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唐间北方农业技术的南传及在江南地区的本土化发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宏斌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5,共8页
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率先成熟于秦汉时期,是以北方旱作农业为基础所形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汉唐间,伴随中央政权对江南地区的次第开发,传统农业技术的诸多元素也源源进入江南地区,催生了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对江南地...
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率先成熟于秦汉时期,是以北方旱作农业为基础所形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汉唐间,伴随中央政权对江南地区的次第开发,传统农业技术的诸多元素也源源进入江南地区,催生了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对江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我们亦不难发现,源自于北方地区的传统农业技术不是立竿见影地在江南地区产生普遍影响,而是存在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至唐代,这一过程大体完成,因此也最终引发了江南经济的真正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农业
经济史
旱
作
农业
技术
体系
本土化
稻
作
农业
技术
体系
原文传递
太湖流域史前植物性食物资源初探--以朱墓村等遗址为例
2
作者
邱振威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7,共15页
植物性食物的生产是一种人类重要行为模式,与整个史前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太湖流域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考古遗址的孢粉、植硅体和大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分析,形成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全新世以前,该区域很可能有野生稻分布...
植物性食物的生产是一种人类重要行为模式,与整个史前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太湖流域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考古遗址的孢粉、植硅体和大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分析,形成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全新世以前,该区域很可能有野生稻分布;稻作农业发生、发展于全新世大暖期(7900-4400 BP);距今7000年前,水稻在太湖流域即以驯化稻形式存在;马家浜文化以后水稻栽培技术取得明显进步。第二,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时期,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体系渐趋完善,水稻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植物性食物的种类多样化。第三,植物性食物资源组合复杂化,既有谷物类的水稻,也有瓜果类的甜瓜、菱属等和可能作为蔬菜类的食物;植物性食物资源分布呈现区域一致性,又不乏地方性差异。第四,史前太湖流域在波动的环境体系中,稻作农业体系和考古学文化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新石器时代
稻作农业体系
植被历史
考古学文化变迁
原文传递
题名
汉唐间北方农业技术的南传及在江南地区的本土化发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宏斌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5,共8页
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秦汉时期区域开发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历史时期农业科技文化的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
文摘
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率先成熟于秦汉时期,是以北方旱作农业为基础所形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汉唐间,伴随中央政权对江南地区的次第开发,传统农业技术的诸多元素也源源进入江南地区,催生了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对江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我们亦不难发现,源自于北方地区的传统农业技术不是立竿见影地在江南地区产生普遍影响,而是存在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至唐代,这一过程大体完成,因此也最终引发了江南经济的真正的繁荣。
关键词
汉唐时期
农业
经济史
旱
作
农业
技术
体系
本土化
稻
作
农业
技术
体系
Keywords
from Han Dynasty to Tang Dynasty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dry farming techniques system
indigenization
rice farming techniques system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太湖流域史前植物性食物资源初探--以朱墓村等遗址为例
2
作者
邱振威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处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7,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坝上草原全新世早期的旱作农业与人类适应:以兴隆遗址为例”(42107470)。
文摘
植物性食物的生产是一种人类重要行为模式,与整个史前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太湖流域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考古遗址的孢粉、植硅体和大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分析,形成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全新世以前,该区域很可能有野生稻分布;稻作农业发生、发展于全新世大暖期(7900-4400 BP);距今7000年前,水稻在太湖流域即以驯化稻形式存在;马家浜文化以后水稻栽培技术取得明显进步。第二,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时期,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体系渐趋完善,水稻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植物性食物的种类多样化。第三,植物性食物资源组合复杂化,既有谷物类的水稻,也有瓜果类的甜瓜、菱属等和可能作为蔬菜类的食物;植物性食物资源分布呈现区域一致性,又不乏地方性差异。第四,史前太湖流域在波动的环境体系中,稻作农业体系和考古学文化相互促进。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新石器时代
稻作农业体系
植被历史
考古学文化变迁
Keywords
the Taihu(Lake)Basin
Neolithic
rice-based agricultural system
vegetation history
changes ofarchaeological cultures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唐间北方农业技术的南传及在江南地区的本土化发展
朱宏斌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原文传递
2
太湖流域史前植物性食物资源初探--以朱墓村等遗址为例
邱振威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