制PD-L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芍药知母汤 常规西医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症状积分 炎性反应递质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临床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及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向波 文添博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7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sPD-L1)、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检测诊断菌阴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菌阴肺结核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非结核感染的肺病患者50例为常规组。均... 目的探讨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sPD-L1)、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检测诊断菌阴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菌阴肺结核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非结核感染的肺病患者50例为常规组。均进行sPD-L1、TB-PPD及T-SPOT.TB联合检测诊断。结果研究组sPD-L1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检测诊断特异性、敏感性、ROC曲线下面积及约登指数均优于一种检测指标。结论联合sPD-L1、TBPPD及T-SPOT.TB指标检测诊断菌阴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sPD-L1)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 菌阴肺结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微小RNA-34a-5p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孔玉龙 袁廷艳 +1 位作者 沈永强 虞冬琴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5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组织中微小RNA-34a-5p(miR-34a-5p)、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诊治的81例CA患者作为CA组,另选取同期81例皮肤健康者作...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组织中微小RNA-34a-5p(miR-34a-5p)、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诊治的81例CA患者作为CA组,另选取同期81例皮肤健康者作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两组组织中miR-34a-5p、PD-L1 mRNA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CA患者皮损组织中miR-34a-5p与PD-L1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皮损组织中miR-34a-5p、PD-L1表达水平诊断CA的价值。结果CA组患者皮损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PD-L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疣体团块直径≥10mm、病程≥3个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混合型HPV感染的CA患者皮损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低于疣体团块直径<10mm、病程<3个月、低危型HPV感染的CA患者(P<0.05),PD-L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疣体团块直径<10mm、病程<3个月、低危型HPV感染的CA患者(P<0.05);混合型HPV感染的CA患者皮损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低于高危型HPV感染的CA患者(P<0.05),PD-L1 mRNA表达水平高于高危型HPV感染的CA患者(P<0.05)。CA患者皮损组织中miR-34a-5p与PD-L1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91,P<0.05)。皮损组织中miR-34a-5p、PD-L1表达水平诊断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7、0.894,截断值分别为0.81、1.65,灵敏度均为88.9%,特异度分别为72.8%、79.0%;miR-34a-5p、PD-L1表达水平联合诊断CA的AUC为0.954,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4%、91.4%。结论CA患者皮损组织中miR-34a-5p表达水平较低,PD-L1表达水平较高,且miR-34a-5p与PD-L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两者的表达水平均与疣体团块直径、病程、HPV感染类型有关,miR-34a-5p、PD-L1联合可更好地诊断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4a-5p 尖锐湿疣 程序死亡分子1配体 皮损组织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在宫颈癌表达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金慧 同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8期471-473,共3页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与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为抑制性共刺激分子,共同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研究证实阻断PD-1/PD-L1通路能够逆转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内源性抗肿瘤免疫效应,近年...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与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为抑制性共刺激分子,共同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研究证实阻断PD-1/PD-L1通路能够逆转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内源性抗肿瘤免疫效应,近年来,有关PD-1/PD-L1通路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就目前PD-1/PD-L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程序死亡分子-1 程序死亡分子-1配体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分子-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晚期肾癌的新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俊飞 刘春 +2 位作者 开梓翔 徐彬 张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80-284,共5页
肾癌是成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现有分子靶向药物等治疗手段均存在缺陷。随着对肿瘤免疫学认识的不断加深,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主的特异... 肾癌是成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现有分子靶向药物等治疗手段均存在缺陷。随着对肿瘤免疫学认识的不断加深,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主的特异性靶向免疫治疗作为新的免疫疗法进入人们的视线。其中PD-1抑制剂代表药物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在肾癌的治疗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其与分子靶向药物等的联合应用方案也在积极探索。本文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等方面回顾了PD-1抑制剂Nivolumab在肾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程序死亡分子-1(PD-1)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PD-L1) 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蓉 仲姗姗 +1 位作者 黎伟 郭绍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2641-2644,共4页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配体1(PD-1/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0例TNBC患者(试验组)、60例非TNBC患者(阳性对照组)、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阴性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配体1(PD-1/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0例TNBC患者(试验组)、60例非TNBC患者(阳性对照组)、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阴性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PD-1和PD-L1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分析各组PD-1和PD-I阳性表达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PD-1和PD-L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而试验组PD-1和PD-L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TNBC患者PD-1和PD-L1蛋白阳性率与病理分期、淋巴转移有关(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原癌基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过表达型的非TNBC患者PD-1和PD-L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患者PD-1/PD-L1呈相对高表达状态,且与病变程度相关,可作为TNBC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阻断PD-1/PD-L1表达有望成为TNBC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程序死亡分子受体1 程序死亡分子受体配体1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乳腺癌PD-1/PD-L1表达及其与超声特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海霞 高军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350-1355,共6页
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癌症,近年来,新兴免疫治疗已成为乳腺癌继手术和放化疗后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其中,PD-1/PD-L1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一大研究热点。PD-1与PD-L1结合可以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还可以促进淋... 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癌症,近年来,新兴免疫治疗已成为乳腺癌继手术和放化疗后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其中,PD-1/PD-L1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一大研究热点。PD-1与PD-L1结合可以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因此,阻断PD-1/PD-L1这一信号通路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靶点。而超声及超声造影作为乳腺癌的主要筛查手段在乳腺癌的诊断及免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PD-1/PD-L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进行综述,为乳腺癌的诊断以及PD-1/PD-L1作为靶向药物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程序死亡分子1/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分子分型 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
下载PDF
免疫共刺激分子PD-1与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亚 彭成浩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4期4547-454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枣庄市立医院和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67例,采用... 目的探讨免疫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枣庄市立医院和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6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1和PD-L1在乳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分析PD-1和PD-L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发病时月经状态、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D-L1与PD-1的阳性率分别为70.2%(47/67)和70.2%(47/67),其癌旁组织中PD-L1与PD-1的阳性率分别为32.8%(22/67)和62.7%(42/67)。不同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PD-L1和PD-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PD-L1和PD-1的表达阳性率越高;出现淋巴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PD-L1和PD-1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出现淋巴转移者(P<0.05);肿瘤越大,乳腺癌组织中PD-L1和PD-1的表达阳性率越高。结论 PD-1和PD-L1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是预后差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程序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 临床病理 预后 治疗靶点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的表达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德星 刘汾 +2 位作者 戴芳 罗雪晴 洪宝枝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主要配体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表达及其意义,以阐明其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主要配体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表达及其意义,以阐明其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25慢性牙龈炎患者(牙龈炎组)及18例牙周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及PD-L1的表达,并检测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6周后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PD-1及PD-L1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个样本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x2检验.结果 牙周炎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阳性表达率[(16.7±5.5)%、(20.8±5.1)%]及牙龈炎组二者的表达率[(14.2±6.1)%、(14.5±4.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9.5±2.1)%、(8.1±1.9)%](P值均<0.05);牙周炎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L1的阳性表达率[(24.2±7.1)%、(15.3±6.8)%]及牙龈炎组二者的表达率[(12.4±6.0)%、(11.2±5.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7±1.2)%和(3.2±2.3)%](P值均<0.05).牙周基础治疗6周后,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PD-1及PD-L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牙周炎症水平密切相关,牙周基础治疗可以下调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及PD-L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T淋巴细胞 程序死亡分子1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1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惠勇 杨文林 +3 位作者 林立 黄新宇 尹嘉文 陈嘉惠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51-554,共4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1(PD-L1)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探讨PD-1/PD-L1信号通路在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8...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1(PD-L1)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探讨PD-1/PD-L1信号通路在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及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分析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与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细胞因子IL-2、IFN-γ的相关性。结果尖锐湿疣组CD4+、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分别为9.48%±3.31%和12.52%±3.17%)、PD-L1表达水平(4.40%±1.46%、7.07%±2.23%)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PD-1:7.12%±2.16%、9.95%±2.17%,t=2.81、3.16,均P〈0.01;PD-L1:3.26%±1.13%、5.39%±1.69%,t=2.96、2.88,均P〈0.01)。尖锐湿疣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727.43±138.59个/μl)低于对照组(804.25±92.83个/μl,t=2.17,P〈0.05), 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CD4+/CD8+比值(1.23±0.35)低于对照组(1.46±0.34,t=2.24,P〈0.05)。尖锐湿疣组血清IL-2、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12、2.16,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分别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IL-2、IFN-γ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与CD4+/CD8+比值均呈负相关(P〈0.05),与CD8+T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高表达的PD-1可能通过与其配体PD-L1作用形成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导致尖锐湿疣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CD4+/CD8+比值下降,IL-2、IFN-γ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淋巴细胞 程序死亡分子1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信号通路在肺癌细胞株上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胜 张诗民 +3 位作者 李珍珍 谢丛华 开金丹 熊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93-1896,共4页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在肺癌细胞株上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杀伤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肺癌H1299、A549细胞与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及相应的同型对照IgG共孵育,经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表面PD—L1分子...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在肺癌细胞株上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杀伤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肺癌H1299、A549细胞与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及相应的同型对照IgG共孵育,经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表面PD—L1分子的表达。采用常规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DCs),并经凋亡肿瘤细胞和激发型CD40单克隆抗体刺激获得成熟DCs,与自体T细胞共孵育后获得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FCM检测肺癌细胞上PD—L1分子的表达;人连接附着分子(JAM)法和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分析CTL细胞对肺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干扰素(IFN),1的含量。结果(1)经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成熟DCs可诱导自体T细胞分化为肿瘤特异性CTL;(2)H1299细胞高表达PD—L1分子,表达率为(91.1±7.8)%,而A549细胞低表达PD—L1分子,表达率仅为(20.6±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TL能有效杀伤A549细胞,联合PD—L1单克隆抗体并不能进一步促进CTL对A549细胞的杀伤效应。单独CTL组和CTL联合PD.L1单克隆抗体组的DNA片段形成率分别为(81.1±8.9)%、(83.3±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8,P〉0.05)。单独CTL不能有效杀伤H1299细胞,但联合PD—L1单克隆抗体可有效促进CTL对H1299细胞的杀伤效应。单独CTL组和CTL联合PD—L1单克隆抗体组的DNA片段形成率分别为(46.2±7.3)%、(80.7±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2,P〈0.01)。(4)T细胞和A549细胞共培养上清中分泌的较高含量的IFN-1[(683.0±66.0)pg/m1],且加入PD—L1单克隆抗体并未进一步上调IFN-1的分泌[(705.2±79.6)pg/m1],而H1299细胞和CTL共培养上清中IFN-1含量较低[(547.7±50.6)pg/m1],但加入PD—L1单克隆抗体可上调IFN-1的分泌[(1162.9±136.2)pg/m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1,P〈0.05)。结论在肺癌细胞株上表达的PD—L1分子,可降低CTL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程序死亡分子1/程序死亡分子1配体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的表达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邱亚娟 张明智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表达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D-L1表达与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表达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D-L1表达与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D-L1在SCL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9%(39/64)。PD-L1在SCLC中的表达与分期有关(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L1阴性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6个月,明显长于PD-L1阳性表达组(14个月,P<0.001)。PD-L1阴性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5个月,明显长于PD-L1阳性表达组(9个月,P<0.000 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L1的阳性表达是影响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结论 PD-L1在SCLC患者中高表达,PD-L1阳性表达是SCLC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预后
原文传递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基于PD-1/PD-L1抑制剂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苗雅楠 曹冉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126-133,共8页
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以程序性死亡分子-1 (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如何精准预测PD-1/PD-L1抑制剂的治疗效果,筛选出优势人群,仍... 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以程序性死亡分子-1 (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如何精准预测PD-1/PD-L1抑制剂的治疗效果,筛选出优势人群,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基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1/PD-L1抑制剂疗效中的研究进展。In recent years,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rticularly with the advent of immunotherapy represented by programmed death-1 (PD-1) and its ligand (PD-L1) inhibitors, which have provided new treatment options for these patients. However, precisely predict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D-1/PD-L1 inhibitors and identifying the advantageous patient population remain hot topics of current research.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use of peripheral blood biomarkers in predicting the efficacy of PD-1/PD-L1 inhibitor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死亡分子-1/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外周血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上调2.2.15细胞系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表达的研究
17
作者 何豫 于贤杰 +1 位作者 陈姬 王贵强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0-541,545,共3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在HepG2和2.2.15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2007年3月至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别培养HepG2细胞和2.2.15细胞,用荧光素标记的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2(PD-L1、PD-L2)特异性抗体标记,行...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在HepG2和2.2.15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2007年3月至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别培养HepG2细胞和2.2.15细胞,用荧光素标记的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2(PD-L1、PD-L2)特异性抗体标记,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同时提取细胞核糖核酸(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D-L1和PD-L2mRNA的表达。结果PD-L1在2.2.15细胞的表达显著上调;无论是膜蛋白质或是mRNA形式,PD-L2在HepG2细胞和2.2.15细胞均不表达。结论HBV感染导致肝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的配体表达上调,提示与病毒免疫逃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程序死亡分子-1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2 肝细胞
原文传递
PD1/PD-L1抑制剂治疗肿瘤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宇飞 陈晓 李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4-911,共8页
近年来,程序死亡分子(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抑制剂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迅速应用到其他类型肿瘤,其中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骨髓瘤... 近年来,程序死亡分子(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抑制剂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迅速应用到其他类型肿瘤,其中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骨髓瘤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许多临床试验证明了抗PD1/PD-L1治疗可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生存期,并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耐受性尚可。目前关于其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的研究仍在继续,并进一步探索其诊断、疗效评估的理想生物标记物,以及用于长期监测的方法,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使抗PD1/PD-L1治疗更加系统、完善,为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分子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安全性 疗效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混合益生菌通过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1通路改善幼鼠食物过敏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行之 吴诚 +5 位作者 李秋 红张娟 黄金莉 荆增辉 张盼盼 孙新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混合益生菌对食物过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孕15 d的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食物过敏模型组和混合益生菌组。幼鼠出生后,首先食物过敏模型组和混合益生菌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食物过敏模型... 目的探讨混合益生菌对食物过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孕15 d的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食物过敏模型组和混合益生菌组。幼鼠出生后,首先食物过敏模型组和混合益生菌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食物过敏模型;之后混合益生菌组于出生第21-35天给予益生菌溶液灌胃治疗;对照组采用9 g/L盐水灌胃。末次激发24 h后,制作肠道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制备血涂片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分离血清测定细胞因子及OVA特异性抗体,分离肠系膜淋巴结分析树突状细胞(DCs)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采用One-Way ANOVA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3组间数据比较。结果与食物过敏模型组相比,混合益生菌组小鼠腹泻评分显著降低[(2.00±0.71)分比(3.22±0.97分)];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肥大细胞蛋白酶1(MCPT-1)、OVA特异性抗体水平IgE和IgG水平均显著下降[(2.28±1.61)%比(10.99±2.26)%、(413.68±22.81)ng/L比(708.78±27.66)ng/L、(36.64±3.74)ng/L比(46.05±4.95)ng/L、(201.37±65.61)ng/L比(495.22±96.66)ng/L、(31924.15±1177.77)ng/L比(36175.77±618.29)ng/L、(9.10±8.08)ng/L比(19.69±0.84)ng/L、(30.50±8.81)ng/L比(190.32±6.40)ng/L];IL-10水平显著升高[(164.12±3.88)ng/L比(123.90±7.3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7、8.72、16.07、3.90、7.40、7.95、3.91、44.00、7.76,均P<0.01)。与食物过敏模型组相比,混合益生菌组肠系膜淋巴结中CD103^(+)DCs及CD_(103)^(+)CD_(80)^(-)CD_(40)^(-)DCs表面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PD-L1)水平显著升高[(75.59±0.45)%比(45.60±4.73)%、(67.56±1.87)%比(37.12±6.07)%];Tregs在CD4^(+)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显著升高[(8.24±0.69)%比(6.20±0.66)%];Tregs表面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D-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1.25±3.12)%比(4.08±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8、4.48、3.63、3.71,均P<0.01)。结论混合益生菌可改善幼鼠的食物过敏症状,降低炎症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D-1/PD-L1通路调节Tregs的产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益生菌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 卵清蛋白 幼鼠
原文传递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的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蒙伶俐 贾秀鹏 +2 位作者 俞文英 陈洁 沈晓涵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33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癌组...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33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1、PD-L1、FOXP3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中PD-1、PD-L1、调节性T淋巴细胞FOXP3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D-1、PD-L1、调节性T淋巴细胞FOXP3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PD-1、PD-L1阳性率与患者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直径、HPV分型无关(P>0.05)。FOXP3阳性率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直径、HPV分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存在PD-1、PD-L1、调节性T淋巴细胞FOXP3的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疾病分期、浸润与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程序死亡分子-1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