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1
作者 别志欣 郭润碛 +5 位作者 李彬 王承恩 徐圣 李元明 李晓光 李琳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2期1796-1800,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医院诊治的老年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95例...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医院诊治的老年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95例。按照是否应用PD-1抑制剂分为PD-1抑制剂组(30例)和对照组(65例)。2组患者均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此外PD-1抑制剂组还给予PD-1抑制剂。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和PD-1抑制剂均为每3周1个治疗周期。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者患者不能耐受或者患者死亡。随访截止至2023年12月31日,比较2组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等,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评估影响总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1抑制剂组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死亡65例,PD-1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6例(53.3%)和49例(75.4%)。PD-1抑制剂组的总生存期[15.1(12.4,18.9)个月比11.3(9.2,15.7)个月,P=0.002]、无进展生存期[6.6(5.0,7.4)个月比5.0(3.8,6.6)个月,P=0.004]长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56.7%(17/30)比40.0%(26/65),χ^(2)=4.196,P=0.041]。PD-1抑制剂组和对照组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7%(17/30)比50.8%(33/65),χ^(2)=0.793,P=0.26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入组时为远处转移病变、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联合阳性评分≥1分和PD-1抑制剂治疗是影响总生存期的重要因素(风险比=0.893、0.779、1.730、0.693、0.772,均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 化疗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
2
作者 张卜瑗 王常昊 +1 位作者 石玉 李帅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1-56,共6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晚期LUA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从予以化疗治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的患者...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晚期LUA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从予以化疗治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的患者中抽取51例纳入对照组,从接受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和顺铂治疗的患者中抽取47例纳入观察组,将2组患者按照倾向性匹配法进行匹配。记录2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差异;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LUAD患者,进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腺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 化疗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在垂体腺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凯敏 胡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74-878,共5页
垂体腺瘤是垂体最常见的疾病,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对常规诊疗方式效果欠佳,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肿瘤免疫治疗新的选择,在垂体腺瘤中的应用受到关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 垂体腺瘤是垂体最常见的疾病,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对常规诊疗方式效果欠佳,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肿瘤免疫治疗新的选择,在垂体腺瘤中的应用受到关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目前研究得较为广泛,现重点阐述PD-L1/PD-L1抑制剂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 垂体腺瘤 侵袭性
下载PDF
南京地区健康人群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参考区间的建立
4
作者 潘婕 徐琴 +4 位作者 张俊 欧明蓉 陈琳 沈瀚 陈雨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6-192,共7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sPD-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建立南京地区健康人群血清sPD-1水平的参考区间。方法本研究纳入2023年5月至9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及句容人民医院进行...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sPD-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建立南京地区健康人群血清sPD-1水平的参考区间。方法本研究纳入2023年5月至9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及句容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375例,其中男性194例,女性181例。留取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采用基于新型探针生物传感器的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法(tests-on-probes,TOP法)检测血清sPD-1水平,并分析性别、年龄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sPD-1的影响;采用非参数法计算总体及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血清sPD-1水平的参考区间。结果健康人群血清sPD-1水平为108.82(92.80,134.95)pg/mL,男性和女性健康人群血清sPD-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健康人群按照年龄分为<65岁和≥65岁2组,其血清sPD-1水平分别为106.65(90.35,130.60)pg/mL,113.20(95.60,144.83)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将健康人群根据年龄分成3组(<40岁,40~64岁,≥65岁)时,其血清sPD-1水平分别为112.00(98.68,137.23)pg/mL,99.07(82.38,119.60)pg/mL,113.20(95.60,144.83)pg/mL,3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是健康人群血清sPD-1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s,CLSI)C28-A3文件推荐的非参数法计算sPD-1参考区间,健康人群总体血清sPD-1水平的参考区间(第2.5%~97.5%百分位的浓度范围)为66.7~214.7 pg/mL;将健康人群分为<40岁、40~64岁、≥65岁3个年龄段,其对应的血清sPD-1在第2.5%~97.5%百分位的浓度范围分别为71.9~202.7 pg/mL、59.4~220.0 pg/mL、69.6~229.0 pg/mL。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南京地区血清sPD-1健康人群以及分为3个年龄段的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程序死亡蛋白-1 参考区间 荧光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壮火食气理论论治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相关性肺炎
5
作者 杨怡秋 李忠 沈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93-1797,共5页
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是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中死亡率最高的相关不良反... 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是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中死亡率最高的相关不良反应,目前激素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辨析壮火内涵,结合PD-1/PD-L1的中药性能、作用机制及其临床表现等,探讨CIP中医病机及治法。笔者认为PD-1/PD-L1为壮火之邪,能耗气伤血,导致肺宣降失常、气火失调,故CIP发生与PD-1/PD-L1的温热火毒之性相关,从“壮火食气”切入探讨CIP的中医病机。本病全程以气火失衡为轴,疾病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分期特点,出现“实火—郁火—虚火—伏火”的动态演变。初期多以火热毒盛实象为主,中期为气虚湿阻郁火无制,中后期阴虚血燥虚火内灼,后期为阴阳俱虚伏火易滞。根据各期特点,治疗以清热为基础,初期应清肺解毒以挫壮火,中期予以开玄达府散郁火,中后期贵以养阴补引火下行,后期消散痰瘀杜伏火复生的防治策略,最终达到清壮火、补虚气、生少火的目的。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CIP的发病及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火食气 气火失衡 程序死亡蛋白1/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 免疫治疗 免疫相关性肺炎 调火培本
下载PDF
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多肽类放射性核素标记分子探针研究进展
6
作者 朱诗宇 梁蓓蓓 +2 位作者 付加煜 林建国 邱玲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91-496,共6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是一个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在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密切相关。由于肿瘤的时空异质性,临床上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不...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是一个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在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密切相关。由于肿瘤的时空异质性,临床上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体内PD-L1的表达水平,而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上无创、实时、动态、可视化监测机体内PD-L1的表达水平。本文主要针对靶向PD-L1多肽类放射性分子探针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寻找新型免疫成像的多肽类分子探针及免疫治疗适宜患者的筛选和疗效评估等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多肽类分子探针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血清程序性死亡蛋白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与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林爱芳 甘巧蓉 吴旭玮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水平与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8例脓毒症并发肝损伤患者作为肝损伤组,同期选择58例单纯脓毒... 目的探讨血清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水平与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8例脓毒症并发肝损伤患者作为肝损伤组,同期选择58例单纯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肝损伤程度将肝损伤组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n=18)、中度损伤组(n=26)、重度损伤组(n=14);比较患者血清PD1、HMGB1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血清PD1、HMGB1表达水平与肝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血清PD1、HMGB1表达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并发肝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肝损伤组患者的血清PD1、HMGB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患者的血清PD1、HMGB1表达水平依次递增(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PD1、HMGB1表达水平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D1、HMGB1表达水平对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718和0.777,且两者联合检测的AUC值最大,为0.865。结论血清PD1、HMGB1表达水平与脓毒症并发肝损伤密切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并发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蛋白1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脓毒症 肝损伤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侯春立 许佳睿 +4 位作者 何强 朱铁年 吴红海 陈虹 薛倩 《中国医药》 2024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NSCLC患...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选用PD-1抑制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含铂两药的治疗方案;B组选用PD-1抑制剂+含铂两药的治疗方案;C组选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含铂两药的治疗方案。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CR)及安全性。结果3组ORR、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18),其中A组ORR、DCR[50.0%(15/30)、83.3%(25/30)]均最高。A、B、C组中位PFS分别为7.4、5.6、5.7个月,3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及转移器官数量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PFS的危险因素(均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总计55例次,其中严重不良反应(3~4级)4例。B组发生不良反应总计54例次,其中严重不良反应(3~4级)4例。C组发生不良反应总计51例次,其中严重不良反应(3~4级)2例。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显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相对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刘彤 孙园园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19-21,25,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诊为MM的4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36例其他非...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诊为MM的4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36例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有核细胞的CD8^(+)、CD4^(+)T细胞进行分离,检测PD-1与PD-L1的表达水平。收集试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M患者临床特征与CD4^(+)、CD8^(+)T细胞中PD-1、PD-L1的表达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CD8^(+)、CD4^(+)T细胞水平升高,CD4^(+)/CD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CD4^(+)、CD8^(+)T细胞中PD-1表达水平较高,PD-L1的表达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mSMART 3.0风险、免疫分型、ISS分期、Durie-Salmon分期与CD4^(+)、CD8^(+)T细胞中PD-1、PD-L1的表达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MM患者普遍存在着免疫功能失调,CD4^(+)、CD8^(+)T细胞中的PD-L1和PD-1与肿瘤细胞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有着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 程序死亡蛋白1 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
下载PDF
程序死亡蛋白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斯勇 关坤萍 +5 位作者 郭敏卓 伊瑶 贾志远 余陶 郭瑜 毕胜利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克隆人程序死亡蛋白(PD-1)基因并构建PD-1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方法用RT-PCR的方法从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逆转录得到PD-1基因的eDNA,构建PD-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 目的克隆人程序死亡蛋白(PD-1)基因并构建PD-1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方法用RT-PCR的方法从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逆转录得到PD-1基因的eDNA,构建PD-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并纯化。用SDS-PAGE、DNA测序、氨基酸测序等方法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结果克隆到PD-1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eDNA,经DNA测序与已报道的序列同源性达99.8%。构建得到PD-1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PD-1蛋白。氨基酸测序证明表达蛋白的正确性。结论成功克隆人PD-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表达,得到纯化的PD-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D-1蛋白的功能及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蛋白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克隆 分子
原文传递
临床资料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评估胃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状态
11
作者 李庆龙 詹鹏超 +4 位作者 邢静静 刘星 梁盼 张永高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1-1376,共6页
目的观察临床资料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评估胃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按7∶3比例将277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95)与验证集(n=82):训练集含PD-L1阳性亚组88例、阴性亚组107例,验证集各含37及45例。比较不同... 目的观察临床资料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评估胃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按7∶3比例将277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95)与验证集(n=82):训练集含PD-L1阳性亚组88例、阴性亚组107例,验证集各含37及45例。比较不同集别亚组间临床及常规CT特征,分析胃癌PD-L1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CT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观察各模型评估胃癌PD-L1状态的效能。结果训练集亚组间Borrmann分型、cN分期、cM分期、临床分期、肿瘤最大径及厚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orrmann分型、临床分期及肿瘤厚径均为PD-L1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评估训练集胃癌PD-L1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832及0.841,在验证集分别为0.657、0.801及0.789;临床模型的AUC均低于其他模型(P均<0.05)。结论临床资料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有助于评估胃癌PD-L1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2蛋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夏晓玲 汤玮 +5 位作者 孙亮亮 倪奇 刘浩琪 陆晓敏 孙政 石勇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4-710,共7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水平,探索这两者变化在TAO发病机制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1例TAO患者、21例Graves病(GD)无眼病患者... 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水平,探索这两者变化在TAO发病机制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1例TAO患者、21例Graves病(GD)无眼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其表面PD-1的表达率,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其与患者病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抗体及TAO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TAO患者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5.9±14.5)%、(22.2±8.4)%,GD患者分别为(33.1±13.0)%、(18.6±9.2)%,均高于健康对照者[(17.4±7.4)%、(7.7±4.8)%,P<0.01]。(2)TAO及GD患者PBMC中CD4^+T细胞表面PD-1表达率分别为(8.3±6.4)%、(28.0±26.6)%,均低于健康对照者[(52.2±28.6)%,P<0.01,P<0.05],且TAO患者低于GD患者(P<0.05);TAO患者PBMC中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率低于健康对照者[(12.7±13.4)%vs(38.2±24.2)%,P<0.01]。(3)TAO患者PBMC中CD8^+T细胞百分比与病程呈正相关(r=0.478,P<0.05)。(4)TAO患者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间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其表面PD-1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O患者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PD-1表达存在异常,可能参与TAO的自身免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GRAVES眼病 程序死亡蛋白1 共刺激分子 自身免疫
下载PDF
芪玉三龙汤降低肺癌荷瘤小鼠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配体(PD-1/PD-L1)的水平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星星 童佳兵 李泽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0-774,共5页
目的研究芪玉三龙汤在Lewis肺癌小鼠体内的抑瘤效应及对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配体(PD-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荷瘤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芪玉三龙汤在Lewis肺癌小鼠体内的抑瘤效应及对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配体(PD-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荷瘤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联合组,每组8只;实验第11天开始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20.12、40.24、80.48)g/(kg·d)灌胃给药,化疗组按照0.4 m L顺铂腹腔注射给药,联合组以高剂量中药灌胃和顺铂腹腔注射联合给药,模型组按照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次/d,连续给药10 d;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荷瘤小鼠脾脏PD-1及肿瘤组织PD-L1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能够抑制肺癌移植瘤生长,抑瘤率为23.86%,联合组与化疗组抑瘤率相当;中药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脾脏组织PD-1 mRNA及PD-1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组织PD-L1 mRNA及蛋白表达。联合组PD-1、PD-L1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化疗组,但对其他指标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玉三龙汤能通过降低PD-1/PD-L1水平温和抑制肺癌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玉三龙汤 肺癌 程序死亡蛋白1(PD-1) 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PD-L1)
下载PDF
肝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9+B细胞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表达水平增加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伟 柴琳 +2 位作者 粱军利 鲁之中 杨思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配体以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15例早期HCC患者、13例进展期HCC患者和1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并分离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PD-1...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配体以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15例早期HCC患者、13例进展期HCC患者和1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并分离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的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One-way ANOVA分析PD-1与IFN-γ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期HCC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9+B细胞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和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和早期HCC患者,HCC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9+B细胞PD-1、PD-L1表达水平与IFN-γ呈正相关。结论肝癌患者PBMC中PD-1、PD-L1和PD-L2分子表达增加,且PD-1、PD-L1与IFN-γ水平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程序死亡蛋白1(PD-1) 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PD-L1) PD-L2 γ干扰素(IFN-γ)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抑制剂抗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兰芬 李睿旻 +1 位作者 阳凌燕 胡晋红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3-817,共5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是免疫哨点单抗药物,是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研究的热点。已上市的尼伏单抗(nivolumab)和潘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属于PD-1抑制剂,主要用于黑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是免疫哨点单抗药物,是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研究的热点。已上市的尼伏单抗(nivolumab)和潘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属于PD-1抑制剂,主要用于黑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对肾细胞癌、膀胱癌、霍奇金淋巴瘤等的疗效还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PD-L1抑制剂阿替珠单抗(atezolizumab)、度伐单抗(durvalumab)和阿维单抗(avelumab)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尿道上皮癌,还有其他几种药物尚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上述PD-1/PD-L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配体 抑制剂 抗肿瘤治疗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通过下调程序性细胞死亡1蛋白表达逆转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Cis的顺铂耐药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姬颖华 杨晓煜 +2 位作者 孟祥丽 王瑾 路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3-749,共7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对顺铂(C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A549/Cis细胞)耐药性影响和机制。方法 A549或A549/Cis细胞单独用Cis 2,4,8,16,32和64 mg·L^-1或与Oxy 20 mg·L^-1联合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抑制率和耐...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对顺铂(C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A549/Cis细胞)耐药性影响和机制。方法 A549或A549/Cis细胞单独用Cis 2,4,8,16,32和64 mg·L^-1或与Oxy 20 mg·L^-1联合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抑制率和耐药指数(RI)。A549/Cis细胞分为细胞对照、Cis 5 mg·L^-1、Oxy 20 mg·L^-1、Cis 5 mg·L^-1+Oxy 20 mg·L^-1、Cis 5 mg·L^-1+空载对照质粒(pc-NC)、Cis 5 mg·L^-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过表达质粒(pc-PD1)和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Cis细胞凋亡,RT-qPCR检测A549/Cis细胞中PD1 m 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is对A549细胞的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25 mg·L^-1,对A549/Cis细胞的IC50为36.33 mg·L^-1,RI=3.54。Cis+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IC50为10.67 mg·L^-1,RI为1.04。与A549/Cis细胞对照组相比,Cis 5 mg·L^-1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Oxy 20 mg·L^-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与Cis 5 mg·L^-1组相比,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Cis5 mg·L^-1+pc-PD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与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相比较,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与A549/Cis细胞对照组相比,Cis 5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Cis 5 mg·L^-1组相比,Cis 5 mg·L^-1+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Cis 5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相比较,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A549/Cis细胞对照组相比,Cis 5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Cis 5 mg·L^-1组相比,Cis 5 mg·L^-1+pc-NC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Cis 5 mg·L^-1+Oxy 20 mg·L^-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Cis 5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Cis 5 mg·L^-1+Oxy 20 mg·L^-1组相比较,Cis 5 mg·L^-1+Oxy 20 mg·L^-1+pc-PD1组A549/Cis细胞中PD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Oxy通过下调PD1抑制A549/Cis细胞凋亡,并逆转A549/Cis细胞对Cis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肝癌患者腹腔积液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PD-1)及其配体表达水平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伟 杨记康 +2 位作者 张增增 鲁之中 杨思伟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腹腔积液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programmed death-1,s PD-1)及其配体水平。方法实验分为早期HCC组(20例)、进展期HCC组(15例)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15例),分别采...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腹腔积液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programmed death-1,s PD-1)及其配体水平。方法实验分为早期HCC组(20例)、进展期HCC组(15例)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15例),分别采集3组人群的腹腔积液,利用RT-PCR扩增腹腔积液细胞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D-L1基因,用ELISA检测腹腔积液上清中s PD-1及其配体s PD-L1和IFN-γ水平,并分析s PD-1、s PD-L1与IFN-γ的相关性。结果早期HCC组和进展期HCC组的PD-1、PD-L1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进展期HCC组腹腔积液中s PD-1、s PD-L1和IFN-γ均高于对照组和早期HC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 PD-1、s PD-L1与IFN-γ呈正相关。结论 s PD-1、s PD-L1在HCC患者腹腔积液中高表达,有望成为HCC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腹腔积液 可溶性程序死亡蛋白1 可溶性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 Γ干扰素
下载PDF
miR-138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在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伟 何全利 +4 位作者 李军民 霍河水 鲁之中 李卫 姜富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miR-138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焦作市人民医院30例HBV相关HCC患者作为实验组,以同期20例HBV相关肝硬化(LC)患者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 目的探讨miR-138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焦作市人民医院30例HBV相关HCC患者作为实验组,以同期20例HBV相关肝硬化(LC)患者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血液样本,抽取HCC组和LC组腹腔积液。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38含量;ELISA法检测可溶性PD-1(sPD-1)含量;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细胞中PD-1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38对PD-1基因3′-非编码区(3′-UTR)的靶向作用。结果 HBV相关HCC患者腹腔积液和血浆miR-138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PD-1含量和CD3^+T细胞中PD-1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R-138相对表达量与sPD-1含量、CD3^+T细胞PD-1表达量均呈负相关(P<0.05);miR-138和PD-1基因3′-非编码区(3′-UTR)存在靶向关系,miR-138转染后T细胞中PD-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miR-138通过靶向作用PD-1参与HBV相关HCC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8 HBV 肝癌 可溶性程序死亡蛋白1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表达与胃癌转移或复发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晓婷 赵郁 +6 位作者 王轶楠 李海丽 王钧 肖建波 刘金慧 高秀娟 鞠思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与胃癌转移或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行胃癌根治术并经病理确诊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与胃癌转移或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行胃癌根治术并经病理确诊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法检测PD-1及PD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PD-1及PDL-1表达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D-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N分期无明显关系,但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率(lymph node ratio,LNR)密切相关;胃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患者术前CEA水平、肿瘤N分期、LNR密切相关。LNR(P=0.013)、PD-L1阳性(P=0.002)、肿瘤浸润深度(P=0.05)是胃癌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PD-L1表达阳性与患者术前CEA水平、肿瘤N分期、LNR密切相关,是胃癌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复发 转移 程序死亡蛋白-1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效果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哈福双 韩涛 +2 位作者 唐飞 闫俊卿 王浩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9-1392,共4页
肝细胞癌(HCC)治疗策略尚未完全统一。免疫治疗,特别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抑制剂是HCC新型治疗方法,可以为进展期HC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然而数据表明,只有少数HCC患者受益于这种治疗方案。目前,关于预测HCC患者应... 肝细胞癌(HCC)治疗策略尚未完全统一。免疫治疗,特别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抑制剂是HCC新型治疗方法,可以为进展期HC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然而数据表明,只有少数HCC患者受益于这种治疗方案。目前,关于预测HCC患者应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的报道甚少。回顾了HCC及其他肿瘤类型中进行研究的生物标志物,探讨应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HCC效果的可能预测因素,以期寻找优化治疗人群,提高PD-1/PD-L1抑制剂治疗HCC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治疗结果 预测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