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1990—2021年东亚五个国家归因于吸烟和高空腹血糖的膀胱癌疾病负担,为制定膀胱癌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基于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指标采用Joinp...目的研究1990—2021年东亚五个国家归因于吸烟和高空腹血糖的膀胱癌疾病负担,为制定膀胱癌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基于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评估归因负担的时间变化趋势,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评估归因负担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的独立效应。结果2021年中国归因于吸烟的膀胱癌疾病负担最高,日本归因于高空腹血糖的疾病负担最高。1990—2021年东亚五国的吸烟归因负担均呈现下降趋势(AAPC<0),其中韩国下降幅度最大(死亡率AAPC=-1.87%,DALY率AAPC为-2.29%);中国因高空腹血糖所致的膀胱癌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AAPC<0),而朝鲜仍在上升(AAPC>0)。APC结果显示吸烟和高空腹血糖归因率的年龄效应均呈上升趋势,8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东亚五国吸烟归因率的出生队列效应均呈下降趋势,高空腹血糖归因率除朝鲜外也呈下降趋势。结论吸烟和高空腹血糖是东亚五国膀胱癌疾病负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在中国和日本。年龄是导致膀胱癌归因负担上升的主要原因,老年群体是其高风险人群,未来应针对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高居民对吸烟相关膀胱癌的认知度,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生率,从而减少膀胱癌疾病负担。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72例疑似有糖尿病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接受HbA1c、FPG、2 h PG检验,以糖耐量测定为诊断“金标准”。比较HbA1c、FPG、2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72例疑似有糖尿病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接受HbA1c、FPG、2 h PG检验,以糖耐量测定为诊断“金标准”。比较HbA1c、FPG、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72例受检者中有58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联合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83%、92.86%、94.44%;HbA1c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86%、28.57%、66.67%;FPG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03%、35.71%、72.22%;2 h PG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59%、42.86%、70.83%。联合检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其他HbA1c、FPG、2 h PG单一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FPG、2 h PG联合检验相较单一检验诊断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与淋巴细胞比值(glucose-to-lymphocyte ratio,GLR)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并发持续脏器衰竭(persistent organ failure,POF)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胰...目的探讨空腹血糖与淋巴细胞比值(glucose-to-lymphocyte ratio,GLR)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并发持续脏器衰竭(persistent organ failure,POF)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胰腺中心收治的677例AP患者,其中602例患者未发生POF(非POF组),77例患者并发POF(POF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入院24h以内的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P并发POF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GLR、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CT严重程度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CTSI)、Ranon评分对AP并发POF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POF组患者GLR、NLR、PLR、CTSI评分、Ranson评分显著高于非POF组(P<0.05),GLR为AP并发POF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最佳截断值为0.76时,GLR预测AP并发PO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45,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75.47%和59.80%。GLR预测AP并发POF的AUC优于PLR(z=2.868,P=0.004),与NLR、CTSI评分相当(z=1.304,P=0.183;z=0.538,P=0.588),而相较Ranson评分预测效能差(z=2.973,P=0.001)。结论GLR为AP并发POF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一种的用于预测AP患者早期发生POF的新型血液学指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1990—2021年东亚五个国家归因于吸烟和高空腹血糖的膀胱癌疾病负担,为制定膀胱癌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基于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评估归因负担的时间变化趋势,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评估归因负担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的独立效应。结果2021年中国归因于吸烟的膀胱癌疾病负担最高,日本归因于高空腹血糖的疾病负担最高。1990—2021年东亚五国的吸烟归因负担均呈现下降趋势(AAPC<0),其中韩国下降幅度最大(死亡率AAPC=-1.87%,DALY率AAPC为-2.29%);中国因高空腹血糖所致的膀胱癌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AAPC<0),而朝鲜仍在上升(AAPC>0)。APC结果显示吸烟和高空腹血糖归因率的年龄效应均呈上升趋势,8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东亚五国吸烟归因率的出生队列效应均呈下降趋势,高空腹血糖归因率除朝鲜外也呈下降趋势。结论吸烟和高空腹血糖是东亚五国膀胱癌疾病负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在中国和日本。年龄是导致膀胱癌归因负担上升的主要原因,老年群体是其高风险人群,未来应针对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高居民对吸烟相关膀胱癌的认知度,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生率,从而减少膀胱癌疾病负担。
文摘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72例疑似有糖尿病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接受HbA1c、FPG、2 h PG检验,以糖耐量测定为诊断“金标准”。比较HbA1c、FPG、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72例受检者中有58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联合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83%、92.86%、94.44%;HbA1c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86%、28.57%、66.67%;FPG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03%、35.71%、72.22%;2 h PG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59%、42.86%、70.83%。联合检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其他HbA1c、FPG、2 h PG单一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FPG、2 h PG联合检验相较单一检验诊断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文摘目的探讨空腹血糖与淋巴细胞比值(glucose-to-lymphocyte ratio,GLR)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并发持续脏器衰竭(persistent organ failure,POF)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胰腺中心收治的677例AP患者,其中602例患者未发生POF(非POF组),77例患者并发POF(POF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入院24h以内的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P并发POF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GLR、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CT严重程度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CTSI)、Ranon评分对AP并发POF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POF组患者GLR、NLR、PLR、CTSI评分、Ranson评分显著高于非POF组(P<0.05),GLR为AP并发POF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最佳截断值为0.76时,GLR预测AP并发PO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45,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75.47%和59.80%。GLR预测AP并发POF的AUC优于PLR(z=2.868,P=0.004),与NLR、CTSI评分相当(z=1.304,P=0.183;z=0.538,P=0.588),而相较Ranson评分预测效能差(z=2.973,P=0.001)。结论GLR为AP并发POF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一种的用于预测AP患者早期发生POF的新型血液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