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病期分型的穴位热敏化规律及热敏灸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罗连琴 蒋代丽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123-127,共5页
目的基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P)患者病期分型探讨穴位热敏化规律及热敏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病期分为急性期组(34例)、亚急性期组(31例)、恢复期组(3... 目的基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P)患者病期分型探讨穴位热敏化规律及热敏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病期分为急性期组(34例)、亚急性期组(31例)、恢复期组(31例),均使用热敏灸艾条行热敏探穴与灸疗,记录热敏穴位出现频次并评估Sunnybrook评分,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结果96例BP患者共探查518个热敏穴位,高频分布穴区在翳风、天枢、阳白、下关、合谷、承泣、阴陵泉、牵正、三阴交及太冲,急性期高发穴区为翳风、下关和阳白,亚急性期为翳风、牵正和天枢,恢复期为天枢、阴陵泉和阳白。三组治疗前组间Sunnybrook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Sunnybrook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患者治疗后Sunnybrook评分高于亚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BP患者热敏探穴在不同病期有不同的分布规律,高频分布在翳风、天枢、阳白、下关、合谷、承泣、阴陵泉、牵正、三阴交及太冲,热敏灸技术在急性期介入有利于改善患者面部功能状态,为BP的针灸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选穴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热敏灸 穴位敏化规律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针灸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间应有必要的张力——针灸经验处方的传承与穴位配伍规律研究的互动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少宗 晁毓桥 张丽丽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66,共4页
针灸临床的治疗方案普遍采用多个穴位组成的经验处方。对于许多疾病的针灸治疗,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众多穴位配伍的疗效一定优于取用更少的穴位甚至取用单个穴位的疗效。研究提示,多个穴位组成的经验处方中可能存在着“滥竽充数”的无... 针灸临床的治疗方案普遍采用多个穴位组成的经验处方。对于许多疾病的针灸治疗,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众多穴位配伍的疗效一定优于取用更少的穴位甚至取用单个穴位的疗效。研究提示,多个穴位组成的经验处方中可能存在着“滥竽充数”的无效穴位,这对于普遍采用多穴位处方的经验习惯提出了挑战,但经验惯性对这类挑战几乎没有做出过什么反应。对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针灸疗法的收费标准弱化了多穴位处方的经验习惯与穴位配伍规律研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经验处方与穴位配伍研究之间需要维系必要的张力,以维持二者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配伍规律 临床经验 科学研究 张力
下载PDF
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穴位应用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鸽 陈跃来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5期620-625,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穴位的应用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1996年至2015年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文献,统计主要穴位应...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穴位的应用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1996年至2015年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文献,统计主要穴位应用频次,分析归经、分部及取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98篇,涉及主穴58个,主穴穴位频次608次,主穴涉及经脉11条。最常用的4个穴位是关元、三阴交、子宫、中极;主穴穴位使用频数前5位依次为任脉、脾经、胃经、膀胱经、肾经。结论现代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以关元、三阴交、中极、子宫最为常用,选穴原则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依据,以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为主,经验取穴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 不孕 针刺疗法 穴位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基于频繁闭项集压缩方法的小儿脑瘫穴位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磊 牟梓君 +4 位作者 宋虎杰 党举 成秋 杨杰 刘保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66-3971,共6页
目的利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住院病历针灸穴位处方数据,分析治疗小儿脑瘫穴位配伍规律。方法从住院电子病历数据中提取诊断及针灸穴位处方信息,经过预处理之后,应用基于最小覆盖的频繁闭项集压缩方法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治疗小儿脑瘫的穴位... 目的利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住院病历针灸穴位处方数据,分析治疗小儿脑瘫穴位配伍规律。方法从住院电子病历数据中提取诊断及针灸穴位处方信息,经过预处理之后,应用基于最小覆盖的频繁闭项集压缩方法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治疗小儿脑瘫的穴位配伍规律,并进一步分析穴位组合与证候诊断的相关性。结果701个针灸穴位处方中包含77个穴位,通过88个频繁闭项集可以覆盖所有数据,从中进一步筛选出15个更具有代表性的项集,覆盖了85%的数据。结论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治疗小儿脑瘫用穴相对固定,每个证型有对应的穴位基本方,在此基础上进行少量的加减,本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临床针灸处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名中医的经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繁闭项集 最小覆盖 脑瘫 针灸学 穴位配伍规律
下载PDF
穴位敏化规律及相关机制的系统科学解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少宗 朱兵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穴位敏化规律包括基于过程的穴位敏化规律和基于空间的敏化穴位的分布规律,应当从动态过程去认识穴位敏化。试举例说明关于穴位"静息态"与"敏化态"的分界标准,以及穴位敏化的演化过程与对应器官功能变化的演化过程... 穴位敏化规律包括基于过程的穴位敏化规律和基于空间的敏化穴位的分布规律,应当从动态过程去认识穴位敏化。试举例说明关于穴位"静息态"与"敏化态"的分界标准,以及穴位敏化的演化过程与对应器官功能变化的演化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但仍需深入研究。穴位敏化是开放的人体自组织系统的一个主动过程,这一主动性使敏化穴位成为了实现"小刺激大效应"的一个基础性的本能环节。以针灸为代表的穴位刺激疗法所具备的双向良性调节、饱和调节、多靶点调节的特征是由人体自组织系统的一系列内在特性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敏化规律 穴位敏化机制 针灸作用规律 系统科学 自组织系统
下载PDF
从经脉循行特点与穴位分布规律对新穴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剑北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60-63,共4页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首次提出有365个经穴,然其数字可能是古代医家依据“天人相应”思想,由一年365日数推测预定的。如《灵枢·邪客》中说:“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实际上从《内经》记载的穴位名称只有125...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首次提出有365个经穴,然其数字可能是古代医家依据“天人相应”思想,由一年365日数推测预定的。如《灵枢·邪客》中说:“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实际上从《内经》记载的穴位名称只有125个,至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才有了有穴名的349穴。以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增加了5穴:阳关、灵台、膏盲俞、厥阴俞、青灵:《针灸资生经》增加5穴:眉冲、督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循行 穴位分布规律 新穴 预测
下载PDF
针刺单穴、多穴对轻中度痛经患者止痛作用的比较——六论取穴组方规律研究的重要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少宗 郭珊珊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取穴组方规律研究是针灸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但目前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本文以原发性痛经患者为对象,通过观察针刺单个穴位和多个穴位的止痛效应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方法:符合原发性痛经纳入标准的患者140例随机分... 目的:取穴组方规律研究是针灸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但目前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本文以原发性痛经患者为对象,通过观察针刺单个穴位和多个穴位的止痛效应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方法:符合原发性痛经纳入标准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一组为单刺十七椎、另一组为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中度疼痛病人每组各观察了57人次,轻度疼痛病人每组各观察了45人次。每天针刺1次,每次留针30 min,所有患者均在疼痛发作时接受针刺治疗。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记录每个患者针刺前即时、进针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镇痛效应(VAS)。结果:无论是轻度疼痛病人、还是中度疼痛病人,多穴组在多个时点的止痛效果明显好于单穴组,但多穴组的止痛效应与取穴数量并不成某种比例关系。结论:恰当配穴有利于提高疗效,但取穴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穴位配伍并非都产生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穴组方规律 穴位作用规律 取穴数量 穴位拮抗 穴位协同
下载PDF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取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魏凌波 陆永辉 +1 位作者 邱学梅 陈少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取穴现状及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选取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相关文献,对选用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83篇文献中,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涉及了12条经脉的73个穴...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取穴现状及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选取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相关文献,对选用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83篇文献中,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涉及了12条经脉的73个穴位。穴位归经属前三位的为胃经、任脉和膀胱经。结论: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取穴主要分布在与乳腺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神经节段支配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针刺疗法 取穴规律 穴位作用规律
下载PDF
针灸治疗肠梗阻的取穴组方规律和经验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利花 陈少宗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通过查阅近百年针灸治疗肠梗阻的相关临床文献来统计分析并总结其取穴及其组方规律。方法:查阅从1911年1月到2012年9月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已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文献,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及... 目的:通过查阅近百年针灸治疗肠梗阻的相关临床文献来统计分析并总结其取穴及其组方规律。方法:查阅从1911年1月到2012年9月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已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文献,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及组方规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92篇文献中,针灸治疗肠梗阻涉及10条经脉的45个穴位、33个处方,其中只有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内关等6个穴位使用频次超过10%,以l一4个穴位为组方的文献占85.87%,胃经、任脉和膀胱经居穴位经脉归属的前三位。结论:针灸治疗肠梗阻的取穴组方在众多的经验中仍有一定的规律,且符合取穴少而精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肠梗阻 取穴规律 组方规律 穴位作用规律
下载PDF
以经络腧穴为基础的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选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廖瑞霈 吴新贵 《广西中医药》 2020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总结以经络腧穴为基础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选穴规律,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文献,统计穴位的频次并分析穴位的使用规律。结果:共纳入270篇文献,中风后肩手综... 目的:总结以经络腧穴为基础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选穴规律,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文献,统计穴位的频次并分析穴位的使用规律。结果:共纳入270篇文献,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单次治疗选用穴位(穴组)数多在4~10个,选穴主要以患侧十四经穴为主,亦应用了经外奇穴,其中手三阳经穴位(穴组)应用最多,尤其重视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使用频率在1%以上的21个穴位多位于各关节处,可作为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处方用穴的参考。结论:以经络腧穴为基础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选穴着重于阳经特别是手阳明大肠经穴位,通过振奋阳气、滑利关节的思路,以达到止痛、增加关节活动度的目的。但也存在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不统一、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实验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手综合征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Ⅰ型 穴位选穴规律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软件的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楠 强霞 +2 位作者 刘嫣然 郭新荣 王卫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4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VOSviewer软件的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有关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对发文量、发文期刊、主要研究者、主... 目的探讨基于VOSviewer软件的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有关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对发文量、发文期刊、主要研究者、主要穴位及施术方式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23篇,年度发文量在1995年达到51篇,之后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期刊《针灸临床杂志》共发文65篇,核心作者吴耀持共发表7篇文章。主要穴位中“后溪穴”出现频数最高,为100次,施术方式频数最多的是“推拿”,为51次。结论运用新的干预方法刺激穴位或多学科联合进行急性腰扭伤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Sviewer 急性腰扭伤 可视化分析 穴位规律 研究热点
下载PDF
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12
作者 白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1期83-86,共4页
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是现代复杂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应用已经延伸到社会学、生物、医药、教育等各个领域,针灸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物理刺激作用在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上,其效应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多系统、多靶点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故... 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是现代复杂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应用已经延伸到社会学、生物、医药、教育等各个领域,针灸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物理刺激作用在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上,其效应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多系统、多靶点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故针灸对人体的调节也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因此复杂网络分析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针灸领域的研究中,文章对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为针灸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分析技术 针灸 穴位配伍规律 针刺手法 大数据库 人工智能
下载PDF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现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伍亚男 范颖 符文彬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7期893-898,共6页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研究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研究的治法选穴。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等国内数据库,纳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4年12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研究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研究的治法选穴。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等国内数据库,纳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4年12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研究的治法选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5篇研究,其中76篇为记载有穴位的临床研究;治疗方法频次统计依次为单纯针灸疗法(57.9%),中医综合疗法(23.7%),中西医综合疗法(18.4%);统计针灸疗法频次依次为体针针刺(51.3%)、耳穴疗法(23.7%)、艾灸疗法(9.2%)、腹针疗法(7.9%)及穴位贴敷疗法(7.9%);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穴位分别为三阴交、神门、百会、肾俞、太冲、心俞、太溪、内关、脾俞、足三里。穴位在十四经的分布依次为膀胱经、脾经、肾经、督脉、肝经、心经、胃经、任脉、心包经、胆经、大肠、三焦;在头面四肢的分布依次为下肢、头颈、腰背、上肢、胸腹。结论目前此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临床防治方面,对理论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在遵循治病求本的基础上,体现了循经取穴、分部取穴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失眠症 围绝经期 穴位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明清时期针灸治疗痹证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毛伟波 陆宏 +4 位作者 许雅妮 崔治国 吴丹卉 吴顺 何晓芬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9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通过对明清时期中医文献中涉及针灸治疗痹证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从经脉、腧穴应用规律等方面总结明清时期针灸治疗痹证的规律,为痹证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文献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进行电子检索,摘录明... 目的通过对明清时期中医文献中涉及针灸治疗痹证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从经脉、腧穴应用规律等方面总结明清时期针灸治疗痹证的规律,为痹证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文献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进行电子检索,摘录明清时期记载痹证相关内容的资料,将筛选出的条文按照归经、穴位性质录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明清时期记载有关针灸治疗痹证的条文267条,涉及十四经,131个腧穴,其中5个为经外奇穴;足少阳胆经使用频次最高,手阳明大肠经次之;足太阳膀胱经使用的腧穴数量最多,足少阳胆经次之;常用的腧穴有28个(出现频次5次以上),其中最常用于治疗痹证的穴位依次为曲池26次、环跳23次、合谷22次、尺泽16次、阳陵泉15次、委中14次。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使用频次为217次。结论明清医家应用针灸治疗痹证的经脉使用规律为阳经多于阴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使用频次较高;腧穴使用上,注重特定穴位的使用,尤其是五输穴的使用,本研究结果为临床上针灸治疗痹证选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明清时期 针灸疗法 文献研究 穴位规律 选穴
下载PDF
现代针灸学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被引量:54
15
作者 陈少宗 郭振丽 郭姗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2-63,共2页
现代针灸学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穴位作用规律、穴位组方规律,直接关系到针灸临床选穴处方的科学性、规范性问题,直接关系到针灸临床疗效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这是针灸医师在临床上每天都要面对的两个问题,但也是至今没有进... 现代针灸学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穴位作用规律、穴位组方规律,直接关系到针灸临床选穴处方的科学性、规范性问题,直接关系到针灸临床疗效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这是针灸医师在临床上每天都要面对的两个问题,但也是至今没有进行系统研究的两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作用规律 穴位分类 穴位组方规律
下载PDF
《现代针灸病谱》穴位配伍规律初探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博 陈波 +1 位作者 陈泽林 郭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以《现代针灸病谱》所列针灸适宜病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针灸处方穴位配伍方法的基本规律。方法在查阅整理文献的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穴位配伍的统计表,分析远近配穴法、局部配穴法以及其他配穴方法的使用数量和频率。结果共纳入疾... 目的以《现代针灸病谱》所列针灸适宜病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针灸处方穴位配伍方法的基本规律。方法在查阅整理文献的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穴位配伍的统计表,分析远近配穴法、局部配穴法以及其他配穴方法的使用数量和频率。结果共纳入疾病病谱16大类252种,使用远近配穴法的针灸处方占处方总数的57%;16类疾病均采用了远近配穴法,除个别全身性疾病,使用远近配穴法的频率超过60%。结论《现代针灸病谱》中远近配穴是最常用的配穴方法,是临床腧穴配伍最基本的配穴方法之一,其在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和生殖系统中被运用最多。局部配穴法虽然应用较少且应用范围较小,但可作为远近配穴法在某些方面不足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病谱 穴位配伍规律 远近配穴法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取穴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鹏 陈少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根据经验统计探索分析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取穴现状、取穴规律。方法: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044篇文献中,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涉及14条经脉的134个穴位。所取穴位经脉归属前3位的依次为胃经... 目的:根据经验统计探索分析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取穴现状、取穴规律。方法: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044篇文献中,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涉及14条经脉的134个穴位。所取穴位经脉归属前3位的依次为胃经、胆经、膀胱经。结论:目前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取穴组方方面繁纷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面神经麻痹 取穴规律 穴位作用规律
下载PDF
针灸体穴治疗颈椎病取穴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一先 陈少宗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9期47-49,共3页
目的:根据经验统计探索分析针刺治疗颈椎病的取穴现状、取穴规律。方法:对近百年来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725篇文献中,针刺治疗颈椎病涉及14条经脉的213个穴位,其中185个穴位在出现的总穴位中不足5%... 目的:根据经验统计探索分析针刺治疗颈椎病的取穴现状、取穴规律。方法:对近百年来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725篇文献中,针刺治疗颈椎病涉及14条经脉的213个穴位,其中185个穴位在出现的总穴位中不足5%,超过10%的穴位只有14个。最常用的穴位是膀胱经穴位、经外奇穴、胆经穴位。结论:目前针刺治疗颈椎病在取穴组方方面较为繁纷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颈椎病 取穴规律 穴位作用规律
下载PDF
腧穴-内脏相关效应规律的再认识:临床文献证据及其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晁毓桥 陈碧玮 +1 位作者 陈少宗 侯艺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3,共7页
腧穴-内脏相关效应规律是针灸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总结有两个主要的规律:(1)腧穴效应的循经性规律;(2)腧穴效应的节段性规律。这两个规律分属于不同的范式体系,不是同一概念体系内的互补关系。本文主要从针灸临床实践证据出发,结... 腧穴-内脏相关效应规律是针灸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总结有两个主要的规律:(1)腧穴效应的循经性规律;(2)腧穴效应的节段性规律。这两个规律分属于不同的范式体系,不是同一概念体系内的互补关系。本文主要从针灸临床实践证据出发,结合有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对以上两种规律的客观性、普适性进行分析。腧穴效应的循经性规律在现代针灸临床实践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普适性的指导作用,明显脱离了现代临床实践的需要;腧穴效应的节段性规律则得到了现代针灸临床实践的有力支持,与临床实践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穴位作用规律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作用规律 循经性规律 节段性规律 实践证据 生物学机制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取穴组方规律和经验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利花 陈少宗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通过统计近百年的相关临床文献来分析总结针刺治疗尿路结石的取穴、组方规律。方法: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从1911年到2011年11月已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文献,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及组方规律等... 目的:通过统计近百年的相关临床文献来分析总结针刺治疗尿路结石的取穴、组方规律。方法: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从1911年到2011年11月已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文献,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及组方规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41篇文献中,针灸治疗尿路结石涉及8条经脉的27个穴位、41个处方,其中只有肾俞、三阴交、足三里、膀胱俞等6个穴位使用频次超过10%,以1-4个穴位为组方的文献占81.82%,膀胱经、肾经和任脉居穴位经脉归属的前三位。结论:针灸治疗尿路结石的取穴组方仍然困守于经验囹圄,但繁乱的经验中也有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尿路结石 取穴规律 组方规律 穴位作用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