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耐虫性反应及稻株营养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4 位作者 吕仲贤 郑许松 徐红星 程家安 刘光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246-2250,共5页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水稻品种 耐虫性 稻株营养成分
下载PDF
早籼稻米垩白形成与稻株源-库特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蔺万煌 萧浪涛 +2 位作者 黄见良 洪亚辉 李合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2-465,457,共5页
以垩白度差异较大的 3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 ,先后分 3期播种 ,应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籽粒灌浆期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及相应的源 /库比与稻米垩白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稻株源 -库特性与稻米垩白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低垩... 以垩白度差异较大的 3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 ,先后分 3期播种 ,应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籽粒灌浆期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及相应的源 /库比与稻米垩白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稻株源 -库特性与稻米垩白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低垩白品种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和源 /库比均显著高于高垩白品种。稻株库的容量大、库的活力低而源叶同化物又供应不足 ,势必形成垩白。因此 ,保证源的供给充足、适当的库容 (库的大小 ) ,较大的源 库比和强大的库活力对减少稻米垩白极为重要。研究还发现 ,垩白度高的水稻品种 ,其剑叶中同化物的输出百分率相应较低 ,推测其源叶中同化物的输出或韧皮部装载存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稻米 垩白形成 稻株 源库关系 相关性
下载PDF
稻株挥发物在调节褐飞虱、白背飞虱种内种间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芳 娄永根 程家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 TN1为供试水稻品种 ,研究了稻株挥发物在褐飞虱、白背飞虱寻找寄主及调节两种飞虱种内种间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健康稻株挥发物对褐飞虱、白背飞虱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当稻株被一种飞虱为害 12 h后 ,其所释放的挥发物对另一种飞... 以 TN1为供试水稻品种 ,研究了稻株挥发物在褐飞虱、白背飞虱寻找寄主及调节两种飞虱种内种间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健康稻株挥发物对褐飞虱、白背飞虱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当稻株被一种飞虱为害 12 h后 ,其所释放的挥发物对另一种飞虱有明显的引诱作用 ,但对同种飞虱则无显著的吸引或驱避作用。随着为害程度的加重 (为害 1d以上 ) ,两种飞虱均避开虫害株而趋向健康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株挥发物 褐飞虱 白背飞虱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行为反应 寄主 选择性
下载PDF
二化螟越冬幼虫在稻株内的分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水金 刘剑青 +2 位作者 秦文婧 张华满 陈琼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91-93,96,共4页
研究了二化螟越冬代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田块和不同受害程度稻株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农事操作技术措施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二化螟幼虫在水稻植株上的分布数量表现为随着稻株离地面高度的升高而减少,且这种分布趋势与田间的二... 研究了二化螟越冬代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田块和不同受害程度稻株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农事操作技术措施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二化螟幼虫在水稻植株上的分布数量表现为随着稻株离地面高度的升高而减少,且这种分布趋势与田间的二化螟幼虫密度无关;二化螟幼虫在不同受害程度的稻株上的分布均以5~10 cm的稻株部位最多.在翌年春季,在稻草上越冬的二化螟出蛾率(36.44%)高于在稻桩上越冬的二化螟出蛾率(27.11%),但是在稻桩上越冬二化螟的出蛾数量(138.25)极显著高于在稻草上越冬二化螟的出蛾数量(34.25).'火烧+堆沤'(冬前在田间对稻草进行焚烧,翌年早春再进行堆沤00)处理和旋耕处理对越冬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较好,防效分别为71.17%和66.25%,显著高于单独焚烧稻草或单独堆沤处理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越冬幼虫 稻株 分布趋势 控制技术 CHILO SUPPRESSALIS Studies Control Technique Stem 防治效果 不同受害程度 稻草 堆沤处理 越冬代幼虫 幼虫密度 田间 水稻植株 技术措施 焚烧 分布情况
下载PDF
白背飞虱对不同抗虫性稻株糖类物质的利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光杰 Wilk.,RM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1-427,共7页
本文通过对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在不同苗龄抗虫品种RathuHeenail(简称RHT)和感虫品种TaichungNativel(简称TNI)稻株上的取食反应,对摄入食物中糖类的利... 本文通过对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在不同苗龄抗虫品种RathuHeenail(简称RHT)和感虫品种TaichungNativel(简称TNI)稻株上的取食反应,对摄入食物中糖类的利用和体内葡糖苷酶的活性变化,以及对稻株含糖量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白背飞虱对稻株糖类物质的利用。白背飞虱在抗虫、感虫品种上的取食均随稻株苗龄的增长而降低,但不管品种的抗虫性如何.稻株内的总糖量却随稻株苗龄的增加而上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飞虱分泌的蜜露结果表明,在RHT上分泌的蜜露里,蔗糖和果糖的含量明显地低于在TNI上分泌的。由此推测白背飞虱从RHT稻株韧皮部中吸食的汁液较从TNI中的少,但利用率高。取食RHT后的白背飞虱,体内的葡糖苷酶活性明显地较取食TNI后的低,并与飞虱体重的变化呈正相关。在白背飞虱体内可能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可控制食物的摄入及摄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水稻 稻株溢出液 糖类
下载PDF
亲和性组合中拮抗细菌菌株Pf7-14和P13-R在稻株上的种群动态研究
6
作者 李湘民 兰波 +3 位作者 黄瑞荣 涂玉琴 许志刚 Mew TW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7-921,932,共6页
拈抗细菌菌株(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7—14,(Pseudomonas sp.)P13,均显著地抑制水稻纹枯病。离体测定表明,两菌株并不相互抑制,其为一个亲和性的组合。在温室条件下(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通过分批播种,接种纹枯病菌... 拈抗细菌菌株(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7—14,(Pseudomonas sp.)P13,均显著地抑制水稻纹枯病。离体测定表明,两菌株并不相互抑制,其为一个亲和性的组合。在温室条件下(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通过分批播种,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在水稻分孽盛期喷雾拈抗细菌,并采用定期取样,平板稀释分离法在含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回收细菌,测定该组合Pf7—14+P13-R(Pf7—14是天然的抗萘啶酮酸菌株;P13-R是P13的利福平抗性突变体)中菌株Pf7—14和P13-R以及单剂菌株pf7/-14和P13-R在水稻健株及纹枯病株上的种群数量。2批试验结果均表明,混剂中菌株Pf7—14和P13-R的种群动态的变化是不一致的。在健株上,在相同的时间内单、混剂中菌株Pf7—14的种群数量基本保持相等;但在病株上,混剂中菌株Pf7—14的种群数量在应用后的一段时间内却显著地高于单剂的群体数量,第1批试验中,显著性差异发生在拈抗细菌应用后1~4d,单、混剂中菌株Pf7—14群体数量相差可高达3.99倍,第2批试验中,显著性差异发生在应用后4~7d,群体相差可高达3.17倍。相比,无论是在健株还是在病株上,在相同的时间内单、混剂中菌株P13的种群数量基本保持大致相等,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混剂中菌株Pf7—14比P13在病斑上具有更强的营养竞争力。同时表明,理论上这个亲和性的拈抗细菌组合是一个增效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亲和性 竞争 稻株 种群动态
下载PDF
寒地稻田不同灌溉模式下稻株生长与水分消耗利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作合 张忠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86-4595,共10页
为揭示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植株生长与水分消耗利用,通过蒸渗仪与田间小区结合的方法,以常规淹灌模式作为对比,研究了三种灌溉模式的水稻植株生长与水分消耗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植株体通过水分的自我调解来适应稻田生态系统变化,灌... 为揭示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植株生长与水分消耗利用,通过蒸渗仪与田间小区结合的方法,以常规淹灌模式作为对比,研究了三种灌溉模式的水稻植株生长与水分消耗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植株体通过水分的自我调解来适应稻田生态系统变化,灌溉模式对水稻植株各器官的湿基含水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控制灌溉模式能够有效地延缓水稻生育后期的根系衰老;作为水分的载体,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直接影响水稻的耗水量,控制灌溉模式下稻田生态系统的水稻耗水量较间歇灌溉和常规淹灌都有大幅度的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控制灌溉模式可以通过生长补偿效应来增加后期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籽粒产量。根据各灌溉模式水稻的腾发量结合实际降雨量,来调控稻田灌溉水量,能够有效地维持SPAC稻田生态系统平衡,保证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寒地黑土区稻田生态系统水分消耗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寒地稻田 稻株生长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支配稻株张开性的基因的详细物理图
8
作者 谢国禄(摘译) 《作物育种信息》 2005年第11期8-8,共1页
水稻株型是一个重要的育种目标,因为它直接影响栽培适应性和产量。植株张开性是决定水稻株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为了分离出控制稻株张开性的已知主效基因Spk(t)(Kasalath品种的张开型),探索了存在于第9染色体上的跳(t)侯补... 水稻株型是一个重要的育种目标,因为它直接影响栽培适应性和产量。植株张开性是决定水稻株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为了分离出控制稻株张开性的已知主效基因Spk(t)(Kasalath品种的张开型),探索了存在于第9染色体上的跳(t)侯补位点区域。用Spk(t)区域显示孟德尔型分离的日本晴和Kasalath间的1316个BC3F3植株来进行了连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效基因 张开 稻株 物理图 支配 栽培适应性 育种目标 连锁分析 染色体 孟德尔
下载PDF
稻株外形与幼穗分化的相关性
9
作者 黄德社 《温州农业科技》 1989年第1期10-12,6,共4页
关键词 稻株形态 幼穗分化 相关性
下载PDF
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1号
10
作者 肖长明 彭继志 +2 位作者 李共龙 余秋平 万建华 《中国种业》 2009年第5期81-82,共2页
株两优1号系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两用核不育系株1S和自选恢复系天恢1号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和各地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早、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早稻 稻株 两用核不育系 试验示范 高产稳产 江西省 新组合 恢复系
下载PDF
杂交早籼稻株两优609
11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451-451,共1页
株两优609(浙审稻201100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属中熟早籼两系杂交稻,株型适中,穗形较大,千粒重较高,丰产性好。
关键词 杂交早籼 稻株 农业科学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两系杂交稻 中熟早籼 核技术 株洲市
下载PDF
井冈霉素对混剂中拮抗细菌B-5423-R和稻株上土著细菌群体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湘民 许志刚 T W Mew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658,共2页
关键词 拮抗细菌 井冈霉素 群体数量 稻株 土著 BACILLUS 混配制剂 混剂
原文传递
再生稻绿色丰产大面积栽培技术
13
作者 刘荣斌 《农家科技》 2024年第18期48-49,共2页
再生稻是指头季水稻收获后,充分利用原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给予适宜的养分、水、光、温等条件并采取适当的管理栽培措施,培育萌长出再生藥,生长发育长成稻株,进而抽穗、开花、结实、成熟,又再收获一季的水稻,称之为再生稻。自2020年以来... 再生稻是指头季水稻收获后,充分利用原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给予适宜的养分、水、光、温等条件并采取适当的管理栽培措施,培育萌长出再生藥,生长发育长成稻株,进而抽穗、开花、结实、成熟,又再收获一季的水稻,称之为再生稻。自2020年以来,安徽省巢湖市银屏镇充分利用沿湖稻区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再生稻栽培,在黄周联圩水稻种植区建立了再生稻万亩连片种植示范片,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前景广阔。根据近4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现将再生稻绿色丰产大面积栽培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区 再生稻 水稻收获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效益 稻株 稻桩 栽培措施
下载PDF
防治稻飞虱宜未雨绸缪
14
作者 封加伟 李小平 衡南县三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农业》 2024年第4期14-15,共2页
水稻生长早期的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白背飞虱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播昆虫。水稻生长中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危害性强,是防治的主要对象。水稻生长后期,叶片老化,叶面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变弱,而稻飞虱又隐蔽在稻株基部,本地虫源与迁飞... 水稻生长早期的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白背飞虱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播昆虫。水稻生长中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危害性强,是防治的主要对象。水稻生长后期,叶片老化,叶面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变弱,而稻飞虱又隐蔽在稻株基部,本地虫源与迁飞虫源叠加为害,易爆发成灾,此时防治成本高、效果差。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加强抽穗前稻飞虱的防治,减少水稻后期稻飞虱基数,做到未雨绸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稻飞虱 生长中后期 水稻生长 稻株 叶片老化 褐飞虱
下载PDF
施用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唐斌林 王森 李双林 《湖南农业》 2024年第4期34-35,共2页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合理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稻株生长健壮,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利于水稻进一步高产。本试验设计了水稻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全程施用方...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合理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稻株生长健壮,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利于水稻进一步高产。本试验设计了水稻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全程施用方案(简称“稻知优方案”),验证该方案在水稻品种农香优华占、兆优5431种植中的施用效果,探讨稻知优方案在促分蘖、提质增产等方面的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稻知优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光合作用 不同生长时期 叶面肥 施用效果 生长调节剂 稻株 大面积推广 试验设计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在杂交稻株上产卵化蛹的垂直分布 被引量:2
16
作者 匡石滋 《病虫测报》 1989年第4期58-59,共2页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在杂交稻株上产卵,化蛹的垂直分布调查报道很少,笔者于1985年和1989年六(四)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期间,对其产卵、化蛹的垂直分布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如下:1.产卵分布:两年共调查15块稻田...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在杂交稻株上产卵,化蛹的垂直分布调查报道很少,笔者于1985年和1989年六(四)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期间,对其产卵、化蛹的垂直分布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如下:1.产卵分布:两年共调查15块稻田,810株,745粒卵。其中1985年选10块汕优6号稻田,调查610株,查卵468粒;1989年选5块汕优64稻田,调查200株,查卵277粒。结果表明,卵的部位分布趋向稻株中上部,而又以倒三叶最多,占30.07%,倒二、四叶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株 大发生 倒三叶 垂直分布 调查报道 分孽 倒二叶 剑叶 叶片正面 面叶
原文传递
再生稻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17
作者 万山 殷伟 符刚 《农家科技》 2023年第9期42-43,共2页
再生稻是在水稻收割后,稻桩茎节上的休眠胶芽萌发生长,经过适当培育而成的新稻株。蓄留再生稻不需要再整田、播种、育秧和裁秧,能省工、省肥、省种、省秧田,还有生长季节短,收割早,不影响后作生产的优点,是目前四川省自贡市深度开发利... 再生稻是在水稻收割后,稻桩茎节上的休眠胶芽萌发生长,经过适当培育而成的新稻株。蓄留再生稻不需要再整田、播种、育秧和裁秧,能省工、省肥、省种、省秧田,还有生长季节短,收割早,不影响后作生产的优点,是目前四川省自贡市深度开发利用耕地和秋季温光资源,提高耕地利用率,促进水稻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结合自贡市水稻生产实际,对自贡市再生稻高产技术措施进行归纳,旨在为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生长季节 生产技术要点 稻株 稻桩 水稻收割 茎节 丰产高效
下载PDF
植保问答
18
《农化市场十日讯》 2023年第8期59-60,共2页
问:如皋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用什么药?答:可如皋当地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对杀虫单也已恢复敏感,可以在近期结合防治稻纵卷叶螟(可用阿维·茚虫威),加用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防治。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这些药掉在地面被根系吸... 问:如皋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用什么药?答:可如皋当地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对杀虫单也已恢复敏感,可以在近期结合防治稻纵卷叶螟(可用阿维·茚虫威),加用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防治。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这些药掉在地面被根系吸收,可以传导到地上各部位,把钻蛀进稻株体内的虫子也杀灭。发生重的田块或田边等,可以多喷一点药(能兼治当地多发的大螟,对三化螟也通常有效)。保水好的田块,带浅水打药。保水不好的田块,在上浅水后,等水渗下,地面潮湿时施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杀虫单 根系吸收 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 稻株 大螟
下载PDF
研究发现虫害诱导水稻挥发物可被邻近水稻识别
19
《农家致富》 2023年第15期21-21,共1页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了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在稻株间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的生态调控功能,发现二化螟危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可被邻近稻株感知和识别,并迅速启动防御准备。研究结果显示,暴露于二化螟诱导挥发物的...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了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在稻株间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的生态调控功能,发现二化螟危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可被邻近稻株感知和识别,并迅速启动防御准备。研究结果显示,暴露于二化螟诱导挥发物的稻株在二化螟危害时,稻株组织中茉莉酸和蛋白酶抑制剂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茉莉酸和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也随之提高,显著抑制二化螟幼虫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 蛋白酶抑制剂 稻株 水稻挥发物 二化螟 生态调控 信息交流过程
下载PDF
黄毛鼠为害水稻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秀清 冯志勇 +1 位作者 陈美梨 帅应垣 《生态科学》 CSCD 1990年第1期64-69,共6页
水稻播后至收获均可受黄毛鼠为害,受害高峰期是幼穗形成至抽穗灌浆期。早熟水稻早受害。受害重。以百克体重计,雌鼠为害稻株数比雄鼠多。同一雌鼠,哺乳期比非哺乳期为害稻株多。一只黄毛鼠为害一季水稻损失稻谷3150克。
关键词 黄毛鼠 稻株 雌鼠 幼穗 稻谷产量 熟期 芽期 田间试验 露田 田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