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方法在陕西泾阳南塬塬边斜坡稳定性区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玉华 雷祥义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4期47-50,56,共5页
结合野外调查,应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方法对泾阳南塬塬边斜坡各评价单元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将塬边斜坡进行了稳定性区划。
关键词 模糊信息优化处理 泾阳南塬 斜坡稳定性区划
下载PDF
浙江省某硅灰石矿不规则矿柱稳定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建军 刘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47-648,679,共3页
通过对某硅灰石矿大量不规则矿柱进行强度分析,利用安全系数等值线方法对矿柱稳定性作出区划,结果清晰、明了。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该法的正确性,该法对同类矿山矿柱的稳定性分析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不规则矿柱 稳定性区划 安全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稳定性区划--以新民镇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殷澜格 连海波 +3 位作者 刘强 王雁林 陈新建 高紫鑫 《陕西煤炭》 2021年第5期90-95,121,共7页
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稳定性区划,有助于决策者对稳定性不同的采煤沉陷区采取适宜的修复手段和利用方式。选取府谷县新民镇的13个煤矿作为评价样本,根据区域地质情况和煤矿开采特点选取9个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再利用属性识... 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稳定性区划,有助于决策者对稳定性不同的采煤沉陷区采取适宜的修复手段和利用方式。选取府谷县新民镇的13个煤矿作为评价样本,根据区域地质情况和煤矿开采特点选取9个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再利用属性识别模型对13个样本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稳定性差异将样本划分为3个等级,由低到高数量分别为9、4、0。采用的基于熵权法的属性识别模型能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能对多个评价因子逐条对比,使其发挥出最客观的作用;该方法可以根据区域地质特点和煤矿开采方式的不同而调整评价指标和其分级标准,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稳定性区划 熵权法 属性识别模型
下载PDF
滑坡稳定性综合区划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兴华 尚岳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9-674,共6页
滑坡的稳定性分区和影响因子分析是工程治理区划的关键问题。构建模糊聚类–灰色关联综合决策模型,可实现其稳定性综合区划研究。基于官家滑坡实际地质条件,进行稳定性模糊聚类分区,并结合详细地质调查分析和滑坡属性特征研究将其整体... 滑坡的稳定性分区和影响因子分析是工程治理区划的关键问题。构建模糊聚类–灰色关联综合决策模型,可实现其稳定性综合区划研究。基于官家滑坡实际地质条件,进行稳定性模糊聚类分区,并结合详细地质调查分析和滑坡属性特征研究将其整体分为深层易滑区和浅层坍塌区,即碎石土深层滑动区和含碎石黏土浅层滑坡及局部坍塌区;再对各区构建影响因子决策矩阵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判决各因子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易滑区主要影响因子是滑体重量、地下水、下滑推力,坍塌区主要影响因子是下滑推力,并且经工程治理评价证实综合决策模型对滑坡工程治理区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区划 模糊聚类 灰色关联 决策模型 工程治理评价
下载PDF
冲绳海槽中段海底灾害地质类型及海底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秀冬 李萍 +1 位作者 徐元芹 高珊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7,共9页
通过分析研究区各类综合调查数据,识别地质灾害类型,编制海底灾害地质图;建立由地震烈度区划指标、海底灾害地质类指标、海底地貌类指标、海底沉积物类型指标组成的评价因素集,建立与评价因素集匹配的评语集。运用模糊信息化及贴近度分... 通过分析研究区各类综合调查数据,识别地质灾害类型,编制海底灾害地质图;建立由地震烈度区划指标、海底灾害地质类指标、海底地貌类指标、海底沉积物类型指标组成的评价因素集,建立与评价因素集匹配的评语集。运用模糊信息化及贴近度分析等综合性方法获得评价因子对风险影响程度的隶属度值,以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间权重值。运用模糊数学原理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6′×6′为网格大小,对冲绳海槽中段及附近海域海底900个评价单元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及评价,并绘制了海底稳定性区划图。以期今后为该区资源的开发、防灾减灾等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灾害地质 评价因素 模糊评价 稳定性区划
下载PDF
“5.12”汶川M_S8.0大地震后关于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32
6
作者 谭成轩 孙叶 +3 位作者 吴树仁 韩金良 吴芳 孙炜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142-150,共9页
汶川大地震引起我们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新的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安全岛’理论、地质结构控制论、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理论、‘场’论以及其他理论和观点)和初步形成的系统化、层次化、定量化... 汶川大地震引起我们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新的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安全岛’理论、地质结构控制论、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理论、‘场’论以及其他理论和观点)和初步形成的系统化、层次化、定量化、智能化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技术,指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应向小区划和四维发展,为工程建设服务。最终编写、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规范,建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体系;编制、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划图(1∶400万),形成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国家平台,作为国土规划和工程安全建设的法制性依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稳定性 岩土体稳定性 地面稳定性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规范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