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和我国大城市空间优化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东升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7-60,共4页
空间结构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抽象表达.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在分析城市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大城市形态特点和规划实践,总结出我国大城市空间优化的基本模式为圈层扩展和轴线延伸的耦合,多核心网络... 空间结构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抽象表达.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在分析城市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大城市形态特点和规划实践,总结出我国大城市空间优化的基本模式为圈层扩展和轴线延伸的耦合,多核心网络状空间结构是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规划选择.这些理论总结为城市空间拓展及我国大城市的空间优化明确了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空间结构 演化机制 空间优化模式 泛城市化
下载PDF
海岸带生态景观空间优化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曾丝苇 应子怡 张传雄 《乡村科技》 2022年第17期145-148,共4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海洋生态景观空间,发扬海洋生态文明,着力赋能蓝色产业,实现人海和谐、陆海兴盛,是海岸带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开发-保护关系,将海岸带生态景观空间优化模式分为保护型优化模式、保护为主型优化模式、开发型...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海洋生态景观空间,发扬海洋生态文明,着力赋能蓝色产业,实现人海和谐、陆海兴盛,是海岸带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开发-保护关系,将海岸带生态景观空间优化模式分为保护型优化模式、保护为主型优化模式、开发型优化模式、开发为主型优化模式4类。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分类讨论海岸带乡村,并与优化模式进行实证匹配。基于优化模式,对海岸带未来规划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乡村 海岸带生态景观 空间优化模式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乔灌草植物空间优化配置——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郑海峰 陈利顶 于洪波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9,I0002,共10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有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而乔灌草植物在空间上的不合理配置是造成该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选择研究区内限制植物生长与分布的4个关键环境因子(高程、坡度、坡向和降雨量),利用多属...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有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而乔灌草植物在空间上的不合理配置是造成该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选择研究区内限制植物生长与分布的4个关键环境因子(高程、坡度、坡向和降雨量),利用多属性决策分析(MC-DA)的方法,探讨乔灌草植物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5类乔灌草植物空间优化配置主模式和18类乔灌草植物空间优化配置子模式;同时,应用GIS聚类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所划分的乔灌草植物空间优化配置模式进行空间布局分析。结果显示: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林/农林复合配置模式和农田/庭院经济配置模式是研究区的主要配置模式,占配置模式总面积的7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决策指标 多属性决策分析 GIS 空间优化配置模式
下载PDF
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韩璐 明庆忠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4-64,共11页
边境民族地区有其较强的民族文化差异性与边境性、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独特性。因此,基于本土差异性建构旅游发展模式必然有其独特性,且自成体系。文章以滇西边境为微观研究场域,应用产业融合理论与符号学理论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 边境民族地区有其较强的民族文化差异性与边境性、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独特性。因此,基于本土差异性建构旅游发展模式必然有其独特性,且自成体系。文章以滇西边境为微观研究场域,应用产业融合理论与符号学理论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在分析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和既有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九种内生优化类型,并提出一种综合空间优化模式。构建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融入国家全面对外开发开放及"一带一路"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而且有助于解决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与要素结构仍处于相互模仿借鉴的无序化建构、文化内涵挖掘尚不到位等问题,促进我国边境跨境旅游以及边境民族地区富民兴边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本土差异性 边境旅游 内生优化类型 空间优化模式
下载PDF
滇西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璐 明庆忠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84-193,共10页
边境民族地区有其较强的民族文化差异性与边境性、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独特性。因此,基于本土差异性建构旅游发展模式必然有其独特性,且自成体系。本文以滇西边境为微观研究场域,应用产业融合理论与符号学理论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 边境民族地区有其较强的民族文化差异性与边境性、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独特性。因此,基于本土差异性建构旅游发展模式必然有其独特性,且自成体系。本文以滇西边境为微观研究场域,应用产业融合理论与符号学理论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在分析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和既有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九种内生优化类型,并提出一种综合空间优化模式。构建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融入国家全面对外开发开放及'一带一路'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而且有助于解决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与要素结构仍处于相互模仿借鉴的无序化建构、文化内涵挖掘尚不到位等问题,促进我国边境跨境旅游以及边境民族地区富民兴边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本土差异性 边境旅游 内生优化类型 空间优化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