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变差函数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靳诚 陆玉麒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9-1334,共6页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分析了1978年、1988年、1998年和2008年4个时间断面的发展差异演化。研究发现:①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空间关联效应的作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受上海的辐射作用不断地增强;②经...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分析了1978年、1988年、1998年和2008年4个时间断面的发展差异演化。研究发现:①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空间关联效应的作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受上海的辐射作用不断地增强;②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经济分布差异明显;③在全方向上的均质程度越来越低,更多的差异体现在中观、宏观尺度,而微观尺度上空间差异变的越来越不明显;④东南—西北方向差异最大,东西方向的经济发展相对均衡。将长江三角洲发展差异演化因素归结为3个方面:历史基础、经济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历史基础、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内在因素,而区域发展政策则是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外在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异演化 空间变差函数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变差函数的中国省域国民体质发展空间差异演变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德样 林政梅 雷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6,共8页
选取2005、2010、2014年中国31省(市/区)总体、城镇、乡村、男性、女性5类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运用空间变差函数方法,对中国省域国民体质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从基台值、块金系数和块金值变化看,省域总体、男性、女性国... 选取2005、2010、2014年中国31省(市/区)总体、城镇、乡村、男性、女性5类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运用空间变差函数方法,对中国省域国民体质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从基台值、块金系数和块金值变化看,省域总体、男性、女性国民体质发展的空间差异由“缩小转为增大”,城镇国民体质发展的空间差异在逐渐缩小,而乡村国民体质发展的空间差异却在逐渐增大.从空间变差函数分维数的数值变化看,总体国民体质在“全方向”上的差异在逐步缩小,但存在非均衡性特征--“南-北”方向的差异还在逐步增大;城镇、乡村、男性、女性4种分类国民体质也呈现与总体国民体质相似的特征.从Kriging插值的3D图变化看,总体国民体质经历了“单金字塔-双金字塔-单金字塔”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东高西低”阶梯式下降的空间分布格局;城镇、女性国民体质发展差异演变特征与总体国民体质相似,但乡村、男性国民体质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变则更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体质 空间 空间变差函数 省域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变差函数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3
作者 余兆旺 沈惊宏 毕昆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经济飞速发展,探究其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对该地区31个城市1978年、1984年、1990年、1996年、2002年、2008年、2014年7个年份的旅游数... 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经济飞速发展,探究其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对该地区31个城市1978年、1984年、1990年、1996年、2002年、2008年、2014年7个年份的旅游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泛长江三角洲地区自1978年以来由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空间差异变化在不断增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该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越来越强,由空间相关引起的结构性分异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且泛长江三角洲的旅游关联效应对其周边区域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另外该区域东—西方位的旅游经济发展相对均衡,南—北方位的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最大;随着各地区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相互融合、渗透,宏观层次上的差异不断拉大,而微观层面上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弱。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旅游发展举措分析了泛长江三角洲发展差异演化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经济 空间变差函数 泛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变差函数的新疆县域产业结构格局演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闫人华 熊黑钢 张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9-305,共7页
以1975—2010年间8个年份的产业数据为基础,在ArcGIS的支持下,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和克里格(Kriging)插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五五"—"十一五"时期新疆县域产业结构分布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新疆县... 以1975—2010年间8个年份的产业数据为基础,在ArcGIS的支持下,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和克里格(Kriging)插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五五"—"十一五"时期新疆县域产业结构分布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新疆县域产业结构水平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和自组织性较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也十分明显,但空间关联效应的作用范围有减小趋势。2000年以前,基台值逐渐增大,而块金值和块金系数不断降低;之后,出现前者减小,后两者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反映出前期(1975—2000年)县域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性不断增强,结构化分异对其影响日趋增大;而后期(2000—2010年)差异性减弱,随机性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东南—西北方向的产业结构水平均质性最好,而东北—西南方向上异质性显著,形成"高原—平原—洼地"的阶梯结构,成为推动新疆产业格局演化的主要作用方向。"五五"—"九五"期间,东北—西南方向区域间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日趋拉大。产业结构的"高原"面不断扩大至北疆、东疆的大部分区域,其峰值经历了"单簇峰→扩展三峰鼎立→连接天山北坡产业峰值带"的空间演化过程。而"洼地"范围变化较小,主要集中在南疆的阿克苏西南部、和田、喀什地区。"十五"时期以来,东北—西南方向区域间产业结构水平的差异性有所减小,"高原"面基本不变,但"洼地"范围明显向西南方向缩小至喀什地区,促使"平原"面范围不断扩大。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基础和区域政策环境是促使产业结构时空格局发生演化的重要因子,其中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新疆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空间变差函数 时空演替 新疆
原文传递
M^(-1)-有界变差函数空间
5
作者 王金才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引进一个新的函数空间M- 1 -有界变差函数空间并研究它成为准范空间的条件
关键词 N-函数 M^-1-有界函数空间 局部有界
下载PDF
基于县域尺度的江苏省乡村性空间格局演变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89
6
作者 张荣天 张小林 李传武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7,共7页
基于区域城乡一体的思想构建乡村性指数RI,通过GIS-ESDA空间分析框架,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变差函数等测度模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县域尺度江苏省乡村性空间格局演变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县域尺度江苏省乡村性表现出... 基于区域城乡一体的思想构建乡村性指数RI,通过GIS-ESDA空间分析框架,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变差函数等测度模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县域尺度江苏省乡村性空间格局演变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县域尺度江苏省乡村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地区在空间聚集分布,且集聚的程度不断增强;乡村性热点区空间结构主要以徐州—宿迁—淮安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并且不断向盐城集聚,呈现出明显的地理集中演变特征;县域尺度乡村性空间格局的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的机理越来越显著;东北—西南方向乡村性空间差异较小,东南—西北方向乡村性的异质性则十分明显,空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性 空间格局演 空间变差函数 县域尺度 江苏省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量:15
7
作者 傅钰 钟业喜 冯兴华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75,共11页
以长江经济带127个市域为研究单元,结合地统计分析及空间变差函数,以1988、2001及2012年为研究截面,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东西差异显著,高水平区于东部地... 以长江经济带127个市域为研究单元,结合地统计分析及空间变差函数,以1988、2001及2012年为研究截面,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东西差异显著,高水平区于东部地带呈片状及散点状分布,而低水平区于西部地带形成环状集聚格局;(2)冷热点格局呈现明显的梯度推移性,泛长三角地区形成片状热点集聚区,中部地带形成以武汉城市圈及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次热点区,而西部边缘地带冷点区集聚;(3)空间变差函数显示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较强的空间自组织性,并在全方位呈现出波动变化格局,高值区域具有明显的迁移现象。且文章尝试从成因层、效应层、结果层探讨区域经济格局演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冷热点分析 空间变差函数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新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差异及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佘开勇 陈闻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107,共7页
本文以新疆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85个市县的综合竞争力得分为研究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变差函数和克里格空间插值等方法,借助ArcGIS9.3及GS+9.0软件,揭示了新疆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最后,基于&quo... 本文以新疆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85个市县的综合竞争力得分为研究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变差函数和克里格空间插值等方法,借助ArcGIS9.3及GS+9.0软件,揭示了新疆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最后,基于"4D"视角分析了新疆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思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综合竞争力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差函数 新疆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荣天 韩玉刚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6期14-19,共6页
文章以江苏省65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构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PCA法、经济重心模型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1978-2012年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主要成因进行了初步地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采江苏县域经济发展... 文章以江苏省65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构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PCA法、经济重心模型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1978-2012年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主要成因进行了初步地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采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呈上升的态势,且发展非均衡性较显著;县域经济发展重心在1200°.261′-120°.622′E、3l°.910′~31°.3277N波动,大致位于无锡市至苏州市范围之内;县域经济呈现以“苏锡常”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空间分布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组织性越来越强,县域经济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差异较均衡,而东南-西北方向上差异最显著;地理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以及区域发展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三大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PCA 空间变差函数 江苏省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胜坤 张毅 +2 位作者 闫欣 汪洋洋 曹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5,共5页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0、2000、2006、2012年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函数等方法,研究武汉城市圈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2年城市圈人口密度呈现"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低"的特征,人口与地区...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0、2000、2006、2012年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函数等方法,研究武汉城市圈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2年城市圈人口密度呈现"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低"的特征,人口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对应关系;1990年以来,人口密度相似的地区在空间集聚分布,且集聚趋势不断增强;人口分布越来越不均衡,由空间相关引起的人口分布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除东南—西北方向,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度在另外3个方向均增强;人口向以武汉中心城区、黄石市辖区集聚的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空间格局 空间变差函数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2
11
作者 吴媛媛 宋玉祥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91-1498,共8页
基于中国地级单元2005-2015年旅游经济及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运用ESDA、空间变差函数、空间计量方法,揭示中国旅游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空间相关性显著为正,高高和低低集聚现象明显。高高集聚... 基于中国地级单元2005-2015年旅游经济及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运用ESDA、空间变差函数、空间计量方法,揭示中国旅游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空间相关性显著为正,高高和低低集聚现象明显。高高集聚区分布在三大经济区以及闽东沿海地区内,低低集聚区分布在西部地区及东北北部地区。(2)中国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不断减小,旅游外汇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在东南-西北和东-西方向上空间差异最大。(3)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交通条件、信息化程度共同影响着中国旅游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ESDA 空间变差函数 空间计量模型 中国
下载PDF
山东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蒙莎莎 张晓青 +3 位作者 张玉泽 黄彩虹 尹向来 白晨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34,共8页
文章以山东省103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多项指标,利用标准差椭圆、空间变差函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及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5-2015年山东省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和地域分异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经济总体格局... 文章以山东省103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多项指标,利用标准差椭圆、空间变差函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及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5-2015年山东省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和地域分异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经济总体格局呈东北—西南走向,重心向东迁移且速度加快,主方向呈先扩张后收缩态势;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空间自组织性及结构性分异有所增强,东北—西南向分异显著,内在结构形态异质性未随经济发展而减弱;全局空间关联性表明经济空间集聚程度增强,呈显著核心—外围二元结构,局部空间关联性表明县域经济增长极与低洼区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发达区密布于东部沿海,鲁西南与鲁西北等经济低洼区连片分布,空间扩散和梯度转移是其主要原因;分权化、工业化水平、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是影响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变迁的重要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标准椭圆 空间变差函数 驱动机制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被引量:396
13
作者 靳诚 陆玉麒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724,共12页
通过ESDA相关分析,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 通过ESDA相关分析,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东南方向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江苏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不断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东北—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小,而东南—西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最大。最后,将江苏省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3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格局演化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差函数 江苏省
下载PDF
中国省域煤炭消费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闻君 佘开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0,F0002,共6页
运用ESDA分析方法,描述了2002年以来中国省域煤炭消费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煤炭消费总体空间格局上,中国省域人均煤耗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本地的煤炭消费情况受到周边地区煤炭消费行为的影... 运用ESDA分析方法,描述了2002年以来中国省域煤炭消费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煤炭消费总体空间格局上,中国省域人均煤耗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本地的煤炭消费情况受到周边地区煤炭消费行为的影响。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区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中国省域煤炭消费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组织性,空间格局演化的随机因素逐渐减弱,而结构化分异对煤炭消费空间格局的形成起到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南—北方向煤炭消费的空间差异最大,东南—西北方向煤炭消费的空间差异较小。煤炭消费的空间集聚特征启示政府对能源的管理需要重视空间关联作用,并根据能源消费的空间差异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消费 空间格局演化 空间关联 空间变差函数 中国省域
下载PDF
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晓婷 陈闻君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21,共13页
基于2004—2012年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对新疆能源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H-H"类型主要分布于天山北坡一带;"L-L"类型的主要分布在克州、和田地区... 基于2004—2012年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对新疆能源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H-H"类型主要分布于天山北坡一带;"L-L"类型的主要分布在克州、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热点和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疆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区有不断增加的态势。东-西方向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差异最大,南-北空间差异相对较小。为此,政府在"新常态"背景下走低碳发展道路需要注重空间关联作用,并根据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能源消费碳排放 空间格局演化 ESDA-GIS 空间变差函数
下载PDF
基于县域单元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银 施琳娜 +2 位作者 米欢 郑殿元 文琦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差异是影响区域发展、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研究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演变格局有助于揭示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陕西省榆林市为研究对象,用泰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取1... 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差异是影响区域发展、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研究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演变格局有助于揭示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陕西省榆林市为研究对象,用泰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取1995—2014年人均GDP为指标,分析榆林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995—2014年,榆林市区域经济差异不断增大但增速减缓,泰尔指数从0.9377降至0.6806,其中,南北6县组间差异贡献率超过90%,这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榆林市人均GDP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1995—2014年的Moran’sI由0.5819增至0.6836,区域经济空间集聚显著增强;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热点和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6县,范围呈现缩小的趋势,而次冷点和冷点区域主要分布于南6县,范围扩大;区域经济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用逐步多元回归筛选出工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国家政策是影响资源型开发区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经济 格局演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差函数 榆林市
下载PDF
空间异质性视角下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
17
作者 朱青 王子龙 《河南科学》 2020年第9期1511-1522,共12页
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以2015—2019年中国88家军民融合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StoNED模型、空间变差函数模型和空间统计等方法,分析空间异质性视角下的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 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以2015—2019年中国88家军民融合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StoNED模型、空间变差函数模型和空间统计等方法,分析空间异质性视角下的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异质性特征;省域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东-西方位和南-北方位空间分异明显,并随时间推移出现集聚迁移状态.最后,针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空间异质性视角下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企业 技术创新效率 动态StoNED模型 空间异质性 空间变差函数模型
下载PDF
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玉 高秉博 潘瑜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4-162,共9页
运用空间变异函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分析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变异特性和分维特征。结果表明:在总体空间格局上,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组织性,热点区域在东北平原区积聚,东南... 运用空间变异函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分析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变异特性和分维特征。结果表明:在总体空间格局上,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组织性,热点区域在东北平原区积聚,东南沿海出现了新的冷点带,总体差异扩大;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连续性和自组织性增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日益显著;从不同方向的空间变异格局看,东南—西北方向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差异较小,而南—北方向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粮食占有量 空间 空间格局演化 空间变差函数
原文传递
中部崛起提出9年来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基于GPCA模型和ESDA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胜坤 张毅 +2 位作者 闫欣 曹娟 汪洋洋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0-416,共7页
以县域(县、县级市、市辖区)为研究单元,选用多项经济指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部崛起"战略提出9年来武汉城市圈经济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 以县域(县、县级市、市辖区)为研究单元,选用多项经济指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部崛起"战略提出9年来武汉城市圈经济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集聚分布,集聚趋势不断增强;经济"高—高"类型的县域主要分布于城市圈中部,"低—低"类型的县域多分布于城市圈边缘;武汉主城区、蔡甸区、江夏区和鄂州市始终是城市圈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以城市圈几何中心为圆心,由北部大悟县开始到南部通城县结束顺时针画一个半圆所经过的区域大多处在经济的冷点区;经济的空间均质性在南—北和东北—西南方向上出现"下滑",在东—西和东南—西北方向上不断增强;随着时间推移,圈域经济的空间格局由"双峰"状演变成为"单峰"状,经济更加集中在以武汉主城区、蔡甸区和江夏区为核心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格局演化 全局主成分分析 空间变差函数 武汉城市圈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与城市宜居性的时空演化及适配关系
20
作者 贺小荣 石彩霞 周国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69-1789,共21页
科学诊断城市规模与城市宜居性的适配关系,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集,通过解析城市规模和城市宜居性的适配机理与适配过程,构建两系统的评价指标... 科学诊断城市规模与城市宜居性的适配关系,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集,通过解析城市规模和城市宜居性的适配机理与适配过程,构建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刻画其时空演化特征,并通过空间重心模型、综合适配模型等方法分析两系统的多维适配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指数和城市宜居性指数均呈波动上升态势,长江下游城市规模增长速度较快,长江上游城市宜居性较高。(2)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和城市宜居性的空间结构差异有所改善,空间自组织性不断加强,城市内部非均衡性结构特征明显。上海、南京、苏州是城市规模极化中心,重庆、成都城市宜居性优势明显。(3)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与城市宜居性的重心移动间距逐渐缩小,说明系统间的绝对差距日益敛缩,区域发展格局更加平衡和可持续。总体来看,研究区适配类型由研究初期的较不适配逐渐转变为基本适配、中度适配,长江下游实现由“较不适配—基本适配—中度适配”状态的过渡,长江上游、长江中游的部分城市适配水平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城市宜居性 适配关系 空间变差函数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