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围封区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亚娟 刘美英 +4 位作者 解云虎 高玉寒 刘美萍 悦普庆 刘澜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3,共9页
[目的]明晰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期为草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围封区6种植物群落(短花针茅、洽草、羊草、克氏针茅、银灰旋花、蒙古韭)为研究对象,对0—30 cm土层各植物群落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有机碳含... [目的]明晰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期为草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围封区6种植物群落(短花针茅、洽草、羊草、克氏针茅、银灰旋花、蒙古韭)为研究对象,对0—30 cm土层各植物群落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根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 6种植物群落0—30 cm土层土壤机械组成主要以粉粒和极细砂为主,其平均值分别介于26.50%~54.62%和16.90%~34.08%。(2) 6种植物群落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逐渐减小,且根系生物量总量介于229.21~731.71 g/m^(2)。由根系分布特征判断,短花针茅群落各土层根系呈“E”型分布,其他植物群落均呈“V”型分布。(3)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逐渐降低。0—30 cm平均有机碳含量介于6.07~11.75 g/kg。(4)根系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与黏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粉粒、黏粒含量越多,植物群落根系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越丰富。[结论]围封可以有效促使土壤有机碳增加,但有机碳对不同植被群落的响应有所差异,草原有机碳储量准确度应根据草原植被群落特征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根系生物量 有机碳 土壤机械组成 围封区 希拉穆仁
下载PDF
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文杰 乌铁红 +1 位作者 李晓佳 加力戈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13,共7页
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为研究区,以2000年、2004年、2007年和2009年遥感影像为信息源,辅之以1:5万地形图、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参考,在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RS、GIS技术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获取相关景观格局指数的变... 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为研究区,以2000年、2004年、2007年和2009年遥感影像为信息源,辅之以1:5万地形图、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参考,在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RS、GIS技术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获取相关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数据,分析近10 a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点。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的整体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草地总面积没有明显减少,但景观越来越破碎,被旅游干扰强烈分割后的草原斑块岛屿化现象明显加强,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其景观类型间的变化趋势和程度不尽相同,旅游用地面积迅速增长且斑块数量大、分布密集,成为草原旅游地景观趋于破碎的直接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旅游地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希拉穆仁天然草地不同群落土壤入渗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则宇 蒙仲举 +3 位作者 崔向新 党晓宏 王剑然 单玉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2-117,共6页
为了解希拉穆仁天然草地土壤入渗特征,以未经人为干扰的围封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环法测定了以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羊草(Leymus chinensis)、洽草(Koeleria asiatica)、克氏针茅(Stipa krylov... 为了解希拉穆仁天然草地土壤入渗特征,以未经人为干扰的围封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环法测定了以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羊草(Leymus chinensis)、洽草(Koeleria asiatica)、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6种植物为优势种的不同群落土壤入渗过程,分析其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样地土壤入渗速率随时间变化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土壤入渗速率在0~10min呈急剧下降阶段,10~30min呈缓慢降低并趋于稳定阶段,30min后达到稳定阶段。通过对不同群落稳渗速率及达到稳渗前累积入渗量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群落间土壤入渗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洽草群落土壤入渗性能最好,其次是羊草群落,银灰旋花群落土壤入渗性能最差,其原因是由于不同群落间土壤结构的差异性所致。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容重、最大孔隙度、非毛孔隙度是影响该地区土壤入渗的关键因素。利用Honton模型能准确描述研究区土壤入渗随时间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不同群落 影响因素 希拉穆仁草原
下载PDF
希拉穆仁围封草原土壤呼吸通量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高天明 张瑞强 +3 位作者 梁占岐 刘铁军 郭建英 郝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8,共6页
利用ACE土壤呼吸作用自动测定仪对希拉穆仁草原围封6年的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从4月末至10月初每隔10d进行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监测,并结合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分析其复合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内土壤呼吸日动态均呈... 利用ACE土壤呼吸作用自动测定仪对希拉穆仁草原围封6年的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从4月末至10月初每隔10d进行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监测,并结合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分析其复合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内土壤呼吸日动态均呈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中午12:00—14:00,夜间土壤呼吸速率很低,最低值出现在凌晨1:00-3:00。2)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在不同物候期明显不同,特别是在地温低于0℃时出现了土壤呼吸负通量现象。提高土壤呼吸通量的观测频率,加强相应物理化学机制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草地土壤年呼吸量的准确估算。3)土壤水分与日均土壤呼吸速率的关系为二次函数关系,理论日均呼吸速率最高值为456.2mg/(m^2·h),对应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为20%,与田间持水量21%基本吻合。4)生长季Q10值介于1.16~6.28,与土壤水分呈二次函数关系,不同于以往研究结果,这对于全球变化条件下研究土壤呼吸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土壤呼吸 土壤水分 Q 10值
下载PDF
围封对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健 张瑞强 +3 位作者 阿比亚斯 高天明 岳征文 刘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67,75,共7页
[目的]探究围封对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围封对草原物种多样性影响的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查、计算内蒙古希拉穆仁放牧草地与连续11 a围封草地的物种多样性,结合当地年降水量数据,分析放牧草地围封后物... [目的]探究围封对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围封对草原物种多样性影响的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查、计算内蒙古希拉穆仁放牧草地与连续11 a围封草地的物种多样性,结合当地年降水量数据,分析放牧草地围封后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围封后,冷蒿、轮叶委陵菜、达乌里芯芭、二裂委陵菜、星毛委陵菜年际波动较大;围封降低了希拉穆仁草地物种多样性,降水量较少年份(年降水量<200 mm的2014年)Simpson,Shannon-Wiener和Pielous指数则刚好相反;围封后物种丰富度与年降水量相关系数减小。[结论]长期围封导致希拉穆仁草地物种多样性下降。在干旱气候环境下,围封能够一定程度地缓解气候变化对希拉穆仁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 放牧 物种多样性 降水量 希拉穆仁草地
下载PDF
希拉穆仁草原根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瑞强 高天明 +1 位作者 王健 岳征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8-885,共8页
为了探明阴山北麓希拉穆仁草原土壤水分的自然变化规律,采用AZ-DT自动水分监测仪长期定位监测天然草地根层土壤水分,结合降水量观测和植被调查,分析该区域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水是坡面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 为了探明阴山北麓希拉穆仁草原土壤水分的自然变化规律,采用AZ-DT自动水分监测仪长期定位监测天然草地根层土壤水分,结合降水量观测和植被调查,分析该区域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水是坡面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由于该地区降水稀少,导致坡面土壤水分经常处于体积含水量15%以下的较低水平;坡底土壤水分除降水以外还有径流来源,径流形成地面积水,使坡底土壤水分较高甚至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2)生长季降水量对坡面植被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影响明显,但对坡底植物生长影响很小。坡底土壤通气不良并且盐碱化,致使植株低矮、细弱,但株丛数较多。3)由于冻融和积雪融化的影响,春季土壤水分较高且波动剧烈,这有利于牧草返青期的水分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土壤水分 植被
下载PDF
希拉穆仁草原草地退化机理及各种修复技术的适用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天明 张瑞强 刘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研究希拉穆仁草原退化过程,并以封育、灌溉、松土补播、干草覆盖等技术实施人工修复测试,对测试的试验地进行植被调查、土壤肥力化验和土壤种子库发芽试验,比较各种技术对当地退化草地的恢复作用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灌溉对... 通过研究希拉穆仁草原退化过程,并以封育、灌溉、松土补播、干草覆盖等技术实施人工修复测试,对测试的试验地进行植被调查、土壤肥力化验和土壤种子库发芽试验,比较各种技术对当地退化草地的恢复作用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灌溉对退化草地的恢复作用最为明显;封育的恢复作用较为显著,但恢复能力总体来说只有灌溉的50%左右;松土补播和干草覆盖反而影响了植被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退化机理 修复技术 草地恢复
下载PDF
草原牧区旅游发展对牧户生计的影响——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为例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文龙 匡文慧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9,共9页
草原牧区旅游发展是牧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牧户为研究案例,分析草原牧区旅游发展对牧户生计的影响。研究结果:(1)草原旅游使牧户生计模式分化为纯牧户、务工主导型、旅游主导型、旅游专营型,且呈现纯... 草原牧区旅游发展是牧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牧户为研究案例,分析草原牧区旅游发展对牧户生计的影响。研究结果:(1)草原旅游使牧户生计模式分化为纯牧户、务工主导型、旅游主导型、旅游专营型,且呈现纯牧户向务工主导型牧户过度,务工主导型牧户向旅游主导型牧户过度,旅游主导型牧户向旅游专营型牧户过度的一般演替规律;(2)草原旅游发展总体上提高了牧户的生计资本存量,但不同类型牧户生计资本存量具有显著差异,生计资本存量由高到低排序为:旅游专营型牧户、旅游主导型牧户、务工主导型牧户、纯牧户;(3)牧户参与草原旅游,准则层因子障碍度由大到小排序为: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障碍度指数前6位的指标层因子分别是:成人受教育程度、成人劳动力人数、借债情况、社团网络、生产生活设备、社会参与;(4)不同类型牧户参与草原旅游发展的首要障碍因素不同,纯牧户是受教育程度,务工主导型牧户是家庭人均收入,旅游主导型与旅游专营型牧户是借债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牧区旅游 牧户生计 障碍度 希拉穆仁草原
下载PDF
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干扰因素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文杰 王林和 +1 位作者 刘正鼎 加力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8,共6页
对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者的数量和旅游收入进行统计,结合遥感解译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分析了近十年来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干扰因素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点数量多、小而散,旅游通道无序化开辟,旅游者数量骤增和对草原的随意践踏,... 对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者的数量和旅游收入进行统计,结合遥感解译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分析了近十年来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干扰因素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点数量多、小而散,旅游通道无序化开辟,旅游者数量骤增和对草原的随意践踏,是草原旅游区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应注意旅游点的整合开发,进行旅游通道的生态化建设,控制旅游容量,以便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推动草原旅游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旅游干扰 遥感
下载PDF
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风蚀水平观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瑞强 高天明 郭建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8-181,共4页
近年来,草原由于遭受不合理利用而严重退化、沙化,风蚀愈加严重。采用集沙仪和移动式风洞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位于阴山北麓中部的希拉穆仁草原风蚀特征进行了连续6a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是控制风蚀的决定性因素,并且植被高度对... 近年来,草原由于遭受不合理利用而严重退化、沙化,风蚀愈加严重。采用集沙仪和移动式风洞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位于阴山北麓中部的希拉穆仁草原风蚀特征进行了连续6a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是控制风蚀的决定性因素,并且植被高度对风蚀的抑制作用强于植被盖度。(2)研究区风蚀模数在围封初期很高,达到1 313.7t/(km2·a),随着植被的改善,草原风蚀逐年下降。(3)风蚀物以细沙粒为主,含量占60%以上。该地区每风蚀1 000kg土壤,同时就损失15kg有机质,227g速效氮,262g速效磷和120g速效钾,肥力损失量惊人。保护基本草原,恢复退化草地,是防治草地风蚀的最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风蚀 集沙仪 移动式风洞
下载PDF
围封对希拉穆仁草原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瑞强 高天明 张景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围栏封育有利于受损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通过在希拉穆仁草原进行5年的围封试验,对样地的植被和土壤种子库进行连续监测的方法,研究围封对退化草地的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综合修复效果。结果表明:①围封样地植被产量、盖度和高度等生... 围栏封育有利于受损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通过在希拉穆仁草原进行5年的围封试验,对样地的植被和土壤种子库进行连续监测的方法,研究围封对退化草地的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综合修复效果。结果表明:①围封样地植被产量、盖度和高度等生产性能明显高于重牧样地。种类数和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则围封样地低于重牧样地。围封样地中克氏针茅和羊草等优质牧草占优势,重牧样地中冷蒿、银灰旋花和猪毛菜等劣质牧草占优势。②降水量是影响年际间土壤种子库状况的主要因素。围封可促进草地土壤中各种植物种子的积累。围封样地土壤种子库中克氏针茅占多数,重牧样地劣质牧草种子占多数。围封可提高草地生产性能和土壤种子库的积累,但长此以往不利于草地生物多样性,因此应适当中轻度放牧以提高草地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围封 重度放牧 植被 土壤种子库
下载PDF
希拉穆仁草原植被和土壤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兴源 崔向新 +2 位作者 白彤 蒙仲举 高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667-15669,15675,共4页
[目的]为科学地利用和保护有限的草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植被和土壤2方面研究3种人为干扰:3年围栏封育(围封)、自由放牧(放牧)和草原旅游(旅游)对希拉穆仁草原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类型区内植被总盖度、植物种数、平均高度、... [目的]为科学地利用和保护有限的草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植被和土壤2方面研究3种人为干扰:3年围栏封育(围封)、自由放牧(放牧)和草原旅游(旅游)对希拉穆仁草原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类型区内植被总盖度、植物种数、平均高度、地上生物量均为围封区>放牧区>旅游区,围封区各指标分别高于放牧区29.2%、43.8%、41.4%、28.7%,高于旅游区70.7%、64.3%、152.3%、84.2%;土壤表层养分受干扰影响明显,围封区各养分指标高于放牧区和旅游区,各区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减小趋势;不同干扰条件下,植被盖度、物种数、平均高度、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分布均呈现出一致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放牧和旅游活动加速了草原植被和土壤的退化,围栏封育措施使草原植被和土壤得到了明显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人为干扰 植被 土壤 响应
下载PDF
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新宇 王力峰 刘加凤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包括森林、沙漠、冰雪、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在内的独特的旅游资源,草原民俗旅游是该地区主要的旅游产品。文中提出了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草原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草原旅游 旅游资源开发
下载PDF
草原旅游与环境保护——兼论包头市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和乌力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随着现代经济产业的大举扩展和社会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作为人类社会一切活动根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与问题逐渐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普遍化、隐形化和人为化趋势。在草原地区现代社会诸问题当中与所谓"朝阳产业"的... 随着现代经济产业的大举扩展和社会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作为人类社会一切活动根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与问题逐渐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普遍化、隐形化和人为化趋势。在草原地区现代社会诸问题当中与所谓"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有关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整个地域经济社会文化大系统的影响也渐渐显现出来。在此,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市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田野调查,分析草原旅游业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和破坏,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现代化、城市化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资源配置过程中发展理念的功利化、环境政策的虚拟化以及当地牧民传统文化的符号化、边缘化。因此笔者认为,一是,认识层面上,通过绿色生态环保旅游理念的确立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问题;二是,行动层面上,通过政策规划部门风险社会意识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来保持草原旅游业的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态势。三是,环境保护层面上,可以通过现代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来应对具体环境问题;四是,社会层面上,通过政府与牧民的互信合作来解决文化传承难题与居民被边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旅游 环境保护 希拉穆仁草原 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下载PDF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以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文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4-98,共5页
近年来,依托草原进行的草原旅游开发成为热点。而草原旅游发展的依托资源就是优良的草原生态环境,草原生态环境能否得到合理的保护是草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如何进行草原旅游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管理成为一项重要... 近年来,依托草原进行的草原旅游开发成为热点。而草原旅游发展的依托资源就是优良的草原生态环境,草原生态环境能否得到合理的保护是草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如何进行草原旅游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是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的典型区域,在30多年的旅游开发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剖析其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草原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基本途径与对策,旨在为草原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 草原旅游区 生态环境 保护 管理
下载PDF
希拉穆仁草原文化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16
作者 王伟英 《美术大观》 2016年第4期153-153,共1页
本文概述了希拉穆仁草原及草原深厚的游牧民族文化内涵,从希拉穆仁草原文化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入手,阐述希拉穆仁草原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方法途径,以期为希拉穆仁草原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 本文概述了希拉穆仁草原及草原深厚的游牧民族文化内涵,从希拉穆仁草原文化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入手,阐述希拉穆仁草原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方法途径,以期为希拉穆仁草原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文化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放牧对希拉穆仁草原土壤入渗过程影响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耿林昇 李红丽 +2 位作者 董智 郭建英 陈新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77,共8页
为定量评估放牧对草原土壤入渗的影响,了解和防治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科学评估草原水文调节功能,采用双环入渗法研究了放牧对典型草原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并收集影响土壤入渗的环境特征变量。结果表明:(1)土壤入渗能力均受到放牧活动的... 为定量评估放牧对草原土壤入渗的影响,了解和防治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科学评估草原水文调节功能,采用双环入渗法研究了放牧对典型草原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并收集影响土壤入渗的环境特征变量。结果表明:(1)土壤入渗能力均受到放牧活动的干扰,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减小,达到稳渗时的历时缩短,而轻度放牧对土壤入渗性能却具有增强作用,LG的初渗速率(5.12 mm/min)、稳渗速率(1.93 mm/min)、2 h累积入渗量(213.42 mm)均较好,快速入渗至稳渗阶段历时延长。(2)不同放牧强度下,放牧强度与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46,-0.770,-0.531。植被盖度、砂粒体积百分数、孔隙度均与土壤入渗速率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壤容重则相反。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对土壤入渗速率的影响最为显著。适度放牧(LG,1.5羊/(hm^(2)·月))会改善土壤特征参数及植被生长情况,提高土壤的入渗性能。(3)通过土壤入渗模型分析,Horton模型对土壤入渗速率及土壤累积入渗的拟合效果均表现为最好。研究结果可为放牧条件下典型草原的土壤入渗及水文调节功能的定量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土壤入渗 入渗速率 土壤累积入渗 希拉穆仁草原
下载PDF
希拉穆仁草原两种主要植物光合特征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秀峰 李红丽 +2 位作者 刘铁军 韩国栋 董智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5,共7页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希拉穆仁草原短花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各项光合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随着草地退化程度加重,短花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及气孔导度均表现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希拉穆仁草原短花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各项光合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随着草地退化程度加重,短花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及气孔导度均表现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短花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草地退化的加剧而降低,短花针茅的各项光合指标降低幅度比糙隐子草相应指标降幅大。短花针茅的水分利用效率低于糙隐子草而光合速率高于糙隐子草,表明其对环境特别是干旱的耐受能力低于糙隐子草。土壤全氮、全磷和含水量是影响不同退化程度草原短花针茅光合特性的主要因素,而不同退化程度草原糙隐子草光合特性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草地退化 光合特征 短花针茅 糙隐子草
下载PDF
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春季土壤水与水分平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志青 赵景波 +2 位作者 罗小庆 邵天杰 胡倩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揭示希拉穆仁草原土壤含水量,水分存在形式,水分有效性,水循环和土壤干层等问题,对该区不同地形草地进行了打钻取样,对含水量及粒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多数土壤剖面中含水量变化在2%-10%之间,平均含水量多在3%-6%之间... 为了揭示希拉穆仁草原土壤含水量,水分存在形式,水分有效性,水循环和土壤干层等问题,对该区不同地形草地进行了打钻取样,对含水量及粒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多数土壤剖面中含水量变化在2%-10%之间,平均含水量多在3%-6%之间。高地采样区土壤水分垂向变化波动较大,变化趋势不明显;平地采样区土壤上中部含水量多于下部。研究区土壤水分大部分处于难效水状态,土壤水分对植被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平地采样区在剖面上部0-0.5 m的平均含水量较高地采样区略多,表明平地采样区植被生长受到土壤水分的胁迫性相对较小。研究区普遍有干层发育且等级较高,干层分布接近地表。其中,高地采样区剖面0-0.5m全部为重度干层,下部有轻度干层和中度干层发育;平地采样区几乎全部为重度干层。该区春季5月份土壤水分几乎都以含量很低的薄膜水形式存在,大气降水被蒸发与蒸腾等全部消耗,没有剩余水分补给地下水。综上指示该区土壤水分为明显的负平衡,水循环呈现土壤-植物-大气的水分循环模式,属于不完整的水分循环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有效水 土壤干层 水分平衡 希拉穆仁草原
下载PDF
从社区参与角度分析希拉穆仁草原旅游现存的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志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0期228-228,230,共2页
从社区参与角度分析希拉穆仁草原旅游现存的问题,指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发展利益相关者,分析社区参与的重要性。
关键词 社区参与 可持续发展 希拉穆仁草原 旅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