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烧室空气流量分配试验方法模拟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重阳 钟华贵 +1 位作者 宋文艳 冯大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52-1662,共11页
为了明确当前燃烧室流量分配试验采用的堵孔法的合理性,按照某单管燃烧室流量分配试验的实际流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试验本身存在的方法误差和根源,据此提出了采用堵孔法和单侧积累式堵孔法相结合的优化试验方法,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 为了明确当前燃烧室流量分配试验采用的堵孔法的合理性,按照某单管燃烧室流量分配试验的实际流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试验本身存在的方法误差和根源,据此提出了采用堵孔法和单侧积累式堵孔法相结合的优化试验方法,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堵孔法进行流量分配的测定存在一定的方法误差,该方法对火焰筒头部的测定影响较小,而对主燃孔、掺混孔和气膜冷却孔的测定影响相对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未同时考虑被测孔排及其下游孔排的过流条件;采用堵孔法和单侧积累式堵孔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量分配测量,能够大幅度降火焰筒上主燃孔、掺混孔和气膜冷却孔的测量误差,降低幅度分别达到约6%、12%和9%,效果明显;试验方法优化前后,火焰筒上各孔排进出口截面的静压差的改变是试验方法误差一直存在的根本原因,但方法优化后这个压差的变化量及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优化前都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空气流量分配 堵孔法 单侧积累式堵孔法 方法误差
原文传递
某雷达平面阵列天线风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关宏山 《电子机械工程》 2023年第6期30-33,共4页
风冷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在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是雷达冷却设计时需要优先考虑的方式之一。文中针对某相控阵雷达有源平面阵列天线的冷却需求,利用热仿真软件对其散热结构进行了优化。通... 风冷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在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是雷达冷却设计时需要优先考虑的方式之一。文中针对某相控阵雷达有源平面阵列天线的冷却需求,利用热仿真软件对其散热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分风单元、静压箱、送风孔板等空气流量分配技术的综合匹配,完成了集中式风源条件下大型平面阵列天线的精确空气流量分配,实现了系统的高集成化风冷设计,拓展了雷达风冷的技术路径,可为类似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平面阵列天线 风冷 空气流量分配
下载PDF
燃油分级比例对TAPS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程明 尚守堂 +4 位作者 刘殿春 高家春 郭瑞卿 张珊珊 李锋 《航空发动机》 2012年第4期6-10,共5页
综合考虑燃烧室对低污染和出口温度分布的需求,对中心分级的TAPS燃烧室流量分配进行了设计和燃烧数值模拟,该流量分配方案采用了不同燃油分级比例。计算结果表明:燃油分级比例对TAPS燃烧室宏观流场结构改变不大,改变3级旋流的流量可影... 综合考虑燃烧室对低污染和出口温度分布的需求,对中心分级的TAPS燃烧室流量分配进行了设计和燃烧数值模拟,该流量分配方案采用了不同燃油分级比例。计算结果表明:燃油分级比例对TAPS燃烧室宏观流场结构改变不大,改变3级旋流的流量可影响燃烧室局部当量比,同时能够减小高温区,改善出口温度分布品质,从而大幅降低NOX和C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分级比例 空气流量分配 TAPS燃烧室 中心分级燃烧室 性能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Effect of CO Combustion Promoters on Combustion Air Partition in FCC under Nearly Complete Combustion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锐 罗雄麟 许锋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31-537,共7页
With CO combustion promoters, the role of combustion air flow rate for concerns of economics and control is important. The combustion air is conceptually divided to three parts: the air consumed by coke burning,the ai... With CO combustion promoters, the role of combustion air flow rate for concerns of economics and control is important. The combustion air is conceptually divided to three parts: the air consumed by coke burning,the air consumed by CO combustion and the air unreact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unit, which includes a quantitative correlation of CO heterogeneous combustion and the amount of CO combustion promoters, is introduc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omoters on the three parts of combustion a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 consumed by coke burning is almost linear to combustion air flow rate, while the air consumed by CO combustion promoters tends to saturate as combustion air flow rate increases, indicating that higher air flow rate can only be used as a manipulated variable to control the oxygen content for an economic conc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CO combustion promoters combustion air partition
下载PDF
不同钝体宽度下的驻涡燃烧室排放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泽俊 何小民 +3 位作者 金义 宋耀宇 洪亮 薛冲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9-187,共9页
为了研究空气流量分配对驻涡燃烧室对排放特性的影响,了解对驻涡燃烧室内污染物生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一个能够改变中心钝体宽度、仅凹腔供油的驻涡燃烧室.在常压下对该驻涡燃烧室进行了排放特性试验,进口温度保持200℃.试验中... 为了研究空气流量分配对驻涡燃烧室对排放特性的影响,了解对驻涡燃烧室内污染物生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一个能够改变中心钝体宽度、仅凹腔供油的驻涡燃烧室.在常压下对该驻涡燃烧室进行了排放特性试验,进口温度保持200℃.试验中,燃烧室进口马赫数为0.15~0.3.影响排放的因素主要包括雾化质量、凹腔当量比以及与进口马赫数相关的驻留时间等.总体来说雾化质量、凹腔当量比的提高对降低CO和HC的排放是有利的,但是这会使NOx排放增加.在低凹腔当量比时,CO排放曲线变化下降比较平缓,甚至出现上升趋势,而HC排放曲线比较陡峭.这是由于HC的消耗速度比CO消耗速度快,随着凹腔当量比的增加,供油压力提高,燃油雾化粒径变小,燃油蒸发时间缩短,使HC排放快速减少,中间产物CO大量产生而来不及消耗.凹腔当量比进一步上升时,由于燃烧温度的提高,使得CO排放快速减少.在燃烧室内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和消耗是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只能作一些定性的分析,而CO和HC的反应过程相对简单.通过对不同钝体槽宽下,具有相似凹腔前壁流量的工况的比较,发现CO和HC的形成主要受凹腔内工作状况影响,而NOx的形成过程更复杂,主流也对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涡燃烧室 排放 空气流量分配 雾化特性 湍流强度 驻留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