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建构:建筑社会学视野下的城市移动咖啡馆空间实践思考
1
作者 欧雄全 《中外建筑》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基于建筑社会学视野,对移动咖啡馆在当代流动社会中的空间实践进行探讨。将空间形式与生活模式的关联作为研究切入点,揭示流动社会中城市咖啡馆的商业模式、空间形式和文化特性转变,阐释移动咖啡馆的涌现原因与社会价值。研究发现,移动... 基于建筑社会学视野,对移动咖啡馆在当代流动社会中的空间实践进行探讨。将空间形式与生活模式的关联作为研究切入点,揭示流动社会中城市咖啡馆的商业模式、空间形式和文化特性转变,阐释移动咖啡馆的涌现原因与社会价值。研究发现,移动咖啡馆的当代空间实践呈现品牌化的移动咖啡车、离散状的移动咖啡店和游牧式的移动咖啡建筑三种模式,并分别以“系统集成”“自组织”与“流动建构”为特征。研究认为,移动咖啡馆的空间实践核心在于回应移动性与公共性之间的矛盾,进而提出依托“流动建构”理念和“移动建筑社会设计”策略是其灵活融入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营造具有场所感的公共交往场所的关键。文章最后对移动咖啡馆在城市微更新场景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咖啡馆 空间实践 建筑社会学 流动建构 城市微更新
下载PDF
社区化发展和空间实践——转化中组屋公共空间的启示
2
作者 陈云凤 李玲玲 王才强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新加坡高密度组屋公共空间在不断转化中逐渐探索社区化发展和公共生活的激活,空间发展在空间实践中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秩序相联系。文章梳理了新加坡组屋及其公共空间建设发展概况,分析组屋公共空间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实践,对转化过程... 新加坡高密度组屋公共空间在不断转化中逐渐探索社区化发展和公共生活的激活,空间发展在空间实践中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秩序相联系。文章梳理了新加坡组屋及其公共空间建设发展概况,分析组屋公共空间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实践,对转化过程中的空间异质性探索和挑战进行解析。在我国居住区发展背景与“社区化”发展需求下,进一步提出从转化中组屋公共空间得到的启示,为我国社区建设和地域特色复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住房 公共空间 社区 空间实践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旅居生活化:乡村康养旅居者日常行为及空间实践——以河南东坪村为例
3
作者 陈水映 李勇 +1 位作者 徐燕 白景锋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5期790-800,共11页
健康中国背景下,乡村康养旅居是健康和旅居结合的创新实践。文章选取典型案例地东坪村,从日常行为视角切入,采用真实的在地观察、深度访谈、行为场景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于微观层面对乡村康养旅居者日常行为特征及日常行为的空间实践进... 健康中国背景下,乡村康养旅居是健康和旅居结合的创新实践。文章选取典型案例地东坪村,从日常行为视角切入,采用真实的在地观察、深度访谈、行为场景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于微观层面对乡村康养旅居者日常行为特征及日常行为的空间实践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康养旅居者日常行为具有规律性、异地延续性和协商性,所寻求的是有序的、可控的、理性的生活化康养旅居实践。(2)乡村康养旅居者以院落作为日常行为空间实践的核心场域,形成了一套与院落空间相互作用、相互调适的生活化空间互动法则,院落空间成为他们践行康养旅居生活和体验“在家感”的理想空间。(3)乡村康养旅居者日常行为与乡村原生态生活空间进行深度互动,践行生态、简单、健康的乡村本真生活;他们还表现出对空间功能要素的自在性和自由性体验,超越空间功能要素限制,呈现出生动、活泼、自由的生活化空间实践特征。由此,研究提出对乡村康养旅居者的新理解--旅居生活化,为深入理解乡村康养旅居者行为特征及乡村康养旅居地科学发展提供新思考和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康养旅居者 旅居生活化 日常行为 空间实践 东坪村
下载PDF
行走中的城市:青年的城市漫游与空间实践
4
作者 王伊灵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2期95-98,共4页
城市漫游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演变成为城市青年群体新型体验与生活方式。研究运用计算传播研究方法 ,抓取并分析小红书平台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发布的与Citywalk相关的笔记数据,旨在探索城市漫游空间实践的特征与意义。研究发现,城... 城市漫游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演变成为城市青年群体新型体验与生活方式。研究运用计算传播研究方法 ,抓取并分析小红书平台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发布的与Citywalk相关的笔记数据,旨在探索城市漫游空间实践的特征与意义。研究发现,城市漫游的空间实践塑造减速的城市体验以对抗时空的异化,重建消失的附近以找回具体的生活,并在媒介再现下推动数字地方感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漫游 Citywalk 媒介地方感 空间实践 步行 减速
下载PDF
《八月之光》中“圆形”空间实践与南方探索
5
作者 杨红梅 杨欣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小说地理的绘制想象与小说的空间创作有着重要的关联,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文学研究中被掩盖的东西,以及空间是怎样引起故事与小说中的情节的。在“圆形”的空间运动中,“此刻”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对生存意义及价值... 小说地理的绘制想象与小说的空间创作有着重要的关联,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文学研究中被掩盖的东西,以及空间是怎样引起故事与小说中的情节的。在“圆形”的空间运动中,“此刻”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对生存意义及价值的探索。在《八月之光》中,福克纳不仅借助克里斯默斯的“圆形”空间实践展现了他对南方和美国种族冲突的戏仿;而且他还借助克里斯默斯在“圆形”空间实践中的内心自我在种族身份认同上的矛盾与冲突,艺术地展现了在20世纪美国国家民族化与一体化的发展与形成的背景下,不同肤色的人种在现实生存空间下的国家民族身份认同的矛盾与冲突。在《八月之光》的创作中,福克纳借助人物的空间移动展现了他对南方问题的探索和对艺术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之光》 “圆形”空间实践 南方探索
下载PDF
民间精神信仰影响下的传统村落空间实践研究——以湖南高椅村为例
6
作者 张嘉欣 冀昱雯 《中外建筑》 2024年第6期90-95,共6页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各类民间精神信仰的重要表征,需要在空间实践与精神信仰的互动互馈中予以理解。通过对高椅村聚落空间实践的个案研究,以高椅村汉侗民族杂糅的精神信仰为切入点,从大量地方性田野考察中分析多元民间精神信仰对村落空...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各类民间精神信仰的重要表征,需要在空间实践与精神信仰的互动互馈中予以理解。通过对高椅村聚落空间实践的个案研究,以高椅村汉侗民族杂糅的精神信仰为切入点,从大量地方性田野考察中分析多元民间精神信仰对村落空间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在具体的空间实践中,村落展现了以“风水崇拜”“民俗众神崇拜”以及“祖先崇拜”为主要基调的3类民间精神信仰,并与传统文化不断交融,共同作用生成了高椅村空间实践的具体行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椅村 民间精神信仰 空间实践 传统村落 仪式
下载PDF
城市台融媒体转型的空间实践研究——基于对青岛电视台的个案考察
7
作者 王雪 李京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22期69-73,共5页
媒体融合是空间结构和关系的再生产。以青岛电视台为个案,通过民族志的参与式观察研究融媒体转型中的创业创新实践,探讨城市台组织空间、媒介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再生产。研究发现,“传媒创业”实践拓展了组织空间的边界,重塑了行动者与组... 媒体融合是空间结构和关系的再生产。以青岛电视台为个案,通过民族志的参与式观察研究融媒体转型中的创业创新实践,探讨城市台组织空间、媒介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再生产。研究发现,“传媒创业”实践拓展了组织空间的边界,重塑了行动者与组织空间的关系。视频平台的空间实践重构了媒介空间的表征系统和运作逻辑,构建起内容创作、社交实践、商业模式一体化的消费空间。全民参与的媒介实践是对城市公共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实践 组织空间 媒介空间 城市空间 空间生产
下载PDF
后现象地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工作物理空间实践——基于肌肉骨骼疾病老年患者居家生活的个案研究
8
作者 刘芳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23年第1期57-84,256-257,共30页
重塑物理空间是帮扶身体残障群体的必要实践策略,当社会工作者以“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处理物理空间和残障身体需求之间的关系错位,适得其反的服务效果要求他们超越单向度思维以重新探究物理空间的实践逻辑。后现象地理学从“多元物质... 重塑物理空间是帮扶身体残障群体的必要实践策略,当社会工作者以“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处理物理空间和残障身体需求之间的关系错位,适得其反的服务效果要求他们超越单向度思维以重新探究物理空间的实践逻辑。后现象地理学从“多元物质力量交流”的本体论出发解释物理空间的本质及其实践起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本研究采用聚焦独特经验的个案研究方法分析28名肌肉骨骼疾病老年患者的居家生活故事,发现:(1)物理空间是由人类与非人类物质构造的三种关系单元组成,这三种关系为物际关系、人物关系和人际关系;(2)这些关系单元的内部状态属性——关联性与契合性——的正反组合构成物理空间的两种样态——关系错位和关系吻合;(3)物理空间实践是通过减少断裂/不合属性状态的关系单元以重塑物理空间的样态,使物理空间的样态从关系错位走向关系吻合。这一结论在丰富后现象地理学空间实践框架的基础上,以更加具体的实践指南推动社会工作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单向度实践转向“多元物质力量交流”的关系实践,指导社会工作者开拓物理空间实践领域,以更契合现实的实践逻辑,从而提升居家健康服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物理空间实践 后现象地理学
下载PDF
场景营造:社区营造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空间实践转向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2,共11页
后工业社会转向推动了社区发展的美学化、消费化和治理化。以“人”营造为核心的社区营造已经难以满足超大城市的“场景”空间需求,需要注入空间实践的场景营造进行社会治理创新。场景营造从空间赋权导向的“意象”营造出发,强调通过三... 后工业社会转向推动了社区发展的美学化、消费化和治理化。以“人”营造为核心的社区营造已经难以满足超大城市的“场景”空间需求,需要注入空间实践的场景营造进行社会治理创新。场景营造从空间赋权导向的“意象”营造出发,强调通过三元空间的赋权,实现社区营造的“具象”“意象”和“实践”的统一,是社会治理的空间实践转向。场景营造还强调场景创富和空间链接,希望通过聚落空间重建实现场景营造的社会空间生产,通过跨域空间链接实现混合价值耦合,通过在地空间设计实现空间治理创新。最终,以实现后工业社会变化过程中社会治理的社会生产与空间生产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营造 社区营造 社会治理 空间实践
下载PDF
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及其启示——以宁德市四坪村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于睿 訾成相 +1 位作者 颜璐 刘娟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49,共5页
以福建省宁德市四坪村为例,解析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从四坪村选址与布局、资源利用、空间治理3个方面分别归纳出“巧于因借”的地理观、“三生融合”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文化观与社会观3条传统生态智慧。在此基础... 以福建省宁德市四坪村为例,解析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从四坪村选址与布局、资源利用、空间治理3个方面分别归纳出“巧于因借”的地理观、“三生融合”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文化观与社会观3条传统生态智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代生态实践的启示:一是以“让自然做功”的形式实现低影响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生态基底;二是以要素的多功能化放大三生空间系统的协同效应;三是以低成本、低技术实现三生空间系统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慧 山地型传统村落 空间实践 启示 四坪村
下载PDF
流动的空间:智媒时代独居老年群体的空间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雷 姚亚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智能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播研究过于关注虚拟网络空间层面的媒介传输与青年数字群体,却忽略了其背后的情感性和价值性空间及独居老年群体的媒介使用情况及影响。以广东地区城乡接合部独居老年群体智能手机的使用为例,课题组对... 智能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播研究过于关注虚拟网络空间层面的媒介传输与青年数字群体,却忽略了其背后的情感性和价值性空间及独居老年群体的媒介使用情况及影响。以广东地区城乡接合部独居老年群体智能手机的使用为例,课题组对广州、茂名、清远等市区进行实地田野调研,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智能手机作为媒介如何展现情感空间、意义空间和价值空间三个空间的流动与传输。独居的老年群体与智能媒介所建构的流动关系凸显智能时代下空间实践的表征与内在机理,并影响着独居老年群体情感空间、意义空间与价值空间系统的建构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的空间 独居老年人 空间实践 情感
下载PDF
上海市黄浦区“标准化菜市场”日常空间实践研究
12
作者 张海翱 赵玳瑶 梁栋楠 《新建筑》 2023年第6期46-51,共6页
“标准化菜市场”在交付使用后,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摊贩为主的空间使用者进行日常的“空间实践”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正是空间没有满足使用者多元需求的批判表征。基于法国学者米歇尔·德·塞尔托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通过考察... “标准化菜市场”在交付使用后,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摊贩为主的空间使用者进行日常的“空间实践”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正是空间没有满足使用者多元需求的批判表征。基于法国学者米歇尔·德·塞尔托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通过考察记录上海市黄浦区现存标准化菜市场,分析总结在自上而下的空间限定及管控下,以摊贩为主的日常空间使用者如何通过物件尺度与建筑构件尺度要素进行日常生活实践,并与标准化菜市场空间交织整合。希望从日常中习得空间智慧并转化为设计资源,同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来弥补标准化菜市场的空间设计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菜市场 日常空间实践 空间使用者 摊贩
下载PDF
空间实践与侗族村落文化表征:以宝赠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巧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侗族村落布局经由"确立神圣中心"、"界定居住边界"、"明确布局层次"的过程,体现了由小到大、由内往外的变化次序。在居住格局方面,侗族村民遵循的原则是:藏风聚气、祈福纳吉;聚族而居、喜聚憎散;依山傍... 侗族村落布局经由"确立神圣中心"、"界定居住边界"、"明确布局层次"的过程,体现了由小到大、由内往外的变化次序。在居住格局方面,侗族村民遵循的原则是:藏风聚气、祈福纳吉;聚族而居、喜聚憎散;依山傍水、负阴抱阳;方便耕作、舍远求近。这些文化逻辑和文化规范制约着侗寨的形成、衍生、发展,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侗族传统文化与村落空间实践的互动机制与侗族村落文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实践 文化表征 侗族村落
下载PDF
“界”与“碑”:界碑的遗产价值与空间实践——以中越53号界碑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玲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1,共5页
以人类学"物的民族志"为研究范式,对界碑之符号-文物-遗产的功能变迁进行观察,从界碑之"界"的空间性与"碑"的历史性来阐述边疆地区的地方传统与国家历史,可以探究中越53号界碑作为文化遗产所蕴含的记忆... 以人类学"物的民族志"为研究范式,对界碑之符号-文物-遗产的功能变迁进行观察,从界碑之"界"的空间性与"碑"的历史性来阐述边疆地区的地方传统与国家历史,可以探究中越53号界碑作为文化遗产所蕴含的记忆与认同,以及在边境旅游语境中,地方民众与游客如何通过"空间实践"来进行边疆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碑 遗产价值 空间实践
下载PDF
1927-1949年“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中的空间实践与空间生产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斌 陈蔚 李文泽 《新建筑》 2020年第1期128-133,共6页
北碚实验是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主导的民国"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实践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其"国家-乡村现代化"蓝图的具体表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语境下,文章从社会空间生产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一次乡村就地现... 北碚实验是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主导的民国"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实践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其"国家-乡村现代化"蓝图的具体表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语境下,文章从社会空间生产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一次乡村就地现代化空间实践的历史经验和背后的空间权力转移与再分配,指出作为民国乡建运动中成功的范例,北碚实验积极的空间生产策略释放了空间作为生产力本身的巨大潜力,而社会改良和空间改良的结合则维护了乡村空间因地制宜独立发展的权利和空间正义。北碚实验所蕴含的社会主义空间生产思想依然能够为今天中国乡村建设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现代化 空间实践 空间正义 卢作孚
下载PDF
基于紧凑城市策略的城市空间实践评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俊 齐康 张曼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
紧凑城市是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本文回顾了欧美亚城市基于紧凑理念的城市空间实践,对欧洲的"都市村庄"和"无车社区"、美国"新都市主义"、日本城市综合体以及中国城市"JD&qu... 紧凑城市是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本文回顾了欧美亚城市基于紧凑理念的城市空间实践,对欧洲的"都市村庄"和"无车社区"、美国"新都市主义"、日本城市综合体以及中国城市"JD"模式等进行初步分析,并指出相对于欧美城市,中国城市在高密度条件下,其紧凑空间实践将会更加具体和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城市 策略 空间实践
下载PDF
消解与重构:土家族吊脚楼的表征性空间与空间实践的互动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覃莉 王星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3期138-143,共6页
土家族吊脚楼中的表征性空间影响着空间实践,同时,又在空间实践的作用下被消解和重构。面对逐渐现代化的中国农村,这种互动映射的是空间实践与表征性空间的脱节,实践主体既要防范空间的同质化和遗产的"异化",又要结合地方性... 土家族吊脚楼中的表征性空间影响着空间实践,同时,又在空间实践的作用下被消解和重构。面对逐渐现代化的中国农村,这种互动映射的是空间实践与表征性空间的脱节,实践主体既要防范空间的同质化和遗产的"异化",又要结合地方性的知识结构,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从而构建具有差异性与多元化的社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性空间 空间实践 土家族 吊脚楼
下载PDF
汽车消费与城市生活的空间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晓珊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6-93,共8页
在现代城市中,汽车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实践方式对生活世界的空间安排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消费者个体来说,汽车不仅是一种突破生活空间限制的交通工具,也是重新组织现代城市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一种便捷手段。通过对41个广州城市家... 在现代城市中,汽车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实践方式对生活世界的空间安排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消费者个体来说,汽车不仅是一种突破生活空间限制的交通工具,也是重新组织现代城市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一种便捷手段。通过对41个广州城市家庭汽车消费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在流动性越来越强的城市社会中,汽车不仅在空间维度上使人们的生活世界不断扩大,而且也在社会流动能力的提升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等方面重构了现代城市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消费 城市生活 空间实践 空间安排
下载PDF
历史化疫情的思考--流行病下的空间实践图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锋 罗元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1期40-47,共8页
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肆虐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而这也是对历史上的重大疫情与城市医疗空间之间的关系作深刻反思的契机。对于该“反思”,文章以“图解”的方法和福柯权力空间的理论为视角来考察流行病下空间实践的演化。首先,文章介绍... 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肆虐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而这也是对历史上的重大疫情与城市医疗空间之间的关系作深刻反思的契机。对于该“反思”,文章以“图解”的方法和福柯权力空间的理论为视角来考察流行病下空间实践的演化。首先,文章介绍了图解理论。而后,逐步将其带入流行病的语境中并生成“流行病图解”。随后,根据福柯对西方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三次流行病——“麻风病”、“黑死病”和“天花”——的哲思为起点,总结出了三种关于流行病的图解和空间实践,分别为“驱逐”(exclusion)、“内化”(inclusion)和“常规化”(normalization)。作者认为,历史化地看待疫情与空间实践不仅能更好地尊重人的需求,还能进一步扩展医疗空间研究的理论视野,为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化 流行病 图解 米歇尔·福柯 空间实践 新冠肺炎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一种空间实践的开启维度——2016年“日常生活:现代化背景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实践”国际会议评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渊 朱剑飞 《建筑师》 2016年第6期6-9,共4页
全文以社会空间互化、空间设计和日常生活的问题为缘起,阐述"日常生活:现代化背景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实践"国际会议中所涉及的哲学理论、历史分析、文化批评、作品解读、设计教育等研讨的广泛意义,并进一步介绍会议中的策略... 全文以社会空间互化、空间设计和日常生活的问题为缘起,阐述"日常生活:现代化背景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实践"国际会议中所涉及的哲学理论、历史分析、文化批评、作品解读、设计教育等研讨的广泛意义,并进一步介绍会议中的策略、论理、冲突、视像四个议题的讨论。由此希望进一步开启日常话题在建筑学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空间实践 策略 论理 冲突 视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