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型牙合垫联合手法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MFIQ评分、最大张口度及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潘璐璐 胡锦荣 叶鹏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1期914-917,共4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组涉及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功能失调的综合性疾病,属于临床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多发于20~40岁青年人群,且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多表现为关节区疼痛、弹响或杂音、下颌运动功能异常等...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组涉及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功能失调的综合性疾病,属于临床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多发于20~40岁青年人群,且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多表现为关节区疼痛、弹响或杂音、下颌运动功能异常等,严重危害口腔健康,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牙合垫 手法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最大张口度
下载PDF
稳定型(牙合)垫与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许炜 陶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51-53,共3页
目的比较稳定型(牙合)垫与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5例采用(牙合)垫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分为稳定型(牙合)垫组35例与再定位(牙合)垫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 目的比较稳定型(牙合)垫与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5例采用(牙合)垫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分为稳定型(牙合)垫组35例与再定位(牙合)垫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弹响发生率、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治疗后,2组的关节弹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稳定型(牙合)垫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再定位(牙合)垫组(P <0. 05)。结论稳定型(牙合)垫与再定位(牙合)垫均能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再定位(牙合)垫常用于对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进行治疗。在对关节疼痛进行治疗时,稳定型(牙合)垫的疗效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 再定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 疗效
下载PDF
不同方式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郭培云 王现玲 姚韶武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0例,采用稳定型牙合垫和手法治疗;对照组59例,...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0例,采用稳定型牙合垫和手法治疗;对照组59例,单纯采用稳定型牙合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下颌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最大张口度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39/40,97.5%)显著高于对照组(50/59,84.7%)(P<0.05)。治疗前,两组的MFIQ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下颌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及最大张口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及最大张口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功能限制、社交障碍、心理不适、生理性疼痛、生理障碍、心理障碍、残障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 稳定型牙合垫联用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佳,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牙合垫 手法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 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3种保守治疗的锥形束CT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菁 龙星 +2 位作者 林妍华 刘海鹏 周建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3种保守治疗对髁突骨质的影响,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保守治疗方法。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3种保守治疗对髁突骨质的影响,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保守治疗方法。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从髁突形态变化、疼痛度、最大开口度、Fricton指数观察稳定型[牙合]垫治疗、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稳定型[牙合]垫+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 CBCT显示稳定型[牙合]垫+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与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组和稳定型[牙合]垫治疗组比较髁突骨质明显改建,骨面平整光滑,骨赘减小( P <0.05 ),3组患者Fricton指数、疼痛度、最大开口度在治疗后3个月和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稳定型[牙合]垫+关节上腔注射治疗可促进已破坏髁突表面骨质改建,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牙合]垫治疗组和关节上腔注射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稳定型[] 透明质酸钠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