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揿针疗法在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罗春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0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究穴位揿针疗法在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98例行腹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术后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 目的探究穴位揿针疗法在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98例行腹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术后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揿针疗法,均持续治疗至胃肠道功能恢复。比较2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胃肠激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流质饮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低于对照组,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中实施穴位揿针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穴位揿针疗法 胃肠功能恢复 胃肠激素
下载PDF
择时吴茱萸热奄包联合穴位揿针疗法对肿瘤化疗患者中医症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汤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05-208,共4页
评定择时吴茱萸热奄包联合穴位揿针疗法对肿瘤化疗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符合指征,配合完成干预。调取数据,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使用随机摸球法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择时吴茱萸热奄包联... 评定择时吴茱萸热奄包联合穴位揿针疗法对肿瘤化疗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符合指征,配合完成干预。调取数据,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使用随机摸球法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择时吴茱萸热奄包联合穴位揿针疗法。对参与者的总体疗效、中医症候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中的总有效比92.50%,对照组中的总有效比75.00%。各组相互分析(P<0.05)。相比干预前,干预后各组的中医证候均上升(P<0.05);相比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均上升(P<0.05)。相比干预前,干预后各组的生活质量均下降(P<0.05);相比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均下降(P<0.05)。结论 择时吴茱萸热奄包联合穴位揿针疗法可以改善肿瘤化疗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时吴茱萸热奄包 穴位揿针疗法 肿瘤化疗 中医证候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穴位揿针联合互联网+视频宣教治疗糖尿病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瞿秋燕 邵燕蓉 朱立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124-126,145,共4页
目的 观察穴位揿针联合“互联网+”视频宣教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各2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及便秘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A组在... 目的 观察穴位揿针联合“互联网+”视频宣教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各2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及便秘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互联网+视频宣教;试验B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互联网+视频宣教及穴位揿针治疗。三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便秘改善程度、饮食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试验B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P<0.05);三组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SCBM)均增加,试验B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测评量表评分,试验A组及试验B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P<0.05)。结论 穴位揿针联合“互联网+”视频宣教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糖尿病便秘 穴位揿针疗法 互联网+视频宣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