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空间生产的实践逻辑及其空间张力 被引量:1
1
作者 管其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48-54,62,共8页
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过程,也是社会关系不断裂变与重组的社会过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城市空间的生产性、消费性、智慧性及规训性等意义与价值日益凸显。但须警醒的是,“物质空间的城市化”不同于“社会空间... 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过程,也是社会关系不断裂变与重组的社会过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城市空间的生产性、消费性、智慧性及规训性等意义与价值日益凸显。但须警醒的是,“物质空间的城市化”不同于“社会空间的城市化”,更不同于“人的现代化”。短期快速的城市空间运动侵蚀着城市社会空间的平等性和多样性,引起了城市社会空间张力。新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须充分认识到空间蕴含的社会性意蕴,重构以空间正义为基本准则的空间生产观,保障社会公众的空间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城市空间 多重逻辑 空间张力 空间正义
下载PDF
品牌识别的空间张力
2
作者 王汀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64-66,72,共4页
文章从品牌识别的角度 ,剖析了品牌视觉形象的空间张力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效应 ;举例说明了空间张力对品牌的传播力度和广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品牌 空间:张力 光效应 感应
下载PDF
拉丁舞肢体动作张力空间的呈现及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纪元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8期105-110,共6页
拉丁舞讲究身体与空间的关系。空间是一个宽泛且复杂的概念,既涵盖肢体动作所呈现的可直观看到的具象空间,也包含延续动作本身所产生的可主观感知的心理空间。而在肢体动作所呈现的空间中,还有一种空间,它是具象空间的延续,但打破了常... 拉丁舞讲究身体与空间的关系。空间是一个宽泛且复杂的概念,既涵盖肢体动作所呈现的可直观看到的具象空间,也包含延续动作本身所产生的可主观感知的心理空间。而在肢体动作所呈现的空间中,还有一种空间,它是具象空间的延续,但打破了常态化的空间表达,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存在于空间中,它需要被感知,这就是张力空间。本文就以拉丁舞肢体动作的张力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究张力空间的呈现形式和运用方式,服务于拉丁舞教学训练和竞赛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舞 肢体动作 张力空间 物理层面 心理层面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行动中的空间张力与空间整合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宗友 朱镕君 《社会发展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4-26,239,共14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在城乡日益走向空间融合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促使乡村的空间场域叠加了在场与缺场、嵌入与脱嵌等多重空间属性,带来顶层设计与社会基础、国家与地方、技术与社会、微商与巨商、政策与实...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在城乡日益走向空间融合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促使乡村的空间场域叠加了在场与缺场、嵌入与脱嵌等多重空间属性,带来顶层设计与社会基础、国家与地方、技术与社会、微商与巨商、政策与实践、日常生活与数字化生产之间的一系列空间张力。这其中既有政府理性规划与地方感性行动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有现代性与乡土性的实践冲突。本文认为,应立足于空间生产的本体论与乡村社会基础,从制度空间、社会空间、表象空间、流动空间等多重维度出发,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数字乡村 空间张力 整合机制
原文传递
张力视角下的《好兵》空间美学研究
5
作者 贺一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81-83,共3页
本文运用新批评理论家艾伦·泰特提出的张力理论﹑约瑟夫·弗兰克提出的小说空间理论和昂利·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对英国现代主义作家福特·马多克斯·福特的代表作《好兵》进行多重解读,揭示福特在该小说... 本文运用新批评理论家艾伦·泰特提出的张力理论﹑约瑟夫·弗兰克提出的小说空间理论和昂利·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对英国现代主义作家福特·马多克斯·福特的代表作《好兵》进行多重解读,揭示福特在该小说中建构的多重张力美学空间,透视19世纪末席卷而来的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的文学创作空间﹑社会历史文化空间产生的张力美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理论 空间理论 《好兵》 张力美学空间 空间张力
下载PDF
空间均匀有理张力样条参数曲线 被引量:5
6
作者 孟雅琴 叶正麟 +1 位作者 王小平 郑红蝉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776-1780,共5页
引入了基于双曲样条函数的、具有张力参数的空间有理等距节点样条参数曲线 ,给出了这种曲线在每个样条子区间上为挠曲线段 (即非平面曲线 )的充分必要条件 ;分析了这种挠曲线段没有尖点、重结点和泛拐点的特性 ;因而在用于空间曲线几何... 引入了基于双曲样条函数的、具有张力参数的空间有理等距节点样条参数曲线 ,给出了这种曲线在每个样条子区间上为挠曲线段 (即非平面曲线 )的充分必要条件 ;分析了这种挠曲线段没有尖点、重结点和泛拐点的特性 ;因而在用于空间曲线几何造型时可避免奇异性 .当张力参数趋于零或趋于无穷大时的极限曲线 ,分别是等距节点的有理三次B样条曲线和其控制多边形 ,故张力参数可用于调节曲线的光顺性 .还给出了将权系数用于曲线插值的一种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造型 张力参数 样条曲线 插值 CAGD 计算机辅助设计 空间有理张力样条参数曲线
下载PDF
环形平面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预应力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蔺军 董石麟 袁行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2,84,共7页
针对大跨度肋环型索桁张力结构在不对称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且易发生整体扭转失稳的弱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体系———环形平面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考虑该结构几何拓扑复杂、多自应力模态与机构位移模态的特点,应用平衡矩阵理论与... 针对大跨度肋环型索桁张力结构在不对称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且易发生整体扭转失稳的弱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体系———环形平面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考虑该结构几何拓扑复杂、多自应力模态与机构位移模态的特点,应用平衡矩阵理论与奇异值分解算法,通过模态矩阵的分解组合方法,给出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预应力优化策略,使多自应力模态结构体系的最终可行预应力分布求解得以简便的实现.对3种不同形式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算例的可行预应力分布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预应力优化策略算法简便,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空间索桁张力结构 多自应力模态 最终可行预应力
下载PDF
失败的小说:审美张力空间的匮乏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兵 马正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7-21,共5页
杰出的小说总是移情卷入和超然审视的对立一体,是人道视野与天道眼光的矛盾统一,因而具有深广的审美张力空间,内含着耐人回味的审美意蕴。古典形态的小说,其失败主要是因为偏重于移情而缺乏超然审视;现代形态的小说,其失败主要是因为偏... 杰出的小说总是移情卷入和超然审视的对立一体,是人道视野与天道眼光的矛盾统一,因而具有深广的审美张力空间,内含着耐人回味的审美意蕴。古典形态的小说,其失败主要是因为偏重于移情而缺乏超然审视;现代形态的小说,其失败主要是因为偏重于超然审视而缺乏移情观照;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失败之作,则主要是因为过度移情于时代,毫无超然反观的轻灵。因此,它们都匮乏深广的审美张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匮乏 审美张力空间
下载PDF
天人之道的张力空间——中国传统小说的审美空间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兵 马正平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5-70,共6页
中国传统小说中的杰出之作,常常通过诸多矛盾两极的流动逆转,借助儒、道、释精神的对立互补,加之神话叙事与现实叙事的有机统一,拓展出深广的审美空间,这往往是内蕴着天人之道的张力空间,独特而深远的审美意味寄寓其中。遗憾的是,传统... 中国传统小说中的杰出之作,常常通过诸多矛盾两极的流动逆转,借助儒、道、释精神的对立互补,加之神话叙事与现实叙事的有机统一,拓展出深广的审美空间,这往往是内蕴着天人之道的张力空间,独特而深远的审美意味寄寓其中。遗憾的是,传统小说的这种成功经验,却极少为我国现、当代小说所吸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小说 张力空间 审美空间
下载PDF
浅析大卫·霍克尼作品的空间张力
10
作者 吴洁 《芒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5-236,共2页
大卫·霍克尼,关籍英国画家,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涉及绘画、摄影、设计等诸多领域且都有一定的成就。这些艺术研究和实践使他对绘画空间有着自己独特的领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霍克尼在绘画空间方面... 大卫·霍克尼,关籍英国画家,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涉及绘画、摄影、设计等诸多领域且都有一定的成就。这些艺术研究和实践使他对绘画空间有着自己独特的领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霍克尼在绘画空间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焦点透视法,结合摄影的拼贴技术、东方“散点透视法”以及立体主义的理论思想,在作品中形成了一种富有张力的多维空间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就其独特的空间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旨在给读者在观赏其作品时以一定的参考,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霍克尼 表现形式 空间张力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张力空间
11
作者 韩步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6,共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理想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现实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展示出来的张力空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理想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现实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展示出来的张力空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带有科学价值目标的社会结构空间。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社会状态。与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强烈的实践性,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具体的、历史的把握,不是抽象的理论概括,不是空想和幻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理想 现实 张力空间
下载PDF
自然光影的空间表达与设计研究 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学生训练楼及泅渡池馆为例
12
作者 刘珏 冷嘉伟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3年第4期118-119,共2页
建筑的本质在于空间,而光影是空间表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空间为自然光提供了展现的舞台。本文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新校区学生训练楼及泅渡池馆为例,研究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相互作用,从内外两个层面出发,探索自然光影在建筑... 建筑的本质在于空间,而光影是空间表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空间为自然光提供了展现的舞台。本文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新校区学生训练楼及泅渡池馆为例,研究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相互作用,从内外两个层面出发,探索自然光影在建筑立面的现象表达和室内空间的张力呈现,从而赋予建筑空间以生命和个性,使其具有更高层次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光影 双层表皮 建筑塑造 空间张力
下载PDF
高等教育项目治理与学术治理的张力空间——兼论教育评价改革如何促进项目制改革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立国 张海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145,共11页
项目制作为一种治理工具,已经内嵌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并逐渐固化为一种常用的治理手段。项目制在带来治理效率和治理效果等正向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违背学术治理规律的空间,致使学术治理与项目治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其中既... 项目制作为一种治理工具,已经内嵌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并逐渐固化为一种常用的治理手段。项目制在带来治理效率和治理效果等正向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违背学术治理规律的空间,致使学术治理与项目治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其中既包括治理目标的确定性、精准性与不确定性、模糊性之间的矛盾,也包括治理方式的专向性、碎片化与灵活性、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权力运行机制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之间的矛盾。鉴于此,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学术评价体制机制,推动项目制改革,将项目治理中不适宜学术评价改革的部分以及不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部分,加以调整和优化,进而实现既充分发挥项目治理的独特优势和技术理性,又遵循学术治理和学术评价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的统一,在学术治理和项目治理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治理 项目治理 学术治理 教育评价 破“五唯” 张力空间
下载PDF
律诗语言的张力空间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青桦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0-55,61,共7页
律诗语言凭借其独特的格律规范,创造了一个严整、精巧的结构形式。这一结构形式由音节的协和优美、对仗的严密工整、意象的繁复并置等三方面的要素组成。这三方面的要素共同作用,在表层知觉的历时维度上形成的拉力,与在无意识知觉联想... 律诗语言凭借其独特的格律规范,创造了一个严整、精巧的结构形式。这一结构形式由音节的协和优美、对仗的严密工整、意象的繁复并置等三方面的要素组成。这三方面的要素共同作用,在表层知觉的历时维度上形成的拉力,与在无意识知觉联想的共时维度上形成的拉力的共同作用下,营造了一个巨大的张力空间。这一张力空间正是文化共知背景的领域,也是欣赏者的经验领域,它是律诗审美得以展开的基础。对这一张力空间的揭示有利于我们理解律诗审美发生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诗 格律 张力空间 文化共知背景
下载PDF
诗化文本与潜在叙述——对《边城》张力空间的阐释学重读
15
作者 王超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7-80,共4页
沈从文《边城》的文本表象呈现出田园牧歌式的叙述形态,而在其诗化文本的背后,贯穿着一种潜在的悲剧性话语符号脉络,通过对其潜在叙述的阐释学重读,可以透视和管窥潜文本中渗透的理性自觉与现代性体验,并且通过对其悲剧意识和人性反思... 沈从文《边城》的文本表象呈现出田园牧歌式的叙述形态,而在其诗化文本的背后,贯穿着一种潜在的悲剧性话语符号脉络,通过对其潜在叙述的阐释学重读,可以透视和管窥潜文本中渗透的理性自觉与现代性体验,并且通过对其悲剧意识和人性反思的理论解读,即而进一步把握其主体性审美立场和文本的艺术空间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化文本 潜在叙述 张力空间 阐释学
下载PDF
过渡型社区的空间“聚—离”与包容性治理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宗友 丁京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70,共9页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出现了大量“亦城亦乡”的过渡型社区,其“过渡性”带来了多维空间的“聚—离”张力,主要表现为:“迁村腾地”的空间聚合与社区认同的空间疏离;“摇号分房”的聚居正义与社会空间的区隔离析;生产空间的...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出现了大量“亦城亦乡”的过渡型社区,其“过渡性”带来了多维空间的“聚—离”张力,主要表现为:“迁村腾地”的空间聚合与社区认同的空间疏离;“摇号分房”的聚居正义与社会空间的区隔离析;生产空间的集聚与消费空间的离散;生活空间的内聚与文化空间的斥离。针对此类社区的特殊矛盾,实施包容性治理,即开展以主体包容、制度包容、技术包容与文化包容等为主要内容的理念与实践创新,可以显著地消弭过渡型社区的空间张力,有效地促进社区权力空间、制度空间、社会空间以及文化空间的深度再造,进而实现过渡型社区“善治”的理想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型社区 空间张力 空间重组 包容性治理
下载PDF
“流动的城市性”推动下的当代城市空间变革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凯 孙彤宇 段翔宇 《时代建筑》 2015年第6期130-137,共8页
当代城市空间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文章引入"城市性"(urbanity)的概念,认为市民个体之间产生的社会和空间张力是城市性发生的基础,并以此对城市各个发展阶段的城市性的状态进行归纳,梳理规划学和建筑学的相关理... 当代城市空间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文章引入"城市性"(urbanity)的概念,认为市民个体之间产生的社会和空间张力是城市性发生的基础,并以此对城市各个发展阶段的城市性的状态进行归纳,梳理规划学和建筑学的相关理论和空间模型,提出当代城市中市民个体聚集状态的改变令"静态的城市性"向"流动的城市性"转变。"流动的城市性"对当代城市空间的深远影响,体现在交通设施及与其相关的建成环境等方面(如城市轨交综合体)。在这些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步行空间网络,实现"静态的城市性"与"流动的城市性"的衔接,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流动的城市性 个体空间 社会张力 空间张力 城市设计
下载PDF
小尺度锐角空间的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婧 《中外建筑》 2015年第9期102-104,共3页
锐角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它所形成的空间在小尺度建筑设计中比较少见。本文针对这一特殊类型,提出其蕴含的空间特质——空间张力,并通过实例阐释如何运用有效的建筑设计手段体现并彰显这种潜在的力量,使其得到有效的延伸并释放,产生一系... 锐角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它所形成的空间在小尺度建筑设计中比较少见。本文针对这一特殊类型,提出其蕴含的空间特质——空间张力,并通过实例阐释如何运用有效的建筑设计手段体现并彰显这种潜在的力量,使其得到有效的延伸并释放,产生一系列戏剧性的空间效果,创造融汇空间趣味、建造逻辑和身心舒适三为一体的空间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角空间 空间张力 延伸
下载PDF
从二维平面到立体感——儿童对于空间的心理需求研究
19
作者 孙建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79-82,共4页
在儿童绘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儿童画往往只画对象的一面,对对象的其它侧面则予以省略,呈现的是一种“水平——垂直”的空间。换句话说,不少儿童画往往使对象原有的立体感变成看似只有左右(水平)、上下(垂直)、而无前后(... 在儿童绘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儿童画往往只画对象的一面,对对象的其它侧面则予以省略,呈现的是一种“水平——垂直”的空间。换句话说,不少儿童画往往使对象原有的立体感变成看似只有左右(水平)、上下(垂直)、而无前后(深度)的二维平面。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儿童看到的对象与他们实际画出的对象不一样。比如,现实中的长颈鹿,到了儿童的笔下,往往就成了这样一副样子:一个水平方向的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绘画 儿童画 二维平面 立体感 对象 空间张力 垂直方向 水平方向 画面 空间
下载PDF
绝句空间描写的审美观角及文化探视─—兼论诗画一体的艺术汇通
20
作者 牛晓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67-73,共7页
本文从绝句创作艺术的角度,论析了绝句诗歌画面中因审美视点的不同及移变,在诗歌画面的空间展示及诗歌意境的铸造上的独到之处。概括出“平远眺视”、“旋回游视”、“俯身悬视”三种主要的视觉审美方式,揭示出在此不同视点观照方式... 本文从绝句创作艺术的角度,论析了绝句诗歌画面中因审美视点的不同及移变,在诗歌画面的空间展示及诗歌意境的铸造上的独到之处。概括出“平远眺视”、“旋回游视”、“俯身悬视”三种主要的视觉审美方式,揭示出在此不同视点观照方式中所蕴含着的中国古代诗人传统的审美空间意识和艺术精神,为另辟角度,进一步剖析、体味“诗中有画”的艺术审美境界作了一定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视点 平视 游视 悬视 时空并构 整体观照 意境铸造 空间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