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器旋转稳定技术在TLIF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峰 乔明甫 +1 位作者 邓云虎 李贝贝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5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融合器旋转稳定技术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3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所有患者采用TLIF术治疗,Cage融合器置入后... 目的探讨融合器旋转稳定技术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3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所有患者采用TLIF术治疗,Cage融合器置入后,采用融合器旋转稳定技术,术后随访(22.17±4.01)个月。记录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围术期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21.05±18.66)min,出血量(246.05±35.68)mL,住院天数(7.12±1.89)d;术中1例患者发生硬膜囊损伤,术后1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腰背部疼痛。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和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末次随访时均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P<0.05);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末次随访时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P<0.05);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优良率为97.14%,35例均骨性融合,其中Ⅰ级融合26例,Ⅱ级9例。结论融合器旋转稳定技术用于TLIF术治疗腰椎滑脱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升并维持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高,早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旋转稳定技术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不同数量的椎弓根螺钉对下腰椎融合术融合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董银平 张爱平 +2 位作者 汤善钧 陈鲁峰 何光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25,共2页
下腰痛是指第四腰椎至骶尾部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下腰痛的重要病因是下腰椎不稳。运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其中又以椎体间融合最符合生理要求。目前临床使用双侧四枚椎弓根螺钉配合一枚椎间融合器进... 下腰痛是指第四腰椎至骶尾部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下腰痛的重要病因是下腰椎不稳。运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其中又以椎体间融合最符合生理要求。目前临床使用双侧四枚椎弓根螺钉配合一枚椎间融合器进行融合固定的术式已日趋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不稳 融合稳定 脊柱融合
下载PDF
竹粉内部塑化/LDPE复合材料热融合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恩惠 孙丰文 张彰 《世界竹藤通讯》 2013年第2期7-11,共5页
采用氢氧化钠作润胀剂和催化剂,氯化苄为醚化剂对竹粉进行内部塑化改性。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了不同接枝率的塑化竹粉,并比较了相同温度、湿度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竹粉的质量吸湿率与极限吸湿率。结果表明,塑化竹粉吸湿率显著低于未处理... 采用氢氧化钠作润胀剂和催化剂,氯化苄为醚化剂对竹粉进行内部塑化改性。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了不同接枝率的塑化竹粉,并比较了相同温度、湿度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竹粉的质量吸湿率与极限吸湿率。结果表明,塑化竹粉吸湿率显著低于未处理竹粉,表现出很好的憎水性。当竹粉质量增重率为64.2%时,其吸湿质量增重率仅为4.84%,温度对竹粉质量吸湿率无显著性影响;将其分别与聚乙烯混合热压得到复合材料,SEL结果表明塑化竹粉与聚乙烯可形成良好的界面融合;塑化竹粉/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比未处理的复合材料高。当塑化竹粉添加量为30%时,拉伸强度提高23.83%,弯曲强度提高25.91%。塑化竹粉/聚乙烯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热融合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苄 苄基化竹粉 竹塑复合材料 界面相容 融合稳定
下载PDF
减压及非融合动态稳定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减压及非融合动态稳定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30例,采用腰后路有限减压、固定、非融合动态稳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 目的:探讨减压及非融合动态稳定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30例,采用腰后路有限减压、固定、非融合动态稳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95.89±26.72)min,术中出血量为(413.61±35.28)min、卧床时间为(3.51±1.28)d、住院时间为(19.78±3.27)d。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术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后路有限减压、固定、非融合动态稳定术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侧凸 椎管狭窄 腰后路有限减压 融合动态稳定
下载PDF
改良融合器旋转稳定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虞杰 龙亨国 +3 位作者 周成洪 谭军 刘玖行 熊小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期44-46,共3页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是指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峡部崩裂,患椎相对下位椎体向前滑移,使椎弓峡部连接错位,导致椎管内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出现以腰痛或下肢麻痹、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其两种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当前主...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是指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峡部崩裂,患椎相对下位椎体向前滑移,使椎弓峡部连接错位,导致椎管内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出现以腰痛或下肢麻痹、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其两种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当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为腰椎后路减压融合Cage植入内固定术。本研究对传统的Cage植入方式加以改良,并分析其改良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 CAGE 改良融合器旋转稳定
下载PDF
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李文贵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7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8月在怀化市通道县民族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退行性椎间盘病变所致的脊柱不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治疗,对患者手术... 目的观察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8月在怀化市通道县民族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退行性椎间盘病变所致的脊柱不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评分及X线片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患者差评高达60.00%,优评率仅为2.00%,但是手术后患者优评率高达68.00%,末出现差评患者。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椎间隙较手术前平均增高,滑脱的椎体较术前复位明显,患者手术前后X线片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对患者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考虑,能实现患者脊柱前后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 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 疗效
下载PDF
Coflex棘突间非融合弹性内固定术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单节段退行性变疗效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萌萌 唐海 +5 位作者 贾崇哲 贾璞 陈浩 包利 冯飞 李锦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9期34-36,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并比较Coflex棘突间非融合弹性内固定术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PLIF)治疗腰椎单节段退行性变的疗效。方法在Pub Me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目的系统评价并比较Coflex棘突间非融合弹性内固定术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PLIF)治疗腰椎单节段退行性变的疗效。方法在Pub Me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I)中检索Coflex手术和PLIF治疗腰椎单节段退行性变的对照研究,观察指标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表(ODI)评分、腰推节段活动度(ROM)评分。使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研究,包括613例患者,其中Coflex组274例、PLIF组3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组ODI评分(WMD=-0.01,95%CI:-0.43~0.41)、VAS评分(WMD=-0.11,95%CI:-0.23~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Coflex组ROM评分优于PLIF组(WMD=6.20,95%CI:5.81~6.60)。结论 Coflex棘突间非融合弹性内固定术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变疗效相当,但前者在腰椎活动度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LEX 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动态稳定 融合 融合 腰椎退行性病变 Meta分析
下载PDF
腰椎棘突间非融合动态稳定技术CoflexCoex与KMC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姚依村 梁伟国 +5 位作者 吴劲风 周子强 陈志光 叶韶晖 李锋生 叶冬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4-479,共6页
目的 比较棘突间稳定器KMC动力重建与Coflex植入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影像改变,评估KMC对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7月共收治33例符合选择标准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按随机双盲方法分为Co... 目的 比较棘突间稳定器KMC动力重建与Coflex植入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影像改变,评估KMC对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7月共收治33例符合选择标准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按随机双盲方法分为Coflex组(19例)和KMC组(14例),均为单节段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病变节段及疾病诊断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在腰椎X线片上测量并比较两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和宽度,测量手术节段和上一邻近节段活动度评估腰椎活动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均获随访,Coflex组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个月;KMC组12~26个月,平均17.9个月。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内固定物移位、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O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评分及末次随访时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除椎间隙前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椎间隙中高、椎间隙后高、椎间孔高度和宽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上一邻近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手术节段及上一邻近节段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棘突间稳定器KMC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融合动态稳定技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Coflex腰椎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手术护理
9
作者 宋良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270-2271,共2页
关键词 Coflex内固定 融合-动态稳定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伟华 杨述华 +1 位作者 杜靖远 Carstens Claus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评估半椎体切除和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34例经前后路联合半椎体切除并同时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脊柱融合术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患儿,随访术前、术后和最后一次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 目的评估半椎体切除和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34例经前后路联合半椎体切除并同时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脊柱融合术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患儿,随访术前、术后和最后一次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并记录脊柱侧弯及后凸的Cobb角。结果除1例因(T11-12)半椎体畸形术后因术后5个月椎弓根钉脱出、假关节形成、侧弯加重外,其余病例冠状面半椎体节段侧弯术前平均45.3°,术后14.9°,矫正67.1%;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13.5°,矫正70.2%;冠状面主侧弯术前平均47.6°,术后18.2°,矫正61.80A;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16.0°,矫正66.4%;矢状面半椎体节段术前有10.1°后凸畸形,术后恢复至正常生理曲度范围。手术后头侧和尾侧代偿弯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前后入路联合切除半椎体后,使用短节段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可满意地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弯,在骨骼成熟之前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预防脊柱的继发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先天性 脊柱稳定融合
原文传递
稳定表达Mcm6-GFP细胞株的建立
11
作者 李金龙 蔡于琛 +1 位作者 胡志明 高基民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61-464,共4页
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人Mcm6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成功构建了pEGFP-Mcm6真核表达质粒,酶切及DNA测序证实了构建质粒序列的正确性。脂质体介导转染Hela细胞后,荧光显微镜可检测到绿色荧光信号,通过G418筛选最终获得了稳定表... 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人Mcm6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成功构建了pEGFP-Mcm6真核表达质粒,酶切及DNA测序证实了构建质粒序列的正确性。脂质体介导转染Hela细胞后,荧光显微镜可检测到绿色荧光信号,通过G418筛选最终获得了稳定表达的细胞株,Western blot验证了稳定表达细胞株中Mcm6-GFP融合蛋白的表达。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Mcm6-GFP融合蛋白的细胞株,为动态观察Mcm6细胞定位的变化,进一步研究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分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6 GFP 融合蛋白:稳定表达
原文传递
群众路线视域下推进基层开放式党建工作的思考
12
作者 何剑筠 《各界》 2019年第24期7-7,共1页
在推进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以研究开放式党建工作为重点,通过群众路线以及协商民主制度的稳定融合,推进党的建设呈开放式发展,创建党建新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 开放式党建 群众路线 协商民主 稳定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