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电子束辐照方法测定空位迁移能
1
作者 万发荣 肖纪美 袁逸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A150-A154,共5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超高压电子显微镜测定空位移动能的方法。在引入试样表面与点缺陷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根据该公式,通过测定电子束辐照下位错环的生长速度,可以计算空位迁移能。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法 空位迁移能 位错
下载PDF
不同晶体结构的La0.9Sr0.1Ga0.8Mg0.2O3-δ体系氧空位的形成和迁移研究
2
作者 张飞翔 王建 +1 位作者 田星原 孙海杰 《化学工程与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322-328,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晶体对称性(立方、斜方六面体、正交和单斜结构)的La0.9Sr0.1Ga0.8Mg0.2O3−δ(LSGM)体系的氧空位形成和迁移能。结果显示立方结构的LSGM具有最小的氧空位形成能和迁移势垒,而...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晶体对称性(立方、斜方六面体、正交和单斜结构)的La0.9Sr0.1Ga0.8Mg0.2O3−δ(LSGM)体系的氧空位形成和迁移能。结果显示立方结构的LSGM具有最小的氧空位形成能和迁移势垒,而其他三种结构的空位形成能和迁移势垒都比较大,这意味着在四种不同晶体结构的LSGM体系中,立方结构的LSGM具有最好的氧离子电导。本文的计算结果不仅能够解释实验观察到的不同晶体对称性LSGM体系氧离子电导行为的差异,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言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的应用中最理想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空位形成能 空位迁移能
下载PDF
Si晶体中空位运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乔永红 王绍青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Si晶体中的空位运动.采用Stilliger-Weber三体经验势描述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追踪空 位的跳动时,采用两种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的空位跳动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空位微观热运动的轨迹的分析计算,得到了空位激活能, 并对Th...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Si晶体中的空位运动.采用Stilliger-Weber三体经验势描述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追踪空 位的跳动时,采用两种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的空位跳动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空位微观热运动的轨迹的分析计算,得到了空位激活能, 并对Thomas方法中关于空位跳跃的强制定义给出了统计意义上的解释.计算分析表明,空位的绝大多数跳动都是经历过渡态完 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晶体 空位迁移能 分子动力学 扩散
下载PDF
Na_(0.5)Bi_(8.5)Ti_(7-x)Mn_(x)O_(27)铋层状陶瓷的结构与电性能研究
4
作者 涂娜 陈超 +1 位作者 陈云婧 江向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Na_(0.5)Bi_(8.5)Ti_(7-x)Mn_(x)O_(27)(0≤x≤0.1)共生结构的铋层状陶瓷材料,通过Mn离子调控Na_(0.5)Bi_(8.5)Ti_(7-x)Mn_(x)O_(27)体系中的氧空位迁移和氧空位浓度的变化,研究了氧空位迁移和氧空位浓度对Na_(0.5)Bi_(...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Na_(0.5)Bi_(8.5)Ti_(7-x)Mn_(x)O_(27)(0≤x≤0.1)共生结构的铋层状陶瓷材料,通过Mn离子调控Na_(0.5)Bi_(8.5)Ti_(7-x)Mn_(x)O_(27)体系中的氧空位迁移和氧空位浓度的变化,研究了氧空位迁移和氧空位浓度对Na_(0.5)Bi_(8.5)Ti_(7-x)Mn_(x)O_(27)陶瓷材料的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共生铋层状结构,无杂相生成。在掺入Mn的陶瓷样品中,Mn离子占据钙钛矿结构中的Ti离子的位置;在x≤0.06时,氧空位迁移速率降低,氧空位迁移对陶瓷的电学性能影响占主导优势,介电损耗和漏电流减小,压电常数不断增大。随着Mn含量逐渐增加,当x>0.06时,氧空位的浓度对电学性能的影响占主要优势,氧空位浓度不断增大,介电损耗和漏电流增大,压电常数降低。在x=0.06时,压电常数d 33为19.8 pC/N达到最大,此时介电损耗较低,综合电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0.5)Bi_(8.5)Ti_(7)O_(27) 空位浓度 空位迁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多元素共掺的Na_(0.52)Bi_(0.46)K_(0.02)Ti_(0.99)Mg_(0.01)O_(2.95)氧离子导体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敏燕 贺婵 +2 位作者 王伟国 郝刚领 李先雨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6-51,共6页
分别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和传统烧结方法制备Na_(0.52)Bi_(0.46)K_(0.02)Ti_(0.99)Mg_(0.01)O_(2.95)氧离子导体。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在543 K时,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的试样的晶粒电导率为1.50×10^(-4) S/cm,是传统烧结方法制... 分别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和传统烧结方法制备Na_(0.52)Bi_(0.46)K_(0.02)Ti_(0.99)Mg_(0.01)O_(2.95)氧离子导体。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在543 K时,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的试样的晶粒电导率为1.50×10^(-4) S/cm,是传统烧结方法制备的试样在相同温度下晶粒电导率的2倍(7.50×10^(-5) S/cm)。借助于介电模量谱分析,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试样中具有更高的可动氧空位浓度和更好的氧空位迁移能力,从而导致了其晶粒电导率高于传统烧结方法制备的试样的晶粒电导率,这将为提高Na_(0.5)Bi_(0.5)TiO_(3)基氧离子导体的电学性能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氧离子导体 电导率 可动氧空位浓度 空位迁移能
下载PDF
NiAl中空位迁移机制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月霞 王宝义 +1 位作者 荣周文 王天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325-1331,共7页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FS多体势函数从原子尺度上模拟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中单空位的迁移运动行为,认为空位随成分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迁移方式:成分在理想化合比附近空位迁移主要以六步循环方式进行,其中VAl主要以直型[...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FS多体势函数从原子尺度上模拟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中单空位的迁移运动行为,认为空位随成分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迁移方式:成分在理想化合比附近空位迁移主要以六步循环方式进行,其中VAl主要以直型[100]六步循环方式迁移,VNi以[110]型六步循环方式占优势;当成分偏离时在富Ni一侧空位迁移则以ASB方式占很大的优势.计算所得NiAl金属间化合物中单空位迁移激活能与实验值相符,从微观上合理地解释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淬火实验中较高淬火温度对应的退火曲线出现两个回复台阶,而较低淬火温度对应的退火曲线只存在一个回复台阶的实验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NiAi 空位迁移机制 计算机模拟
原文传递
BST薄膜的复阻抗谱及其电导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章天金 李东 +1 位作者 徐超 黄卫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38-42,共5页
应用Sol-Gel工艺制备了BST薄膜 .应用复阻抗谱和模量谱技术研究了BST薄膜的介电响应 ,实验结果表明 :BST薄膜的阻抗谱曲线是一个完整的半圆 ,且阻抗谱半圆存在压低现象 ,而与此对应 ,复阻抗和复模量的频谱曲线只存在一个峰值 ,表明BST... 应用Sol-Gel工艺制备了BST薄膜 .应用复阻抗谱和模量谱技术研究了BST薄膜的介电响应 ,实验结果表明 :BST薄膜的阻抗谱曲线是一个完整的半圆 ,且阻抗谱半圆存在压低现象 ,而与此对应 ,复阻抗和复模量的频谱曲线只存在一个峰值 ,表明BST薄膜的介电响应主要起源于样品的晶粒体行为 ,而晶粒边界以及电极与薄膜界面的贡献可以忽略 .交直流电导分析结果表明 ,BST薄膜的交直流电导激活能分别为 93.5kJ mol和 1 0 0 .3kJ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T薄膜 复阻抗谱 电导性能 介电响应 激活能 钛酸锶钡薄膜 模量谱 空位迁移
下载PDF
材料裂纹型损伤愈合过程观测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永东 张文兴 柴东朗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41,共5页
对预制裂纹型损伤的愈合过程进行了实时原位观察 ,结果发现裂纹愈合过程分为裂尖钝化、裂纹分节、裂腔球化、孔洞愈合及质量均匀化等几个明显阶段。所得结果与金相法得到的纯铁的裂纹愈合过程相符 ,通过建立相关裂纹愈合模型分析认为裂... 对预制裂纹型损伤的愈合过程进行了实时原位观察 ,结果发现裂纹愈合过程分为裂尖钝化、裂纹分节、裂腔球化、孔洞愈合及质量均匀化等几个明显阶段。所得结果与金相法得到的纯铁的裂纹愈合过程相符 ,通过建立相关裂纹愈合模型分析认为裂纹愈合过程必须满足一定的热动力学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合 原位观察 热动力学 空位迁移 材料损伤 纯铁 裂纹型损伤
下载PDF
限制电流对Ta/BaTiO_(3)/Al_(2)O_(3)/ITO忆阻器的开关比和稳定性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朝滔 卢羽 +1 位作者 李秀林 陈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5-250,共6页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了Ta/BaTiO_(3)/Al_(2)O_(3)/ITO多层薄膜,观察到该结构中的电阻开关现象受到限制电流的调控.在限制电流大小为10^(-2)A时,器件中的电阻开关现象达到最优.Ta/BaTiO_(3)/Al_(2)O_(3)/ITO多层薄膜的电阻开关具有良好...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了Ta/BaTiO_(3)/Al_(2)O_(3)/ITO多层薄膜,观察到该结构中的电阻开关现象受到限制电流的调控.在限制电流大小为10^(-2)A时,器件中的电阻开关现象达到最优.Ta/BaTiO_(3)/Al_(2)O_(3)/ITO多层薄膜的电阻开关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本文使用空间限制电流的传导模型对Ta/BaTiO_(3)/Al_(2)O_(3)/ITO器件中受限制电流调控的电阻开关传导机理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开关 空位迁移 限制电流 焦耳热
下载PDF
β相Mg-Sc合金缺陷形成能的计算研究
10
作者 丁美玲 武晓霞 那日苏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7-985,共9页
镁合金因其重量轻、比强度高,在电子产品、建筑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特殊准随机结构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Mg-Sc合金奥氏体相中空位的形成能和迁移能,模型中Sc的原子分数分别为20%和20.3125%。结果表明,局域化学... 镁合金因其重量轻、比强度高,在电子产品、建筑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特殊准随机结构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Mg-Sc合金奥氏体相中空位的形成能和迁移能,模型中Sc的原子分数分别为20%和20.3125%。结果表明,局域化学环境对Mg-Sc合金β相空位形成能的影响较大,对于Mg和Sc空位,其空位形成能表现出较大的分散性,Mg的空位形成能范围为0.283~1.173 eV,Sc的空位形成能范围为0.353~1.063 eV,且元素在合金中更难形成空位。在Mg-Sc合金中,20%Sc掺杂使得合金中Mg的空位形成能增加到金属Mg的3倍以上。Mg的平均空位形成能随着最近邻壳层Sc含量的变化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后趋于稳定,但其整体变化范围较小。最近邻配位对相同的条件下,Mg的平均空位形成能随着次近邻(2NN)壳层Sc含量的略有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小于0.1 eV,整体的变化趋势趋于稳定。空位的扩散势垒对局域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合金中Mg空位比Sc更具有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序Mg-Sc合金 空位 空位形成能 空位迁移能 局域化学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