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稻蟹共作模式下的氮磷平衡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吕明睿
高子健
张欣雨
李艳和
宋光同
赵玉华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0900304)。
-
文摘
为制定安全优质高效的稻渔共作生产技术规范、探求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技术,设立3种种养模式的对比试验,试验组为稻蟹共作(rice-crab co-culture,RC)和稻虾蟹共作(rice-crayfish-crab co-culture,RCC)模式,对照组为精养蟹(intensive crab,IC)模式。通过对比精养蟹、稻蟹共作、稻虾蟹共作模式下的氮磷平衡、氮磷利用、浮游生物生物量与多样性及生态经济效益来探寻最佳的稻田养蟹模式。结果显示,3种种养模式底质氮磷含量均有增加,精养模式最为显著(P<0.05);精养、稻蟹共作、稻虾蟹共作模式中氮平衡均表现为盈余,其盈余量逐减,分别为1030.92、364.37、188.75 kg/hm^(2),氮利用率逐增,分别为16.47%、48.98%、65.71%;磷平衡也均表现为盈余,精养、稻蟹共作、稻虾蟹共作的磷盈余量分别为171.35、81.67、76.96 kg/hm^(2),磷利用率逐增,分别为7.61%、18.22%、24.29%;与精养、稻蟹共作模式相比,稻虾蟹共作模式中浮游动植物种类的总量、增长量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最高;稻蟹共作、稻虾蟹共作经济收益相较于精养模式分别降低了22.78%、4.48%,稻虾蟹共作与精养模式收益差距不大。以上结果表明,相较于精养模式,稻渔共作模式对生态环境更友好,而稻虾蟹共作模式相较于稻蟹共作模式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综合种养
稻蟹共作
稻虾蟹共作
氮磷平衡
氮磷利用
浮游生物多样性
生态经济效益
-
Keywords
comprehensive planting and breeding
rice-crab co-culture
rice-crayfish-crab co-cultur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alan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utilization
plankton diversity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
分类号
S91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F36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