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红散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VEGF、TXB2、sICAM-1及CT-1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张纯 张然然 +1 位作者 刘明娜 葛林 《陕西中医》 CAS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芪红散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B2(TXB2)、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及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芪红散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B2(TXB2)、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及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芪红散治疗,疗程均2个月。统计治疗后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及VEGF、TXB2、sICAM-1及CT-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胸痛或胸闷、疲乏无力、面色晦滞、心悸、疼痛如刺、夜间或午后发热、身倦懒言评分,炎症因子,VEGF、TXB2、sICAM-1及C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或胸闷、疲乏无力、面色晦滞、心悸、疼痛如刺、夜间或午后发热、身倦懒言评分,炎症因子水平,VEGF、TXB2、sICAM-1及CT-1水平均优于治疗前,试验组疗效、胸痛或胸闷、疲乏无力、面色晦滞、心悸、疼痛如刺、夜间或午后发热、身倦懒言评分,炎症因子水平,VEGF、TXB2、sICAM-1及CT-1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红散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调节VEGF、TXB2、sICAM-1及CT-1水平,发挥抗炎作用,恢复受损的心肌组织,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红散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VEGF TXB2 SICAM-1 CT-1
下载PDF
艾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左静 刘虹 +5 位作者 李金涛 王学杰 孙荣鑫 刘建军 宋金龙 魏月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曲美他嗪用于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曲美他嗪用于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小板聚集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痛胸闷、面色暗紫、痰多体胖、倦态乏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2.5μmol/L、5μmol/L、300μmol/L诱导剂下的血小板聚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LVEF、SAQ量表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LVEDD、LVESD、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曲美他嗪可改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患者心绞痛频率及持续时间,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曲美他嗪 老年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基于网状Meta分析对8个经典名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丹 吴敏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2-504,共13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8种经典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并分别进一步比较不同经典名方治疗实证和虚证(包括虚实夹杂)2大证型的疗效。方法:检索并筛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8种经典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并分别进一步比较不同经典名方治疗实证和虚证(包括虚实夹杂)2大证型的疗效。方法:检索并筛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与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等数据库中关于8个经典名方(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四妙勇安汤、丹参饮、炙甘草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化痰祛瘀通脉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UA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月14日,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0个RCT,总计5088例UAP患者,涉及9种干预措施。其中,UAP属实证的有41个RCT,UAP患者共3432例,涉及5种干预措施;虚证或虚实夹杂共13个,共1130例患者,涉及4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枳实薤白桂枝汤+西医常规治疗总有效率最优,UAP属实证者,四妙勇安汤+西医常规治疗最佳;虚证或虚实夹杂者,补阳还五汤+西医常规治疗最佳;心电图改善方面,四妙勇安汤疗效最佳;枳实薤白桂枝汤+西医常规在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善炎症反应方面更优。结论:与西医常规治疗UAP比较,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疗效较显著。但仍需要纳入更多高质量的RCT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经典名方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网状Meta分析 有效率 证型 疗效评价
下载PDF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冠脉生理指标与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铎 赵朝 +1 位作者 李颖 寇海林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探究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冠脉生理指标与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陕西航天医院收治的68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依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 目的 探究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冠脉生理指标与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陕西航天医院收治的68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依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40)和预后不良组(n=28),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I术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术后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前FFR、CFR、IMR是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前FFR、CFR、IMR预测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0.736、0.654,灵敏度分别为82.10%、67.90%、71.40%,特异度分别为52.50%、70.00%、57.50%,三者联合检测预测患者术后预后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09、89.30%、92.50%,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冠脉生理指标是SAP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能有效评估SAP患者术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脉生理指标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
5
作者 索亚男 党磊 彭小荷 《包头医学》 2024年第1期18-21,共3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舒血宁注射液。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ST段下移、T波倒置、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疼痛持续时间、LD/HBD。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T段、倒置T波的回升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T段、倒置T波的回升效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病症、LD/HBD数值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病症、LD/HBD数值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以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依诺肝素钠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谢冰昕 吴欣芳 +2 位作者 冯硕 李乔 王恒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504-1509,共6页
[目的]评价黄连温胆汤加减方对痰热内扰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心内科病房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痰热内扰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失眠患者150... [目的]评价黄连温胆汤加减方对痰热内扰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心内科病房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痰热内扰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失眠患者150例,试验组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片治疗,疗程4周,对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心率变异性(HRV)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最终138例纳入统计分析,试验组70例,对照组68例。两组治疗前后PSQI得分指标均有下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有效率为76.4%。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胸痛、胸闷、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脘腹痞闷方面有所改善,在心悸、头晕、烦躁、口干口苦方面有明显疗效,在头痛、纳差方面无明显疗效。对照组在入睡困难方面具有明显疗效,在头晕方面有所改善,其余方面无明显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RV,窦性心搏间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方对痰热内扰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候、HRV以及失眠改善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温胆汤 痰热内扰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失眠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心率变异性 中医证候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室重塑、氧化应激的影响
7
作者 侯永兰 刘振 +2 位作者 韩明磊 刘烝昊 金卫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141-2144,共4页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并评估其对患者心室重塑、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6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并评估其对患者心室重塑、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6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心室重塑[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半乳凝素-3 (Gal-3)]、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 (ET-1)、血流介导舒张功能(FMD)水平]和氧化应激[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MP-9水平为(141.28±19.3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72±19.86)μg/L,而Gal-3水平为(6.87±0.92)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6±0.84)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CAM-1、AngⅡ和ET-1水平分别为(56.87±9.70) pg/mL、(0.70±0.14) ng/mL和(43.15±5.83)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35±10.31) pg/mL、(0.96±0.15) ng/mL和(52.37±6.37) pg/mL,而FMD水平为(14.82±1.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7±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O、SOD水平分别为(77.95±9.60) mol/L、(112.69±11.47) 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49±9.37) mol/L、(107.34±10.63) U/L,而MDA水平为(12.45±2.26)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2.3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疗效确切,且能促进患者的心室重塑、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心室重塑 血管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抢救效果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金玲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0期2528-2530,253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院内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胸痛缓解率情况,并分别在急诊时和出院前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超声过程中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分诊到会诊、会诊到确诊、首份心电图及胸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6、7.179、2.687、4.573、3.279,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胸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11.250,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SV、LVEDV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6、2.133、4.447,P<0.05)。结论:应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提升UAP患者的抢救效率,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提升胸痛缓解率,促进患者心功能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量化 急救护理模式 稳定型心绞痛 急救效率 心功能
下载PDF
疏肝温胆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动态心电图、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庆敏 邱志远 +1 位作者 欧阳震文 瞿武林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91-95,共5页
目的:分析疏肝温胆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动态心电图、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脂低盐饮... 目的:分析疏肝温胆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动态心电图、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脂低盐饮食、适当运动和对症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另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疏肝温胆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检查和检测动态心电图、血脂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观察组正常R-R间期的平均值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心跳差值>50ms与总心跳次数数的百分比(pNN50)、24h频域功率、最大频域功率小时、最小频域功率小时分别为(125.23±31.47)ms、(10.84±2.79)%、(2490.37±538.80)ms^(2)/Hz、(886.14±227.51)ms^(2)/Hz和(5783.25±514.97)ms^(2)/Hz,均高于对照组[(113.73±28.96)ms、(8.06±2.53)%、(2236.17±486.31)ms^(2)/Hz、(772.39±213.52)ms^(2)/Hz和(5026.11±493.25)ms^(2)/Hz,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3.89±0.86)mmol/L、(1.74±0.42)mmol/L和(2.13±0.36)mmol/L低于对照组[(4.35±0.81)mmol/L、(2.35±0.56)mmol/L和(2.55±0.40)mmol/L],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2.41±0.39)mmol/L,高于对照组[(1.92±0.41)mmol/L,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水平分别为(8.13±1.54)ng/L、(4.18±1.15)ng/L、(1.44±0.27)mg/L和(155.37±36.31)ng/L均低于对照组[(10.29±1.97)ng/L、(6.42±1.38)ng/L、(1.89±0.31)mg/L和(187.59±32.46)ng/L,P<0.05]。结论:应用疏肝温胆汤可有效提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和炎症水平,进而改善脂质代谢和体内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疏肝温胆汤 血脂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信号通路的影响
10
作者 陈浩 谈晓东 +4 位作者 徐斌 朱红俊 苏伟 李七一 陆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4期2626-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炎症指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中药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益...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炎症指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中药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中医主症积分、血瘀证积分、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OCS3;之后每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观察两组生存质量、终点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积分、中医主症积分、血瘀证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心绞痛积分、中医主症积分、血瘀证积分治疗前后差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s-CRP降低,SOCS3水平升高,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67%与66.67%,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临床症状,降低hs-CRP,升高SOCS3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OCS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中药 炎症指标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RBP-4、Lp-PLA2水平及依折麦布治疗影响研究
11
作者 张立杰 王晓玲 +4 位作者 宋巧凤 贾洪娟 张振飞 周文华 张文静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依折麦布治疗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的UA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36例;根据冠... 目的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依折麦布治疗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的UA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36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Gensini评分<20分为轻度组(27例)、20分≤Gensini评分<40分为中度组(36例)和Gensini评分≥40分为重度组(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组RBP-4、Lp-PLA2水平;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脂代谢、RBP-4、Lp-PLA2水平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①血清RBP-4、Lp-PLA2水平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BP-4、Lp-PLA2水平与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844、r=0.729,P<0.05)。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血脂水平时点、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两组TC、TG、LDL-C的水平均降低(P<0.05),而HDL-C升高(P<0.05),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RBP-4、Lp-PLA2水平时点、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RBP-4、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两组RBP-4、Lp-PLA2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RBP-4、Lp-PLA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患者血清RBP-4、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依折麦布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脂代谢水平,调节血清RBP-4、Lp-PLA2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依折麦布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吲哚布芬联合尼可地尔对高出血风险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王蕾 董少元 +3 位作者 原文龙 郝六一 李永慧 屈艳玲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联合尼可地尔对高出血风险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高出血风险UAP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联合组(n=41)...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联合尼可地尔对高出血风险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高出血风险UAP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联合组(n=41)。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片口服,联合组予以吲哚布芬片联合尼可地尔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血小板聚集率(PAG)、血管内皮损伤指标,记录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8.05%(32/41)(χ^(2)=5.145,P<0.05)。治疗后,两组FIB、PAG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分别为(2.53±0.46)g·L^(-1),(31.75±4.08)%,(18.12±3.81)mmol·L^(-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7±0.69)g·L^(-1),(36.24±4.83)%,(20.56±4.25)mmol·L^(-1)](t=7.258,4.547,2.737,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141.26±14.38)μmol·L^(-1)]高于对照组[(103.48±11.67)μmol·L^(-1)](t=13.062,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4%,1/41 vs 9.76%,4/41)(χ^(2)=1.917,P>0.05)。结论吲哚布芬联合尼可地尔对于高出血风险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损伤,未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吲哚布芬 尼可地尔 凝血功能 血管损伤 出血事件 安全性
下载PDF
益气活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的影响
13
作者 马晓妍 金鑫 +1 位作者 钟雪焱 卢成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343-1346,1353,共5页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6月期间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医学中心老年病科收治的92例UAP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6月期间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医学中心老年病科收治的92例UAP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汤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血流动力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6.96%(40/46)明显高于对照组67.39%(3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老年UAP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电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汤 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血流动力学 心电图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玉香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1期94-97,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结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53±0.44)次/周,少于对照组的(3.41±0.51)次/周,发作持续时间为(4.55±1.47)min/次,短于对照组(6.13±1.52)min/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76、5.591,P均<0.001)。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可调节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氯吡格雷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联合替格瑞洛对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功能及心肌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杨少君 朱婕琳 王晓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3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达比加群酯联合替格瑞洛对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功能及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97例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 目的:研究达比加群酯联合替格瑞洛对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功能及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97例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9)与对照组(n=48)。对照组行华法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行达比加群酯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心肌指标[血浆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N端氨基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清脂蛋白(a)],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TT、PT、APTT、IN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TnI、NT-proBNP、脂蛋白(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华法林联合替格瑞洛方案,达比加群酯联合替格瑞洛方案更加有益于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患者心肌损伤的预防,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稳定型心绞痛 华法林 达比加群酯 替格瑞洛 凝血功能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研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特征
16
作者 王雪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特征,为今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内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特征,为今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内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医案及临床经验,采用孔明灯Lantern5.0软件,应用爬山法(LTM-EAST)算法建立症状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5.1软件,用Apriori算法,对中医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结果①纳入的206例医案共涉及24个中医证候,其中频次较高(>5%)的分别为心血瘀阻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滞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②将共计121个症状作为显变量,应用LTM-EAST算法构建结构模型,得出30个隐变量,对得出的30个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共得出9个综合聚类模型即9个中医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痰热内闭证、心肾阳虚证。③对24个中医证候提取的17个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推导出7个中医证候,分别为心血瘀阻证、心阳虚衰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结论综合归纳,最终得出6个中医常见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关联规则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证候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养心消痹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肖淼生 姜永英 +4 位作者 杨丹 朱晓旭 王启斌 陈黎 郑涛 《药学前沿》 CAS 2024年第12期557-565,共9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养心消痹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养心消痹汤组方各味中药成分及其靶点信息,利用DrugBank和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数据库收集冠...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养心消痹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养心消痹汤组方各味中药成分及其靶点信息,利用DrugBank和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数据库收集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上述靶点信息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并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图形构建。结果获得养心消痹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靶点信息共计126个,相互作用关系2305种,度值排名靠前的化合物有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和丹参酮ⅡA等;GO与KEGG分析结果显示养心消痹汤可能通过影响细胞组分运动、脂质定位、氧化应激、DNA转录、凝血过程、三磷腺苷代谢、免疫与炎症反调控、钙离子转运等生物过程发挥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Toll样受体、C-型凝集素受体、流体剪切和动脉粥样硬化、辅助性T细胞17/白细胞介素-17、T细胞受体、肿瘤坏死因子、松弛素和晚期搪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该过程。结论养心消痹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物质基础与机制可能与上述化学成分及相关生物学过程与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消痹汤 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槲皮素 山奈酚 木犀草素 Β-谷甾醇 丹参酮ⅡA
下载PDF
针刺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影响
18
作者 裴娟慧 彭沛驰 +4 位作者 宿海峰 任芳 原山 白春艳 甘丰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作的短期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住院行PCI术,术后第1天即发生UAP的冠心病患者共210例,...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作的短期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住院行PCI术,术后第1天即发生UAP的冠心病患者共210例,根据SAS软件生成的随机化方案分为针刺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针刺组术后第1天起使用电针同时刺激大陵、内关、下巨虚穴,各穴位每次干预30 min,1次/d,干预3 d;空白对照组术后第1天起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干预,早中各1次,1片/次,干预3 d;安慰剂组术后第1天起给予简单的拇指触摸干预,不进行手部反射或指压刺激,各穴位每次触摸30 min,1次/d,干预3 d。干预前和第3天干预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同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系列问卷评估,同时观察三组患者干预后心绞痛发作、焦虑抑郁状态有无改善。结果针刺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68%)高于安慰剂组(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干预后血清IL-6、Hs-CRP、AoPPs、ox-LDL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针刺组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同时针刺大陵、内关、下巨虚穴可能通过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PCI术后心绞痛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干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郭玉凡 付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7期3172-3175,共4页
目的:探究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2年11月于安阳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 目的:探究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2年11月于安阳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溶血磷脂酸(LPA)、血小板活化糖蛋白αⅡbβ3抗体(PAC-1)和CD 63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胸闷、胸痛、胸胁胀满、心悸积分降低,且研究组胸闷、胸痛、胸胁胀满、心悸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升高,ET-1降低,且研究组NO较对照组高,ET-1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升高,LVEDD降低,且研究组LVEF、SV较对照组高,LVEDD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PA、PAC-1、CD 63降低,且研究组LPA、PAC-1、CD 63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加味小陷胸汤 心功能 血小板活化功能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AI-1、t-PA影响的Meta分析
20
作者 张松青 刘悦 +1 位作者 张瑜 游鹏程 《海峡药学》 2024年第9期88-94,共7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水平的影响,进而评价活血化瘀药对不稳...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水平的影响,进而评价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预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活血化瘀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U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涉及199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相比,联用活血化瘀中药可以进一步降低UA患者血清PAI-1水平[SMD=-1.96,95%CI(-2.50,-1.43)],Z=7.18,P<0.00001,升高UA患者t-PA水平[SMD=0.55,95%CI(0.41,0.69)],Z=7.85,P<0.00001。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联用活血化瘀药可进一步降低UA患者体内PAI-1水平、升高t-PA水平,改善患者纤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稳定型心绞痛 PAI-1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