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应辐射类群穇属的系统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青 PETERSON M Paul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5-342,共8页
综合花序拓扑学、比较形态学、分子系统发育、细胞遗传学等资料,对适应辐射类群穇属(Eleusine Gaertn.)的系统学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穇属系统位置——Eleusiinae亚族成员得到分子系统发育证据的支持。该属具有3种花序类型、7个基因组... 综合花序拓扑学、比较形态学、分子系统发育、细胞遗传学等资料,对适应辐射类群穇属(Eleusine Gaertn.)的系统学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穇属系统位置——Eleusiinae亚族成员得到分子系统发育证据的支持。该属具有3种花序类型、7个基因组类型、多倍体均由二倍体杂交起源、C4植物高度适应半湿润-半干旱镶嵌气候等特征。据可靠化石记载和现代地理分布推断,穇属很可能起源于东非,时间是晚中新世,而适应辐射则发生在上新世-中新世间隔。总的来说,分子系统发育、细胞遗传学、古地质、古气候数据的整合研究能够为穇属多倍体起源和谱系多样化历史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穇属 系统学 适应辐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穇属颖果微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姜斌 Paul M.PETERSON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5-204,共10页
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了穇属(Eleusine Gaertn.)9种植物颖果的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穇属颖果有卵形、披针形和矩圆形3种腹面形状,压扁方式有背腹压扁及两侧压扁,腹面形态有平腹面和凹腹面两种,胚比为0.29~0.58,种脐比为0.10~0.24,... 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了穇属(Eleusine Gaertn.)9种植物颖果的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穇属颖果有卵形、披针形和矩圆形3种腹面形状,压扁方式有背腹压扁及两侧压扁,腹面形态有平腹面和凹腹面两种,胚比为0.29~0.58,种脐比为0.10~0.24,颖果纹饰有2种,包括疣突状一级纹饰和疣突规则排列构成的复合网状(二级)纹饰,表面小孔平均直径0.57~1.31μm,分布密度为30~200个(100μm-2)。穇属植物的颖果腹面形状、纹饰、表面小孔直径及平均密度等性状,可为种类鉴定及种间关系分析提供有价值的证据。穇属颖果腹面形态呈平腹面或凹腹面,颖果体积相对小,生活周期相对缩短,这可能是与东非季节性干旱气候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穇属 颖果 微形态 分类 禾本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