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品种(组合)对稻黑孢霉菌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冯爱卿 黄显良 +5 位作者 江先芽 陈深 伍尚信 黄日亮 曾列先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51-54,I0001,共5页
在稻黑孢霉菌常发病区广东阳江市白沙,对77个水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抗稻黑孢霉菌自然诱发鉴定,采用病情指数对品种抗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组合)对该病原的抗感性差异显著。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 在稻黑孢霉菌常发病区广东阳江市白沙,对77个水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抗稻黑孢霉菌自然诱发鉴定,采用病情指数对品种抗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组合)对该病原的抗感性差异显著。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组合)数分别为0、1、7、17、15、37个。表现为中抗以上的品种如五粤占2号、粤澳占、乡意浓1号、长优736、H两优野占、新两优117等,在田间的病情指数均在20~30;而高感品种在田间的病情指数均在50以上,如鹏稻2号、湛黄占、合莉丝苗、粤标5号、禅增占、圳优21、美优丰占、II优916等,其中鹏稻2号对稻黑孢霉菌表现高度感病,其病情指数达100,产量损失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稻黑孢霉菌 抗性评价
下载PDF
稻黑孢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筛选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戌清 傅鸿妃 李红斌 《长江蔬菜》 2016年第6期80-84,共5页
研究了稻黑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室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Z4111菌丝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12 h光12 h暗的交替光周期、培养基p H值5.0;在以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日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9.63... 研究了稻黑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室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Z4111菌丝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12 h光12 h暗的交替光周期、培养基p H值5.0;在以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日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9.63、14.25 mm/d),以山梨醇、乙醇和甘氨酸培养基上较慢(分别为0、0、0.42 mm/d);9种杀菌剂对菌株HZ4111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00 1、0.000 9、0.000 9μg/m L;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2.5%四氟醚唑水乳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值均小于0.05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黑孢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稻黑孢霉A8及其诱导的人工沉香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3
作者 黄跃前 郭珩 +4 位作者 陈晓颖 钟兆健 李浩华 章卫民 高晓霞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62-1667,共6页
目的:分析稻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A8及其诱导的人工沉香次生代谢产物。方法:三氯甲烷萃取白木香内生真菌及其诱导的人工沉香,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代谢产物,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保留指数(RI)法鉴定挥发性成分... 目的:分析稻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A8及其诱导的人工沉香次生代谢产物。方法:三氯甲烷萃取白木香内生真菌及其诱导的人工沉香,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代谢产物,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保留指数(RI)法鉴定挥发性成分。结果:N.oryzae A8发酵液共检出5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0种化合物,检出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β-苯乙醇;N.oryzae A8人工诱导白木香生产的3批沉香药材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萜类、芳香族类、2-(2-苯乙基)色酮类等沉香特征性成分。结论:N.oryzae A8发酵液可高效诱导白木香结香,其次生代谢产物可能参与沉香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黑孢 白木香 沉香
下载PDF
油茶皂苷和噻菌灵混配抑制稻黑孢菌的效果
4
作者 袁志辉 方仪 +4 位作者 何敏慧 王鑫 盘福成 何福林 曾丽亚 《江苏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22-127,共6页
稻黑孢菌可侵染玉米、水稻、小麦、高粱、棉花、生姜、菩提榕树等多种植物。目前,有关稻黑孢菌危害及防治的报道较少,且用常规药剂防治该菌的效果不理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十字交叉法以及Wadley法,在分别测定油茶皂苷和噻菌灵对稻... 稻黑孢菌可侵染玉米、水稻、小麦、高粱、棉花、生姜、菩提榕树等多种植物。目前,有关稻黑孢菌危害及防治的报道较少,且用常规药剂防治该菌的效果不理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十字交叉法以及Wadley法,在分别测定油茶皂苷和噻菌灵对稻黑孢菌的生物活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2种药剂混配后的抗菌活性,为筛选防治稻黑孢菌的高效环保新药剂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当油茶皂苷的浓度为10.50μg/L,噻菌灵浓度为1.30μg/L时,抑菌率均达到80%以上,噻菌灵对稻黑孢菌的抑菌效果更明显。毒力回归方程测定结果显示,油茶皂苷的EC50为6.30μg/L,噻菌灵的EC50为0.87μg/L,2种药剂对稻黑孢菌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Wadley法筛选药剂混配增效配方,得到油茶皂苷和噻菌灵(3∶7)的毒力比(TR)为2.84和共毒系数(CTC)为140,表明两者混配后有协同增效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防治稻黑孢菌提供新的药剂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黑孢 油茶皂苷 噻菌灵 混配
下载PDF
湖南省道县水稻叶条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5
作者 王潇琪 任晓凤 +3 位作者 杨华 何斌 邓义昌 周倩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2023年6月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仙子脚镇多个村的水稻上发现一种叶条斑病,发生面积超过30 hm^(2),为探究发病原因,开展相关研究。【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道县采集的水稻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到的病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结合IT... 【目的】2023年6月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仙子脚镇多个村的水稻上发现一种叶条斑病,发生面积超过30 hm^(2),为探究发病原因,开展相关研究。【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道县采集的水稻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到的病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结合ITS、TEF1-α和TUB2基因序列联合建树,确定病原物,利用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物验证。【结果】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仙子脚镇发生的水稻叶条斑病病原菌为稻黑孢(Nigrospora oryzae)。【结论】明确了湖南省道县水稻叶条斑病的病原菌,为今后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条斑病 分离鉴定 柯赫氏法则 稻黑孢
下载PDF
天津水稻穗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姚玉荣 霍建飞 +4 位作者 贲海燕 郝永娟 杨秀荣 孙淑琴 王万立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近年来,水稻穗腐病在天津地区发生较重,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本试验连续两年对天津地区水稻主产区穗腐病危害进行调查、病原菌分离鉴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病原菌对9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 近年来,水稻穗腐病在天津地区发生较重,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本试验连续两年对天津地区水稻主产区穗腐病危害进行调查、病原菌分离鉴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病原菌对9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引起天津地区水稻穗腐病的病原菌为稻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95%咯菌腈和95.3%丙环唑对稻黑孢霉抑菌效果最好,2020年EC_(50)值分别为0.2776、1.3102μg/mL,2021年EC_(50)值分别为0.5171、2.0188μg/m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两年菌株的抑制效果差异较大,对2020年菌株EC_(50)值为8.0151μg/mL,对2021年菌株的EC_(50)值为24.6704μg/mL。75%三环唑对该病原菌无抑制作用,生产上不推荐使用。本研究明确了天津地区水稻穗腐病的致病菌株并筛选了高效抑菌药剂,为生产中该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腐病 分离鉴定 稻黑孢 毒力测定
下载PDF
水稻叶褐条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接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茜 姜树坤 +8 位作者 王立志 杨贤莉 李明贤 李忠杰 迟立勇 李锐 吴建忠 张丽艳 李柱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120-122,共3页
在黑龙江稻区采集病样、分离病原菌的基础上,获得形态差异明显的20株水稻叶褐条斑病菌,利用ITS序列鉴定其均为Nigrospora oryzae,由此推断Nigrospora oryzae为当地主要的水稻黑孢菌种群。此外,依据水稻叶褐条斑病的生物学特征,摸索了人... 在黑龙江稻区采集病样、分离病原菌的基础上,获得形态差异明显的20株水稻叶褐条斑病菌,利用ITS序列鉴定其均为Nigrospora oryzae,由此推断Nigrospora oryzae为当地主要的水稻黑孢菌种群。此外,依据水稻叶褐条斑病的生物学特征,摸索了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该研究结果为抗水稻叶褐条斑病的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黑孢 Nigrospora oryzae 分离与鉴定 标准化接种技术
下载PDF
河南土壤中的3种暗色丝孢真菌
8
作者 耿月华 张猛 +3 位作者 周海峰 李跃 马庆周 高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文从河南省18地市的不同生态类型采集30份土样,从中分离鉴定出3种暗色丝孢菌菌株,分别是露湿漆斑霉、稻黑孢和螺旋毛束霉,笔者对这三个物种进行了详尽的形态描述和照相,相关的玻片标本与活菌种,均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菌物学标本室.
关键词 土壤真菌 露湿漆斑霉 稻黑孢 螺旋毛束霉
下载PDF
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卢文洁 王艳青 +2 位作者 孙道旺 尹桂芳 王莉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4,共7页
【目的】研究明确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荞麦褐斑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孢子形态及分析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对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的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测定其生... 【目的】研究明确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荞麦褐斑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孢子形态及分析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对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的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菌株S62R5的rDNA-ITS序列长度为553 bp(登录号:KR002908.1),与稻黑孢菌菌株(登录号:EU529994.1)的同源性达100%。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PSA,最适菌丝生长温度25、28℃,致死温度为53℃,10 min;菌丝适宜生长的pH为5~9,最适pH为6;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氯化铵。【结论】引起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稻黑孢菌(Nigrospora oryz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褐斑病 稻黑孢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一株罗汉松内生真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国平 王丽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7-292,共6页
植物内生真菌能代谢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从浙江建德千年古树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ZJDH255。通过形态和IT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稻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抑菌活性测试表明,菌株ZJDH... 植物内生真菌能代谢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从浙江建德千年古树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ZJDH255。通过形态和IT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稻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抑菌活性测试表明,菌株ZJDH255发酵粗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具有较强抑制活性。采用正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进行柱层析从发酵粗提物中分离获得3个具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将其结构鉴定为蜂蜜曲菌素mellein、灰黄霉素griseofulvin和去氯灰黄霉素dechlorogriseofulv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松 植物内生菌 稻黑孢 抗真菌活性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组织培养中肾形穗螨发生特性及隔离措施
11
作者 郦卫弟 林文彩 吕要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1-1035,共5页
为有效地控制肾形穗螨Siteroptesreniformis对组培物的侵染,防止稻黑孢霉Nigrosporaoryzae污染组培物,研究分析了共生菌及温度对肾形穗螨发生的影响,以及不同的隔离措施对肾形穗螨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肾形穗螨携带有一颗或... 为有效地控制肾形穗螨Siteroptesreniformis对组培物的侵染,防止稻黑孢霉Nigrosporaoryzae污染组培物,研究分析了共生菌及温度对肾形穗螨发生的影响,以及不同的隔离措施对肾形穗螨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肾形穗螨携带有一颗或两颗黑孢霉菌孢子,分别占总数的31.6%和49.1%;只有稻黑孢霉菌能促进肾形穗螨发生及世代的繁殖;穗螨在16~30%条件下能完成发育及繁殖,随着温度的升高,孕腹体逐渐缩小,产仔量减少,生活周期变短,在16℃下孕腹体最大,直径为1.88±0.05mm;产仔量最多,为78.4±1.7头·雌-1,而在30~C下生活周期最短,世代时间为7.2±0.3d。采用不同的隔离效果进行评价,发现在瓶口涂矿物油加封保鲜膜和瓶口单独包裹Parafilm膜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隔离效果。综上所述,共生菌的存在及适宜的温度范围是肾形穗螨发生的重要条件。另外,合适的隔离措施也能有效控制穗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肾形穗螨 稻黑孢霉菌 共生菌
下载PDF
吉林省水稻鞘枯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宇 白庆荣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7-761,767,共6页
[目的]对引起吉林省水稻鞘枯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单孢纯化获得分离物。柯氏证病后结合病菌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对病菌进行鉴定;并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 [目的]对引起吉林省水稻鞘枯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单孢纯化获得分离物。柯氏证病后结合病菌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对病菌进行鉴定;并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病菌对12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病菌鉴定为Nigrospora oryzae;病菌菌丝最适生长及产孢温度为25℃;菌丝在PCA、OA、在以甘露醇和蔗糖为碳源、胰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pH值为5.0最适菌丝生长;全光照条件利于菌丝生长。病菌在PCA和OA、果糖为碳源、天冬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产孢良好;pH值为7产孢最佳,全光照条件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为49℃,孢子致死温度为52℃。病菌对1%申嗪霉素悬浮剂、25%咪鲜·己唑醇微乳剂、45%丙环唑水乳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40%氟环·稻瘟灵悬浮剂、525 g/L三环·丙环唑悬浮剂、20%井·烯·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敏感性较高,EC50值小于1.0 mg/L。[结论]明确了水稻鞘枯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病菌生物学特性,筛选出7种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黑孢 生物学特性 药剂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