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虾-鳖”共生模式及技术要点
被引量:
4
1
作者
沈寅寅
施俭
+1 位作者
包士忠
沈竑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52-153,共2页
"稻-虾-鳖"共生模式是水稻、小龙虾及鳖种养相结合的、三者相互依存的新型生态农业方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现对其内涵、技术要点和效益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
稻
-
虾
-
鳖”
共生
模式
技术要点
效益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稻-虾共作体系中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及部分生态因子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晏汝
陈友明
+3 位作者
桑宁宁
曲继强
黄成
刘茂松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将南京禄口养殖基地15个水深20 cm、具35 cm厚塘底泥和1 kg复合肥的2.5 m×2 m×0.8 m水泥池分为3组,每组5个池,每个池中投放40只(8只/m^(2))体质量(6.0±1.6)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第一组为稻田养虾组(稻田...
将南京禄口养殖基地15个水深20 cm、具35 cm厚塘底泥和1 kg复合肥的2.5 m×2 m×0.8 m水泥池分为3组,每组5个池,每个池中投放40只(8只/m^(2))体质量(6.0±1.6)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第一组为稻田养虾组(稻田组),种植袁禾三号水稻,密度为35株/m^(2);第二组为虾池种稻组(虾池组),种植袁禾三号水稻,但仅于池中央纵向栽培两行,面积为10%;第三组为无稻养虾池(无稻组),常规投喂养殖45 d,研究有无水稻种植对养殖水质和克氏原螯虾生存生长的影响,以探讨虾—稻共生模式的生态机理。结果表明,稻田组在高密度水稻的遮阴作用下水温、泥温和光强均显著小于其他两组(P<0.01),减弱了极端环境对螯虾的胁迫,使得稻田组存活数最多(P<0.01),饵料系数最低(P<0.01)。但高密度环境下低溶氧水质,硝化功能作用低下,水中氨氮含量高,稻田组螯虾增重最低(P<0.01),产出规格过小,经济效益不高。建议高密度的水稻环境适宜早期育苗,成活率高;低密度水稻环境适宜成虾养殖,产出规格大。未来在虾—稻共生体系中需探究合理空间分布、适宜水稻种植面积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的参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
虾
稻-虾共生
养殖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虾—鳖共生模式虫害防治效果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楠
沈竑
+2 位作者
陈金民
徐克怀
沈懿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5-288,共4页
为研究稻-虾-鳖共生模式下稻田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变化,在稻田中进行了稻、虾、鳖种养殖试验,对该模式下的虫害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稻-虾-鳖共生田块中未见虫害爆...
为研究稻-虾-鳖共生模式下稻田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变化,在稻田中进行了稻、虾、鳖种养殖试验,对该模式下的虫害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稻-虾-鳖共生田块中未见虫害爆发,平均每百株水稻蜘蛛的数量分别是常规稻田的2.34、4.00、8.08和5.47倍,虱蛛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虫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稻—虾—鳖共生田块每亩(15亩=1hm^2,下同)平均利润为7160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常规种植的对照组田块每亩平均利润为37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
-
虾
-
鳖
共生
稻
飞虱
蜘蛛
虫害防治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虾-鳖”共生模式及技术要点
被引量:
4
1
作者
沈寅寅
施俭
包士忠
沈竑
机构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海春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52-153,共2页
文摘
"稻-虾-鳖"共生模式是水稻、小龙虾及鳖种养相结合的、三者相互依存的新型生态农业方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现对其内涵、技术要点和效益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
稻
-
虾
-
鳖”
共生
模式
技术要点
效益分析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稻-虾共作体系中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及部分生态因子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晏汝
陈友明
桑宁宁
曲继强
黄成
刘茂松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基金
克氏原螯虾新品种(系)创制研究(PZCZ201746)
自然科学青年项目(XJEDU2019Y047)
文摘
将南京禄口养殖基地15个水深20 cm、具35 cm厚塘底泥和1 kg复合肥的2.5 m×2 m×0.8 m水泥池分为3组,每组5个池,每个池中投放40只(8只/m^(2))体质量(6.0±1.6)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第一组为稻田养虾组(稻田组),种植袁禾三号水稻,密度为35株/m^(2);第二组为虾池种稻组(虾池组),种植袁禾三号水稻,但仅于池中央纵向栽培两行,面积为10%;第三组为无稻养虾池(无稻组),常规投喂养殖45 d,研究有无水稻种植对养殖水质和克氏原螯虾生存生长的影响,以探讨虾—稻共生模式的生态机理。结果表明,稻田组在高密度水稻的遮阴作用下水温、泥温和光强均显著小于其他两组(P<0.01),减弱了极端环境对螯虾的胁迫,使得稻田组存活数最多(P<0.01),饵料系数最低(P<0.01)。但高密度环境下低溶氧水质,硝化功能作用低下,水中氨氮含量高,稻田组螯虾增重最低(P<0.01),产出规格过小,经济效益不高。建议高密度的水稻环境适宜早期育苗,成活率高;低密度水稻环境适宜成虾养殖,产出规格大。未来在虾—稻共生体系中需探究合理空间分布、适宜水稻种植面积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的参考技术。
关键词
克氏原螯
虾
稻-虾共生
养殖模式
Keywords
Procambarus clarkii
rice
-
crayfish culture
culture model
分类号
S96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虾—鳖共生模式虫害防治效果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楠
沈竑
陈金民
徐克怀
沈懿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特色水产繁育工程实验室
上海沐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上海春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江苏省新大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5-288,共4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11dz1913700
11dz1960400)
淮安市产学研合作促进计划资助项目(HAC201114)
文摘
为研究稻-虾-鳖共生模式下稻田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变化,在稻田中进行了稻、虾、鳖种养殖试验,对该模式下的虫害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稻-虾-鳖共生田块中未见虫害爆发,平均每百株水稻蜘蛛的数量分别是常规稻田的2.34、4.00、8.08和5.47倍,虱蛛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虫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稻—虾—鳖共生田块每亩(15亩=1hm^2,下同)平均利润为7160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常规种植的对照组田块每亩平均利润为370元。
关键词
稻
-
虾
-
鳖
共生
稻
飞虱
蜘蛛
虫害防治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435.1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虾-鳖”共生模式及技术要点
沈寅寅
施俭
包士忠
沈竑
《上海农业科技》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夏季稻-虾共作体系中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及部分生态因子分析
郭晏汝
陈友明
桑宁宁
曲继强
黄成
刘茂松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稻—虾—鳖共生模式虫害防治效果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吴楠
沈竑
陈金民
徐克怀
沈懿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