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线、块、面”探微 |
郑中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2
|
穆索尔斯基和他的音乐艺术 |
王瑛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06 |
3
|
|
3
|
浅析穆索尔斯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的创作特点 |
周颖
|
《大舞台》
|
2010 |
4
|
|
4
|
穆索尔斯基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特色——以穆索尔斯基的声乐套曲《儿歌》为例 |
刘辉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5
|
论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特色 |
孟卓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6
|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基辅大门》和声风格与配置探析 |
陈锐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7
|
穆索尔斯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演奏与教学探微 |
周颖
|
《大舞台》
|
2010 |
1
|
|
8
|
时间与空间的对话——演绎中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
包天天
马毅
|
《艺术评鉴》
|
2016 |
1
|
|
9
|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简析 |
陈亮
|
《北方音乐》
|
2015 |
1
|
|
10
|
穆索尔斯基作品中的调式调性探析 |
罗长华
赵德义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1
|
穆索尔斯基作品在视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前两首为例 |
王茜
|
《艺术评鉴》
|
2018 |
1
|
|
12
|
“画中音、音中画”——论《图画展览会》组曲中穆索尔斯基与哈特曼美学观念的契合 |
宋永莉
|
《音乐创作》
|
2007 |
0 |
|
13
|
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的创作思想浅论 |
高静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4
|
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及音乐风格 |
黄晟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5
|
从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看穆索尔斯基的非凡音乐才能 |
尹璐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14 |
0 |
|
16
|
穆索尔斯基创作中的民族性与历史观——以《死亡歌舞》为例 |
金相莉
|
《北方音乐》
|
2011 |
0 |
|
17
|
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终止式的描绘性手法 |
姜涛
|
《安顺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8
|
谈穆索尔斯基的死亡观与《死亡歌舞》创作 |
莫成练
|
《黄河之声》
|
2008 |
0 |
|
19
|
穆索尔斯基对德彪西的影响 |
徐昀
|
《音乐探索》
|
2004 |
1
|
|
20
|
谈穆索尔斯基及其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 |
宋杨
|
《辽宁高职学报》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