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龙泉遗址人和猪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怡 胡耀武 +3 位作者 朱俊英 周蜜 王昌燧 Michael P.RICHARDS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60,共9页
尽管中国有关稻粟混作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混作区内稻粟农业在先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在家畜饲养中的作用,其发展与文化演进和传播、古环境变化间的内在联系等关键问题,依然未能很好地解决.为此,本文对位于稻粟混作区内的湖北郧县... 尽管中国有关稻粟混作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混作区内稻粟农业在先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在家畜饲养中的作用,其发展与文化演进和传播、古环境变化间的内在联系等关键问题,依然未能很好地解决.为此,本文对位于稻粟混作区内的湖北郧县青龙泉遗址出土的人和猪骨(3000~2600 BC屈家岭文化期和2600~2200 BC石家河文化期)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试图在揭示他们食物结构的基础上,探讨稻粟农业在先民和猪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过程,并对稻粟的种植与文化交流以及古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索.先民的δ13C值位于-16.7‰~-12.4‰之间,平均值为-14.6‰±1.3‰(n=24),这表明先民的食物中兼具C3和C4类食物.由于遗址中同时发现了稻(C3类植物)粟(C4类植物)遗存,据此我们认为,稻粟农业均对先民的食物有所贡献,且粟作农业在先民的生活方式中占次要地位.先民的δ15N均值为9.0‰±1.2‰(n=24),表明动物类蛋白在先民的食物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其较大的分布范围(6.6‰~10.8‰)则表明,先民的肉食来源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猪的δ13C均值(-14.3‰±2.5‰,n=13)与先民类似,而δ15N均值(7.7‰±0.6‰,n=13)稍逊于先民,表明猪的食物来源与人相近,其食物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人类食物残余.对先民和猪的δ13C值和δ15N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皆不具有相关性,暗示先民和猪的食物来源中含有较多的植物类食物,这很可能与当时较为发达的稻粟混作农业密切相关.通过不同文化期内先民和猪食物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粟类食物在石家河文化期人和猪食物中所占比例皆上升10%左右,反映了粟作农业明显加强,而这种变化与古环境变迁以及南北文化间的交流密切相关.当气候温暖、降水增加、屈家岭文化北进之时,稻作盛行;而在气候变冷、降水减少、北方文化南传之际,粟作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食谱 稻粟混作 稳定同位素分析 文化交流 古环境
原文传递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农业发展方式和先民食物结构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付巧妹 靳松安 +3 位作者 胡耀武 马钊 潘建才 王昌燧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9-595,共7页
尽管已有不少对稻粟混作分布的研究,但稻粟农业在先民生活方式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过程却一直缺乏相应的判别和认识.为此,对出土于河南淅川沟湾遗址的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先民食物结构的基础上,探索先民的生活方式、稻粟农... 尽管已有不少对稻粟混作分布的研究,但稻粟农业在先民生活方式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过程却一直缺乏相应的判别和认识.为此,对出土于河南淅川沟湾遗址的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先民食物结构的基础上,探索先民的生活方式、稻粟农业的发展过程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指出,史前黄河中游考古文化区的传统生产经济模式——粟作农业在沟湾遗址先民生活方式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对先民食物贡献基本相当.不同时期先民骨中δ13C值和δ15N值的对比清晰地反映,仰韶文化一期,先民较多从事农业与采集业;仰韶文化二期,粟作农业、家畜的饲养以及渔猎活动加强;仰韶文化三期,稻粟农业及家畜的饲养较为稳定;到屈家岭文化时期,稻粟混作进一步发展.另外,仰韶文化阶段的稻作农业在适宜气候的允许下因南北文化的交流而北传.屈家岭文化阶段,该地区稻作农业受到了气候变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粟混作 C N稳定同位素 古代人类食物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居中 陈昌富 杨玉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共11页
本文通过对稻(Oryza sativa)作和粟(Setaria italica)作遗存的发现、环境背景和考古学文化关系的分析,梳理了中国早期农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将其分为酝酿、萌芽、确立、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并认为"南稻北粟"农业格局从... 本文通过对稻(Oryza sativa)作和粟(Setaria italica)作遗存的发现、环境背景和考古学文化关系的分析,梳理了中国早期农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将其分为酝酿、萌芽、确立、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并认为"南稻北粟"农业格局从农业初始阶段即已奠定。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模糊地带—稻粟混作区。该区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呈现南北摆动的动态变化状态。水稻的北进、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传播等丰富了黄河流域的作物结构,加上起源于本地区的粟、黍(Panicum miliaceum)、豆(Leguminosae)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模式;在南方长江流域,采集经济的比重则随着稻作农业的发展逐渐降低,形成了有别于华北地区且比较稳定的以稻作为主、渔猎采集并重的生业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起源 新石器时代 发展稻粟混作 淮汉文化带
原文传递
2600年前,皖南先民吃些啥?
4
作者 吴妍 汪静怡 骆玫(绘图)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第7期16-19,共4页
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sù),脱壳后叫小米;黍(shǔ),去皮后叫黄米。这些旱地作物,何时南下传播到以稻作为主的安徽南部地区?科研人员最新完成的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中的一项植物遗存考古研究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井水... 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sù),脱壳后叫小米;黍(shǔ),去皮后叫黄米。这些旱地作物,何时南下传播到以稻作为主的安徽南部地区?科研人员最新完成的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中的一项植物遗存考古研究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井水墩先民就已开始种植粟黍,并在当地形成稻粟混作农业。让我们跟随科研人员,一起去看看2600年前先民们的食谱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安徽南部 旱地作物 安徽宣城 考古研究 植物遗存 稻粟混作
原文传递
四川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宝墩文化先民牙本质序列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易冰 刘祥宇 +3 位作者 原海兵 胡耀武 陈剑 周志清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6,共11页
通过对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500BP)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人骨和牙齿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个体层面上先民的生活史,以及断奶行为、生活方式等重要信息。人骨同位素数据(δ13C:-19.6‰^-18.0‰)表明,该人群主要以C3类食物为食,这应... 通过对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500BP)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人骨和牙齿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个体层面上先民的生活史,以及断奶行为、生活方式等重要信息。人骨同位素数据(δ13C:-19.6‰^-18.0‰)表明,该人群主要以C3类食物为食,这应当与当时较为发达的稻作农业相关。然而,该群体的个体牙本质序列的同位素数据(δ13C:-19.6‰^-15.0‰)较骨骼更高,显然这是因为C4类食物(粟黍作物)在其先民断奶过程和童年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个体牙本质序列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趋势,显示总体上先民的断奶行为在2.5~4岁之间完成。这一研究成果,为探讨稻粟混作区的粟作农业在先民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向南方传播和扩散的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古城 牙本质序列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稻粟混作 作农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