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道气稳定重力驱油藏筛选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施小荣 蒋雪峰 +3 位作者 陈凤 吕世瑶 何乃祥 刘灵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98,共6页
利用烟道气进行稳定重力驱在国外油田开发试验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新疆油田在稠油热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烟道气,在气源附近存在大量高倾角、厚层块状油藏,如果这些油藏可以进行烟道气稳定重力驱,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还将减... 利用烟道气进行稳定重力驱在国外油田开发试验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新疆油田在稠油热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烟道气,在气源附近存在大量高倾角、厚层块状油藏,如果这些油藏可以进行烟道气稳定重力驱,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还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为此,通过详细分析国外气体辅助稳定重力驱现场实例,总结了气体辅助稳定重力驱技术的应用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油田的资源现状,以具有可操作性为原则,按必要性和重要性分级确定烟道气稳定重力驱油藏筛选评价指标及标准,建立油藏筛选评价方法,并通过11个油藏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利用所建方法,对照油藏筛选标准,从气源和井况条件及地质条件方面论证新疆油田红153油藏开展烟道气稳定重力驱的可行性,最终计算烟道气稳定重力驱油藏筛选指数为9.39,说明该区块实施烟道气稳定重力驱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新疆油田分公司于2017年12月在红153油藏顶部开展了注气试验,注气井临井产油量由9.5t/d提高至20.3t/d,效果明显,证实了油藏筛选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 稳定重力驱 油藏筛选评价方法 新疆油田 红153油藏
下载PDF
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技术有效应用探讨 被引量:32
2
作者 梁淑贤 周炜 张建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92,共7页
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是所有注气非混相驱中提高采收率幅度最高的最新开发方式,对影响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关键因素及应用到国内油田现场需考虑的因素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认为,气油界面稳定性是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地... 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是所有注气非混相驱中提高采收率幅度最高的最新开发方式,对影响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关键因素及应用到国内油田现场需考虑的因素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认为,气油界面稳定性是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地质因素的地层倾角、储层非均质性(韵律性、隔夹层、高角度裂缝等)和开发因素的临界注气速度、区域注采比是影响气油界面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通过量化由于特殊的生产工作方式造成的初期产量阶段损失,为油田现场选择最佳实施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时机提供可靠依据,并以中国西部某油藏为例,提出"注采兼顾、分区控压限产"的注气采油新开发技术政策,为国内其他类似油藏实施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技术提供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 气油界面 临界注气速度 区域注采比 次生气顶
下载PDF
重力稳定气驱判别模型和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任韶然 刘延民 +4 位作者 张亮 崔国栋 宫智武 王延永 韩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66,共8页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储层倾角、注入速率和原油黏度等因素对重力稳定注气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根据注采数据和管内残余油砂分布,分析其提高采收率原理。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简易量化的顶部注气重力稳定判别模型NGAGI,综合考虑储层倾角、渗透...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储层倾角、注入速率和原油黏度等因素对重力稳定注气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根据注采数据和管内残余油砂分布,分析其提高采收率原理。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简易量化的顶部注气重力稳定判别模型NGAGI,综合考虑储层倾角、渗透率、驱替液与被驱替液密度差异、原油黏度和注气速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地层倾角、减小注气速率和降低原油黏度,可延长重力稳定高效驱油时间,提高采收率,气驱后管内残余油砂分布显示,排除端部效应导致模型两端效果不好,模型中部重力稳定气驱后残余油饱和度低于10%;当NGAGI>1时,可实现重力稳定气驱模式,并通过室内和矿场试验验证,可有效评价重力稳定气驱前缘稳定性,为油田矿场应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稳定 理论判别模型 室内试验 影响因素 提高油效率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明 王强 +2 位作者 马德胜 刘朝霞 刘皖露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4-498,共5页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顶部油层剩余油难以动用,而聚驱后的主导技术尚无明确方法。在原油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油藏顶部注气、底部三元复合驱的思路。针对大庆聚合物驱后区块,进行了不同驱替方式的预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顶部油层剩余油难以动用,而聚驱后的主导技术尚无明确方法。在原油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油藏顶部注气、底部三元复合驱的思路。针对大庆聚合物驱后区块,进行了不同驱替方式的预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效果最好,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了13.53%。对比不同驱替方式的顶部油层剩余油饱和度,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能够将顶部低渗透油层有效动用,剩余油大幅减少。分析不同时间点的纵向剩余油饱和度分布,顶部注气后利用纵向压差驱替剩余油向下运移,底部实施三元复合驱利用平面压差驱替剩余油,实现了立体驱替。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技术为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注气稳定重力复合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苏北盆地江苏油田CO_(2)驱油技术进展及应用
5
作者 唐建东 王智林 葛政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F0002,共9页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CO_(2)驱油埋存是其重要内容。苏北盆地江苏油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开展CO_(2)驱油技术攻关及多种类型矿场试验,形成了以重力稳定驱、驱吐...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CO_(2)驱油埋存是其重要内容。苏北盆地江苏油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开展CO_(2)驱油技术攻关及多种类型矿场试验,形成了以重力稳定驱、驱吐协同等为特点的复杂断块油藏CO_(2)驱油的4种差异化模式,成功开展了花26断块“仿水平井”重力稳定驱等技术先导试验,建成了10×10^(4) t的复杂断块油藏CCUS示范工程。江苏油田累计注入液碳量30.34×10^(4) t,累计增油量9.83×10^(4) t,实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技术研究及试验可为其他复杂断块油藏的CO_(2)驱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CO_(2)油模式 重力稳定 提高采收率 CO_(2)封存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CO2重力稳定驱油藏优选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元龙 赵淑霞 +1 位作者 何应付 王锐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1-765,共5页
江苏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水驱后如何提高油藏采收率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CO2重力稳定驱是CO2非混相驱中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断块油藏采收率的驱替方式,其实施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目标油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引入响应面试验设计和... 江苏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水驱后如何提高油藏采收率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CO2重力稳定驱是CO2非混相驱中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断块油藏采收率的驱替方式,其实施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目标油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引入响应面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考虑了油藏的渗透率、倾角、渗透率级差、原油黏度、油层厚度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以换油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了CO2重力稳定驱响应面模型,并研究了各参数对CO2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较大、原油黏度较高的油藏,实施CO2重力稳定驱的效果较差;倾角较大、渗透率较高、厚度较大的油藏,实施CO2重力稳定驱的效果较好。根据油藏地质参数计算换油率,基于换油率的高低对目标油藏进行排序,为优选实施CO2重力稳定驱油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重力稳定 临界速度 响应面 油藏优选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注气重力辅助稳定驱替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米洪刚 雷霄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1,共4页
涠12-1油田涠四段油藏注采井网不完善,并且在钻完井过程中由于储层受到严重污染,注水较晚,最终导致涠四段油藏地层压力下降,开发效果不好。为改善该油藏开发效果,试图进行注气开发,为确定油藏注气开发的效果,结合油藏的地质油藏特点,综... 涠12-1油田涠四段油藏注采井网不完善,并且在钻完井过程中由于储层受到严重污染,注水较晚,最终导致涠四段油藏地层压力下降,开发效果不好。为改善该油藏开发效果,试图进行注气开发,为确定油藏注气开发的效果,结合油藏的地质油藏特点,综合运用带倾角的长岩心注气重力稳定驱、带倾角的注采井组二维均质剖面模型、层状剖面模型以及韵律剖面模型,并采用注气驱机理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注气驱替机理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涠洲12-1油田中块涠四段注气非混相驱油的主要机理为重力分异辅助作用,储层非均质性、油气毛管压力和注入气黏度变化对注气驱油的采收率影响较小。采油速度不超过5%,注气近混相驱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下倾气驱油界面,且比注水开发将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气机理 近混相 重力辅助稳定 井组剖面模型
下载PDF
非混相重力稳定驱改善巨厚变质岩潜山油藏开发效果浅析
8
作者 梁飞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年第13期100-101,共2页
注气是补充油气藏地层能量、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方法,而注气方式是注气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注气方式,即与油藏立体开发相适应的、在油藏顶部注气的同时,配合以油藏中下部位的立体注气方式。这种注气方式既可以发挥... 注气是补充油气藏地层能量、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方法,而注气方式是注气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注气方式,即与油藏立体开发相适应的、在油藏顶部注气的同时,配合以油藏中下部位的立体注气方式。这种注气方式既可以发挥顶部注气重力稳定驱作用、又可以有效利用水淹井,自然形成连续微小气水段塞驱,及时补充地层能量,减弱水淹储层基质的水封,增强气体对微细孔缝渗析,提高微观波及系数,抑制含水上升,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立体注气方式得到了物模、数模的验证,兴古7潜山先导试验已经取得增油、增压和降低含水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 注气方式 巨厚油藏 潜山 重力稳定 水淹井
原文传递
顶部注气油藏定量评价筛选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超 李彦兰 +1 位作者 韩洁 许晓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8-946,共9页
为筛选适宜采用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提高采收率的高含水油藏,基于大量成功区块的统计样本,借鉴权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灰色关联、试验设计、响应曲面法等数理统计理论,并引入无因次数群对因素进行组合,从而给出了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 为筛选适宜采用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提高采收率的高含水油藏,基于大量成功区块的统计样本,借鉴权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灰色关联、试验设计、响应曲面法等数理统计理论,并引入无因次数群对因素进行组合,从而给出了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筛选标准、适宜区域和敏感因素最优范围3个定量化判断依据,建立了考虑因素更全面、结果应用更直观、可信度更强的定量化高含水老油田顶部注气评价筛选方法。通过实际计算结果表明:顶部注气筛选标准为适宜度权重大于0.59;正韵律地层存在2个顶部注气适宜区域(第一适宜区域为变异系数小于0.75,无因次数群N。小于4802;第二适宜区域为变异系数小于0.75,无因次数群N。大于28215);润湿指数范围为0.5~O.6、变异系数小于0.75、地层倾角大于13°的正韵律厚层油藏更适合采用顶部注气开发。该方法在冀东油田高5断块的应用表明,该断块在高含水后期采用顶部注气提高采收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 筛选方法 灰色关联 试验设计 响应曲面法 无因次数群
下载PDF
双229—洼111区块深层特低渗强水敏油藏开发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栋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4-470,共7页
双229—洼111区块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大,但品位低,新井投产后产量低且递减快,经济效益差,难以实现储量快速动用与大规模建产。按照整体部署、分批实施的开发原则,优选储集层稳定区域开辟效益建产试验区。针对储集层埋藏深、物性差、... 双229—洼111区块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大,但品位低,新井投产后产量低且递减快,经济效益差,难以实现储量快速动用与大规模建产。按照整体部署、分批实施的开发原则,优选储集层稳定区域开辟效益建产试验区。针对储集层埋藏深、物性差、倾角高的特点,利用控制变量法,采取分组类比的方式,将室内可行性研究与矿场实践结合,分别就储集层改造和能量补充方面开展探索。结果表明,与不压裂、常规压裂、常规分层压裂和高液量压裂相比,分簇缝网压裂投产效果较好,而直井大排量低砂比压裂可进一步提高投产初期产量;相比水驱,顶部注天然气近混相重力辅助稳定驱可提高采收率6%,可作为研究区最有效的补能方式。通过分簇缝网压裂提高油井初期产量,利用注天然气近混相重力辅助稳定驱有效控制产量递减,可实现该区块低品位储量的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特低渗油藏 强水敏 分簇缝网压裂 天然气 重力辅助稳定 开发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