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塑形与非物质劳动——张一兵与大卫·哈维对话之一(2017)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一兵 大卫·哈维 杨乔喻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31,共10页
针对张一兵的提问,哈维回答了自己为什么会关注马克思和解读马克思。他认为,这是因为马克思有助于去理解城市、理解一些地理问题。哈维认为自己并不是马克思的学者,而是马克思的实践者。关于张一兵问到哈维为什么这么多年都在读《资本论... 针对张一兵的提问,哈维回答了自己为什么会关注马克思和解读马克思。他认为,这是因为马克思有助于去理解城市、理解一些地理问题。哈维认为自己并不是马克思的学者,而是马克思的实践者。关于张一兵问到哈维为什么这么多年都在读《资本论》,哈维的回答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个责任,即将马克思深奥的《资本论》变成每个人都能够接触、接近和读懂的东西。一方面是要说得非常清楚,另一方面是不能把马克思非常深刻的地方去掉,不能简化深刻性。对他来说,马克思永远是一个理论源泉,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会回到马克思,并且能够找到答案。马克思的分析对象并不是那些传记作家所说的是19世纪的英国社会或美国社会,而是资本。但在马克思的时代,资本可能只是在世界一个角落发生着的事情。而今天,资本却变成了全球性的现象。对张一兵和哈维来说,马克思是一个当代的思想家,而不是一个过时的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 马克思 空间塑形 非物质劳动
下载PDF
形塑与争夺:战时中国文学的节庆纪念空间叙写
2
作者 高强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93-99,共7页
对空间场景进行精挑细选和仔细打磨,是战时中国文学节庆纪念叙写的重要策略。在战时中国文学作品中,群众性游行与武装检阅等节庆纪念仪式,主要上演于广场、街道和战地三大空间场所。特定的空间场所与特定仪式操演相互作用,最大程度彰显... 对空间场景进行精挑细选和仔细打磨,是战时中国文学节庆纪念叙写的重要策略。在战时中国文学作品中,群众性游行与武装检阅等节庆纪念仪式,主要上演于广场、街道和战地三大空间场所。特定的空间场所与特定仪式操演相互作用,最大程度彰显了特定群体的战斗精神,原本客观冰冷的空间由此转变成主观化的象征性空间。战时中国文学的节庆纪念叙写,热衷于为不同派别的节庆纪念挑选不同的空间场所,结果不同的空间场所便会成为政权话语交锋的阵地。当战时中国文学的节庆纪念叙写聚焦于同一个空间场所时,殖民者的顺民塑造意图与受殖者的反向回应诉求在节庆空间内部暗中角力,空间争夺的意义则从权力斗争的层面转变为民族反抗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中国文学 节庆纪念 空间塑形 空间争夺 民族国家观念
下载PDF
中国当代电视剧的民族国家叙事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房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67,共5页
民族国家记忆的时间拓展和民族国家地域性经验的空间塑形,是当下中国当代电视剧民族国家叙事的主要表现形态。而要有效地实现电视剧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任务,就必须重视电视剧的民族国家叙事,必须将人性标准、政治标准、大众标... 民族国家记忆的时间拓展和民族国家地域性经验的空间塑形,是当下中国当代电视剧民族国家叙事的主要表现形态。而要有效地实现电视剧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任务,就必须重视电视剧的民族国家叙事,必须将人性标准、政治标准、大众标准与国家民族至上的标准,进行有机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民族国家叙事 空间塑形 时间拓展
下载PDF
环境响应建造青岛领海酒店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杰 李麟学 王瑾瑾 《时代建筑》 2016年第4期142-147,共6页
"环境响应"与"建造实现"是青岛领海酒店在设计上关注的两个重点。环境响应建构试图由环境参数的理性分析与捕获入手,以热力学能量形式化的视角,在风、光、热、景观诸要素的参数作用下,提出了景观面最大化,并塑造与... "环境响应"与"建造实现"是青岛领海酒店在设计上关注的两个重点。环境响应建构试图由环境参数的理性分析与捕获入手,以热力学能量形式化的视角,在风、光、热、景观诸要素的参数作用下,提出了景观面最大化,并塑造与风流动响应的总体建筑格局与形态。建筑内部流动空间与参数控制表皮的建构,成为项目建造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响应 能量 热力学建筑 气候参数 被动式设计 空间塑形 建造实现
下载PDF
戏剧舞台音乐设计中的“音乐塑形”观念——浅析2022版舞台剧《两京十五日》中的音乐设计理念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震子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77,共4页
戏剧舞台音乐的创作很多时候和影视音乐的创作相似,比如关于主题的设计、音乐以至戏剧的辅助性功能等等。但“音乐塑形”的概念是本人在从事电子音乐创作研究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的一种创作观念,它是基于电子音乐本身的技术而孕育出的一种... 戏剧舞台音乐的创作很多时候和影视音乐的创作相似,比如关于主题的设计、音乐以至戏剧的辅助性功能等等。但“音乐塑形”的概念是本人在从事电子音乐创作研究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的一种创作观念,它是基于电子音乐本身的技术而孕育出的一种有效的舞台戏剧音乐形象建立手段。大部分人听到“塑形”这个概念都会理解为视觉和空间层面的形象构建,但我们今天谈到的“音乐塑形”则是把抽象的声音具体为有鲜明表现力的音乐意象。比如,我们会把怒吼的海浪声和加了吉他效果器的三弦“捏”在一起去表现一个人的绝望,或者用合成心跳来代替底鼓,进而营造溺水后的压抑……总之,我会利用手里的工具去赋予人物、情感、空间不同的“皮肤”,在戏剧形象的表达上力图准确而多元。2022版舞台剧《两京十五日》(以下简称《两京》)给了我巨大的创作空间,其中的舞台“音乐塑形”概念在这部剧中有了更加夸张的设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塑形 空间音乐塑形 人物形象音乐塑形
原文传递
“新民族文化史诗”的空间意识呈现——《尘埃落定》重读 被引量:2
6
作者 房伟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文章以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为例,分析当代新边地小说中民族文化史诗的空间塑形,并从三重他者化的形象塑造策略、傻子叙事视角的悖论、民族国家内部秩序和外部形象的双重定位几个方面,指出由于后发现代境遇,该类型小说试图通过建构权力... 文章以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为例,分析当代新边地小说中民族文化史诗的空间塑形,并从三重他者化的形象塑造策略、傻子叙事视角的悖论、民族国家内部秩序和外部形象的双重定位几个方面,指出由于后发现代境遇,该类型小说试图通过建构权力关系镜像,形成"对内"与"对外"的双重参照,因此也具有文化抵抗和文化复制的悖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落定 新边地小说 民族国家叙 空间塑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