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半主动三附气室空气弹簧吸振器特性分析
1
作者
陈耿彪
刘志文
+2 位作者
尹来容
易继军
张拓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4-207,共14页
为了克服被动吸振器吸振带宽窄的局限性,利用空气弹簧的变容积-变刚度特性,采用“复合频响曲线”法的半主动控制策略,设计出一种三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吸振器。建立无源式三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非线性模型,通过线性化得到空气弹簧的系统传...
为了克服被动吸振器吸振带宽窄的局限性,利用空气弹簧的变容积-变刚度特性,采用“复合频响曲线”法的半主动控制策略,设计出一种三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吸振器。建立无源式三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非线性模型,通过线性化得到空气弹簧的系统传递函数,导出空气弹簧固有频率的解析表达。基于非线性空气弹簧模型,建立了有源式空气弹簧的开环和闭环(PI控制)气动伺服模型,并经过仿真观测了其变容积-变刚度特性。实验采用FFT算法获得激励频率的估计值,基于零极点匹配法设计出无限脉冲响应(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IIR)滤波器补偿网络以校正速度传感器带宽,验证了有源式三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吸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源环境下,通过实时改变附加气室的工作个数,实现了空气弹簧的固有频率有级可调,并跟随激励频率,拓展工作频带,被控对象在1~10 Hz内的共振被有效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弹簧吸振器
附加气室
半主动控制
复合频响曲线法
零极点匹配法
原文传递
题名
半主动三附气室空气弹簧吸振器特性分析
1
作者
陈耿彪
刘志文
尹来容
易继军
张拓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4-207,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500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JJ30610)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克服被动吸振器吸振带宽窄的局限性,利用空气弹簧的变容积-变刚度特性,采用“复合频响曲线”法的半主动控制策略,设计出一种三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吸振器。建立无源式三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非线性模型,通过线性化得到空气弹簧的系统传递函数,导出空气弹簧固有频率的解析表达。基于非线性空气弹簧模型,建立了有源式空气弹簧的开环和闭环(PI控制)气动伺服模型,并经过仿真观测了其变容积-变刚度特性。实验采用FFT算法获得激励频率的估计值,基于零极点匹配法设计出无限脉冲响应(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IIR)滤波器补偿网络以校正速度传感器带宽,验证了有源式三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吸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源环境下,通过实时改变附加气室的工作个数,实现了空气弹簧的固有频率有级可调,并跟随激励频率,拓展工作频带,被控对象在1~10 Hz内的共振被有效消除。
关键词
空气弹簧吸振器
附加气室
半主动控制
复合频响曲线法
零极点匹配法
Keywords
air spring vibration absorber
additional air chamber
semi active control
composite frequency response curve method
zero pole matching method
分类号
TH11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半主动三附气室空气弹簧吸振器特性分析
陈耿彪
刘志文
尹来容
易继军
张拓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