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减穴增株技术在引黄高扬程灌区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姚学竹 刘延惠 +3 位作者 柴宗文 余有霞 曾丽媛 卢洁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2-15,共4页
在选择适宜引黄高扬程灌区耐密植玉米品种的基础上,研究减穴增株种植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1500~1800 m的引黄高扬程灌区,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玉米宽窄行、减穴增株种植,每穴播种2~4株较常规单株种植平均增... 在选择适宜引黄高扬程灌区耐密植玉米品种的基础上,研究减穴增株种植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1500~1800 m的引黄高扬程灌区,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玉米宽窄行、减穴增株种植,每穴播种2~4株较常规单株种植平均增产1181.82~3939.39 kg/hm^(2),增产率7.2%~24.8%。一穴2株种植,种植密度为88050株/hm^(2)时,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百粒重达最高,分别为580.7粒、36.3 g;一穴4株种植,种植密度为106200株/hm^(2)时,产量达最高,为19848.48 kg/hm^(2)。综合来看,采用减穴增株种植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应用效果 引黄高扬程灌区
下载PDF
减穴增株在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燕 孙多鑫 +4 位作者 王昭 李锦成 牛芬菊 李胜克 许小珍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723-726,共4页
为进一步优化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技术,2020—2022年在甘肃省中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研究了玉米减穴增株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设每穴留苗1株(对照)、留苗2株、留苗3株、留苗4株4个处理,观察各处理下玉米经济性状... 为进一步优化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技术,2020—2022年在甘肃省中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研究了玉米减穴增株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设每穴留苗1株(对照)、留苗2株、留苗3株、留苗4株4个处理,观察各处理下玉米经济性状、生育期和产量。结果表明,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每穴留苗3株、4株主要性状明显优于每穴留苗1株。每穴苗4株玉米折合产量为7 723.48 kg/hm^(2),较每穴留苗1株增产723.48 kg/hm^(2),增产率10.34%;每穴留苗3株为7 549.24 kg/hm^(2),较每穴留苗1株增产549.24kg/hm^(2),增产率7.85%,增产效果明显。该种植模式适宜在海拔2 000 m以下、年降水量350~500 mm的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全膜双垄沟播 半干旱区
下载PDF
一穴多株种植对夏玉米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云奇 李金鹏 +4 位作者 王志敏 宋文品 韩美坤 邓万云 张英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手段,但是种植密度的持续增加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高密群体的郁闭问题已成为限制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缓解夏玉米高密度群体的郁闭状况,改善高密度种植下的玉米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本试... 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手段,但是种植密度的持续增加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高密群体的郁闭问题已成为限制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缓解夏玉米高密度群体的郁闭状况,改善高密度种植下的玉米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本试验在82 500株·hm·2密度下设置了一穴1株(P1)、一穴2株(P2)和一穴3株(P3)3个处理,分析了一穴多株对夏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干物质、光合势、相对生长率、净同化率、作物生长速率、粒叶比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P1相比,P2和P3吐丝期单株叶面积分别增加10.7%~21.9%和7.3%~16.7%,吐丝后20 d分别增加13.5%~21.9%和9.4%~12.7%;P2和P3吐丝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P1(P〈0.05)。一穴多株种植提高了夏玉米6叶展以后的光合势,P2的提高幅度小于P3;P2、P3吐丝后20 d到成熟期相对生长率比P1分别高30.4%~190.7%和33.9%~183.5%,净同化率分别高16.1%~161.9%和30.7%~155.8%。采用一穴多株种植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速率、粒叶比和籽粒产量,P2和P3分别比P1增产5.8%~23.5%和4.9%~18.9%。粒重/叶面积、粒数/叶面积与籽粒产量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2=0.94,P〈0.000 1和R2=0.76,P〈0.001)。可见,在高密种植条件下,采用一穴多株种植可以改善夏玉米群体质量、提高产量。本研究推荐高密度下一穴2株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群体质量 净同化速率 产量
下载PDF
宽窄行配置一穴多株种植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连彩云 马忠明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5,共9页
【目的】在保持种植密度和行距一定的条件下,选择适宜机械化运行的宽行距,研究1穴多株种植对膜下滴灌春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进而实现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实现农业整体机械化的目标。【方法】试验在同一种植密度(9 900株/hm^... 【目的】在保持种植密度和行距一定的条件下,选择适宜机械化运行的宽行距,研究1穴多株种植对膜下滴灌春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进而实现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实现农业整体机械化的目标。【方法】试验在同一种植密度(9 900株/hm^2),等行距(30 cm)、等株距(30 cm)条件下,设置3种种植规格:1株/穴(H1,宽行37 cm)、2株/穴(H2,宽行104 cm)、3株/穴(H3,宽行172 cm)。【结果】不同种植株数下春玉米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LAI)在大喇叭口期后差异显著,且H2处理叶面积显著大于H1、H3处理,分别高13.8%、7.6%;吐丝期以后H2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H1和H3处理;吐丝期至成熟期H2处理的光合势、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H1、H3处理,光合势分别高4.60%~12.74%、8.97%~9.79%,相对生长率分别高21.15%、103.06%;H2处理的产量较H1、H3处理平均增产21.6%、24.6%,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25.0%、33.5%。【结论】春玉米膜下滴灌宽窄行配置1穴2株种植可以提高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延缓后期叶面积的衰老,增加光合势,有助于后期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粒重,最终提高玉米籽粒产量。与常规种植相比,玉米膜下滴灌采用1穴2株种植规格,产量提高约21.6%,WUE提高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春玉米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棉地油菜一穴双株移栽应用初报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正军 田祖庆 +1 位作者 李国安 宋光平 《作物研究》 2006年第3期259-260,共2页
分析了安乡县棉地油菜单产难以大幅度提高的原因,认为增加密度是一项很重要解决途径,并根据当地现有的劳动力状况,提出了在不增加劳动强度、不延长劳动时间的情况下,采用一穴双株移栽这一切实可行的实用技术,并剖析了该技术的优势、特... 分析了安乡县棉地油菜单产难以大幅度提高的原因,认为增加密度是一项很重要解决途径,并根据当地现有的劳动力状况,提出了在不增加劳动强度、不延长劳动时间的情况下,采用一穴双株移栽这一切实可行的实用技术,并剖析了该技术的优势、特点及需把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地油菜 栽培
下载PDF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高产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10
6
作者 党久占 张建中 +5 位作者 李岩 李中华 米志恒 闫礼 魏玉海 张建强 《北方农业学报》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针对河套灌区目前玉米生产投入高、产量水平也较高的现状,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2015年在杭锦后旗和临河区进行了玉米-穴双株高密度高产栽培试验,产量达到1120.50—1239.69口/667m3,比对照玉米宽覆膜高产示范田增产14.1%-28.2%... 针对河套灌区目前玉米生产投入高、产量水平也较高的现状,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2015年在杭锦后旗和临河区进行了玉米-穴双株高密度高产栽培试验,产量达到1120.50—1239.69口/667m3,比对照玉米宽覆膜高产示范田增产14.1%-28.2%,效益平均增加464.1元/667mz,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试验证明,一穴双株是河套灌区玉米-项简单易行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密度 高产高效
下载PDF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行距配置 被引量:4
7
作者 党久占 赵强 +5 位作者 刘宇杰 张玉金 张光 任孝忠 李彦英 白勇兴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确定河套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挖掘更大增产潜力,于2018年在河套灌区进行了一穴双株不同穴距、行距配置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栽培,在使用登海618品种,密度9.6万株/hm^2,膜上行距40 cm条件下,穴距×... 为确定河套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挖掘更大增产潜力,于2018年在河套灌区进行了一穴双株不同穴距、行距配置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栽培,在使用登海618品种,密度9.6万株/hm^2,膜上行距40 cm条件下,穴距×膜间行距最佳配置为33 cm×86 cm,36 cm×76 cm。在对生育时期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变化调查分析表明,36 cm×76 cm,33 cm×86 cm穴距、行距配置处理单株叶面积较大且绿叶持续期长,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速度快,36 cm×76 cm与33 cm×86 cm产量差异不显著,但36 cm×76 cm,33 cm×86 cm与39 cm×67 cm差异显著,与30 cm×96 cm,27 cm×114 cm差异极显著。确定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距、行距配置为33 cm×86 cm,36 cm×7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行距
下载PDF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最佳施肥量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党久占 樊秀荣 +5 位作者 薄中华 张玉金 梁红伟 翟永胜 孙相春 李岩 《北方农业学报》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采用"3414"完全方案试验,对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进行研究。通过试验证明,氮、磷、钾肥的足量配合施用对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氮、磷、钾肥的综合效应为78.7%,说明足量氮... 采用"3414"完全方案试验,对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进行研究。通过试验证明,氮、磷、钾肥的足量配合施用对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氮、磷、钾肥的综合效应为78.7%,说明足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才能发挥肥料的最大效应。氮、磷、钾三种肥料以氮肥效应最大,为52.4%,其次是磷肥,为36.4%。初步确定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经济最佳施肥量N为393.75 kg/hm^2,P_2O_5为291.90 kg/hm^2,K_2O为93.1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肥量
下载PDF
庄浪县旱地玉米减穴增株技术研究试验初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雪瑛 《甘肃科技纵横》 2022年第3期20-22,共3页
玉米是庄浪县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3万hm2左右。由于现阶段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人工单粒播种费时费工、缺苗严重,补种后植株生长不一致,易出现弱苗,整齐度差,影响玉米产量的整体提高。在保证玉米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 玉米是庄浪县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3万hm2左右。由于现阶段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人工单粒播种费时费工、缺苗严重,补种后植株生长不一致,易出现弱苗,整齐度差,影响玉米产量的整体提高。在保证玉米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为了研究高产高效协同的玉米播种技术,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每穴保苗1株为对照,进行了减穴增株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每穴保苗3株产量最高,为885.86 kg/666.67 m^(2),比对照每穴保苗1株增产27.27%,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每穴保苗1株提高0.26 kg/mm·666.67 m^(2);每穴保2株产量为809.52 kg/666.67 m^(2),比对照每穴保苗1株增产16.30%,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每穴保苗1株提高0.17 kg/mm·666.67 m^(2);建议下年主推这两种播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旱地 庄浪县
下载PDF
环县旱地玉米减穴增株技术试验示范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荣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1期63-64,共2页
在环县开展的旱地玉米减穴增株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环县玉米种植株数在57 000~60 000株/hm^2的密度中,单双粒及双粒增产效果明显,在环县适应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环县 旱地玉米 试验
下载PDF
玉米减穴增株均衡施肥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敏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23期11-13,共3页
近年来,随着密植型玉米品种在庄浪县大面积推广,玉米生长期群体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2016年应用减穴增株,增加有效密度,筛选出两穴三株的较优模式前提下,2017年设置一穴两株模式密度试验,同时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基础,采取株施量与习惯... 近年来,随着密植型玉米品种在庄浪县大面积推广,玉米生长期群体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2016年应用减穴增株,增加有效密度,筛选出两穴三株的较优模式前提下,2017年设置一穴两株模式密度试验,同时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基础,采取株施量与习惯株施量相同的均衡施肥技术,寻求优化栽培模式,挖掘该技术的生产潜力,为此进行了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株均衡施肥的条件下,玉米产量随着试验设置减穴增株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均衡施肥
下载PDF
旱地玉米减穴增株高产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承毅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5期69-70,共2页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在设定的种植密度处理范围内,产量总体上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单双粒60 000株/hm^2,即行距为0.55 cm,穴距为45 cm时的玉米种植模式单产最高,达到最高值12 958.5 kg/hm^2,建议在环县北部降水少的...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在设定的种植密度处理范围内,产量总体上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单双粒60 000株/hm^2,即行距为0.55 cm,穴距为45 cm时的玉米种植模式单产最高,达到最高值12 958.5 kg/hm^2,建议在环县北部降水少的地区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稀穴密株种植对棉花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杨淑巧 王慧杰 +4 位作者 南建福 裴蕾 姚彤琦 黄云红 王敏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44-45,共2页
为探索棉花合理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进行了稀穴密株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稀穴密株种植棉花,不仅可减少劳动力,而且在适宜的密度下可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在种植方式为3株/穴时,棉花的株高比对照增加6.97%,极显著高于对照;在花铃期以前... 为探索棉花合理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进行了稀穴密株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稀穴密株种植棉花,不仅可减少劳动力,而且在适宜的密度下可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在种植方式为3株/穴时,棉花的株高比对照增加6.97%,极显著高于对照;在花铃期以前,稀穴密株处理的光合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花铃期以后,稀穴密株种植群体的光合速率下降较快;3株/穴时棉花的单株成铃数比对照增加52.38%,籽棉产量增加2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群体特征 产量
下载PDF
里下河地区“宁杂1818”一穴双株栽培技术规程
14
作者 李锦霞 李爱民 +2 位作者 张洁夫 李祥 陈书健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57-58,共2页
油菜一穴双株移栽是一项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方式,研制"宁杂1818"一穴双株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对指导"宁杂1818"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通过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采用田间定点观察与室内测定等相结合的方法,... 油菜一穴双株移栽是一项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方式,研制"宁杂1818"一穴双株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对指导"宁杂1818"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通过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采用田间定点观察与室内测定等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宁杂1818"一穴双株栽培条件下每667m2产量达300kg的生育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杂1818 移栽 生育指标 技术规程
下载PDF
春播芝麻一穴双株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桑利民 崔彦芹 +5 位作者 周波 许利民 王殿清 郭元章 桑燕 徐桂真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41-45,共5页
为探索春播芝麻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芝麻品种冀航芝2号和冀9014为试材,栽培模式设一穴双株宽窄行(宽行行距80 cm、窄行行距60 cm,密度16.7万株/hm^(2))、一穴双株等行距(行距80 cm,密度16.7万株/hm^(2))和一穴单株等行距(CK,行距60 cm... 为探索春播芝麻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芝麻品种冀航芝2号和冀9014为试材,栽培模式设一穴双株宽窄行(宽行行距80 cm、窄行行距60 cm,密度16.7万株/hm^(2))、一穴双株等行距(行距80 cm,密度16.7万株/hm^(2))和一穴单株等行距(CK,行距60 cm,密度13.5万株/hm^(2))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芝麻植株生长、根系发育、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一穴双株栽培模式在株高、主茎始蒴高度、叶面积和根系发育上具有优势,病害发生种类和程度变化不大,茎粗、千粒重和单株生产力有所降低,但产量较高。在密度为16.7万株/hm^(2)的一穴双株栽培条件下,冀航芝2号和冀9014采用宽窄行种植的株高、叶面积、始蒴高度、根系发育、千粒重、产量等均优于等行种植,其中千粒重分别增加了8.3%和3.2%,产量分别增加了7.9%和5.6%。一穴双株宽窄行(80 cm-60 cm)栽培模式更适宜在春播芝麻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春播 栽培模式 产量
下载PDF
玉米“一穴多株”栽培的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月英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3期73-73,79,共2页
对玉米"一穴多株"栽培模式与常规种植方法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一穴多株"栽培模式不仅增产显著,且利于推广高密度玉米品种、机械化程度高、省工省时、保护环境、培肥地力,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模式 效果
下载PDF
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对一穴双株栽培模式下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娜 郝云凤 +4 位作者 党久占 冯君伟 李晓红 马俊 宋剑君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以达到最佳增产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河套灌区一穴双株高产栽培模式下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玉米施氮肥后增产显著,氮肥后移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6.8%~27.3%,... 【目的】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以达到最佳增产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河套灌区一穴双株高产栽培模式下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玉米施氮肥后增产显著,氮肥后移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6.8%~27.3%,氮肥后移有利于玉米穗位叶在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及SPAD值,进而提升玉米的产量。【结论】处理2(30%种肥,35%小喇叭口期,25%大喇叭口期,10%灌浆期)施用氮肥的产量最高,表现较好,该施用方式为实现玉米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玉米 氮肥
下载PDF
一穴多株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金旺 武海亮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2期60-62,共3页
泛玉5号一穴种植株数在1~10株时,从生育进程方面看,1~7株时对生育进程无影响,8~10株时吐丝期晚1 d,缩短了后期的灌浆期;从空秆率上看,随着一穴种植株数增加,空秆变多,增加到一定株数(8株)时对产量影响变大;从产量方面看,一穴应在3~... 泛玉5号一穴种植株数在1~10株时,从生育进程方面看,1~7株时对生育进程无影响,8~10株时吐丝期晚1 d,缩短了后期的灌浆期;从空秆率上看,随着一穴种植株数增加,空秆变多,增加到一定株数(8株)时对产量影响变大;从产量方面看,一穴应在3~6株为宜,以一穴4株、种植密度7 291株/亩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会宁县南部半干旱湿润区玉米减穴增株合理施肥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学彬 牛婷婷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年第14期7-10,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耐密品种在不同密度下肥料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甘肃半干旱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及肥料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年降雨量400 mm左右的半干旱湿润区,67 500粒/hm^2密度双粒播种,经济最佳... 通过试验研究耐密品种在不同密度下肥料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甘肃半干旱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及肥料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年降雨量400 mm左右的半干旱湿润区,67 500粒/hm^2密度双粒播种,经济最佳施肥方案为N 187.6 kg/hm^2,P2O5 98.2 kg/hm^2,K2O 85.3 kg/hm^2;90 000粒/hm^2高密度三粒播种,经济最佳施肥方案为N 242.8 kg/hm^2、P2O5 114.2 kg/hm^2、K2O 68.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合理施肥
下载PDF
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0
作者 王克恭 刘恩科 +2 位作者 徐珊珊 南建福 王立祥 《山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44-46,共3页
利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在玉米与西瓜间作条件下,研究了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穴密株种植能够协调降雨的不均衡性,增加补灌的人为可控制性,能够利用有限水源实现旱地稳产的目的。试验条件下,产量和经济效益... 利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在玉米与西瓜间作条件下,研究了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穴密株种植能够协调降雨的不均衡性,增加补灌的人为可控制性,能够利用有限水源实现旱地稳产的目的。试验条件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处理为M0W4P4500,立体种植效果最好的处理是M1W3P4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种植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