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载多框架陀螺稳定平台速度稳定环设计 被引量:50
1
作者 毕永利 刘洵 +1 位作者 葛文奇 李洁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8,共3页
针对多框架陀螺稳定平台中谐振频率较低和摇摆台摇摆换向时跟踪误差曲线上出现尖峰问 题,提出了一种串联平方滞后超前校正环节和非线性加速度补偿措施,设计了平台速度稳定环。在摇摆台按幅值为o5,周期为6s的正弦规律运动条件下,稳定精度... 针对多框架陀螺稳定平台中谐振频率较低和摇摆台摇摆换向时跟踪误差曲线上出现尖峰问 题,提出了一种串联平方滞后超前校正环节和非线性加速度补偿措施,设计了平台速度稳定环。在摇摆台按幅值为o5,周期为6s的正弦规律运动条件下,稳定精度为8.3,满足指标要求,表明该速度稳定环在实际中是很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稳定平台 速度稳定环 谐振频率 加速度补偿
下载PDF
稳定环在“动中通”伺服系统中应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贵民 黄建国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96,共3页
为了提高"动中通"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了伺服系统对扰动的响应,并且根据扰动的特点,设计了利用稳定环隔离扰动的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了利用稳定环克服扰动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引入稳定环... 为了提高"动中通"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了伺服系统对扰动的响应,并且根据扰动的特点,设计了利用稳定环隔离扰动的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了利用稳定环克服扰动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引入稳定环后,系统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减小了系统响应的振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为"动中通"伺服系统的改进提供了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中通 扰动 稳定环 仿真
下载PDF
正则地稳定环和模的稳定同构(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光天 储诚浩 朱敏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设R是一个含幺结合环 .如果任意两个稳定同构的有限生成投射R 模均是同构的 ,则称R是强Hermitian环 ;如果对任意正则元a ,b∈R且aR+bR =R ,均存在y∈R使得a+by可逆 ,则称R是正则地稳定环 .本文证明了环R是强Hermitian环 ,当且仅当对任... 设R是一个含幺结合环 .如果任意两个稳定同构的有限生成投射R 模均是同构的 ,则称R是强Hermitian环 ;如果对任意正则元a ,b∈R且aR+bR =R ,均存在y∈R使得a+by可逆 ,则称R是正则地稳定环 .本文证明了环R是强Hermitian环 ,当且仅当对任意自然数n有Mn(R)是正则地稳定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0群 模的稳定同构 内消去性 正则地稳定环
下载PDF
光电平台伺服系统稳定环结构谐振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2,共7页
结构谐振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限制机载光电平台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根据零极点配置原理,采用名义控制量进行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利用该自抗扰控制器补偿光电平台伺服系统稳定环的结构谐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它较好地抑... 结构谐振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限制机载光电平台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根据零极点配置原理,采用名义控制量进行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利用该自抗扰控制器补偿光电平台伺服系统稳定环的结构谐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它较好地抑制了结构谐振对伺服系统的影响,提高了光电平台稳定环的速度跟踪精度,并且对结构谐振传递函数中参数较大范围的变化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环 结构谐振 自抗扰控制器 伺服系统 光电平台
下载PDF
关于弱幺正则环和强稳定环
5
作者 肖光世 佟文廷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CAS 2004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在本文中我们引入了弱幺正则环的概念,证明这类环是幺正则环和半局部环的自然推广.另外,我们还证明了下面两个结果:(1)环R是弱幺正则的当且仅当Mn(R)(n≥1)是弱幺正则环;(2)假设R是一个环且使得R/J(R)是正则环.那么R是弱正则环... 在本文中我们引入了弱幺正则环的概念,证明这类环是幺正则环和半局部环的自然推广.另外,我们还证明了下面两个结果:(1)环R是弱幺正则的当且仅当Mn(R)(n≥1)是弱幺正则环;(2)假设R是一个环且使得R/J(R)是正则环.那么R是弱正则环当且仅当对任意ax+b=1存在v∈R和一个左可逆元u∈R使得au+bv=1以及当且仅当对任意x∈R存在一个左可逆元u∈R以及y∈J(R)使得x+y=xu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幺正则 稳定环 K1-群
下载PDF
关于适中稳定环
6
作者 陈焕艮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5-764,共10页
引入了一类新的稳定环——适中稳定环,证明了如果R是Artin本原因子的置换环,则R是适中稳定环当且仅当1_R=α+β,其中α,β∈U(R).如果R是适中稳定环,则K_1(R)≌(R)/(?)(R),这里(?)(R)是V(R)与U(R)′之间的适中子群.作为应用,计算了Arti... 引入了一类新的稳定环——适中稳定环,证明了如果R是Artin本原因子的置换环,则R是适中稳定环当且仅当1_R=α+β,其中α,β∈U(R).如果R是适中稳定环,则K_1(R)≌(R)/(?)(R),这里(?)(R)是V(R)与U(R)′之间的适中子群.作为应用,计算了Artin本原因子的置换环的K_1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中稳定环 置换 K1群
下载PDF
关于m-fold稳定环(英文)
7
作者 陈焕艮 《数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5-440,共6页
本文绘出了R为m-fold稳定环的若干充分必要条件,证明了整闭整环的Kronecker函数环为m-fold稳定环.进一步地,得到了左(右)拟DUO替换环为m-fold稳定环的条件.
关键词 fold稳定环 整闭整 Kronecker函数 拟DUO替换
下载PDF
两奇点外不同时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
8
作者 徐思林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CSCD 1997年第1期38-43,共6页
研究Ⅲ类方程在其两焦点附近的半稳定环不能同时存在的问题.首先利用半稳定环存在的必要条件建立一个积分等式。
关键词 Ⅲ类方程 稳定环 存在性 奇点 常微分方程
下载PDF
模的内幂消去性与正则幂稳定环
9
作者 宁群 《宿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正则幂稳定环的若干等价条件。证明了R-模A具有内幂消去性当且仅当A的自同态环是正则幂稳定环。
关键词 幂消去性 内幂消去性 正则幂稳定环
下载PDF
Poincare分支中半稳定环的存在问题
10
作者 王裕民 王锋 +1 位作者 杜星福 曾宪武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29-31,共3页
本文利用命题1所提供的方法,命题2所提供的判别式,举例说明,当判定函数具有二重正零点时,单参数扰功系统的半稳定环不一定存在.
关键词 稳定环 判定函数 命题 存在问题 扰动系统 单参数 零点 利用 判别式 方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BP算法的非线性稳定环辨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娄奥 姚敏立 袁丁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18,69,共5页
"动中通"伺服系统的稳定环因受齿隙摩擦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征。标准BP算法对非线性系统虽有较好的辨识效果,但存在网络收敛慢、过程振荡、泛化能力差等缺点。为弥补这些不足,提出了基于累积误差函数梯度的双... "动中通"伺服系统的稳定环因受齿隙摩擦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征。标准BP算法对非线性系统虽有较好的辨识效果,但存在网络收敛慢、过程振荡、泛化能力差等缺点。为弥补这些不足,提出了基于累积误差函数梯度的双学习步长的自适应BP算法,以加快收敛、减少振荡,并设置全局误差阈值控制训练次数,进一步提升泛化能力。通过在"动中通"平台上设计实验,验证了改进后算法在收敛性、辨识精度、泛化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可以得到非线性稳定环更精确的BP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非线性稳定环 BP神经网络 自适应步长
下载PDF
半稳定环的不存在性
12
作者 夏青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41-47,共7页
本文将半稳定环存在的必要条件加以变形,使之含有一个可供选择的任意常数。利用这个新的必要条件得到若干半稳定环不存在的判别法,其中包括在单个奇点外围不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在两个奇点外围不同时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以及在两个奇点... 本文将半稳定环存在的必要条件加以变形,使之含有一个可供选择的任意常数。利用这个新的必要条件得到若干半稳定环不存在的判别法,其中包括在单个奇点外围不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在两个奇点外围不同时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以及在两个奇点外围均不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系统(Ⅲ) 稳定环 不存在性
下载PDF
稳定环在发酵罐搅拌器上的应用
13
作者 朱鸿飚 叶勋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5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发酵罐 搅拌器 稳定环 应用 发酵设备
下载PDF
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环境
14
作者 范传真 《新长征》 1999年第6期27-28,共2页
经济建设是城区发展的中心工作,也是政法综治工作的中心任务。按照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区全委会的总体要求,我区要进一步巩固已有政法综治工作的优秀成果,并结合实际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为南关区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创... 经济建设是城区发展的中心工作,也是政法综治工作的中心任务。按照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区全委会的总体要求,我区要进一步巩固已有政法综治工作的优秀成果,并结合实际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为南关区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总结经验,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治工作 稳定环 经济建设服务 综合治理 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治安 政法机关 政法部门 经济发展 政法队伍
下载PDF
不同内植物修复单侧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有限元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成 张麟麒 +5 位作者 王冠 李文 段可 李忠 鲁晓波 卓乃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6-1341,共6页
背景:骨盆稳定性主要由骨盆后环决定及骶髂关节决定,车祸等高能量冲击带来的骨盆后环损伤及骶髂关节脱位病例逐年递增。手术治疗是最优方法,临床中存在多种内植物修复方式,但哪种治疗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最优仍有一定争议。目的:对比前... 背景:骨盆稳定性主要由骨盆后环决定及骶髂关节决定,车祸等高能量冲击带来的骨盆后环损伤及骶髂关节脱位病例逐年递增。手术治疗是最优方法,临床中存在多种内植物修复方式,但哪种治疗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最优仍有一定争议。目的:对比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3种内植物修复单侧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临床治疗及骨盆新型拉力钉研发提供参考。方法:①有限元仿真:利用Mimics、Wrap和SolidWorks分别建立正常骨盆、单侧后环损伤骨盆及其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修复模型,利用Ansys分析模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②生物力学实验:用15个完整骨盆标本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骨盆、单侧后环损伤骨盆及其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修复组,并用Instron E10000力学试验机进行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①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骨盆模型骶骨平均位移为0.174 mm,骶髂骨最大应力为10.51 MPa,应力分布均匀;单侧不稳定损伤骨盆模型骶骨平均位移最大,为0.267 mm,模型应力集中明显;3种修复模型骶骨平均位移都接近正常骨盆模型,拉力钉修复模型骶髂骨应力分布均匀;②力学实验结果显示,正常骨盆模型整体刚度为(226.38±4.18)N/mm,单侧不稳定损伤骨盆模型整体刚度最小为(130.02±2.19)N/mm,3种修复方式整体刚度和正常骨盆偏差都在±10%以内,修复效果明显;③仿真结果和力学实验结果相符;④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拉力钉修复模型的生物力学状态与正常骨盆最接近,该种方式最佳;前路双钢板修复刚度过大,应力遮挡效果更显著;后路桥接钢板修复不能解决正常侧软组织的代偿效果,存在缺陷;该研究可为临床手术提供优选依据;⑤骨盆新型拉力钉应从拉力钉的角度进行改良,保留拉力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附加其他优势性能,例如可用于骨质疏松骨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骨盆后损伤 内植物 拉力钉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基于初态激扰法的铁道车辆蛇行运动不稳定极限环求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虎 姚远 +1 位作者 陈相旺 李广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0-127,共8页
针对铁道车辆蛇行运动分岔图中不稳定极限环通过整车动力学仿真求解困难的问题,提出直接积分求解不稳定极限环的方法——初态激扰法。该方法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高速列车动力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对拟周期解进行动态加... 针对铁道车辆蛇行运动分岔图中不稳定极限环通过整车动力学仿真求解困难的问题,提出直接积分求解不稳定极限环的方法——初态激扰法。该方法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高速列车动力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对拟周期解进行动态加权调整后作为车辆系统主要部件的初始状态,在光滑轨道上时域积分获取刚体运动状态,在轮对横移幅值随运行速度变化的分岔图中绘制不稳定极限环及平衡点和稳定极限环,从而得到完整的车辆蛇行运动分岔图。以某高速列车为例,基于初态激扰法求解不同轮轨接触工况和抗蛇行减振器故障工况下蛇行运动分岔曲线。结果表明:新轮和磨耗轮工况的车辆蛇行运动分别对应Hopf亚临界分岔和超临界分岔行为,且磨耗轮工况下蛇行运动由亚临界分岔变为超临界分岔;不改变抗蛇行减振器阻尼仅减小卸荷力,对车辆Hopf分岔临界速度没有影响,但会降低车辆LPC (Limit Point Bifurcation of Circles)分岔临界速度并减小不稳定极限环的幅值,从而降低车辆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稳定极限 蛇行运动 分岔 初态激扰法 直接积分
下载PDF
经皮内固定支架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大蛟 裴济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固定支架(INFIX)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8-01-2021-12行INFIX治疗的18岁以上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类型、损伤严重... 目的探讨经皮内固定支架(INFIX)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8-01-2021-12行INFIX治疗的18岁以上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类型、损伤严重度评分、并发症和手术时间。取出经皮INFIX装置后对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评价爱荷华骨盆评分(IPS)。结果本组48例患者的IPS评分为82.7分(范围:55~100分)。其中,优18例(85~100分),良21例(70~84分),可7例(55~69分),差2例(55分)。优良率达81.3%。置入经皮INFIX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1例(22.9%),2例(4.2%)发生感染,5例(10.4%)发生异位骨化。结论经皮INFIX是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型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IX 骨盆前稳定型骨折 爱荷华骨盆评分
下载PDF
“肘关节稳定环”概念和重建原则的提出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观燚 李庆 +4 位作者 王强 校佰平 庄云强 马维虎 徐荣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1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提出“肘关节稳定环”概念并在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根据相应环的各个部分损伤进行重建,评价临床疗效。方法提出“肘关节稳定环”概念,将“肘关节稳定环”划分4个部分,并提出2个重建原则:“3/4”原则和“2个优先”原则。自2... 目的提出“肘关节稳定环”概念并在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根据相应环的各个部分损伤进行重建,评价临床疗效。方法提出“肘关节稳定环”概念,将“肘关节稳定环”划分4个部分,并提出2个重建原则:“3/4”原则和“2个优先”原则。自2009-07—2012—07诊治20例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包括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7例,经尺骨鹰嘴骨折脱位3例。手术重建目标为外侧环(外侧副韧带)、下侧环(又分为下外环桡骨头、下内环尺骨鹰嘴和近端冠状突骨折),内侧环(内侧副韧带)未予手术干预。结果术后X线片未见内固定失败和松动,未见肘关节不稳,术后骨折均于术后4个月愈合.未见骨折不愈合。出现异位骨化2例,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54-95分,平均80分,其中优5例,良10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75.0%。结论“肘关节稳定环”概念的提出及按照稳定环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效地固定重建对于复杂肘关节损伤的重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稳定环 肘关节 骨折 脱位 重建
原文传递
广义稳定Morita系统环(英文)
19
作者 陈焕艮 向跃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共4页
T为Morita系统(A,B,M,N,ψ,Ф)的Morita环.若A,B分别是关于理想I,J的广义稳定环,当Imψ■Rad(A)或者IMФ■Rad(B),则T是关于T(I,J)的广义稳定环.
关键词 Morita系统 广义稳定环 置换
下载PDF
直无限Exchange环上的稳定秩条件
20
作者 陈淼森 陈焕艮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17-221,共5页
如果R是广义稳定环,则对任意正整数n,M_n(R)也是广义稳定环。设R是广义稳定Exchange环,则对任意正则的A∈M_n(R),存在P,Q∈K(M_n(R)),使得PAQ是对角阵,特别地,设R是Exchange环,I是R的理想,如果R有稳定秩为1,那么每个I上的正则方阵可以... 如果R是广义稳定环,则对任意正整数n,M_n(R)也是广义稳定环。设R是广义稳定Exchange环,则对任意正则的A∈M_n(R),存在P,Q∈K(M_n(R)),使得PAQ是对角阵,特别地,设R是Exchange环,I是R的理想,如果R有稳定秩为1,那么每个I上的正则方阵可以对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无限Exchange 稳定 广义稳定环 EXCHANGE 结合 正则方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