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联合稳定型咬合板对咀嚼肌功能紊乱患者疼痛及咀嚼肌肌电的影响
1
作者 韩佩洁 郭凯锋 +1 位作者 谢景夏 卢钜勇 《中医康复》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稳定型咬合板对咀嚼肌功能紊乱(masticatorymuscledisorders,MMD)患者疼痛及咀嚼肌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治疗62例MM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稳定型咬合板对咀嚼肌功能紊乱(masticatorymuscledisorders,MMD)患者疼痛及咀嚼肌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治疗62例MM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辅以稳定型咬合板治疗,观察组则辅以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合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检测患者疼痛(VAS评分)、最大张口度、咬肌和颞肌表面肌电均方根(RMS)值、Fricton指数、关节液内TNF-α、IL-1含量等改变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最大张口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张口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颞肌RMS、咬肌RMS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组治疗后的颞肌RMS、咬肌RM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MI、PI、DI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组治疗后的CMI、PI、DI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液内TNF-α、IL-1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组治疗后的关节液内TNF-α、IL-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结论:电针联合稳定型咬合板治疗MMD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缓解疼痛,增强咬肌、颞肌的咬合力,改善颞颌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稳定型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 咀嚼肌功能紊乱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玲 周俊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4期45-48,51,共5页
目的比较稳定型咬合板与半导体激光单独或联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TMD患者,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20例,A组予以单独半导体激光治疗,B组予以单独稳定型咬合板治疗,C组采取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 目的比较稳定型咬合板与半导体激光单独或联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TMD患者,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20例,A组予以单独半导体激光治疗,B组予以单独稳定型咬合板治疗,C组采取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3、7天时及1个月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最大无疼痛开口度(UMO),以及治疗1个月后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3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第3和7天、1个月后,A和C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第7天和1个月后,B组VAS评分、C组UMO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1个月后,B和C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或P<0.001),UMO值明显高于A组(均P<0.05)。结论稳定型咬合板和半导体激光治疗TMD均具有一定临床效果,将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迅速有效地缓解TMD疼痛症状,改善下颌功能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型咬合板 半导体激光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秦海燕 王美青 袁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疼痛的疗效。方法:TMD疼痛患者61例,急性组28例(男11例,女17例);慢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记录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双侧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TA)和咬肌(m assetermusc le,MM)牙... 目的:探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疼痛的疗效。方法:TMD疼痛患者61例,急性组28例(男11例,女17例);慢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记录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双侧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TA)和咬肌(m assetermusc le,MM)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电位及最大紧咬时咬合接触情况。结果:(1)2组治疗后1月疼痛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差值及显效率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无论是急性组还是慢性组TA及MM最大紧咬电位症状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非症状侧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急性组TA和MM肌电不对称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肌电不对称指数TA慢性组明显高于急性组(P<0.05),而MM无明显差异(P>0.05)。(4)2组治疗前后左、右两侧咬合接触点数、以及咬合接触不对称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可以明显缓解TMD疼痛,但对急、慢性疼痛的缓解程度无明显差异。其机制可能与肌功能活动情况易于得到明显改善等生理学基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型咬合板 肌电 咬合接触 疼痛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丹 田玉楼 +3 位作者 周青 张扬 冯翠娟 郭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50-452,456,共4页
目的:通过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下颌运动功能检查系统评价稳定型咬合板对颞下颌疾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目的:通过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下颌运动功能检查系统评价稳定型咬合板对颞下颌疾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20例,全部接受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等4个时点分别测量患者的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无痛最大开口度、下颌前伸距离、左侧偏动距离、右侧偏动距离。结果:患者的CMI、VAS指数均显著性下降,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治疗期间患者的无痛最大开口度显著增加,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下颌前伸距离PE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下颌的侧方运动距离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稳定型咬合板有利于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症状,增大下颌运动范围,解除开口受限,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 咬合治疗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疼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魏玉华 罗伟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86,88,共2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组于1997年将TMD分为4类,即咀嚼肌紊乱疾病、功能紊乱疾病、炎症性疾病和骨关节病,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组于1997年将TMD分为4类,即咀嚼肌紊乱疾病、功能紊乱疾病、炎症性疾病和骨关节病,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本病发病因素复杂,大多数学者接受多因素共同致病理论,目前公认的最主要的病因是咬合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疼痛 治疗方法 稳定型咬合板 咀嚼肌紊乱疾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中华口腔医学会 疗效 精神心理因素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晟 安钢 胡孝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稳定型咬合板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其咬合面磨耗特征分析。方法:对2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5例男性,23例女性)运用稳定型咬合板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的1、3、6、10周复诊,观察患者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咬... 目的:研究稳定型咬合板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其咬合面磨耗特征分析。方法:对2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5例男性,23例女性)运用稳定型咬合板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的1、3、6、10周复诊,观察患者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咬合板上的磨耗情况并对磨耗面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有25例(89%)患者咬合板上出现磨耗面,其中双侧向型者14例(56%),小侧向型者8例(32%),单侧向型者3例(12%)。无磨耗的3例(12%),未发现有前伸磨耗型患者。10周后患者的症状显著性改善。结论:大多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都有如磨牙症一类的功能异常活动,且以侧向型为主。稳定型咬合板能显著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磨耗平面 磨牙症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白天磨牙症1例报告
7
作者 曹云娟 殷新民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39-239,共1页
磨牙分为白天磨牙及夜磨牙,对应为清醒时磨牙及无意识磨牙,其中白天磨牙比夜磨牙对患者的精神及牙体牙周组织、咀嚼肌群、颞下颌关节的损害更为严重。笔者2009年2月为1例白天磨牙症患者进行了治疗。
关键词 稳定型咬合板 磨牙症 治疗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8
作者 赵迎帆 张丹 侯志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评价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伴TMD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接受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松弛型咬合板治疗,2组患者仅晚间戴用咬合板3个月... 目的评价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伴TMD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接受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松弛型咬合板治疗,2组患者仅晚间戴用咬合板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张口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咀嚼能力和美观度的满意率。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指数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张口度提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咀嚼能力满意率、美观度满意率、总体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伴TMD患者,可提升患者的咀嚼能力、美观度与治疗总满意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咬合板 安氏Ⅱ类2分类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关节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静 朱敏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评价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关节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就诊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灌洗术,试验组... 目的:评价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关节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就诊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灌洗术,试验组配戴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关节灌洗术,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最大开口度、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生活质量量表(SF-36)和心理健康评分及关节液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最大开口度、SF-36评分升高;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心理健康评分降低。试验组最大开口度、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心理健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关节液内TNF-α、MMP-2水平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1)。结论: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关节灌洗术可有效提升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疗效,抑制炎性反应,有效缓解颌面部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咬合板 关节灌洗术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颌面部疼痛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章夏瑶 林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稳定型咬合板(stabilization splint, SS)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s)的一种常用治疗方式,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对于SS的设计要求,普遍认为在正中关系位上... 稳定型咬合板(stabilization splint, SS)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s)的一种常用治疗方式,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对于SS的设计要求,普遍认为在正中关系位上应与对合牙有最大数量的稳定接触,但对厚度和非正中运动下引导的要求仍有待明确。已有大量研究证实SS的治疗效果,其对肌筋膜痛型患者的疗效相对强于对关节内紊乱患者的疗效,与其他方式联合治疗可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SS与其他治疗方式对不同类型的患者的治疗作用存在差异,各有其优势和短板,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咀嚼肌 颞下颌关节 口颌系统 系统性综述 治疗用途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配合超短波治疗TMD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丽 淦岷 童锦发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稳定型咬合板配合超短波治疗额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MD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观察组使用稳定型咬合板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稳定型咬合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程度(VAS评分... 目的探讨稳定型咬合板配合超短波治疗额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MD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观察组使用稳定型咬合板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稳定型咬合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程度(VAS评分)、张口度、侧向运动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张口度及侧方运动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张口度及侧方运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颍下颌关节紊乱症均有效,且稳定型咬合板配合超短波理疗对治疗TMD张口度、侧方运动及疼痛方面比单纯使用稳定型咬合板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型咬合板 超短波治疗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淑琼 顾颖 +1 位作者 邱宁宁 朱耀旻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449-451,共3页
目的解稳了定型咬合板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29例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青少年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3个月,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评分表评估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86.2%,治疗后第1、2、3月颞下颌关节紊乱... 目的解稳了定型咬合板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29例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青少年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3个月,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评分表评估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86.2%,治疗后第1、2、3月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稳定型咬合板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咬合板 青少年 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佩洁 郭凯锋 +3 位作者 卢钜勇 钟陶 何静云 金桂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4期2537-2539,共3页
目的观察稳定型咬合板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T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咬合板治疗,研究组... 目的观察稳定型咬合板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T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咬合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开口指数(TOI)。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00%)高于对照组(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OI均增加,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咬合板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可缓解TMD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加口腔开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型咬合板 体外冲击波 疼痛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法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塔依尔·阿力甫 帕拉哈提·艾买提 +1 位作者 杨智乔 黄爱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用稳定型咬合板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法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28例/组)... 目的:探讨研究用稳定型咬合板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法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28例/组)。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触痛指数(PI)和下颌运动功能指标(包括无痛最大开口度(MVO)、下颌前伸距离(PE)、左侧偏动距离(LDD)和右侧偏动距离(VDD))。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的DI和P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的DI和PI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VO、PE、LDD、VD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MVO、PE、LDD、VDD均大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稳定型咬合板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法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稳定型咬合板 玻璃酸钠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诸森阳 张夫波 黄彩平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8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TMD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均给予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戴用咬合板6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值、张口度及关节弹响发... 目的观察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TMD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均给予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戴用咬合板6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值、张口度及关节弹响发生情况。结果显效12例(40.0%),有效14例(46.7%),无效4例(13.3%);治疗后VAS值及关节弹响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张口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型咬合板治疗TMD短期效果较好,可缓解疼痛,改善张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型咬合板 短期效果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梦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9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Twin-block咬合板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观察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Twin-block咬合板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张口度和关节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与对照组的89.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张口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Helkimo指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可降低VAS评分,提高张口度,优于Twin-block咬合板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稳定型咬合板 疼痛 张口度 Helkimo指数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应用效果评估分析
17
作者 欧阳怿鹏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9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未进行稳定型咬合板治疗;研究组应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应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未进行稳定型咬合板治疗;研究组应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咬合力度分布平衡度高于对照组,咬合时间、咬合分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稳定型胶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咬合接触,缩短咬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关节冲洗结合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慢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徐阳 赵军方 +1 位作者 许东亮 徐柯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1期62-65,70,共5页
目的评价关节冲洗结合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及该疾病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6月确诊为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根据本实验纳排标准分成A组:关节冲洗30例;B... 目的评价关节冲洗结合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及该疾病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6月确诊为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根据本实验纳排标准分成A组:关节冲洗30例;B组:关节冲洗+稳定型咬合板30例。分别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最大开口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值(VAS)及治疗前后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项(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DASS-21)。结果B组最大开口度、VAS值降低程度在术后2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优于A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相比,B组开口度在术后2周效果更稳定(P<0.05);A组与B组在术后DASS-21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关节冲洗结合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慢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效果更优异,临床可推广使用。慢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心理情况(抑郁、焦虑、压力)与关节区不适症状具有一定相关性,临床治疗时可在同期行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前移位 稳定型咬合板 关节上腔冲洗
原文传递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伴偏侧咀嚼单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MRI研究
19
作者 徐鑫宇 黄东宗 +5 位作者 王岩 刘刚 胡一帆 胡敏 刘洪臣 姜华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通过MRI评估稳定型咬合板治疗伴偏侧咀嚼单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就诊,经过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单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4例,根据其是否存在偏侧咀嚼习惯,将... 目的通过MRI评估稳定型咬合板治疗伴偏侧咀嚼单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就诊,经过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单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4例,根据其是否存在偏侧咀嚼习惯,将其分为伴偏侧咀嚼组(17例)和无偏侧咀嚼组(17例),分析患者最大开口度、疼痛指数、关节盘长度、盘分界角、关节盘位置以及翼外肌特点。采用SPSS25.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前,伴偏侧咀嚼(chewing side preference,CSP)组患者同侧关节盘-髁突角度(61.13±10.54°)大于无CSP组(51.12±17.27°);伴CSP组同侧、对侧关节盘-髁突角度差值(52.52±10.91°)大于无CSP组差值(41.26±17.78°);伴CSP组同侧、对侧翼外肌下头面积差值(-0.43±3.66mm2)小于无CSP组同侧、对侧翼外肌下头面积差值(0.288±4.57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及最大开口度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及最大开口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盘-髁突角度、关节盘长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后翼外肌上、下头长度、厚度和面积的平均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O(OR=0.743)与偏侧咀嚼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MRI能无创诊断ADDWoR,伴CSP的单侧ADDWoR患者患侧关节移位更加显著,且单侧ADDWoR患者MMO与CSP存在相关性,通过稳定型咬合板治疗能显著改善ADDWoR患者开口度及疼痛症状,缓解关节盘受压及关节盘移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咬合板 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偏侧咀嚼 MRI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联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口颌面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程培红 宋代辉 +2 位作者 袁璐 杨学馨 卞翠荣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稳定型咬合板联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口颌面疼痛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治疗组、咬合板治疗组和超短波治疗组,每组患者32例。综合治疗组行咬合板和超短波治疗;... 目的观察稳定型咬合板联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口颌面疼痛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治疗组、咬合板治疗组和超短波治疗组,每组患者32例。综合治疗组行咬合板和超短波治疗;咬合板治疗组和超短波治疗组分别行咬合板和超短波治疗。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6周后采用目测类比法(VAS)评价其疼痛程度和疼痛改善的时间,并记录3组患者疼痛缓解起效和显效的时间以及张口度和弹响的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4周和6周后,其VA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综合治疗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咬合板治疗组及超短波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治疗6周后,综合治疗组的VAS评分与超短波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治疗组的有效时间显著早于咬合板治疗组(P〈0.01),但与超短波组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治疗组的显效时间显著早于咬合板治疗组和超短波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短波治疗组显效时间亦早于咬合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的开口度和弹响情况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与咬合板联合应用,可显著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症状,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稳定型咬合板 超短波 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