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流动性交融:南岭走廊红瑶稻作技艺习得的历史记忆
被引量:
9
1
作者
冯智明
陈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101,共10页
瑶族历史上从事刀耕火种,红瑶是其中少有的较早掌握稻作农耕的支系,创造了丰富立体的稻作叙事,其中蕴含着稻作技艺习得和传承的历史记忆。红瑶在沿南岭走廊“过山”而“不抛江”的迁徙过程中,经由与汉、壮、侗等稻作民族的互动习得稻作...
瑶族历史上从事刀耕火种,红瑶是其中少有的较早掌握稻作农耕的支系,创造了丰富立体的稻作叙事,其中蕴含着稻作技艺习得和传承的历史记忆。红瑶在沿南岭走廊“过山”而“不抛江”的迁徙过程中,经由与汉、壮、侗等稻作民族的互动习得稻作技艺;通过成功试种粳稻糯稻等生产实践开田建村立寨;并发展出识山用水的生态智慧,在祖辈从元明时期以来对高山梯田的开垦与维护中形成形态成熟的稻作农耕系统。稻作成为多民族的交流媒介和共享的技术经验,南岭走廊以水为纽带建构了“流动性”的区域文化共生交融结构,这一被忽视的地方性特征的提炼显现,有助于更深入认识各民族共创南岭走廊区域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风脉和变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瑶
流动性
民族交融
稻作习得
历史记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性交融:南岭走廊红瑶稻作技艺习得的历史记忆
被引量:
9
1
作者
冯智明
陈曦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10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南岭走廊少数民族梅山教经籍搜集、整理与研究”(20VJXG027)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创新团队项目(GXTD202001)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XYCBR2020008)。
文摘
瑶族历史上从事刀耕火种,红瑶是其中少有的较早掌握稻作农耕的支系,创造了丰富立体的稻作叙事,其中蕴含着稻作技艺习得和传承的历史记忆。红瑶在沿南岭走廊“过山”而“不抛江”的迁徙过程中,经由与汉、壮、侗等稻作民族的互动习得稻作技艺;通过成功试种粳稻糯稻等生产实践开田建村立寨;并发展出识山用水的生态智慧,在祖辈从元明时期以来对高山梯田的开垦与维护中形成形态成熟的稻作农耕系统。稻作成为多民族的交流媒介和共享的技术经验,南岭走廊以水为纽带建构了“流动性”的区域文化共生交融结构,这一被忽视的地方性特征的提炼显现,有助于更深入认识各民族共创南岭走廊区域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风脉和变迁进程。
关键词
红瑶
流动性
民族交融
稻作习得
历史记忆
Keywords
the Red Yao
fluidity
ethnic fusion
acquisition of rice-growing techniques
historical memory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流动性交融:南岭走廊红瑶稻作技艺习得的历史记忆
冯智明
陈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