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壮族稻作农业史》的研究方法及其他 被引量:1
1
作者 雷学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7-121,共5页
关键词 稻作农业史 研究方法 壮族文化 方式 原始农业 文化 中国农业 比较研究 民族地区 南方少数民族
下载PDF
《壮族稻作农业史》序 被引量:1
2
作者 游修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34-135,共2页
《壮族稻作农业史》序●游修龄/著关于中国和亚洲稻作的起源问题,开始的观点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是中国稻作的起源中心,继之有长江中下游是中国稻作起源的中心说。就稻作本身而言,有主张太湖流域出土的稻谷是籼粳尚未分化的混合体,... 《壮族稻作农业史》序●游修龄/著关于中国和亚洲稻作的起源问题,开始的观点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是中国稻作的起源中心,继之有长江中下游是中国稻作起源的中心说。就稻作本身而言,有主张太湖流域出土的稻谷是籼粳尚未分化的混合体,随着水稻的传播而逐渐分化为籼和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农业史 长江中下游 起源 壮族地区 起源说 崖壁画 西南少数民族 起源中心 考古发掘 语言
下载PDF
壮族“那”文化研究的开新之作──评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其旭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22-325,311,共5页
壮族“那”文化研究的开新之作──评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广西社会科学院潘其旭所谓“那”文化,即稻作文化。打开亚洲地图我们会看到,在珠江水系流经的地带,分布着许多冠以“那”(或“纳”)字的地名,其中又以桂西的左江、右... 壮族“那”文化研究的开新之作──评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广西社会科学院潘其旭所谓“那”文化,即稻作文化。打开亚洲地图我们会看到,在珠江水系流经的地带,分布着许多冠以“那”(或“纳”)字的地名,其中又以桂西的左江、右江和邕江沿岸最为密集。这类地名亦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农业史 壮族地区 农业起源 “那”文化 文化研究 栽培 文化 长江中下游 普通野生 古越语
下载PDF
一部开拓壮学研究新领域的学术著作——读《壮族稻作农业史》
4
作者 廖国一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116-117,共2页
最近,读了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先生的新作《壮族稻作农业史》。这部30万言、分上下两篇共13章的著作,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由浙江农业大学教授、著名农业史专家游修龄先生和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广西籍教授梁庭望先生分别... 最近,读了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先生的新作《壮族稻作农业史》。这部30万言、分上下两篇共13章的著作,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由浙江农业大学教授、著名农业史专家游修龄先生和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广西籍教授梁庭望先生分别作序,给予很高评价。我认为,此书是近年来稻作农业史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壮学研究的重要学术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农业史 农业起源 研究新领域 壮族地区 学术著 农业科技 壮学研究 野生 广西地区 学术专著
下载PDF
关于壮族稻作农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覃乃昌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58-61,共4页
本文认为壮族是一个古老的稻作民族,稻作农业在壮族历史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壮族稻作农业史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 壮族 稻作农业史 研究
下载PDF
明清时期广西对水稻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明清时期广西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二 被引量:2
6
作者 覃乃昌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7-34,共8页
明清时期广西对水稻品种已有比较科学的粘、粳、糯和早稻、中稻、晚稻等类型的划分,并有240多种水稻品种名称。在对水稻优良品种的选择、保持和引进,对不同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生长期、播种期、收获期的认识和利用,对优质稻种的开发... 明清时期广西对水稻品种已有比较科学的粘、粳、糯和早稻、中稻、晚稻等类型的划分,并有240多种水稻品种名称。在对水稻优良品种的选择、保持和引进,对不同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生长期、播种期、收获期的认识和利用,对优质稻种的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品种资源 稻作农业史 开发和利用 《广西通志》 占城 生理特性 品种类型 品种名称
下载PDF
明清时期广西的“谷米外运”──明清时期广西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五 被引量:1
7
作者 章乃昌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42,共5页
明清时期出现了广西大量稻谷运销广东的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广西稻作农业的发展,稻谷产量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一部分人弃农从商,而农业中由于利益的驱使,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粮食种植根对减少,加... 明清时期出现了广西大量稻谷运销广东的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广西稻作农业的发展,稻谷产量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一部分人弃农从商,而农业中由于利益的驱使,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粮食种植根对减少,加上大量外来人口涌进广东,“游食者众”,造成广东自身稻米供应不足。“谷米外运”并不表明广西稻谷大量过剩,因为事实上仍有许多人民群众过着贫困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稻作农业史 广西 谷米 谷产量 粮食产量 广东商人 谷生产 明末清初 太平天国
下载PDF
明清时期广西的粮食种植结构──明清时期广西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三
8
作者 覃乃昌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19,共6页
明清时期玉米的传入引起广西粮食种植结构的重新组合,但水稻在广西粮食种植中的主要地位并没有改变。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是由广西的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它的形成对广西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粮食种植结构 《广西通志》 稻作农业史 小麦种植 镇安府 玉米 两熟制 粮食结构
下载PDF
唐宋至明清时期广西的屯田──明清时期广西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一
9
作者 覃乃昌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4-92,共9页
本文论述了唐宋至明清时期广西屯田的兴起、发展和衰落,封建统治阶级在广西长期实施屯田开垦的原因及其对广西农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广西地区 屯田 稻作农业史 耕地面积 农民起义 少数民族 民族起义 《广西通志》 广西农业
下载PDF
可贵的探索──覃乃昌著《壮族稻作农业史》读后
10
作者 陈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稻作农业史 起源地 壮族地区 栽培 普通野生 长江中下游 古越语 世界性 遗存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稻作农业史研究的开拓之作──评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爱鲜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7-170,95,共5页
本文认为,覃乃昌著的《壮族稻作农业史》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壮族稻作农业史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稻作农业史专著。它涉及到稻作起源这一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对传统稻作起源的学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研究方法上,第一次运用... 本文认为,覃乃昌著的《壮族稻作农业史》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壮族稻作农业史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稻作农业史专著。它涉及到稻作起源这一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对传统稻作起源的学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研究方法上,第一次运用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遗传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具有开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稻作农业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