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立性高血压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
1
作者 王红 张彬 +4 位作者 董玉梅 马爱青 王松涛 孙涛 韩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4期2601-2605,共5页
目的:探讨直立性高血压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3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36例CHF病人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应用直立倾斜试验评估病人是否合并直立性高血... 目的:探讨直立性高血压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3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36例CHF病人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应用直立倾斜试验评估病人是否合并直立性高血压。所有病人均接受为期6个月的心脏功能康复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康复效果,将心脏功能康复治疗显效、有效视为康复良好,否则视为康复不良,分析直立性高血压对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130例病人中107例未合并直立性高血压(作为非合并组),23例合并直立性高血压(作为合并组),占比为17.69%;完成治疗后,47例治疗显效,65例治疗有效,均被评估为康复良好,其余18例为康复不良。合并组入院时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院时血清NT-proBNP、空腹血糖是CHF病人合并直立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合并组心脏功能康复不良比例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并组治疗后QT间期、校正的T波顶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Tp-Tec)、左室内径、左房内径、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点二列相关性检验,直立性高血压与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效果呈正相关(r=0.63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直立性高血压、空腹血糖和NT-proBNP均可增加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不良风险(P<0.05)。结论:直立性高血压对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有一定的影响,CHF合并直立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功能康复不良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直立性高血压 心脏功能康复
下载PDF
运动康复治疗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陈凌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49-0152,共4页
以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下文简称:心衰;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患者:102例;疾病:心衰;时间:2022.05-2023.05;分组 随机法,CG组-51例-常规康复治疗,YD组-51例-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不同干预方式效果。结果:①... 以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下文简称:心衰;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患者:102例;疾病:心衰;时间:2022.05-2023.05;分组 随机法,CG组-51例-常规康复治疗,YD组-51例-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不同干预方式效果。结果:①心肺运动试验,治疗后peak VO2、VO2AT以及最大运动功率、最大运动时间,均为YD组>CG组(t=3.942/5.303/2.569/3.627,P<0.05)。②超声心动图试验,治疗后YD组vsCG组,LAD、LVEDD更低,CI更高(t=2.270/2.202/2.653,P<0.05)。③生活质量,治疗后MLWHFQ总分YD组<CG组(t=5.240,P<0.05)。④6min步行试验,治疗后2组距离均增加,YD组>CG组(t=2.906,P<0.05)。结论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运动康复方式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心功能、生活质量等改善,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心功能
下载PDF
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春梅 郝红梅 +2 位作者 杨晓明 崔晓敬 司函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8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320例,其中急性...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320例,其中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失代偿组)108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稳定组)212例,比较两组血清PⅢNP、sST2等指标。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不良预后事件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117例和预后不良组203例,分析血清PⅢNP、sST2对患者不良预后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失代偿组的PⅢNP、sST2、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低于稳定组(t=14.621、8.065、23.958、10.497,P<0.05)。失代偿组及稳定组患者PⅢNP、sST2与心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收缩压、舒张压、NT-proBNP均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失代偿组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稳定组(χ^(2)=27.822,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PⅢNP、sST2、NT-proBNP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均明显更高,LVEF水平明显更低(t=8.426、5.905、15.105、9.201、10.348,P<0.05)。ROC曲线显示PⅢNP、sST2的AUC分别为0.810、0.785,敏感度分别为78.2%和77.5%,特异度分别为80.3%和67.3%。结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PⅢNP、sST2表达差异显著,PⅢNP、sST2对CHF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下载PDF
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杜雪凤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8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菏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 目的分析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菏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再住院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6MWT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MLHFQ问卷中情绪领域、躯体领域与其他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量,保障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当量 康复训练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敏 杨锋 +3 位作者 马娟 卢竞前 潘娅萍 张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6期978-982,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40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究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40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代谢当量概念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心率、体质指数(BMI)、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肺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率、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率、BMI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组6M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12个月两组6MWT较干预前增加,且观察组增加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功能分级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肺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峰值心率、代谢当量、峰值耗氧量(VO2peak)、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代谢当量 康复训练 心肺功能
下载PDF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短期和长期生物学变异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慧玲 杨自力 +3 位作者 王冰 张颖 刘雪雪 马永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短期和长期生物学变异。方法 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9月门诊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男女各10例。每个研究对...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短期和长期生物学变异。方法 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9月门诊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男女各10例。每个研究对象隔天同一时间采血一次,用于评估短期生物学变异;隔周同一时间采血一次,用于评估长期生物学变异。分别计算项目的个体内变异(CVI)、个体间变异(CVG)、个体指数(II)和参考变化值(RCV)。结果 健康人群NT-proBNP的总体短期CVI、CVG、RCV、II分别为32.55%、27.94%、92.21%、1.19,总体长期CVI、CVG、RCV、II分别为30.91%、25.52%、87.69%、1.24。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总体短期CVI、CVG、RCV、II分别为12.96%、66.22%、37.89%、0.21,总体长期CVI、CVG、RCV、II分别为13.41%、65.51%、39.29%、0.22。所有人群的短期和长期、男性和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个体内生物学变异较体检健康者小,个体间的变异相对较大。临床在评估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NT-proBNP两次检测结果是否有显著性病理改变时,使用参考值来判断的方法将不可取,更适合应用生物学变异计算的RCV来指导判断,推荐使用1.5倍RCV的值,即5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生物学变异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比索洛尔治疗稳定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周炯峰 陈海波 《现代医院》 2007年第6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稳定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随机分成比索洛尔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口服比索洛尔1.25~5.00mg/天,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左室舒...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稳定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随机分成比索洛尔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口服比索洛尔1.25~5.00mg/天,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比索洛尔治疗组2个月后气促症状明显改善、心率明显下降(p<0.05);4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p<0.05),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距离明显进一步改善(p<0.01);6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p<0.05)。安慰剂对照组治疗4月心率才显著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距离治疗6月明显改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随访有缩小,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比索洛尔治疗组因心衰再次入院、心血管死亡率、总死亡率复合终点明显减少(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稳定性心力衰竭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稳定性心力衰竭 疗效
下载PDF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春花 吴蓓君 +1 位作者 张娟 王世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状况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瑞典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调查表(uppsala sleep inventory-chronie heart failure,USI-CHF)和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item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120例慢性...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状况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瑞典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调查表(uppsala sleep inventory-chronie heart failure,USI-CHF)和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item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120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组)的睡眠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期选择60例与心力衰竭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方面相匹配的健康成人作对照(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P<0.05),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其生活质量在SF-36量表的所有8个项目中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尤以生理功能和躯体角色方面最为显著。结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予以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稳定性 睡眠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锦秀 《内科》 2019年第5期557-559,566,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峰值氧耗量(peak VO2)、无氧阈氧耗量(VO2AT)、最大运动功率、最大运动时间、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左房容积指数(LAVI)、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MLWHFQ)评分均显著降低,左室肌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的LAVI、MLWHFQ评分低于对照组,LVMI、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提高其运动耐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治疗 运动耐力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心脏运动康复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康福 凌红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5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正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脏运动康复治疗。观察比... 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正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脏运动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0、2、4、8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第0、2周,两组患者的LVEF、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观察组患者的LVEF分别为(57.0±4.0)%、(64.0±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3.0)%、(54.0±3.0)%, LVEDD分别为(57.61±1.52)、(54.46±0.62)mm,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7.82±1.04)、(64.66±0.5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LVEF水平,改善LVEDD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心脏运动康复 心功能
下载PDF
倍他乐克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佳佳 许秀燕 张丽进 《健康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111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倍他乐克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倍他乐克,51例)和联合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倍他乐克、瑞舒...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111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倍他乐克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倍他乐克,51例)和联合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倍他乐克、瑞舒伐他汀,60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炎性反应、左心室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BNP、NT-proBNP、LVESV、LVEDV、MMP-2、MMP-9降低,LVE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TC、IL-6、TNF-ɑ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倍他乐克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BNP、NT-proBNP、LVESV、LVEDV、MMP-2、MMP-9、TC、IL-6、TNF-ɑ水平降低,LVEF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倍他乐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9%)与联合组(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72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降低患者机体血脂水平、炎性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倍他乐克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云耀 黄世安 陈友莲 《巴楚医学》 202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例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分为仅进行无运动的心脏康复处方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基础心脏康复处方上复合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治疗的试验组,评估患者运动和静息状态下...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例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分为仅进行无运动的心脏康复处方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基础心脏康复处方上复合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治疗的试验组,评估患者运动和静息状态下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及平板运动试验的主要参数。结果:在运动状态下,试验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压乘积和最大ST段压低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运动时间、ST段压低1 mm时间、最大运动耐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静息室壁运动积分(WMS)和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分钟步行试验(6 MWT)评分升高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指导下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心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运动康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运动耐量
下载PDF
六分钟步行试验用于老年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意义探讨
13
作者 王晴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探讨将六分钟步行试验方案引入老年罹患稳定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中的意义。方法:在 2020年8月-2021年10月时间段内,对我院100例老年罹患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选取,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针对所纳入的50例,运用常规护理方案,后者所纳入... 探讨将六分钟步行试验方案引入老年罹患稳定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中的意义。方法:在 2020年8月-2021年10月时间段内,对我院100例老年罹患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选取,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针对所纳入的50例,运用常规护理方案,后者所纳入的50例,运用依托六分钟步行试验的护理方案。就两组心功能等级水平、生活质量测评分值、护理满意度水平加以比较。结果:在开展干预工作前,经对两组心功能等级、生活质量测评分值进行评测,无差异(P>0.05)。在开展干预工作后,观察组所评定出的心功能Ⅱ级患者达31例,明显比比对照组的19例更多(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Ⅲ级患者数量为21例,明显比对照组的29例更少(P<0.05)。观察组经对生活质量测评分值进行评定,为(42.05±5.77)分,相较对照组评定结果(31.22±4.37)呈更高显示(P<0.05)。观察组经对护理满意度展开评测,为92%,相较对照组72%呈更高显示(P<0.05)。结论:六分钟步行试验用于老年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意义重大,既可以强化疗效,也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分钟步行试验 老年患者 稳定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等级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双心护理与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14
作者 王瑞娟 刘倩影 王帆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8期3335-3338,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工作现状, 行心向护理与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联合干预, 分析该方式对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影响。方法借助统计软件将2019年1~12月期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治的300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 目的观察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工作现状, 行心向护理与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联合干预, 分析该方式对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影响。方法借助统计软件将2019年1~12月期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治的300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研究组接受行心向护理与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联合干预, 两组对比护理前后心功能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护理30 d后心功能指标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护理30 d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护理30 d后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护理30 d后生活质量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双心护理、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联合干预, 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 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平复情绪波动,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双心护理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12周间歇高强度和低强度训练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能力影响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吕云 崔海龙 +2 位作者 潘耀峰 南鹏 范雪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探讨12周间歇高强度和低强度训练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能力影响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实验选取30名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间歇高强度康复组、间歇低强度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名。康复组在进行运... 探讨12周间歇高强度和低强度训练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能力影响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实验选取30名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间歇高强度康复组、间歇低强度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名。康复组在进行运动康复训练12周,每周5天,每天40分钟;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40分钟中间歇高强度训练组交替进行4min高强度有氧运动(90%-95%peakVO2)和3min低强度有氧运动,间歇低强度训练组进行50%峰值运动负荷,运动/间歇时间比为30s/60s,测定两组患者12周前后血压、血压心率乘积、峰值心率、峰值代谢当量等。结果 间歇高强度组和间歇低强度组经过12周运动康复训练后收缩压、峰值心率、峰值代谢当量均较实验前显著性提高,RPE较实验前显著性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歇高强度组实验后与对照组实验后相比收缩压、峰值心率、峰值代谢当量、六分钟步行距离显著性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间歇高强度组比间歇低强度组更能提高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间歇高强度组和间歇低强度组、对照组相比经过12周运动康复训练后峰值心率、峰值代谢当量显著性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间歇高强度和间歇低强度组均能提升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能力,且间歇高强度组比间歇低强度组更能提高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高强度和低强度训练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运动能力
下载PDF
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运动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赵秀芝 巩立春 +1 位作者 张洁 李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4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运动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49)患者采取常规抗... 目的分析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运动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49)患者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与对症治疗,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运动。研究组(n=49)患者用药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心输出量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MWD(350.60±17.53)m长于对照组,MLHFQ评分(46.65±9.85)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运动能够有效促进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增强其运动耐量,保障生活质量,安全性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康复运动 代谢当量
原文传递
利心丸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老年稳定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云飞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2期3529-3533,共5页
目的探讨利心丸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治疗老年稳定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治疗的老年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15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76例)和治疗组(7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伊伐布... 目的探讨利心丸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治疗老年稳定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治疗的老年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15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76例)和治疗组(7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5 mg/次,2次/d,经两周治疗后,若静息心率持续大于60次/min,可增至7.5 mg/次,2次/d;若静息心率持续低于50次/min,可下调至2.5mg/次,2次/d;若心率为50~60次/min,则维持5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利心丸,9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2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6分钟步行距离(6WMT)、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GQOLI-74及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胱抑素C(Cys-C)、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水平和miR-423-5p。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58%和9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E均明显升高(P<0.05),LVESV、LVEDD和LVESD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WMT、SAQ积分和GQOLI-74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Cys-C、cTnT、miR-423-5p、sRAGE、ET-1、sVCAM-1、sICAM-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N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血清学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心丸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治疗老年稳定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提高患者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心丸 盐酸伊伐布雷定片 稳定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6 min步行距离 心肌肌钙蛋白T
原文传递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秀琴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接受抗阻运动心脏康复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接受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接受抗阻运动心脏康复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接受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每组47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6min步行距离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及储备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后6min步行距离及MLHF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可有效改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心脏康复
原文传递
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智艳 卢薇薇 +4 位作者 邵蕾 候倩倩 吴莉 罗静 王春丽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年第S02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究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的改善。方法以70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诶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35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视为参照组,35例患者添加心肺运动康复治疗,视为研究组,对比... 目的探究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的改善。方法以70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诶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35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视为参照组,35例患者添加心肺运动康复治疗,视为研究组,对比运动耐力、心肺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最大运动功率、峰值耗氧量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肌重量指数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护理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均更优,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疲劳自评量评分更优,P<0.05。结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者应用心肺运动康复治疗,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心肺运动康复治疗 心肺功能 运动耐力
原文传递
黄芪生脉饮联合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孝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生脉饮联合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F)伴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14例AF伴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行导管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生脉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观察黄芪生脉饮联合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F)伴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14例AF伴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行导管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生脉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试验(6M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1MP-1)、C反应蛋白(CRP)及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EF、6MT均高于对照组,LAD、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P-9、CRP、NT-proBNP均下降,TIMP-1升高,且观察组患者MMP-9、CRP、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TIMP-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生脉饮联合导管消融治疗AF伴CHF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地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促进基质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平衡状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廣芪生脉饮 导管消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