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小麦不同播种量和穗肥用量比较试验
1
作者 马骏 杜海波 +2 位作者 王敏 郭红 李进永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40-43,52,共5页
为探明盐城小麦适期播种时不同播种量和穗肥用量对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播种量处理(12.5 kg/亩、15.0 kg/亩、17.5 kg/亩、20.0 kg/亩)和5个穗肥用量处理(纯氮分别为3.00 kg/亩、4.15 kg/亩、5.30 kg/亩、6.45 kg/亩、7.60 kg/... 为探明盐城小麦适期播种时不同播种量和穗肥用量对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播种量处理(12.5 kg/亩、15.0 kg/亩、17.5 kg/亩、20.0 kg/亩)和5个穗肥用量处理(纯氮分别为3.00 kg/亩、4.15 kg/亩、5.30 kg/亩、6.45 kg/亩、7.60 kg/亩),对比研究不同处理的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籽粒品质。结果表明,随着小麦播种量的增加,株高、有效穗数显著提升,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在中低播种量处理间显著提升,在高播种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小麦穗肥用量的增加,株高、穗粒数、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显著提升,千粒重先显著增加后降低,产量、粗蛋白含量在中低穗肥用量处理间显著提升,在高穗肥用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小麦播种量和穗肥用量的组合,播种量适中、穗肥用量较多的条件有利于产量的增加,穗肥用量较多的条件有利于品质的提升。因此在盐城小麦适期播种时,播种量为15.0~17.5 kg/亩、穗肥纯氮为6.45~7.60 kg/亩,可以协调产量要素和品质指标,有效提升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量 穗肥用量 产量 品质 盐城市
下载PDF
小麦秸秆还田后不同水稻品种对简化穗肥施用的响应及其成因
2
作者 舒小伟 王树深 +9 位作者 伏桐 王子涵 丁周宇 杨英 赵士茹 周娟 黄建晔 姚友礼 王余龙 董桂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61-1978,共18页
【目的】探讨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产量、颖花分化和退化、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碱解氮对简化穗肥施用响应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以迟熟中粳南粳9108和中籼扬稻6号两个品种为试材,研究秸秆还田方式(全量还田和不还田)和简化穗... 【目的】探讨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产量、颖花分化和退化、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碱解氮对简化穗肥施用响应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以迟熟中粳南粳9108和中籼扬稻6号两个品种为试材,研究秸秆还田方式(全量还田和不还田)和简化穗肥处理(0﹕0,不施穗肥;2﹕0,全施促花肥;1﹕1,促花肥和保花肥各施一半;0﹕2,全施保花肥)互作条件下产量、颖花分化和退化等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从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土壤碱解氮含量等角度分析水稻颖花分化和退化的机制。【结果】(1)秸秆还田后,南粳9108和扬稻6号的产量分别平均增加4.2%和3.2%。穗肥处理中,两品种分别以2﹕0和1﹕1处理的产量最高;而秸秆不还田处理下,两品种产量均以1﹕1处理最高。在施氮量180—360 kg N·hm-2范围内穗肥处理的产量趋势一致;(2)秸秆还田后0—30 d为快速腐解期,秸秆中的碳和氮迅速释放,30d时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平均增加179.2%,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平均增加88.8%;40—60d秸秆腐解和碳氮释放速率变缓,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迅速降低;60—90 d秸秆腐解和碳氮释放基本停滞,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缓慢下降。秸秆还田后10—40 d,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降低4.8%,50—90 d平均增加5.2%;(3)秸秆还田后,土壤碱解氮的增加使供试水稻的颖花分化数平均增加1.4%,颖花退化数平均降低12.3%,颖花现存数平均增加4.4%,每穗粒数(每穗颖花现存数)的增加是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南粳9108和扬稻6号2﹕0处理下颖花退化率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分别降低23.5%和7.6%。南粳9108在2﹕0处理下的颖花分化数和退化数较1﹕1处理分别增加8.9和5.7朵/穗,扬稻6号分别增加6.8和11.6朵/穗。由于颖花分化数的增幅大于颖花退化数的增幅,故南粳9108的颖花现存数以2﹕0处理最多,而扬稻6号则以1﹕1处理最多。【结论】秸秆还田提高了水稻产量,全施促花肥南粳9108产量最高,扬稻6号则是促保均施处理的最高。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通过显著降低颖花退化率和退化数,增加每穗粒数实现的。南粳9108颖花退化率下降的幅度大于扬稻6号,是两个品种颖花现存数对不同穗肥处理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穗肥 水稻 颖花分化和退化 产量 土壤微生物活性
下载PDF
氮素穗肥对杂交籼稻籽粒灌浆影响及其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间关系
3
作者 吴子牛 何丽梅 +5 位作者 熊莹 陈凯瑞 杨志远 孙永健 吕旭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目的】为明确氮素穗肥对杂交稻籽粒灌浆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两个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杂交稻品种锦优1319(高直链淀粉)和蓉优702(低直链淀粉),在不同的氮素穗肥处理下(设0、60、90和120 kg/hm^(2)4个纯氮水平... 【目的】为明确氮素穗肥对杂交稻籽粒灌浆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两个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杂交稻品种锦优1319(高直链淀粉)和蓉优702(低直链淀粉),在不同的氮素穗肥处理下(设0、60、90和120 kg/hm^(2)4个纯氮水平,分别用CK、N1、N2、N3表示)研究氮素穗肥水平对籽粒灌浆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穗肥处理下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差异显著,且不同类型品种表现各异,其中氮素穗肥的施用显著降低了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锦优1319的Gmax和Gmean随氮素穗肥水平的变化均表现为N2>CK>N1>N3,而蓉优702则表现为N3>N2>CK>N1;施用氮素穗肥显著增加了花后5~25 d籽粒腺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ADPG)和淀粉分支酶(DBE)的活性,降低了花后5~15 d籽粒GBSS活性,降低了花后5~25 d籽粒淀粉合成酶(SSS)和SBE活性。【结论】高直链淀粉品种锦优1319籽粒灌浆的最佳氮素穗肥施用量低于低直链淀粉品种蓉优702:其中锦优1319的最佳氮素穗肥施用量为90 kg/hm^(2),蓉优702为120 kg/hm^(2)。施用氮素穗肥显著降低了GBSS、SSS的活性,加之SBE活性下降,DBE活性提高,最终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本研究条件下,籽粒ADPG活性未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穗肥 籽粒灌浆 淀粉合成酶
下载PDF
穗肥施量对水稻植株形态、群体生态及穗叶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49
4
作者 闫川 丁艳锋 +6 位作者 王强盛 李刚华 刘正辉 缪小建 郑永美 魏广彬 王绍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76-2183,共8页
以2个籼、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高、中、低3个穗肥处理,以空白为对照,构建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穗肥施量对植株形态和群体生态及穗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穗肥施量对穗长、穗弯曲度、叶长和叶角有明显影响;不同穗肥处理群体内部温度、湿... 以2个籼、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高、中、低3个穗肥处理,以空白为对照,构建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穗肥施量对植株形态和群体生态及穗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穗肥施量对穗长、穗弯曲度、叶长和叶角有明显影响;不同穗肥处理群体内部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微气象因子具有一定差异,中肥处理具有良好的群体微气象环境;此外,中肥处理群体具有适宜的LAI、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冠层温度较低;施肥水平显著影响植株器官的温度,穗叶的温度随穗肥施量的增加而降低,中肥与高肥处理植株穗叶的温度差异不显著,但与低肥和空白处理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说明通过优化田间管理如合理的施肥来构建良好的群体,对降低植株穗叶和冠层温度以提高水稻抗热害能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肥 形态 群体生态 穗叶温度
下载PDF
氮素穗肥对水稻幼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的影响及其与颖花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夏雯 王绍华 +4 位作者 李刚华 王强盛 刘正辉 余翔 丁艳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84-2189,共6页
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2401为研究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高(HN)、低(LN)两个穗肥施氮水平,对幼穗发育过程中(颖花分化至抽穗后7d)细胞分裂素(ZRs、iPAs)和生长素(IAA)含量及其动态分别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幼穗发育过程中穗中... 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2401为研究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高(HN)、低(LN)两个穗肥施氮水平,对幼穗发育过程中(颖花分化至抽穗后7d)细胞分裂素(ZRs、iPAs)和生长素(IAA)含量及其动态分别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幼穗发育过程中穗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均表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穗肥的施用(HN处理)提高了各个时期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尤其是颖花分化期效果最为明显。而生长素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从颖花分化期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前LN处理稍高于HN处理,之后HN处理又逐渐超过LN处理。穗发育期间HN处理的ZRs/IAA和iPAs/IAA均高于LN处理,颖花分化期差距最大,随后逐渐减小,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差异最小,抽穗时比值差距又再次扩大,两个品种表现相似。水稻氮素穗肥的施用具有延长颖花分化时间、增加每穗颖花数的作用,这可能与其提高幼穗分化期尤其是颖花分化期的细胞分裂素含量及其与生长素的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穗肥 激素 每穗颖花数
下载PDF
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对超级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4
6
作者 付立东 王宇 +3 位作者 隋鑫 任海 李旭 李宝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8,共5页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2∶5∶3处理(B)的单产9780kg/hm2,比A(2∶4∶4)、C(2∶6∶2)、CK(2∶8...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2∶5∶3处理(B)的单产9780kg/hm2,比A(2∶4∶4)、C(2∶6∶2)、CK(2∶8∶0)处理分别增产了0.6%、3.4%和5.6%;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A、C、CK处理。随着穗肥施入比例的加大,齐穗期水稻群体的高效叶面积率、功能叶片SPAD值逐渐增大,且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功能叶片SPAD仍维持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基蘖穗肥 叶龄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
下载PDF
氮素穗肥对不同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艳霞 丁艳锋 +3 位作者 王强盛 李刚华 李福春 王绍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0-1085,共6页
以4种不同类型的稻米为材料,采用4个不同的氮素穗肥处理,利用黏度分析仪和XRD技术测定其淀粉特性,探索氮素穗肥对稻米品质及淀粉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素穗肥对稻米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支/直比和胶稠度的影响,品种间存在差异... 以4种不同类型的稻米为材料,采用4个不同的氮素穗肥处理,利用黏度分析仪和XRD技术测定其淀粉特性,探索氮素穗肥对稻米品质及淀粉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素穗肥对稻米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支/直比和胶稠度的影响,品种间存在差异。各品种稻米的黏滞谱曲线随着氮肥的增加均呈整体下降趋势;相对粳稻而言,杂交籼稻和糯稻黏滞谱曲线在不同的氮肥处理下降幅度较小。各品种稻米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均表现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小,17°和18°的两个衍射峰的分离状态逐渐减小。氮素穗肥施用量与稻米品质和淀粉特性关系密切,可通过调控氮素穗肥水平来改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穗肥 黏滞谱 相对结晶度
下载PDF
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8
作者 丁艳锋 赵长华 王强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共4页
以越光和武香粳 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穗肥施用时期施氮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倒 1 5叶 ,倒 2 5和 0 5叶 ,倒 3 5、 2 5和 1 5叶施肥提高了花后高效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率。穗肥施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倒3 5、 2 5... 以越光和武香粳 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穗肥施用时期施氮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倒 1 5叶 ,倒 2 5和 0 5叶 ,倒 3 5、 2 5和 1 5叶施肥提高了花后高效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率。穗肥施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倒3 5、 2 5和 1 5叶 ,倒 3 5和 1 5叶 ,倒 2 5叶施肥对增加两品种产量 ,提高穗肥利用率和生产力作用显著。施用穗肥增产的机制两品种表现不一致 :越光主要表现在结实率的提高 ,武香粳 9号主要表现为每穗总粒数的增加。生育期较短的越光穗肥利用率略低于生育期较长的武香粳 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肥 施用时期 水稻 氮素利用率 产量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籽粒中胚乳蛋白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丁艳锋 赵长华 +2 位作者 王强盛 王绍华 黄丕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609,共4页
以武香粳 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穗肥施氮时期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穗肥的施用提高了籽粒发育过程中单位干重蛋白质含量 ,以在倒 0 5叶施用氮素穗肥影响最大 ;随施肥时期的延迟 ,稻米粗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逐步上升 ,醇... 以武香粳 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穗肥施氮时期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穗肥的施用提高了籽粒发育过程中单位干重蛋白质含量 ,以在倒 0 5叶施用氮素穗肥影响最大 ;随施肥时期的延迟 ,稻米粗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逐步上升 ,醇溶蛋白含量逐渐降低 ;倒 2 5叶施氮减少了强、弱势粒中蛋白组分的分布和含量 ,倒 0 5叶施氮与此相反 ;胚乳蛋白组分在花后 15d到 2 5d甚至更晚的时间合成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肥 施用时间 水稻 籽粒 胚乳蛋白 蛋白积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晒田强度和穗肥运筹对三角形强化栽培水稻光合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从桦 代邹 +4 位作者 严奉君 彭玉 徐徽 孙永健 马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5-743,共9页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3种晒田强度(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5%、60%±5%和40%±5%,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种穗肥运筹(晒田复水后第1、第8和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分别记...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3种晒田强度(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5%、60%±5%和40%±5%,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种穗肥运筹(晒田复水后第1、第8和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分别记为S1、S2和S3)对灌浆结实期水稻光合生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晒田程度和穗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和利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且晒田影响最为显著,氮素穗肥运筹次之。轻度晒田(W1)复水后第1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会降低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和有效穗数,推迟至复水后第8天或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可以提高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收获指数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中度和重度晒田(W2和W3)复水后第1天或第8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可以提高孕穗期和齐穗期剑叶Pn和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构成指标、稻株氮素积累与利用。经过分析比较得出,TSRI模式下W2S1为晒田强度和穗肥运筹的最优组合,产量达到10.96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田 穗肥运筹 干物质积累 光合生产 氮素利用
下载PDF
氮素穗肥施用量对沿黄稻区稻米品质和食味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殷春渊 宁惠峰 +1 位作者 赵全志 陈静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0,24,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沿黄稻区主栽品种豫粳6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在水稻生育后期施用不同量的氮素化肥,研究了氮素穗肥对稻米品质和食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穗肥的增加,糙米率降低,不完善粒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增加,稻米碾磨品质和... 在大田条件下,以沿黄稻区主栽品种豫粳6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在水稻生育后期施用不同量的氮素化肥,研究了氮素穗肥对稻米品质和食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穗肥的增加,糙米率降低,不完善粒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增加,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下降,且主要以下部弱势粒的稻米品质变劣为主。稻米的淀粉RVA谱特征参数中,淀粉最高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随着穗肥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食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穗肥 稻米品质 食味
下载PDF
晒田强度和氮素穗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杂交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从桦 孙永健 +4 位作者 严奉君 蒋明金 徐徽 赵建红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8-266,共9页
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研究3种晒田强度(0-20cm土壤体积含水量为53.60%±5.00%、40.20%±5.00%和26.80%±5.00%,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种穗肥运筹(晒田复水后第1、8和15天施用氮素穗肥,分... 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研究3种晒田强度(0-20cm土壤体积含水量为53.60%±5.00%、40.20%±5.00%和26.80%±5.00%,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种穗肥运筹(晒田复水后第1、8和15天施用氮素穗肥,分别记为N1、N2和N3)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氮素积累、转运、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晒田能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转运、氮素积累、转运和利用及产量;各晒田强度下,穗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与氮低效品种相比,氮高效品种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更高,抽穗后物质转运能力更强、氮素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更高,并且氮高效品种的产量平均比氮低效品种高1.12t/hm2。相关性分析表明,氮高效品种和氮低效品种的产量均与干物质积累、转运呈显著正相关,氮高效品种产量与茎秆氮素转运量显著正相关,氮低效品种产量与茎叶氮素转运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氮高效品种采用晒田强度(W1)配合复水后15d施用氮素穗肥,氮低效品种采用晒田强度(W2)配合复水后8d施用氮素穗肥,均能提高其氮肥利用效率和稻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田强度 穗肥运筹 不同氮效率水稻 氮素利用 产量
下载PDF
氮素穗肥施用时期对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庆 胡雅杰 +7 位作者 郭保卫 张洪程 徐玉峰 徐晓杰 朱邦辉 徐洁芬 钮中一 凃荣文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77,共6页
选用太湖稻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南粳46和南粳5055为材料,在总施氮量300 kg·hm^(-2)的条件下,氮素穗肥分别于倒5叶、倒4叶、倒3叶、倒2叶、倒1叶和粒肥施用,研究氮素穗肥不同施用时期对软米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用太湖稻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南粳46和南粳5055为材料,在总施氮量300 kg·hm^(-2)的条件下,氮素穗肥分别于倒5叶、倒4叶、倒3叶、倒2叶、倒1叶和粒肥施用,研究氮素穗肥不同施用时期对软米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穗肥施用时期的延后,软米粳稻的产量、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先增加后减少,倒3叶最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先减少后增加,倒3叶最低。推迟施用穗肥,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长度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米饭食味值降低,倒5叶和倒4叶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选择适宜的穗肥施用时期,如侧重高产优质,穗肥适宜施用时期为倒3叶;如侧重稳产食味品质更优,则提前至倒4叶施穗肥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米粳稻 氮素 穗肥 施用时期 稻米品质
下载PDF
超级稻Ⅱ优602密度与穗肥运筹对产量和功能叶N素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姜心禄 李涛 +1 位作者 池忠志 郑家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43-1648,共6页
试验以超级稻Ⅱ优602为材料,研究了密度与穗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功能叶N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功能叶叶片、叶鞘、茎秆的全N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对功能叶叶长和倒3节节间长也有明显影响;在移栽密度为15穴/m2时,穗肥... 试验以超级稻Ⅱ优602为材料,研究了密度与穗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功能叶N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功能叶叶片、叶鞘、茎秆的全N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对功能叶叶长和倒3节节间长也有明显影响;在移栽密度为15穴/m2时,穗肥的最佳施用时期为倒3叶期;当移栽密度为20穴/m2时,穗肥的最佳施用时期为倒2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密度 穗肥运筹 全N含量稻谷产量
下载PDF
氮素基蘖穗肥施入比例对机插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付立东 王宇 +4 位作者 李旭 吕小红 隋鑫 任海 黄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2-55,共4页
为探讨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对机插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基蘖肥施入比例,可提高水稻群体最高茎蘖数与齐穗期有效叶面积率、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穗... 为探讨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对机插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基蘖肥施入比例,可提高水稻群体最高茎蘖数与齐穗期有效叶面积率、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穗肥施入比例,可提高水稻茎蘖成穗率与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净光合速率,可提高齐穗后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单位面积收获穗数、颖花量及收获指数随着穗肥施入比例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在每667 m2施氮(N)18 kg的前提下,氮素基蘖穗肥比例20∶50∶30的处理获得最高单产为每667 m2762.1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氮素基蘖穗肥 净光合速率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群体条件下穗肥施用量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镇铭 姚金富 +1 位作者 邵达孚 高莲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3期149-152,共4页
为探索穗肥用量与群体的联因效应对分蘖成穗率的影响,明确提高分蘖成穗率的施肥条件和技术。试验表明,水稻分蘖成穗率随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较高的群体条件下,穗肥与分蘖成穗率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穗肥施用量对基本苗与分蘖... 为探索穗肥用量与群体的联因效应对分蘖成穗率的影响,明确提高分蘖成穗率的施肥条件和技术。试验表明,水稻分蘖成穗率随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较高的群体条件下,穗肥与分蘖成穗率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穗肥施用量对基本苗与分蘖成穗率的相关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群体 穗肥 成穗率
下载PDF
氮素穗肥对超级稻颖果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琪 许国春 +3 位作者 王强盛 田晓雅 熊瑞恒 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研究氮素穗肥对超级稻抽穗期群体结构、颖果发育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的影响,为超级稻高产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宁粳3号’和‘甬优12号’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氮素基蘖肥用量下设置0、60、120和180 kg·hm-2氮素... [目的]研究氮素穗肥对超级稻抽穗期群体结构、颖果发育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的影响,为超级稻高产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宁粳3号’和‘甬优12号’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氮素基蘖肥用量下设置0、60、120和180 kg·hm-2氮素穗肥用量,考查超级稻颖果发育变化,分析抽穗期水稻植株农艺性状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结果]施用氮素穗肥可以增加水稻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剑叶叶长和顶部3叶叶基角和叶开角,并能够增加着粒密度、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枝梗粒数;顶2叶和顶3叶叶长、穗长随氮素穗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用氮素穗肥会降低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结实率。强势粒颖果长度、宽度和厚度发育速度及其大小均高于弱势粒;120 kg·hm-2穗肥用量使‘宁粳3号’弱势粒和‘甬优12号’强弱势粒颖果长度、宽度和厚度增加;180 kg·hm-2穗肥用量抑制了‘宁粳3号’弱势粒和‘甬优12号’强、弱势粒颖果长度和宽度增加,对粒厚发育没有影响。产量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剑叶叶基角、顶2叶叶开角以及顶2叶叶长、顶3叶叶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强、弱势粒的千粒质量与粒宽、粒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氮素穗肥用量为120kg·hm-2时超级稻生育后期群体结构合理、穗部经济性状协调,有利于籽粒生长和产量提高;粒长和粒宽可以作为评价水稻千粒质量及产量潜力的形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穗肥 超级稻 颖果发育 经济性状
下载PDF
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徐茂 王鹤平 +4 位作者 殷广德 周培南 张亚洁 苏祖芳 许乃霞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36-40,共5页
采用迟熟中粳稻品种和杂交中籼稻汕优组合 ,进行穗肥施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 :合理施用穗肥 ,利于控制抽穗期群体干物质适宜值、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生产量 ,利于提高有效、高效叶面积率 ,增加根系活力 ,提高颖花根活量 ,最终提高... 采用迟熟中粳稻品种和杂交中籼稻汕优组合 ,进行穗肥施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 :合理施用穗肥 ,利于控制抽穗期群体干物质适宜值、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生产量 ,利于提高有效、高效叶面积率 ,增加根系活力 ,提高颖花根活量 ,最终提高结实率和实粒数 ,获得高产。在当前推广品种中 ,在取得适宜穗数条件下 ,迟熟中粳稻在倒 3叶 1次施肥或倒 4倒 3叶分次施肥 ,确保提高群体质量而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肥施用期 群体质量 根系活力 产量
下载PDF
重施穗肥对杂交水稻的产量和氮素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维金 徐竹生 鲍隆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9-214,共6页
对水稻不同品种(组合)进行了连续8年的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如下:重施穗肥与常规施肥比较,大穗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杂交稻增产的幅度(10%~21.5%)较常规稻品种大,但穗数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重施穗肥可降低无效分蘖率... 对水稻不同品种(组合)进行了连续8年的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如下:重施穗肥与常规施肥比较,大穗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杂交稻增产的幅度(10%~21.5%)较常规稻品种大,但穗数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重施穗肥可降低无效分蘖率,增加成穗率,提高单位面积上总颖花数和实粒数。抽穗至灌浆期间,重施穗肥较常规施肥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加1.2,叶片含N率提高11%~15%,光合速率增高7%左右,干物质生产量增长14.4%。稻株对穗肥中N的吸收利用率较基肥和分集肥中N分别高出22.3%和14.6%,而且穗肥中N向穗部的转运率较基肥和分蘖肥中N分别提高9.2%和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穗肥 产量 氮素营养
下载PDF
氮素穗肥施入时期对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付立东 王宇 +3 位作者 李旭 隋鑫 任海 李宝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6-48,56,共4页
以水稻品种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素穗肥不同施入时期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生育、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倒4叶施入促花肥(N:37.67 kg/hm2)、倒2叶施入保花肥(N:16.15 kg/hm2)可提高水稻茎蘖成穗率、单... 以水稻品种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素穗肥不同施入时期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生育、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倒4叶施入促花肥(N:37.67 kg/hm2)、倒2叶施入保花肥(N:16.15 kg/hm2)可提高水稻茎蘖成穗率、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及颖花量,提高水稻齐穗期群体高效叶面积指数、剑叶叶绿素含量以及剑叶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改善群体质量,促进干物质产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的增加。获得单产9.32 t/hm2,氮肥利用率达到3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穗肥 干物质积累量 氮肥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