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天文学——当代科学前沿
1
作者 艾国祥 《科学中国人》 1999年第4期10-13,共4页
空间——太空,是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范围(100—120公里高之外),是除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人类的第四环境。空间——太空,是包括地球卫星、太阳系飞船、星际飞船等的活动范围。从一定意义上讲,空间天文活动包括气球和火箭,甚至包括... 空间——太空,是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范围(100—120公里高之外),是除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人类的第四环境。空间——太空,是包括地球卫星、太阳系飞船、星际飞船等的活动范围。从一定意义上讲,空间天文活动包括气球和火箭,甚至包括机载天文仪器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空间天文观测 空间科学 空间环境 当代科学 空间太阳望远镜 航天器 天文 成像分辨率 文学发展
下载PDF
空间天文学──当代科学前沿
2
作者 艾国祥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7年第1期20-25,共6页
文中回顾了空间天文学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特点,以及迄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中国空间天文学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空间太阳望远镜的计划。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太阳望远镜 空间技术 空间科学
下载PDF
空间天文学观测的现状及未来
3
作者 苏万振 《自然杂志》 1986年第4期-,共8页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全世界天文飞行出现的趋势是,以先进的技术提高每次飞行效益,降低发射频数.《空间天文学观测的现状及未来》一文介绍了空间天文观测的现状及对未来天文飞行的新技术要求.
关键词 航天飞机 观测台 空间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空间天文学 数据中继卫星 宇宙线 空间实验室 轨道空间
下载PDF
空间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4
作者 ClaudeR.Canizares BlairD.Savage 龚静 《世界科学》 1992年第2期6-9,共4页
几乎我们所知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对天上无线电波至γ射线大致横跨波长16个数量级的电磁辐射的研究。然而大部分辐射都完全被地球大气层吸收了——只有无线电波和可见光波能透射到地表,即使这些波也存在变形或受到干扰。空间天文学则... 几乎我们所知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对天上无线电波至γ射线大致横跨波长16个数量级的电磁辐射的研究。然而大部分辐射都完全被地球大气层吸收了——只有无线电波和可见光波能透射到地表,即使这些波也存在变形或受到干扰。空间天文学则能避免地球大气的影响,在天上打开新的窗口,通过这些窗口,我们窥探到了比原先所知的更遥远的宇宙以及有关宇宙结构和宇宙演化方面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天体物理学
下载PDF
空间天文学——当代科学前沿
5
作者 艾国祥 《知识就是力量》 1998年第3期46-47,共2页
一、空间天文学发展状况 空间——太空,是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范围(100~120公里高之外),是除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人类的第四环境。空间——太空,是包括地球卫星、太阳系飞船、星际飞船等的活动范围。从一定意义上讲,空间天文活动... 一、空间天文学发展状况 空间——太空,是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范围(100~120公里高之外),是除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人类的第四环境。空间——太空,是包括地球卫星、太阳系飞船、星际飞船等的活动范围。从一定意义上讲,空间天文活动包括气球和火箭,甚至包括机载天文仪器的探测。本文仅涉及航天器天文的活动范围,即第四环境中的天文探测。 1957年至1993年9月30日,全世界成功的空间发射为3548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当代科学 空间环境 空间太阳望远镜 天文卫星 天文仪器 太阳物理 空间科学 姿态控制 太阳耀斑
原文传递
空间天文学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和祺 《天文爱好者》 1996年第4期2-4,共3页
空间天文学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张和祺今年4月20日至25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约200位科学家济济一堂,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和棋先生在会上作了《空间天文学发... 空间天文学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张和祺今年4月20日至25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约200位科学家济济一堂,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和棋先生在会上作了《空间天文学发展的现状与展望》专题报告。结合本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天文学 发展现状 远景
原文传递
中国空间天文学迎来新黎明
7
作者 Richard Stone 黄京一(译) 《中国国家天文》 2012年第10期46-48,共3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以其过硬的实力赢得了广泛赞誉。接下来,中国的基础学科研究也会迎来一个漂亮的飞跃。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还将启动9项科学探测航天任务。同时,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已经安装了用于科研的有效载荷,未来三年内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以其过硬的实力赢得了广泛赞誉。接下来,中国的基础学科研究也会迎来一个漂亮的飞跃。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还将启动9项科学探测航天任务。同时,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已经安装了用于科研的有效载荷,未来三年内将发射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也进入准备阶段。此外,科学家们还在为中国的未来空间站进行实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空间天文学 航天任务 科学探测 有效载荷 在轨运行 实验设计 空间
原文传递
空间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8
作者 高睿泽 《高考》 2019年第3期260-260,共1页
天体物理学为研究宇宙的一项物理学,主要包括天体物理性质如化学成分、温度、密度、光度等,同天体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借助物理方法、理论探讨太阳系起源、恒星演化、恒星结构等众多同宇宙学相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空间天文学与天体... 天体物理学为研究宇宙的一项物理学,主要包括天体物理性质如化学成分、温度、密度、光度等,同天体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借助物理方法、理论探讨太阳系起源、恒星演化、恒星结构等众多同宇宙学相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空间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基本概念予以阐述,并对空间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优势予以简单分析,望提升我国天文事业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天体物理学 物理学
原文传递
空间天文学观测—天文观测手段的飞跃
9
作者 王颖宏 《天文爱好者》 1992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天文观测
原文传递
空间天文学──现代科学前沿
10
作者 艾国祥 《天文爱好者》 1995年第4期4-7,共4页
空间天文学──现代科学前沿艾国祥今年4月20日至24日,“大阳活动第234年预研究讨论会”在北京大学现代物理中,C召开,来自国内从事太阳物理研究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申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天文台研究员艾国祥先生在... 空间天文学──现代科学前沿艾国祥今年4月20日至24日,“大阳活动第234年预研究讨论会”在北京大学现代物理中,C召开,来自国内从事太阳物理研究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申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天文台研究员艾国祥先生在开幕式上作了长达1小时的主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天文学
原文传递
X射线天文学的新进展
11
作者 陈和 余炎 《国外科技动态》 1995年第10期 9-11,共3页
X射线天文学的新进展陈和,余炎在本世纪60年代伟大的天文学发现中,完全出人意料的一件事是吉亚可尼等人发现了一颗明亮的X-1射线星,也就是现在的天蝎座X-1。因为宇宙X射线被地球大气层所吸收,故直到天文学家可以将测量仪... X射线天文学的新进展陈和,余炎在本世纪60年代伟大的天文学发现中,完全出人意料的一件事是吉亚可尼等人发现了一颗明亮的X-1射线星,也就是现在的天蝎座X-1。因为宇宙X射线被地球大气层所吸收,故直到天文学家可以将测量仪器送入太空时,他们才实际了解到x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文学
下载PDF
天文学界的“能人”——里卡尔多·贾科尼侧记
12
作者 王仲 《科学》 2002年第6期60-61,共2页
2002年物理学诺贝尔奖揭晓的第二天,在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举行了小型庆祝会.因为这里是获奖者之一里卡尔多·贾科尼(Riccardo Giacconi)曾经长期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的得奖项目--空间X射线天文学的发源地.
关键词 里卡尔多·贾科尼 诺贝尔物理学奖 空间X射线天文学 哈勃空间望远镜
下载PDF
赫歇尔空间天文台科学地面段软件开发管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洁 黄茂海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15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国内空间项目软件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复杂的地面应用系统的要求。深入研究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赫歇尔(Herschel)空间天文台科学地面段的软件开发管理方法。赫歇尔科学地面段基于迭代模型的分支开发的特点,切实可行的软件管... 国内空间项目软件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复杂的地面应用系统的要求。深入研究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赫歇尔(Herschel)空间天文台科学地面段的软件开发管理方法。赫歇尔科学地面段基于迭代模型的分支开发的特点,切实可行的软件管理计划以及基于用例需求的开放管理方式改变了地面段总是处于整个工程建设的末端的现状,而是从载荷研制阶段就开始工作,而且面对频繁的需求变更,始终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这些在国内空间项目中是前所未有的。本研究给国内空间项目的软件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其他学科 软件开发管理 过程模型 迭代开发 需求管理 用例
下载PDF
至高无上的天文台:空间天文平台
14
作者 庞之浩 《现代化》 1993年第10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空间天文平台 航天器
下载PDF
关于“空间”术语的看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佐 《科技术语研究》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空间 科技名词 规范化 空间物理 空间科学 空间化学 空间天文学
下载PDF
世界空间天文台和紫外天文学——香山科学会议第164次学术讨论
16
作者 李增惠 《中国基础科学》 2001年第8期39-41,共3页
2001年5月9-11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以"世界空间天文台和紫外天文学(WSO/UV andUVA stronomy)"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164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艾国祥院士、欧洲空间委员会(ESA)紫外天文学专家W.Wam... 2001年5月9-11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以"世界空间天文台和紫外天文学(WSO/UV andUVA stronomy)"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164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艾国祥院士、欧洲空间委员会(ESA)紫外天文学专家W.Wamsteker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程福臻教授担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来自9个国家的10位外国专家以及来自我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天文台、高等院校等单位共31名专家参加了讨论会.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1)世界空间天文台(WSO/UV)的科技创新及未来的紫外卫星;(2)世界空间天文台(WSO/UV)的重大科学课题国际紫外天文学发展趋势;(3)世界空间天文台(WSO/UV)计划及中国紫外天文学发展策略.W.Wamsteker、艾国祥分别作了"世界空间天文台总体报告"、"中国空间天文学未来十年的设想"两个主题评述报告,12位中外专家作了专题发言,与会专家围绕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空间天文 紫外卫星 WSO/UV科学项目 香山科学会议 学术讨论 中国空间天文学 星云观测能力 空间计划
原文传递
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的模式及其法律框架
17
作者 蔡高强 卢开元 《中国航天》 2021年第11期27-32,共6页
早在2019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就联合宣布了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的合作项目,来自德国、印度、俄罗斯、墨西哥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个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项目涉及空间天文学、空... 早在2019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就联合宣布了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的合作项目,来自德国、印度、俄罗斯、墨西哥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个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项目涉及空间天文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领域。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自此,中国空间站开启了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常态化运行,有关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项目将会增多,并产生复杂的合作关系。若合作的开展处于无序状态,将导致合作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空间站合作的质量与效率。基于此,为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确定相对统一的合作模式,勾勒出基本法律框架,能够为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确保国际合作的稳定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国际合作项目 合作秩序 法律框架 合作模式 空间 无序状态 质量与效率
下载PDF
今日空间探测
18
作者 庞之浩 《863航天技术通讯》 1998年第9期33-42,共10页
空间天文学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前沿热点。尤其是近几年来,空间探测的蓬勃发展使空间天文学取得了长足进步,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
关键词 哈勃望远镜 空间天文学 空间探测
下载PDF
羊八井国际“超高能γ天文”研究进展
19
作者 焦善庆 《大自然探索》 1990年第4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空间天文学 超高能γ天文 天体物理
下载PDF
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所长谈俄罗斯空间科学发展
20
作者 范唯唯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3-353,共1页
2021年2月21日,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所长Anatoly Petrukovich博士接受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期刊采访,介绍了俄罗斯未来空间科学发展方向、金星-D(Venera-D)任务进展、俄罗斯空间科学研究经费和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 2021年2月21日,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所长Anatoly Petrukovich博士接受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期刊采访,介绍了俄罗斯未来空间科学发展方向、金星-D(Venera-D)任务进展、俄罗斯空间科学研究经费和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2021年重点工作等。1.未来俄罗斯空间科学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不仅是俄罗斯,所有国家在空间科学领域的活动不是受限于科学想法,而是受限于财政能力。经过论证的项目与其实施可行性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传统的空间天文学任务是与地面观测站相互协同的,旨在获取有关宇宙结构的知识。但现在针对太阳系的研究越来越聚焦寻找生命踪迹,了解行星演化及其气候。几乎所有国家的航天机构都在部署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新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科学院 空间科学 科学研究经费 空间天文学 地面观测站 宇宙结构 实施可行性 月球探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