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律诗之妙 全在无字处——论诗歌空白与未定性的诗学解释学价值
1
作者
李有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140,共5页
诗歌的独特体制使之必须求助于无形的空白,让空白中包蕴的诸多未定因素去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变有限为无限,实现"以少总多"的表达效果和"化少为多"的接受效应。应该说,空白之于诗歌,不仅是其必要的有机...
诗歌的独特体制使之必须求助于无形的空白,让空白中包蕴的诸多未定因素去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变有限为无限,实现"以少总多"的表达效果和"化少为多"的接受效应。应该说,空白之于诗歌,不仅是其必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谋篇布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以虚无为本的道家文艺思想的具体实践,最终也必然成为连接创作、文本和接受的重要纽带。对于理解者来说,这些空白和未定处才是其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诗歌文本的开放性至此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读者的多元理解也找到了可以无限生发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文本
空白与未定性
诗学解释学
诗为活物
原文传递
文学翻译的意义维度
被引量:
3
2
作者
范海祥
张代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83,共6页
文学作品中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通常只被认为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技巧。在文学翻译实践中人们也只是讨论这种修辞手法在两种语言中的转换方式与技巧。本文认为体现在文本层次上的空白并不是文学作品的缺陷 ,相反 ,它正是文学作品的艺术魅...
文学作品中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通常只被认为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技巧。在文学翻译实践中人们也只是讨论这种修辞手法在两种语言中的转换方式与技巧。本文认为体现在文本层次上的空白并不是文学作品的缺陷 ,相反 ,它正是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本文把意义空白与未定性当作文学本体范畴 ,用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阐述意义空白的形成原因及存在形式 ,探索性地解决文学翻译中“象”的设计及其各要素之间的“显”与“隐”的关系 ,即意义的维度 ,旨在为译文读者审美接受活动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空白与未定性
象
意
审美活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净沙·秋思》三英译的接受效果分析——来自德州大学孔子学院师生的问卷调查
3
作者
吴琼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本文选取《天净沙·秋思》风格迥异的三个英译文,对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院的64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让英语本族语读者对不同译文进行评价,从外域读者的角度客观地反映诗歌文本中空白与未定性翻译的不同接受效果,结果出乎意料。
关键词
《天净沙·秋思》
空白与未定性
接受效果
外域读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律诗之妙 全在无字处——论诗歌空白与未定性的诗学解释学价值
1
作者
李有光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140,共5页
文摘
诗歌的独特体制使之必须求助于无形的空白,让空白中包蕴的诸多未定因素去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变有限为无限,实现"以少总多"的表达效果和"化少为多"的接受效应。应该说,空白之于诗歌,不仅是其必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谋篇布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以虚无为本的道家文艺思想的具体实践,最终也必然成为连接创作、文本和接受的重要纽带。对于理解者来说,这些空白和未定处才是其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诗歌文本的开放性至此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读者的多元理解也找到了可以无限生发的基地。
关键词
诗歌文本
空白与未定性
诗学解释学
诗为活物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学翻译的意义维度
被引量:
3
2
作者
范海祥
张代生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83,共6页
文摘
文学作品中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通常只被认为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技巧。在文学翻译实践中人们也只是讨论这种修辞手法在两种语言中的转换方式与技巧。本文认为体现在文本层次上的空白并不是文学作品的缺陷 ,相反 ,它正是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本文把意义空白与未定性当作文学本体范畴 ,用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阐述意义空白的形成原因及存在形式 ,探索性地解决文学翻译中“象”的设计及其各要素之间的“显”与“隐”的关系 ,即意义的维度 ,旨在为译文读者审美接受活动创造条件。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空白与未定性
象
意
审美活动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净沙·秋思》三英译的接受效果分析——来自德州大学孔子学院师生的问卷调查
3
作者
吴琼军
机构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文摘
本文选取《天净沙·秋思》风格迥异的三个英译文,对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院的64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让英语本族语读者对不同译文进行评价,从外域读者的角度客观地反映诗歌文本中空白与未定性翻译的不同接受效果,结果出乎意料。
关键词
《天净沙·秋思》
空白与未定性
接受效果
外域读者
Keywords
"Tian Jing Sha·Qiu Si"
blanks and indeterminacy
reception effect
English speakers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律诗之妙 全在无字处——论诗歌空白与未定性的诗学解释学价值
李有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原文传递
2
文学翻译的意义维度
范海祥
张代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天净沙·秋思》三英译的接受效果分析——来自德州大学孔子学院师生的问卷调查
吴琼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