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研究诱发电位(ABR)、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与鼓室声导抗测试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儿童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集的80例疑似听力受损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目的:分析研究诱发电位(ABR)、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与鼓室声导抗测试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儿童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集的80例疑似听力受损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婴幼儿。给予观察组婴幼儿实施ABR、ASSR与鼓室声导抗测试,给予对照组婴幼儿实施ABR检测。对比两组婴幼儿的异常率、家庭检测满意度和观察组不同听力受损程度婴幼儿ABR阈值与ASSR阈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婴幼儿的异常率为60.00%,家属检测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婴幼儿的异常率为82.50%,家属检测满意度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轻度、中度听力受损程度婴幼儿ASSR反应阈值在0.5 k Hz时,与ABR的反应阈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使用ABR、ASSR与鼓室声导抗测试,检查范围更全面,且鼓室声导抗测试无创伤,可保障婴幼儿的检测安全性,婴幼儿家属满意度高。展开更多
目的:明确21例(42耳)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未引出的低月龄儿的听觉稳态诱发电位(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Hz-AERP)的引出率。方法...目的:明确21例(42耳)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未引出的低月龄儿的听觉稳态诱发电位(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Hz-AERP)的引出率。方法:选取听力复筛未通过、诊断型中耳分析仪1000Hz鼓室声导抗正常、ABR未引出的低月龄婴儿21例(42耳),进一步检测ASSR及40Hz-AERP。结果:ASSR在500、1000、2000、4000 Hz引出率分别为45.29%、61.90%、66.67%、80.95%。40Hz-AERP(500Hz)的引出率为52.38%。结论:ASSR及40Hz-AERP检查可以弥补ABR未引出的低月龄听力损失儿听力评估的不足。展开更多
目的客观评估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听力,并分析其可能的致聋遗传病因。方法对广州某聋校206例(412耳)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行纯音听阈、声导抗、睡眠状态下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听觉多频稳态(ASSR)阈值测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国人热...目的客观评估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听力,并分析其可能的致聋遗传病因。方法对广州某聋校206例(412耳)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行纯音听阈、声导抗、睡眠状态下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听觉多频稳态(ASSR)阈值测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国人热点变异基因GJB2、GJB3、SLC26A4、Mt-RNR1检测,结合病史和客观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听力学:纯音听阈检测示被试均为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声导抗双耳均为A型图;仅18例(32耳)反应阈值为90 dB nHL,其余均未引出分化明显的各波形;ASSR在0.5,1,2,4 kHz频率处的阈值与同频率纯音听阈测定(pure tone threshold andiometry,ptA)阈值比较,不同性别、左右耳均呈线性正相关;(2)基因型:携带GJB2致聋基因者16例;携带SLC26A4致聋基因者25例,携带Mt--RNR1致聋基因m.1555A>G者1例。携带耳聋热点基因与基因芯片没有检测出热点基因患者的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例数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纯合变异与杂合变异患者的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听力学检查与基因筛查能够迅速、客观、可靠的评估非综征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情况与可能病因。GJB2、SLC26A4仍是此聋校的常见致聋基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研究诱发电位(ABR)、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与鼓室声导抗测试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儿童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集的80例疑似听力受损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婴幼儿。给予观察组婴幼儿实施ABR、ASSR与鼓室声导抗测试,给予对照组婴幼儿实施ABR检测。对比两组婴幼儿的异常率、家庭检测满意度和观察组不同听力受损程度婴幼儿ABR阈值与ASSR阈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婴幼儿的异常率为60.00%,家属检测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婴幼儿的异常率为82.50%,家属检测满意度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轻度、中度听力受损程度婴幼儿ASSR反应阈值在0.5 k Hz时,与ABR的反应阈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使用ABR、ASSR与鼓室声导抗测试,检查范围更全面,且鼓室声导抗测试无创伤,可保障婴幼儿的检测安全性,婴幼儿家属满意度高。
文摘目的客观评估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听力,并分析其可能的致聋遗传病因。方法对广州某聋校206例(412耳)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行纯音听阈、声导抗、睡眠状态下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听觉多频稳态(ASSR)阈值测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国人热点变异基因GJB2、GJB3、SLC26A4、Mt-RNR1检测,结合病史和客观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听力学:纯音听阈检测示被试均为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声导抗双耳均为A型图;仅18例(32耳)反应阈值为90 dB nHL,其余均未引出分化明显的各波形;ASSR在0.5,1,2,4 kHz频率处的阈值与同频率纯音听阈测定(pure tone threshold andiometry,ptA)阈值比较,不同性别、左右耳均呈线性正相关;(2)基因型:携带GJB2致聋基因者16例;携带SLC26A4致聋基因者25例,携带Mt--RNR1致聋基因m.1555A>G者1例。携带耳聋热点基因与基因芯片没有检测出热点基因患者的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例数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纯合变异与杂合变异患者的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听力学检查与基因筛查能够迅速、客观、可靠的评估非综征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情况与可能病因。GJB2、SLC26A4仍是此聋校的常见致聋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