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空气等离子体炬改性连续玻纤束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张林
夏章川
+3 位作者
何亚东
信春玲
王瑞雪
任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2,共8页
玻璃纤维表面光滑且呈化学惰性,聚丙烯缺少极性官能团,导致玻璃纤维与聚丙烯之间的界面润湿性能较差。为了提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FRP)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设计并搭建了空气等离子体炬处理装置,通过该装置在连续玻璃纤维束表面沉...
玻璃纤维表面光滑且呈化学惰性,聚丙烯缺少极性官能团,导致玻璃纤维与聚丙烯之间的界面润湿性能较差。为了提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FRP)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设计并搭建了空气等离子体炬处理装置,通过该装置在连续玻璃纤维束表面沉积SiO纳米颗粒,并测定了改性玻璃纤维的润湿性能和GFRP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了喷嘴与纤维间的距离、载气流量、处理时间对玻璃纤维润湿性能的影响,并对这些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处理距离为20 mm、载气流量为1.5 L/min、处理时间为6 s时,与对照组相比,改性后的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的接触角降低了49.8%,GFRP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94.7%;载气流量对玻璃纤维润湿性能的影响程度最大,处理时间次之,处理距离的影响最小。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喷嘴与纤维间的距离为18 mm,载气流量为1.7 L/min,处理时间为7 s。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空气等离子体炬改性的玻璃纤维,实测的接触角(24.6°)与预测值(25.0°)之间的偏差仅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等离子体炬
SiOx纳米颗粒
玻璃纤维
表面改性
润湿性能
界面剪切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流电弧空气等离子体炬阴极材料的烧蚀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海明
刘东雨
陈雅婷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0-265,共6页
空气等离子发生器中阴极材料的烧蚀行为直接影响阴极寿命,阴极材料和工作环境不同是影响阴极烧蚀的重要因素。通过直流电弧空气等离子体炬切割实验,研究了两种切割电极用阴极材料(Hf和Ag)烧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深入分析了阴极烧蚀...
空气等离子发生器中阴极材料的烧蚀行为直接影响阴极寿命,阴极材料和工作环境不同是影响阴极烧蚀的重要因素。通过直流电弧空气等离子体炬切割实验,研究了两种切割电极用阴极材料(Hf和Ag)烧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深入分析了阴极烧蚀机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Hf阴极的烧蚀量和烧蚀率远低于Ag阴极,Hf阴极的抗烧蚀性能较好。随着工作时间间隔的延长,Hf阴极和Ag阴极的烧蚀率都会降低,并且在连续工作时间大于60 s后,两种阴极材料的阴极烧蚀率都逐渐趋于一定值。分析表明,阴极烧蚀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阴极液化区域的大小以及液体或气体溅射量的大小,在工作环境下,阴极的导热性和电子逸出功对阴极的烧蚀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影响阴极烧蚀性能诸因素中,阴极材料的电子逸出功占据主导地位,为主要因素;阴极材料的导热性和熔点占据次等地位,为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
空气等离子体炬
阴极烧蚀
电子逸出功
熔点
导热率
原文传递
大气压条件下高焓空气等离子体流场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丽萍
王一光
+2 位作者
王国林
罗杰
马昊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6-144,共9页
评估和鉴定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使用性能,需要在能够模拟飞行气动热环境的高焓设备中进行大量地面试验。详细介绍了一种能够运行在大气压条件下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设备,该设备能够产生多种气体(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的等离子...
评估和鉴定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使用性能,需要在能够模拟飞行气动热环境的高焓设备中进行大量地面试验。详细介绍了一种能够运行在大气压条件下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设备,该设备能够产生多种气体(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的等离子体射流,运行功率范围为27~85.5kW,最大运行效率可达77.9%。通过对30mm的亚声速喷管出口8mm处空气等离子体流场参数高精度重构和发射光谱测试研究,获得了气体温度和光谱发射强度沿径向的分布,等离子体的焓值范围为8.54~22.2 MJ/kg,驻点热流最高可达721 W/cm2。选定2个试验状态对典型防热材料C/SiC进行烧蚀氧化考核试验,并通过与国内外同类设备比较,表明该大气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具备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性能改进地面模拟试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
空气等离子体炬
大气压
流场特性
发射光谱
C/SIC
原文传递
题名
空气等离子体炬改性连续玻纤束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张林
夏章川
何亚东
信春玲
王瑞雪
任峰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
出处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302005)。
文摘
玻璃纤维表面光滑且呈化学惰性,聚丙烯缺少极性官能团,导致玻璃纤维与聚丙烯之间的界面润湿性能较差。为了提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GFRP)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设计并搭建了空气等离子体炬处理装置,通过该装置在连续玻璃纤维束表面沉积SiO纳米颗粒,并测定了改性玻璃纤维的润湿性能和GFRP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了喷嘴与纤维间的距离、载气流量、处理时间对玻璃纤维润湿性能的影响,并对这些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处理距离为20 mm、载气流量为1.5 L/min、处理时间为6 s时,与对照组相比,改性后的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的接触角降低了49.8%,GFRP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94.7%;载气流量对玻璃纤维润湿性能的影响程度最大,处理时间次之,处理距离的影响最小。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喷嘴与纤维间的距离为18 mm,载气流量为1.7 L/min,处理时间为7 s。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空气等离子体炬改性的玻璃纤维,实测的接触角(24.6°)与预测值(25.0°)之间的偏差仅为1.6%。
关键词
空气等离子体炬
SiOx纳米颗粒
玻璃纤维
表面改性
润湿性能
界面剪切强度
Keywords
air plasma torch
SiOx nanoparticles
glass fiber
surface modification
wettability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分类号
TQ32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流电弧空气等离子体炬阴极材料的烧蚀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海明
刘东雨
陈雅婷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0-265,共6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 0810)资助项目
文摘
空气等离子发生器中阴极材料的烧蚀行为直接影响阴极寿命,阴极材料和工作环境不同是影响阴极烧蚀的重要因素。通过直流电弧空气等离子体炬切割实验,研究了两种切割电极用阴极材料(Hf和Ag)烧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深入分析了阴极烧蚀机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Hf阴极的烧蚀量和烧蚀率远低于Ag阴极,Hf阴极的抗烧蚀性能较好。随着工作时间间隔的延长,Hf阴极和Ag阴极的烧蚀率都会降低,并且在连续工作时间大于60 s后,两种阴极材料的阴极烧蚀率都逐渐趋于一定值。分析表明,阴极烧蚀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阴极液化区域的大小以及液体或气体溅射量的大小,在工作环境下,阴极的导热性和电子逸出功对阴极的烧蚀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影响阴极烧蚀性能诸因素中,阴极材料的电子逸出功占据主导地位,为主要因素;阴极材料的导热性和熔点占据次等地位,为次要因素。
关键词
直流电弧
空气等离子体炬
阴极烧蚀
电子逸出功
熔点
导热率
Keywords
DC arc air plasma torch
cathode erosion
electron work function
melting point
thermal conductivity
分类号
TG113.22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大气压条件下高焓空气等离子体流场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丽萍
王一光
王国林
罗杰
马昊军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6-14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02289)~~
文摘
评估和鉴定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使用性能,需要在能够模拟飞行气动热环境的高焓设备中进行大量地面试验。详细介绍了一种能够运行在大气压条件下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设备,该设备能够产生多种气体(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的等离子体射流,运行功率范围为27~85.5kW,最大运行效率可达77.9%。通过对30mm的亚声速喷管出口8mm处空气等离子体流场参数高精度重构和发射光谱测试研究,获得了气体温度和光谱发射强度沿径向的分布,等离子体的焓值范围为8.54~22.2 MJ/kg,驻点热流最高可达721 W/cm2。选定2个试验状态对典型防热材料C/SiC进行烧蚀氧化考核试验,并通过与国内外同类设备比较,表明该大气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具备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性能改进地面模拟试验的能力。
关键词
感应耦合
空气等离子体炬
大气压
流场特性
发射光谱
C/SIC
Keywords
inductive coupled air plasma torch
atmospheric pressure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
emission spectrum
C/SiC
分类号
V211.7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空气等离子体炬改性连续玻纤束的工艺研究
张林
夏章川
何亚东
信春玲
王瑞雪
任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直流电弧空气等离子体炬阴极材料的烧蚀研究
孙海明
刘东雨
陈雅婷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原文传递
3
大气压条件下高焓空气等离子体流场特性及应用
刘丽萍
王一光
王国林
罗杰
马昊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